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元江土司传

元江,是古代西南夷所居的最边远之地,称为惠笼甸,又叫因远部。南诏的蒙氏将该地交给银生节度管辖,把白蛮中的苏、张、周、段等十大姓迁来戍守该地,还开拓了威远等地,设置威远目炎。后来和泥人侵扰并占据了该地。宋朝时,侬智高的党徒流窜到该地居住,和泥人又开放了罗..甸让他们居住,后来,这些地方被么些、徒蛮、阿覺等部落所占据。

元朝时,他们归顺元朝廷。至元年间,朝廷设置了元江万户府。后来在威远改设为元江路,统领罗..、马笼等十二个部落,隶属于临安、广西、元江等地的宣慰司。

洪武十五年(1382),明朝廷在此设置元江府。十七年,土官那直来朝觐时向皇帝贡献大象,皇帝便任命那直为元江府知府,赏赐官服和冠带给他。十八年又设因远罗必甸长官司,让其隶属于元江府,任命当地的酋长白文玉为长官司副长官。二十年朝廷派遣经历杨大用到元江等府去训练军队,因为此时百夷族屡次在边疆地区作乱,皇帝想发兵平定他们。二十六年朝廷在元江府设置儒学学校。二十七年,知府那荣和白文玉等人前来京城朝觐,向皇帝进贡。

永乐三年(1405)那荣又来京城朝觐献贡物。皇帝给予他优厚的赏赐,于是将元江府改为元江军民府,授予他元江军民府的印信。那荣请求皇帝允许他亲自率领军队,装载着粮食,前去攻打八百。皇帝嘉奖犒劳了他。元江府又上奏,说石屏州的洛夹桥,每年都被暴涨的江水冲坏,如果只让本元江府独自修理,恐怕百姓不堪负担,请求朝廷命令石屏州协助我们一起治理。皇帝同意了。九年,那荣率领手下的头目前来京城朝觐,向皇帝贡献马和金银器,皇帝按以前的惯例给予他们赏赐。十二年,已故的土知府那直的儿子那邦也入京向朝廷贡献土产。

宣德五年(1430),黔国公沐晟上奏,说元江的土知府那忠的官邸房舍和经历印信被贼人刀正、刀龙等焚毁了,现今刀龙、刀洽已被抓获押送到京城,请求朝廷按永乐年间的处理方法,将他们发配安置到辽东,以警告边疆地区的夷人。皇帝同意。朝廷又让礼部重新将印信铸好送给元江府的那忠。正统元年(1436),因远罗必甸长官司派人来京城朝觐,向皇帝献贡马。正德二年(1507),那端承袭了土知府的职位。

嘉靖二十五年(1546),土舍那鉴杀死了侄子土知府那宪,夺取了知府印,并没收了因远驿的印记。巡抚应大猷将此事上奏朝廷,朝廷命令镇巡官发兵前去进剿。二十九年,那鉴有所畏惧,暗地里约好交趾的蛮人武文渊图谋叛乱。抚按官胡奎、林应箕和总兵官沐朝弼联合向朝廷上奏此事,请求朝廷派副使李维、参政胡尧时督兵围剿他们,朝廷下诏同意。那鉴益发纵容军队攻打抢劫元江府的村寨。沐朝弼和巡抚石简调遣武定、北胜、亦佐的土兵和汉兵,分成五个哨。所调拨的军队集结以后,沐朝弼和石简驻扎在临安,分部进兵,攻破了木龙寨,降服了甘庄,贼人的气势才有所收敛。那鉴便派遣经历张维和几个儒生到南羡监督王养浩的居所,请求投降。此时左布政徐木越因监督粮饷到达南羡。徐木越人比较迂拙,听了张维的话后,认为那鉴已确实计穷,无地可走,便约定第二天让那鉴自己反捆双手出城投降。他的左右都说夷人奸诈不可轻信,但徐木越不听,按期带一百人到城下接受那鉴投降。那鉴便纵容大象、战马和夷人士兵冲出来厮杀,徐木越和他的左右都被袭击而死。巡按赵炳然将此事上报朝廷,并弹劾沐朝弼、石简和王养浩有失事之罪。皇帝降旨责究,褫夺了石简的官职,王养浩等人停止给俸禄,要他们限期捕获贼人赎罪。沐朝弼便与石简集结了五哨军队,沿着元江驻扎,命令南羡哨督兵渡过江去攻城,又从路通哨、甘庄哨各挑选精兵二千人协助他们。那鉴了解到路通哨、甘庄哨的精兵都已调到南羡哨,便悄悄地派遣军队和战象乘虚袭击路通哨。官军没料到贼人会突然到来,仓猝烧毁营房而逃。监督郝维岳逃进甘庄哨,甘庄也大溃,监督该哨的李维也逃跑了,只留下南羡哨在城前与贼人对阵。武定的女土官瞿氏、宁州土舍禄绍先、广南侬人头目陆友仁都痛恨那鉴杀死主人夺取嫡亲的官位,誓死不退兵。督哨王养浩因此激励他们,第二天他们敲着鼓大声呼喊着攻城,贼人大败,闭门不出战。官军将他们包围起来,那鉴乞求投降,官军吸取了徐木越的教训,不答应他。城内的贼人将屋子拆了当柴烧,一斗米要卖三四钱银子,物资已很缺乏。这时该地区的瘴气已经起来,官军为避瘴气的侵染就撤兵了,约定秋末再来征讨那鉴。沐朝弼将此事上奏朝廷,皇帝裁定了两个哨失事各臣的罪责,派抚臣厚赏瞿氏、禄绍先、陆友仁等人,敕命沐朝弼会同新到任的抚臣鲍象贤聚兵讨伐贼人。

