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弼传

张弼,字汝彬,松江府华亭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受兵部主事,又晋升为员外郎。后调任南安知府。南安地处两广要冲,奸人聚集山谷,出没无常,为恶多端,弼将他们全数捕灭。又废除淫祠一百数十处,以此建为社学。因病辞官还乡,当地士民立祠纪念他。

张弼自幼聪敏,出类拔萃,善写诗文,工于草书。其草书奇特,放纵不羁。自号东海,张东海之名流传到外国。他做诗信手纵笔,多不起草,即使有草稿,因别人爱其字,也立即被拿去。弼与李东阳、谢铎友善,他曾评价自己“:我平生是书法不如诗词,诗词不如文章。”东阳开玩笑说:“英雄欺人时常如此,不可信。”谢铎称赞他好学不倦,诗文成一家之言。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四 江敩何昌宇谢抃王思远·萧子显
  卷九 開寶元年(戊辰,968)·李焘
  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卷之八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佚名
  ·与荆璞家兄论镇守南澳事宜书·丁曰健
  于志宁传·欧阳修
  杨邦艱传·脱脱
  郑善夫传·张廷玉
  卷第七·佚名
  提要·王恕
  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卷18·陈邦瞻
  程其达·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七十三·吴景旭

      癸集上之中  红桥  林子羽投红桥诗桂殿焚香酒半醒露华如水防银屏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  吴旦生曰闽县张氏女居红桥之西因自号红桥善属文操觚之士咸托五字为媒王恭寄以诗不答王偁税其隣舍以居窃见张

  • ◆赵教授文(青山稿)·顾嗣立

    文字仪可,一字惟恭,号青山,庐陵人。初名宋永,从弟宋安,字功可,以文章齐名,号「二赵」。先生尝三贡于乡,由国学上舍仕南雄府教授,宋亡,隐居不出。时当路屈耆年硕学主湖山讲席,强起为东湖书院山长,寻授清江儒学教授。青山为诗文脱略

  • 卷四百六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 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三 王九思 白头吟 种花不盈藩种槿常满园结发为夫妇中道相弃捐今为陌路尘昔为比翼鸟鸟飞东西去芳华不自保盈盈白玉

  • 卷一百八十一·志第一百三十四·食货下三·脱脱

        ◎食货下三   ○会子 盐上   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赀

  • 卷九十三·志第四十六·河渠三·脱脱

        ◎河渠三   ○黄河下 汴河上   元祐八年二月乙卯,三省奉旨:"北流软堰,并依都水监所奏。"门下侍郎苏辙奏:"臣尝以谓软堰不可施于北流,利害甚明。盖东流本人力所开,阔止百余步,冬月河流断绝,故软堰可为。今

  • ●卷二百三·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三。   起绍兴十年闰六月十七日庚寅,尽其日。   上魏侍郎矼书之道窃闻之先民有言询於刍荛以谓人有所长不可以其微贱故忽之也。之道比缘赴调居於临安之隘巷者八十馀日朝夕获闻闾里之言似有可取者辄

  • 二百六十三 江宁织造曹(兆页)进物登记·佚名

    雍正二年七月初三日 本日王安交来曹(兆页)进: 白绫十二卷扁二卷 单条四 对六 洒金书心纸张半十卷内有两张五卷 洒金连四纸张半十卷单张二十卷 [宫中.懋勤殿日记出入帐]

  • 卷三十九·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三十九长白山地方辉和氏叶克书      拉方阿都尔瑚      卓苏以上俱有传德布通格     琥宁阿博尔锺鄂     

  • 钱宁传·张廷玉

    钱宁,不知所出,有人说他是镇安人。他从小就被卖到太监钱能家为奴,钱能很爱他,他便冒了钱姓。钱能死后,皇上推恩给他的家人,钱宁得任为锦衣卫百户。正德初年,钱宁依从于刘瑾,得以见爱于皇上。他个性狡猾,善于射箭,能左右开弓。皇

  • 卷十六·楼昉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两汉诏令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十六宋 楼昉 编东汉四和帝【三十】皇太后诏【章和二年三月】先帝以明圣奉承祖宗至德要道天下清静庶事咸寜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外有大国贤王

  • 立本第十一·商鞅

    凡用兵,胜有三等:若兵未起而错法,错法而俗成,俗成而用具。此三者必行于境内,而后兵可出也。行三者有二势 :一曰辅法而法行;二曰举必得而法立。故恃其众者谓之葺,恃其备饰者谓之巧,恃誉目者谓之轴。此三者恃一,因其兵可禽也。故

  • 卷十二·李光坡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述注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述注卷十二安溪 李光坡 撰士丧礼第十二郑目録云士丧其父母自始死至于既殡之礼疏曰此当诸侯之士知者下云君若有赐不言王直云父母不言妻与长子按下记云赴曰君之臣某死赴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三·念常

      ⊙(戊戌) 十二年尚书虞世南卒。帝手敕魏王泰曰。虞世南与我犹一体也。拾遗补过无日暂忘。当代名臣人伦准的。吾有小失。必犯颜而诤之。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之中。无复人矣痛惜岂可言耶。未几帝赋往代兴亡诗一篇。辄

  • 佛学概论·太虚

    绪言学史 第一章 释尊略传 第一节 释尊出于印度之背景 第二节 未成正觉前之释尊 第三节 成正觉后之释尊 第二章 印度佛学略史 第一节 佛灭后结集诸藏差别 第二节&n

  • 卷第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五当言一眼见色。二眼见色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执眼识见色。如尊者法救。或复有执眼识相

  • 卷第十三·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十三目录 大鉴下第十三世 &middot; 杨岐方会禅师法嗣十二人 &middot;白云守端禅师 &middot;保宁仁勇禅师 &middot;比部孙居士 &middot;石霜守孙禅师 &middot;东林郁山主(已上五人见录) &middot;君山守巽

  • 卷一·投子义青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一则青原阶级 示众云。大忘人世。何必三思。击碎疑团。那消一句。不滞玄关。纵横得妙者。是甚么人。 举思和尚问六祖大师。当何所务即得不落阶级(但能行好事。何必问前程)。祖云。汝曾作甚

  • 子思子·汪晫

    南宋汪晫编著。一卷。成书于庆元(1195—1200)至嘉泰(1201—1204)间。传说子思承孔子门人曾子之学而撰有《中庸》,其言行则散见于其他诸书,未能搜罗荟集而独刊行于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有《子思子》七卷,即为子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