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可法传

史可法,字宪之,祖籍大兴,实际上是祥符人。他们家享有世袭锦衣百户的封赏。他的祖父史应元乡试中举,在黄平做知州,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曾对他的儿子史从质说“:我们的家庭一定会昌盛的。”从质的妻子因梦见文天祥来到他的屋里而受孕怀胎,生下了史可法。可法从小因孝顺闻名于乡里。后考中崇祯元年(1628)榜进士,被任命为西安府推官,稍后升为户部主事,又做过员外郎和郎中等。

崇祯八年(1635),他调任右参议,负责镇守池州、太平两地。这年秋天,全面负责军事的侍郎卢象升开始大规模讨伐敌人,史可法也改当副史,负责巡视安庆、池州,监领长江以北的部队。黄梅的敌军洗掠了宿松、潜山、太湖,又打算攻占安庆,可法率兵在潜山天堂寨追击敌人。第二年,祖宽在滁州破敌,叛军逃往河南,十二月,敌将马守应联合罗汝才、李万庆从郧阳向东进犯,可法飞速进驻太湖,把守要害之地。

崇祯十年(1637)正月,敌人从安庆石牌的小路突围出去,不久移驻桐城。参将潘可大将敌军赶出,敌人逃窜途中,又被庐、凤两地的军队阻拦,因而敌人被迫杀回桐城,并掳掠了边近地区。桐城知县陈尔铭环城固守,可法与可大合力追剿搜捕。敌人逃往庐江,进犯潜山,可法同左良玉联合在枫香驿打败敌军,敌人于是又逃窜到潜山、太湖一带的山中。三月,可大及其副将程龙在宿松败亡。敌人分出同党摇天动,另外编为一营,合计八营共二十多万士兵,分别驻扎在桐城的练潭、石井、淘冲等地。总兵官牟文绶、刘良佐在挂车河击败了他们。

正当这时,陕西聚集在漳地和宁地的土匪兵分几路侵犯岷、洮、秦、楚、应、皖等地,一时间到处都是贼寇。全面负责军事的卢象升改为宣、大两地督兵以后王家祯取代其职,祖宽率领的关外驻兵也撤而北回。不多久,皇帝又用熊文灿来替换了王家祯,专责收安乱民。敌人这下更加猖狂,盘结江北,犬牙相交,南都为之震惊。七月,史可法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四府,以及河南的光州、光山、固始、罗田,湖广的蕲州、广济、黄梅,江西的德化、湖口各县,负责督办军事,准予设立一万人的兵额。此时敌军已经向东攻占了和州、含山、定远、六合,并进犯天长、盱眙,向河南方向挺进。可法奏请免除了灾区的田租。冬天,部将汪云凤在潜山打败敌军,京城的军队接连攻占舒城、庐江,敌军逃往山中,当时监军佥事汤开远善于打击敌军,可法又东西驰援,敌军不敢正面交锋。十一年(1638)夏,因为未能按期平定叛军,朝廷责令他戴罪立功。

史可法身材短小精悍,面孔黝黑,双目炯然有光。他品质廉洁守信,能与部下同甘共苦。行军途中,士兵没有吃饱自己就不先吃,士兵衣服没发下自己决不先穿,所以士兵都愿意为他出力,他的军队相继在英山、六合两地打败敌人,顺天王也乞求投降。十二年(1639)夏,因岳父去世离职。除下丧服后,出任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接替朱大典总管漕运,巡抚凤阳、淮安、扬州等地,弹劾罢免了三个督粮道,增设漕储道一人,大力疏通南河,使漕务大有整治。之后,调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密政务,由于武备长期松弛,可法奏上八条改革意见。

