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马录传

马录,字君卿,信阳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官固安知县。做官廉明,征为御史,巡按江南诸府。

世宗即位,马录上疏说:“江南之民最苦粮长。白粮输送内府一石,大致耗费四五石。其他像酒醋局、供应库以至军器、胖袄、颜料之类的东西,输送到内府的,耗费也相同。”户部侍郎秦金等人请求听从马录的话,下令一石只加耗一斗,毋得苛求。中官黄锦诬告高唐判官金坡,皇帝下诏令逮捕金坡,株连五百多人。马录说“:祖宗内设法司,外设巡抚、巡按,百多年刑清政平。在先帝时,刘瑾、钱宁之辈蛊惑圣聪,动不动就派遣锦衣官校,导致天下汹汹。陛下正努力新政,没有预料到有高唐这样的命令。”给事中许复礼等人也这样说,拘狱才得以少解。嘉靖二年(1523)考察天下百官,被贬黜的大多是讦攻过抚、按短处的人,因马录的话才被禁止。

五年(1526)出按山西,此时发生妖贼李福达的案件。李福达是崞人,起初坐妖贼王良、李钺的党徒之罪,谪戍山丹卫。逃跑回来,改名李午,被清军御史发现,再戍山海卫。又逃跑居住在洛川,用弥勒教诱使愚民邵进禄等人搞叛乱。事情被发现,邵进禄伏诛,李福达先回家,得以幸免。更改姓名为张寅,在徐沟之间来往,因进献粮食得官太原卫指挥使。他的儿子大仁、大义、大礼都冒充京师匠籍。李福达用炼丹术攀附武定侯郭勋,郭勋非常信任宠爱他。他的仇人薛良向马录诉讼这件事,马录进行按问觉得真实。令洛川父老交杂辨认后,更加相信。郭勋因而写信送给马录祈求免查,马录不从,偕同巡抚江潮书写案状上报,并且弹劾郭勋包庇奸人扰乱法律。奏章下到都察院,都御史聂贤等人所言又如马录上奏的一样,竭力说郭勋偏袒逆罪。皇帝下令将李福达父子处死,妻女为奴隶,没收他们的财产,责问郭勋回答具体情况。郭勋恐惧,乞求皇恩,并替李福达辩解,皇帝置之不理。

这时给事中王科、郑一鹏、程辂、常泰、刘琦、郑自璧、赵廷瑞、沈汉、秦..、张逵、陈皋谟,御史程启充、卢琼、邵豳、高世魁、任淳,南京御史姚鸣凤、潘壮、戚雄、王献,评事杜鸾,刑部郎中刘仕,主事唐枢,都交章弹劾郭勋,说他罪当连坐。郭勋也多次自己申诉,并且说是因为议礼触犯了众怒,皇帝心有所动。郭勋又求乞张璁、桂萼援助他。张璁、桂萼向来恶恨廷臣围攻自己,也想借这件事舒展宿愤,于是说诸位大臣内外交结,借端陷害郭勋,准备逐渐陷害诸位议礼的人。皇帝深深听信他们的话,但朝廷臣僚不知道这件事,攻击郭勋更加急切。皇帝更加怀疑,命令提取李福达等人到京师下三法司审讯,既而又命令会合文武大臣再审讯他,都没有异言。皇帝恼怒,准备亲自审讯,因杨一清的话才止息,仍下廷审讯。尚书颜颐寿等人不敢自持,改拟妖言律斩。皇帝更愤怒,命令法司都戴罪办事,派遣官员前往拘囚马录、江潮和前此问讯官布政使李璋、按察使李珏、佥事章纶、都指挥马豸等人。这时李璋、李珏已迁都御史,李璋巡抚宁夏,李珏巡抚甘肃,都被下狱并当廷审讯。于是颠倒前案,要薛良抵偿诬告之罪。

