首页 / 正文

艾穆传

艾穆,字和父,平江人。因中乡举任命为阜城教谕,邻郡诸生如赵南星、乔璧星等都前来学习。后进入京城,为国子监助教。张居正知道艾穆的名声,想将他任用为诰敕房中书舍人,艾穆不答应。

万历初年,他升任刑部主事,晋为员外郎。审查陕西囚犯的罪状。当时张居正执法严厉,判决囚犯不到一定数额的人要治罪。艾穆与御史商量,只判决了两人。御史担心不称职,艾穆说:“我决不会用人命来博取官职。”回到朝廷,张居正盛气凌然质问他。艾穆说:“皇上很年幼,小臣要体现皇上重视生命的德行,来帮助成就您公平允当地治法,有罪我也甘心。”作揖退下。

等到张居正父死不服丧,艾穆在家叹息,于是与主事沈思孝上疏劝谏说:“自从张居正不服丧后,妖星突然出现,星光直逼中天。言官曾士楚、陈三谟甘心冒犯清议,率先请求张居正留下,人心顿然泯灭,举国如狂。现在星变没有消失,火灾又起来了。臣怎么敢爱惜生命,不抛头洒血为陛下进言。陛下之所以留下张居正,说是为国家的缘故,而国家所重视的莫过于纲常。首辅大臣是纲常的表率。纲常不顾,社稷怎能安宁?事情偶然为之,是特例。而万世不变的,是先王的制度。现在抛弃先王的制度,而效法近世的特例,像这样怎么能行呢?张居正现在因特例留下,碍着情面就任了。等到国家有大事庆贺、大祭祀,身为首辅,想避开则害了君臣大义,想出来则伤了父子之情。臣不知道陛下怎么安置张居正,张居正又把自己置于何地?徐庶因为母亲去世而向昭烈帝辞职说:‘臣方寸已乱。’张居正难道不是人家儿子而方寸不乱吗?位处人臣之上,却不修凡人的日常礼节,何以面对天下后世!臣听说过古代圣贤的帝王常常用孝来劝诫人,没有听说不让服亲丧的。身为人臣,转移孝道而侍奉君王,没有听说剥夺他人孝行的。用礼义廉耻教育天下唯恐不够,竟然将其剥夺,使天下做人家儿子的,都忘了对父亲养育三年的爱心,纲常沦落了。到那时想用法律整顿,怎么办得到呢?陛下果真眷念张居正,当用道德来爱护他,让他能奔丧尽孝,使他保全大节,那么就纲常树立而朝廷端正,朝廷端正则百官、万民莫不端正,灾变也没有不可消除的。”

当时吴中行、赵用贤请皇上让张居正奔丧,将父亲埋葬后再回到朝廷,而艾穆、沈思孝直接请求让他服三年之丧,所以,张居正尤其恼怒。吴中行、赵用贤杖六十下,艾穆、沈思孝杖八十下,另加手铐,置于诏狱中。过了三天,用木板抬出城门,艾穆派往戍守凉州。由于伤太重不醒人事。不久苏醒过来,于是派往戍守所。艾穆是张居正的乡人。张居正对人说:“昔时严分宜没有同乡攻击他,我不能与严分宜相比。”万历九年(1581),全面考核官吏,又将艾穆、沈思孝置于考察的名册上。

等到张居正死了,言官争相推荐他。艾穆起用为户部员外郎。任为四川佥事,逐渐升至太仆少卿。万历十九年(1591)秋天,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前任崇阳知县周应中、宾州知州叶春及行为义气过人,艾穆推荐他们代替自己,皇上没有回答。已经上任,有人报告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叛乱,贵州巡抚叶梦熊请求征讨。四川人大多说杨应龙势力强,不可以轻而易举征讨,艾穆也不想用兵,与叶梦熊意见不同。朝廷命令两位抚臣一同考察,杨应龙不愿到贵州,于是将他逮捕到重庆,对质后按罪当斩,杨应龙贡上物品赎罪,艾穆让他回去了。艾穆生病回乡,没有多久就去世了。后来杨应龙叛乱,议论的人追究艾穆的罪过,皇上夺去他的职务。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七·列传第八十四·柯劭忞
  卷第二百七十八 後唐紀七·司马光
  卷一七八 隋紀二·司马光
  卷第二百七十八·胡三省
  名山藏卷之四十四·何乔远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四五七 寄谕江苏巡抚杨魁遣员至史奕昂家传旨呈缴王锡侯著书·佚名
  ●吴郡二科志叙·阎起山
  列传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一百十·郑麟趾
  一三六 西山养病·周作人
  孙传庭传·张廷玉
  虞谦传·张廷玉
  郑遇春传·张廷玉
  卓镛诗·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七出 闻讣·周履靖

    【步步娇】〔生上〕镜花水月难凭取。空惹愁千缕。情踪似可疑。芳昼兰闺。何事深深闭。晤处笑言稀。含羞抱郁俄惊去。咫尺不相见。便同天一涯。何必隔关山。乃言相别离。小生与小姐深怀眷慕。幸共盘桓。将谓西厢风月

