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纯传
温纯,字景文,三原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的进士。由寿光知县征召为户科给事中。隆庆三年(1569),穆宗已除丧服,仍不与大臣接触。温纯请求皇帝遵循祖制,垂询群臣,亲自批阅奏章,皇帝答复知道了。
他调任兵科都给事中。倭寇攻陷了广东的广海卫,大肆屠杀、劫掠而后离去。总兵刘焘报告将敌人打退了,温纯弹劾刘焘进行欺骗。当时刚刚召刘焘督率京都的部队,就搁置不问。黔国公沐朝弼犯罪,诏令允许他的儿子继承爵位。温纯称事情还没了结,不应当匆忙继承爵位。宦官陈洪请求封赠他的父母,温纯坚决不同意。言官李巳、石星遭谴责,他上奏救助他们。起初,赵贞吉更改军营制度,三营各由一名大将统辖。由恭顺侯吴继爵主持五军事务,而都督袁正、焦泽主持神枢、神机二营。吴继爵耻于与他为同僚,坚决推辞。皇帝罢免了两人,全部换成有功勋的大臣。温纯奏请广求将才,不要拘泥于世族侯爵,皇帝没有采纳。此后,皇帝又任命三名文臣分别督率部队,当时称为“六提督”。温纯认为政出多门,极力陈述它的不利之处,于是恢复了旧制。俺答请求通贡互市,高拱决定准许他们。温纯认为边防松弛,对中原不利。被调出京城担任湖广参政后,他称病回乡。
万历初年,被举荐担任河南参议。万历十二年(1584),他由大理卿改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统辖浙江。担任户部左侍郎,升任右副都御史,督理仓场。母亲逝世后他离职。丧期满后担任南京吏部尚书。皇帝召见他,任命为工部尚书。父亲去世,他请求回乡养老。服丧期满,他被召封为左都御史。
矿税使四出横行,有司逮捕、囚禁的犯人极多,温纯极力疏论他们的危害,请求将他们全部放了,皇帝没有答复。此后,诸位宦官更加横暴,到处剽窃、掠夺,玷污妇女。四方的无赖奸人群起言利:有请求开挖云南塞外的宝井的人;又有人称海外的吕宋国有座机易山,一向出产金银,每年可以获得十万两黄金和三十万两白银;又有人称淮、扬地区盐利富饶,采纳他的主张,每年可以获得五十万两白银。皇帝全部欣然接受了,远近的人骇然震惊。温纯劝谏:“缅甸的人正在窥伺机会,一旦开挖宝井,必然发生兵变。余元俊是个盐贩,数千两的贮备都不能输出,而想得到五十万两,准备怎样获取?机易山在海外,必定不是遍地金银,任人前往拿取;不过是假借诏书、圣旨,使禁物擅自出入,与外番的人进行买卖,利益归众吏,祸害留给国家。请将诸位奸诈之人全部逮捕,交给我们进行法律制裁,并赶紧撤换祸害百姓的税监。”也没有答复。正值此时,朝廷内外争相请求罢除矿税,皇帝全都置之不理。温纯等人忧虑、惊惧,不知所措,就倡议诸位大臣匍伏在皇宫前涕泪请求。皇帝震怒,质问谁是倡议者。他回答:“都御史温纯。”皇帝为此敛威,派人传谕抚慰他说:“奏疏将下达。”他们才退去。然而皇帝最终没有施行。广东的李凤、陕西的梁永、云南的杨荣都因征收矿税激起民变,温纯又上奏说:“偷偷假借陛下的威福的税使以十计算,凭借税使的声势的参议随从以百计算,做参议随从的爪牙而奔走的困苦,受采办、营运、转输的困苦,既然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又怎么能再抵御这千万个虎狼呢?希望当天就罢除矿税,将李凤等人逮捕,关押到大理寺。”皇帝又没答复。
在此之前,御史顾龙桢巡视广东,与布政使王泮言谈不合,起身殴打了他,王泮当即弃官离去。温纯弹劾并罢免了顾龙桢。御史于永清巡视陕西时贪污,害怕温纯上奏揭发,倡议同僚救助顾龙桢,明显地与温纯相背,以便牵制温纯,又与都给事中姚文尉勾结,倾轧温纯。温纯愤怒不已,上奏皇帝全部揭发了于永清进行勾结活动的罪状,并涉及姚文尉,话语颇为触犯首辅沈一贯。沈一贯等人上奏辩解。皇帝下发了于永清、姚文尉的两分奏章,而温纯弹劾的奏章留在宫中没有下发。温纯更加愤恨,三次上奏疏论此事,并极力乞求罢免自己,于是皇帝降了于永清的职。温纯就与沈一贯相抵忤了。给事中陈治则、钟兆京鸣不平,上奏斥责他们荒谬。温纯请求离去,上奏二十次闭门在家数月。皇帝一向看重温纯,传谕挽留他。温纯迫不得已,勉强就职处理公务。等到妖书的事件发生,他极力替沈鲤、郭正域辩驳诬言。楚王宗族的杀害抚臣,温纯又称他们没有造反的罪状。沈一贯对他的怨恨更深。
万历三十二年(1604),全面考核京官、朝官。温纯与吏部侍郎杨时乔主持此事,沈一贯想庇护的兆斗和钱梦皋等人都在贬谪之列。奏疏送入宫中,很久之后忽然下旨责备他,将被核查的科道官全部留任,而且考核的结果仍然不向下发。温纯更加请求离去。钱梦皋、兆斗既留任,就接连上奏攻击温纯对楚地一事的处理。称温纯曲意庇护反叛的人,并诬蔑他受贿。朝廷大臣大为惊骇,争相弹劾温纯以便取胜。皇帝将奏章都留在宫中。此后,南京给事中陈嘉训等人极力抨击钱梦皋、兆斗两人暗中有依靠,结成朋党做奸诈之事,应当尽快贬斥他们,而听任温纯回乡,以保全大臣的体统。皇帝竟然批复了陈嘉训等人的奏疏,准许温纯结束仕途,钱梦皋、兆斗也被罢免回乡。
温纯清白公正。五次主持南北的考核,澄清汰劣适当。整肃百僚,振兴风纪,为一时名臣。去世后,封赠为少保。天启初年,追赠谥号为恭毅。
猜你喜欢 载记第十 慕容俊·房玄龄 卷三百九 列传九十六·赵尔巽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六·张岱 二百七十 江宁织造曹(兆页)奏报江南米价摺·佚名 卷四十九·苏辙 一四八四 福建巡抚浦霖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一一六 山西巡抚伊桑阿奏奉旨查明《清凉山志》板片刻本等送京备查片·佚名 三一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请仍将刘锡嘏留翰林院办事校书折·佚名 永昌·周绍良 先考荫堂公家傅·林献堂 卷六十四·杨士奇 卷之六十七 病逸漫記(明)陸釴 撰·邓士龙 后晋纪三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中天福四年(己亥、939)·司马光 瑞异三·徐松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三·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