皇帝因罪没有涉及到马录,非常恼怒。命令张璁、桂萼、方献夫分署三法司事。将尚书颜颐寿,侍郎刘玉、王启,左都御史聂贤,副都御史刘文庄,佥都御史张润,大理卿汤沐,少卿徐文华、顾亻必,寺丞汪渊等全部下狱,严刑推问,于是搜马录的小箱子,获得大学士贾泳、都御史张仲贤、工部侍郎闵楷、御史张英和寺丞汪渊的私人信件。贾泳引罪辞官离去,张仲贤等人也被下狱。桂萼等人向皇帝上奏说:“给事中刘琦、常泰,郎中刘仕,声势互相倚恃,挟私仇弹事,帮助马录杀人。给事中王科、郑一鹏、秦..、沈汉、程辂,评事杜鸾,御史姚鸣凤、潘壮、戚雄,连结妄奏,助成奸恶。给事中张逵,御史高世魁,正希望张寅就死,得以诬陷郭勋谋逆,他们一起连名,同声嫁祸。郎中司马相乱引事例,故意增减,行私罔上。近者言官结党求胜,在朝廷内则以公卿为奴隶,朝廷外则以司属为草芥,任性恣横,恐怕不是一天两天了,请皇上大大振奋干断,以彰国法。”皇帝采纳他的话,一并将诸位大臣下狱,收囚在南京刑部。

开始,廷臣会集审讯,太仆卿汪元锡、光禄少卿余才偶尔说道:“此狱已经得情,为何要再审讯?”侦察的人向桂萼告密,桂萼报告给皇帝知道,也将汪元锡、余才逮捕问罪。

桂萼等人于是大肆拷问。马录受不了刑,自己诬陷自己说是故意加罪他人。桂萼等人于是定下罪书,说张寅并不是李福达,马录等人怀恨郭勋,构成冤狱,据此列出诸臣罪名。皇帝完全听从他的话。谪戍极边,遇到大赦不宽免的有五人:李璋、李珏、章纶、马豸、前山西副使迁大理少卿的徐文华。谪戍边卫的有七人:刘琦、张逵、常泰、卢琼、程启充、刘仕和知州胡伟。被贬斥为民的有十一人:聂贤、王科、郑一鹏、秦..、沈汉、程辂、高世魁、任淳、姚鸣凤、司马相、杜鸾。被革除官职闲住的人有十七名:颐寿、刘玉、王启、汉潮、刘文庄、汤沐、顾亻必、汪渊、汪元锡、余才、闵楷、张仲贤、张润、张英、潘壮、戚雄、前大理寺迁佥都御史毛伯温。其他的人下巡按逮捕问罪被革职的,有副使周宣等五人。薛良抵死罪,众证人都戍边关,张寅复职。马录因故意将人入死罪而未判决,当罚服劳役。皇帝认为这太轻了,想问他奸党贼律斩。桂萼等人说张寅没有死,而马录代替他死,恐怕天下不服,适宜永远守戍烟瘴地,并延及他的子孙。于是守戍广西南丹卫,遇到大赦也不原宥他。皇帝意犹未足,对杨一清等人说:“与其祸及后世,不如诛止他一身,根据《舜典》‘罚不要牵连到后嗣’之意行事。”杨一清说:“祖宗制律具有成法,马录的罪没有达到死律。如果法外用刑,官吏将缘借它来作奸,让人手足无措。”皇帝不得已,听从了他的话。因桂萼等人平反有功,在文华殿中慰劳他们,赏赐二品官服薪俸、金带、银币,给三代诰命。于是编《钦明大狱录》颁布告示天下。当时是嘉靖六年(1527)九月初八。到十六年,皇子降生,全部赦免。诸位被谪守戍边关的人都被释放回来,只有马录没有赦免,竟然死在边关戍所。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三十九·宋濂
  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二·赵尔巽
  九州春秋全文·司马彪
  卷四十一·五代(南唐)·蒋一葵
  王谟辑本《世本》·佚名
  卷之二十六·佚名
  ●卷二·余继登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司马迁
  徐学诗传·张廷玉
  郁新传·张廷玉
  卷十三·黄佐
  卷八十七·杨士奇
  礼五一·徐松
  第十四章 秦汉时社会等级·吕思勉
  韦昭章·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佚名

    (黄鲁直同佛印禅师上,云)某乃黄鲁直是也,这个乃是佛印禅师。今有子瞻贬在黄州,今遇七月十五日良夜,令人置一只船儿,安排酒肴,请子瞻共俺二人夜游赤壁。令人去请子瞻来也。(禅云)鲁直,趁此风清月白,正好游赏也。(黄云)既然如此

  • 第九十三回 下岳州前军克敌 复长沙迭次奏功·蔡东藩

      却说徐树铮挟兵称雄,胁迫冯总统。冯总统无法自解,只好通电各省,咨询办法。电文不下一二千言,由小子录述如下:  各省督军、省长,武鸣陆上将军,广东龙巡阅使,汉口曹宣抚使、张总司令,九江张检阅使,承德、归化、张家口各都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六)·陈寅恪