  • 第三折·佚名

    (庞涓上,云)某庞涓是也。自从将孙子刖了二足,可早半年有余,抄写天书,将次完备。眼见得那厮便是死的人也。我己曾着人看去了,这早晚怎不见来回话。(卒子上,云)禀元帅得知,谁想孙膑正写天书,中间一阵风魔上来,将天书手中扯了一半

  • 二集卷九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九十古今体七十七首【己卯八】避暑山庄启跸木兰行围之作候暄程为改节过猎斯宜呦鹿云将发行骢岂重迟霜霏山路迥潦退野桥支纳稼村村接秋成历阅之山田山田率已熟向北看更好圃塲积如墉栖亩收未了

  • 卷375 ·佚名

    王安石 送李宣叔倅漳州 闽山到漳穷,地与南越错。 山川郁雾毒,瘴疠春冬作。 荒茅篁竹闲,蔽亏有城郭。 居人特鲜少,市井宜萧索。 野花开无时,蛮酒持可酌。 穷年不值客,谁与分杯杓。 朝廷尚贺

  • 卷三十七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三十七下 【丙子】十二年【楚帝林士弘太平元年】春正月分遣使者发兵击诸起兵者 【朝集使不至者二十余郡始议分遣使者十二道发兵讨捕盗贼】集览【朝集使自外入朝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七·阿桂

    八月壬午董天弼奏言【臣】查巴朗拉为鄂克什瓦寺交界之处山梁险峻若遽用力仰攻贼人加意防守未免稍延时日惟距卧龙闗四十余里山神地方别有小路可以绕出巴朗拉之后由此潜进则小金川已失其险并与达木巴宗声势可以接连【

  • 卷八·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八八月庚申内大臣索额图奏报贠外郎阿尔必特祜归自噶尔丹先是上遣阿尔必特祜等赴索额图军前使于噶尔丹至是索额图奏言阿尔

  • 卷二下·沈枢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二下     宋 沈枢 撰赏罚门 蜀相诸葛亮赏不遗远罚不阿近 魏明帝青龙二年蜀丞相长史张裔常称亮曰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埶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初长水校尉

  • 卷一百八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宁宗时卫泾论新除司农少卿张鎡乞赐窜责状曰臣仰惟陛下奋?乾刚诛鉏元恶中外庆快万口一词惟是更化之初一黜一陟天

  • 104.五丈原·林汉达

    公元229年四月,吴王孙权正式即位称帝。蜀汉大臣大多数认为孙权称帝是僭号,要求跟东吴断绝盟好关系。诸葛亮却认为,蜀汉眼前主要对手是魏国。他坚持和东吴保持联盟,继续准备北伐。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出兵祁山。魏国

  • 读书不为稻粱谋·孔子

    【原文】 子曰:“三年学,不至①于谷②,不易得也。” 【注释】 ①至:这里指意念所至。②谷:古代以谷米为俸禄(类似今天的工资),所以“谷”就是指“禄”。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三年而不想望当官吃俸禄,这是难能可贵的。” 【

  • 卷九·吕祖谦

    <经部,诗类,吕氏家塾读诗记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九宋 吕祖谦 撰齐郑氏诗谱曰齐者古少皥之世爽鸠氏之墟周武王伐纣封太师吕望于齐是谓齐太公都营丘【孔氏曰汉书地理志云齐郡临淄县师尚父所封也臣瓉案临淄即

  • 四十三  备突·墨子

    城百步一突门,突门各为窑灶,窦入门四五尺,为其门上瓦屋,毋令水潦能入门中。吏主塞突门,用车两轮,以木束之,涂其上,维置突门内,使度门广狭,令之入门中四五尺。置窑灶,门旁为橐,充灶伏柴艾(2),寇即入,下轮而塞之,鼓橐而

  • 大论第五十九·桓宽

    【题解】&ldquo;大论&rdquo;,即《盐铁论》的大概,犹如其他书籍末尾的&ldquo;要略&rdquo;的意思。本篇是全书的总结。大夫除强调法治以外,还对儒家学派的老祖宗孔丘加以揭露和批判,而文学则为孔子辩护。大夫曰:呻吟槁简①,诵

  • 救匮第三十·桓宽

    【题解】本篇讨论救匮之道。贤良认为应当从公卿大夫及其子孙&ldquo;躬亲节俭,率以敦朴&rdquo;做起,其次。&ldquo;罢园池,损田宅,内无事乎市列,外无事乎山泽&rdquo;,这样,才能消除&ldquo;聚不足之病&rdquo;。贤良指责公卿大夫

  • 听讲“现代中国佛教”之后·太虚

    ──二十五年秋在上海中国佛学会分会讲──今天请本会监事常惺法师来讲演,这是一个很好的难得的机会,故我也来参加听讲。常惺法师在短促的时闻,讲演“现代中国佛教”,虽然语句不多,很能反映出全中国佛教为一般人士切实研究

  •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佚名

    《太上求仙定录尺素真诀玉文》,原题「西城金母王夫人受」,当系南北朝上清派道士伪托。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道士修行,须记诵诸天神名讳,方能定名仙录。诸真秘讳皆书于尺素,由法师盟誓传授,本书即法师传授

  • 挥麈录·王明清

    《挥麈录》,南宋王明清撰。王明清,字仲言,汝阴人,与其父王铚都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此书共分4编,其中前录4卷,成书于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后录》11卷,成书于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三录》3卷,成书于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