三十二年(1553),鲍象贤到达镇所,调集土兵和汉兵七万人,广泛征集粮饷,限期分哨进剿元江府,做必定取胜的打算。那鉴害怕了,喝药自杀。鲍象贤便传文书给百户汪辅,让他进城安抚百姓,捉拿贼人首领,将杀害土官那宪的阿提和杀死布政徐木越的光龙、光色等人全部斩首。那鉴的儿子那恕将原先占领的郡..、封銮等村寨献出来,将原先掠夺去的镇沅府的府印也还回来,还交纳大象十二只,将几年来拖欠的赋税也全部交齐。鲍象贤命令当地的官员和百姓将那氏家族中可继承官位的人推举出来,众人推举了前土官那端的从孙那从仁。鲍象贤上疏说明了该地的情况,请求朝廷废除那恕的官职,赦免他的死罪,让那从仁暂时管理该地的事务,加封汪辅为千户。皇帝都同意了。万历十三年(1585),因元江土舍那恕在招降车里方面有功劳,朝廷允许他承袭祖先的官职,并赏赐给他银币。

元江府统领有一个长官司,叫因远罗必甸。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一 赵煚·魏徵
  卷二百四十三 熙寧六年(癸丑,1073)·李焘
  第五十八回 弃母全城赵苞破敌 盅君逞毒程璜架诬·蔡东藩
  卷二百五十七·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十六·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七·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三·佚名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八·司马光
  九十九 江宁织造曹寅奏农田歉收及盐引滞销摺·佚名
  八三五 谕内阁《离骚图》中各图缺略不全着重加订正补画·佚名
  四三 祖母·周作人
  薛庆传·脱脱
  卷九·佚名
  卷八·允禄
  后妃四"·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出 埋玉·洪昇

    【南吕过曲·金钱花】〔末扮陈元礼引军士上〕拥旄仗钺前驱,前驱;羽林拥卫銮舆,銮舆。匆匆避贼就征途。人跋涉,路崎岖。知何日,到成都。  下官右龙武将军陈元礼是也。因禄山造反,破了潼关。圣上避兵幸蜀,命俺统领禁军

  • 昨夜入梦 四·胡也频

    生计我见过海的波涛,似水族争斗之锣鼓,但其可怕,远不及艰难之生计的伸展。多少因贫穷而颠沛,死亡,呻吟或低头垂泪,统成为命运之哀歌,不幸其回响,乃温饱之人们的冷笑。虽暂时忍住痛哭,为求生奔波,不计年月的新旧,如是经过了若干厄

  • 九青图咏(近人)张次溪 辑·张次溪

    ●目录 九青图咏  西湖张纲孙  鉴湖张梧  濑水罗简叶本注有:『和雏隐韵』,汪本同。  兰亭姜廷梧叶本此作列罗简前,汪本同。  曹亮武叶本曹字上有『渭公』字  有云园丁确汪本此作列曹亮武前  茶邨杜浚  维岳汪本