    论释河东君崇祯十二年己卯之作品“湖上草”及十三年庚辰作品“与汪然明尺牍”既竟,关于钱柳因缘导致之情势及其必然性,读者当可明了矣。然在崇祯十三年十一月河东君过访半野堂之前,尚有牧斋于是年十

  • 卷之九十·佚名

    成化七年夏四月癸卯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敕巡视边关监察御史边完翟庭蕙曰山海居庸关迤西一带大小关隘中间多有墙垣低薄及年久坍塌雨水冲决虑恐守关官员因循怠忽特命宪臣往来巡视督工修砌近闻尔等彼此怠慢岁

  • 卷之三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六三 户部为纂修日下旧闻处查明各衙门情况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一六三 户部为纂修日下旧闻处查明各衙门情况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三十九年六月户部为咨查事。纂修日下旧闻处案呈:所有各该衙门坐落方向、地名、房间、规模、层数,及各司厅于何年月日兴建、何年月日重行修造,及有无石刻碑

  • 六二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进呈高晋等送到原书暨密访马裕家再无秘藏折·佚名

    六二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进呈高晋等送到原书暨密访马裕家再无秘藏折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十九日奴才李质颖谨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初七日,接奉军机处传谕内开,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大学士管两江总督高晋、江苏巡抚萨

  • 列传卷第四十一 高丽史一百二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叛逆二。 郑仲夫[李光挺宋有仁]。○郑仲夫海州人容貌雄伟方瞳广 白晳美须髥身长七尺余望之可畏。 初州上军籍封其臂送京宰相崔弘宰选军见而

  • 二十七、院试·包天笑

      江苏学政,是要巡行江苏全省,替皇帝选拔多士,在清朝这个官制,算是钦派在一省的钦差大臣。所以他在这一省内,考过一府,又考一府,匆匆忙忙,几乎席不暇暖。学台衙门是在江阴的,然而他在衙门里的时候很少。这一任的学政是谁,我已

  • 元行钦传·欧阳修

    元行钦,幽州人。当刘守光裨将,守光篡夺父位,派行钦到大安山进攻刘仁恭并将他囚禁,又派行钦杀害诸兄弟。后来晋攻幽州,守光派行钦到云、朔州募兵。那时,明宗攻占山北地区,与行钦在广边两军相峙,进行了八次战斗,明宗七次射中行钦

  • 一四三、荀卿齐襄王时为稷下祭酒考·钱穆

    《史记?孟荀列传》:“荀卿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辨,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髠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髠。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

  • 燕攻齐齐破·佚名

    【提要】] 作领导的最怕下属功高震主、其感召力超过自己。面对此种情况,最明智的莫过于顺手牵羊,在赞扬、肯定下属的同时,使自己的形象也得到提高,达到一种双赢的局面。而如果用否定的极端处理方法,就会把事情弄糟。 【原

  • 卷二百三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六舆地考古雍州雍州西据黑水东距西河其在天文东井舆鬼为秦之分野兼得魏赵之交宋为陕西路及河东路庆历初分陕西缘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

  • 二十一·沈从文

    《北斗》产生与它此后的发展是截然不同的。这刊物若在北平出版,这刊物或可望于最初计划的形式,对于女作家一方面或者逼得出一些好成绩来。但这刊物却在卜海出版,距离她所需要合作的几个人那么远,并且我不久又离开了北京,故

  • 《心史》序·欧阳竟无

    有由我,有不由我。由我者,咒愿是也。小之洞金石、塞滄海、移太行、王屋,大之生天、生地、生物不測、造極樂國,但一誠之所至,無不皆至。不由我者,現量是也。事本現在,不由乎人望後扳前。事自現成,不由乎人逞私營己。事原顯現,不

  • 成唯識寶生論卷第四〈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欧阳竟无

      護法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識從自種生者以因性同故非有質礙.所依所緣五識身境.識之相故.猶如意識。或   不離心心所體性.彼眼等識同共作業能生因故.猶如意處法處。此說表示蘇呾羅   意.經但說

  • 六一词·欧阳修

    又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词别集。 北宋欧阳修(1007—1072)撰。一卷。修有《欧阳文忠公全集》已著录。原有词集《平山集》盛传于世,后佚。今存有南宋杏州本《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百三十一至一

  • 拜月亭记·施惠

    全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也称《蒋世隆拜月亭》、《幽闺记》。南戏剧本。四十出。传说元施惠撰。据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改编。故事发生在金末,蒙古军队进攻中都(今北京),金国兵部尚书王镇的女儿王瑞兰在逃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