  • ●卷七十三·徐梦莘

      靖康中帙四十八。   起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甲申,尽二十九日庚寅。   知磁州宗泽以兵至北京。   宗泽自将二千人至北京王循抚如信德府王谕泽供副元帅职事。   二十三日甲申金人索监书藏经苏黄文及古文书

  • 卷第一百四十二·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齐纪八〔屠维单阏(己卯),一年。〕东昏侯上〔讳

  • 八十四、回忆狄楚青·包天笑

      我的入于新闻界,是仗着狄楚青、陈景韩两人之力,前章已说过的了。楚青是一位世家子,一位才人,一位名士,逝世以后,至今常为人称道。不过毁誉参半,在今时世,虽贤者亦所难免。我在时报馆时,和他朝夕相见,今就记忆所及,略述所知: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四十四国用考【六】蠲贷上赐复顺治元年京城遭明末寇贼蹂躏之後其民居被逼迁徙者免赋役三年被毁未迁者免一年大兵所经田禾被伤者除本年田租之半河北府州县卫免租三之一二年免河南被寇额赋有

  • 第十四章 6·辜鸿铭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养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辜讲有一次孔子的一位学生(南宫适)在孔子面前评说:“从前有个特别有名的人(羿 )擅长射箭,另外一个人

  • 卷十五·乾隆

    <经部,诗类,御纂诗义折中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十五桑扈之什二之七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比也交交羣飞徃来也莺文貌桑扈应候而交飞以比诸侯如期而旅见也桑扈之羽莺然而有文以比诸侯之来秩然而有礼也

  • 佛教之初输入附录三:《牟子理惑论》辨伪·梁启超

    《理惑论》三十七章,全文见梁僧佑《弘明集》卷一,题汉牟融撰,附注云:&ldquo;一名苍梧太守牟子博传。&rdquo;《隋书经籍志》子部儒家类,有《牟子》二卷,注云:&ldquo;后汉太尉牟融撰&rdquo;,殆即是书。融,字子优,不字子博,《后

  • 又序·智旭

    尝观诸佛菩萨。智慧光明圆满具足。度尽古今大千世界。原无一法可说。此即达摩西来。无一字之旨也。乃大藏经论。弥天际地。语言文字。不可胜穷。此义又何居乎。我读金刚经而知之矣。金刚云。无所住处生心。诸佛菩萨即

  •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十七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第八不动地 将释此地。五门如前 一释地名目者。此地何故名不动地。明此位菩萨于处世间智。不须功用。用神思量。不思不为而智随万有。通化无方。名为不动地 二明此地行门者。此地行愿波罗蜜。为此地智

  • 观所缘论释·护法

    护法菩萨造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若言能令毒智人为令其慧极明了及为消除于罪恶稽首敬已观其义论曰。诸许眼等识者。于所弃事。及所收事。或舍或取。是观察果故。所舍事体。及颠倒因。是所显示。此中等言。谓摄他许

  • 增修教苑清规目录·佚名

        天竺大圆觉教寺住持比丘 自庆 编述卷上祝赞门第一  圣节  每日祝赞  景命四斋日祝赞  藏殿祝赞(初八日廿三日)  千秋节  善月祈禳门第二  祈祷  接官  祈晴  祈雨  祈雪  救日  

  • 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佚名

    经名: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撰人不详,似出於唐代。假托太上老君为海空智藏等圣真说报恩因缘。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向海空智藏述父母恩。《道藏》中有《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10卷,出自

  • 歇浦潮·朱瘦菊

    长篇小说。朱瘦菊著。1916年至1921年5月在《申报》连载。主人公钱如海是一名成功的冒险家。他开设富国水火人寿保险公司发了财,还监守自盗,将存放一批假鸦片的仓库烧毁,又赚了一笔黑心财。书中还写袁世凯称帝时革命党利

  • 诗传名物集览·陈大章

    十二卷。清陈大章撰。陈大章,“章”一作“璋”,字仲夔,号雨山,黄冈(今湖北黄冈)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以母老乞归,遂杜门读书。工诗文,精名物训诂。《诗传名物集览》凡三易其稿乃成。初一百

  • 印光法师文钞·印光

    现代净土宗师印光的佛学著述全集。1918年初编刊印于北京,翌年印行初编续集。1922年将初、续二编分类重校,勒成一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23年,另排增订本,分为四册。1925年,中华书局据之另排出版,题为《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