十七年(1644)四月初一,听说乱军进犯北京的皇宫,可法誓师勤王。渡江抵达浦口,听说北京陷落,皇上谢世,天下人身穿孝服,为皇上祭奠。适逢南都讨论立君,张慎言、吕大器、姜曰广等说:“福王朱由崧是神宗的孙子,按辈份、排行应当立为王,但是他有七大缺点:贪、淫、酗酒、不孝、虐待下属、不读书、干预官吏。潞王朱常芳是神宗的侄儿,贤良而且聪明,应当立为王。”用文书通报可法,可法也认为是这样。凤阳总督马士英暗地与阮大铖商议,主张立福王,询问可法,可法把福王不行的七点原因告诉他们。但马士英已经与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发兵护送福王到仪真,于是可法等人前往迎接福王。五月初一,福王访孝陵、奉先殿,出外住在内守备府,群臣上朝拜见福王,福王害臊想避开,可法说“:王不要回避,应当认真接受臣子的朝见。”福王上朝后,开始讨论战守的问题。可法说:“福王您应当身穿孝服,住于郊外,发兵北征,来向天下显示您一定要报国家之仇的道理。”福王连声说是。第二天朝见之后,大臣们出来讨论福王监国的事,张慎言说:“国虚无主,福王就此可以即皇位。”史可法说“:太子生死不明,如果有一天太子到南边来了怎么办?”诚意伯刘孔昭说“:今天已经说定了,谁敢再有更改?”可法说:“慢慢再说吧。”于是大家退出。第三天,福王监国,朝廷推选内阁大臣,大家都推举史可法、高弘图、姜曰广。孔昭揎拳攘臂想入内阁大臣的行列,群臣用本朝没有勋臣入阁的先例阻止了他。孔昭愤愤地说“:就算我不能,马士英为什么不能入阁呢?”于是又一并推举马士英为内阁大臣,又讨论填补大臣的空缺,推选了郑三俊、刘宗周、徐石麒。孔昭推选阮大铖,史可法说“:先帝亲自定他为违逆案犯,不要再说了。”过了两天,任命可法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同士英、弘图是一起任用的,可法仍然掌管兵部的事务,士英仍然督军镇守凤阳,于是和北京过去一样又制定了京军制度,侍卫部队和锦衣卫各军都列入军队进行操练,锦衣卫东西两司房,以及南北两都的抚司官,不再全部设立,以防止告密,安定人心。

这个时候,马士英一天到晚想当首辅大臣。等到朝廷的命令发布后,他非常恼怒,就把可法以前列举福王不该立的七条理由进呈给福王。然后带兵入见福王,递上奏章就走了。可法于是请求统帅军队,外出镇守淮、阳两地。十五日,福王即位。第二天,可法入朝辞别,被加封为太子太保,改任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士英就在这一天入朝值勤,讨论把江北划分为四镇,东平伯刘泽清管辖淮、海等地,驻军泗水,经理开、归一路。总兵官刘良佐统辖凤、寿等地,驻扎在临淮,经理陈、杞一路。靖南伯黄得功统辖滁、和等地,驻军庐州,经理光州、固始一路。可法动身后,就派遣使臣寻访已故帝、后的灵柩以及太子、二王所在的地方,并奉命前往祭告凤、泗二陵。

可法离开后,士英、孔昭等更加肆无忌惮。孔昭因为慎言推举吴生生,在大殿上闹闹嚷嚷,并持刀追杀慎言。可法听说此事派骑兵上书劝解,孔昭最终卡住不让任用吴生生。可法祭二陵完后,上书说“:陛下刚登位时,恭恭敬敬地拜见孝陵,哭泣之声足见您心中的悲哀,路上的行人也为之感动。如果您亲自拜见凤、泗二陵,看到满目蒿莱,无鸡鸣狗吠的凄惨景象。想必会更加悲愤。我希望陛下能善始慎终,身居于高大舒适的宫殿时,能想到东北皇陵中先帝魂魄不能安息;享受宫廷的美餐时,能想到东北的皇陵中连麦子稀饭都没摆上一碗;当得到瑞应之图、吉祥符..时,能想到先帝储才防败,怎么还会忽然遭遇危亡?早朝晏席结束时,能想到先帝一生克俭克勤,怎么最终还是国破家亡?陛下如果办事小心谨慎,任何时候都不懈怠,已故皇上、皇后还有列祖列宗都会在冥冥之中帮助我朝中兴。假如晏乐、偏安于东南一隅,不考虑长远的策略,不辨贤人和奸人,决策不够灵活、明达,使老成的官吏离职而去,英雄豪杰裹足不前,列祖列宗在地下抱怨、担心,天命在不知不觉中他向转移,那么东南一隅也是无法保住的啊!”福王赞扬并回答了他。

得功、泽清、高杰争着想要驻军扬州。高杰率兵先到扬州边界,一路大肆奸淫掳掠,所经之地尸横遍野。城中开始惧怕,登上女墙守备,高杰攻打了两个月。泽清也在淮上大肆掠夺。临淮不接纳刘良佐的军队,也遭到攻击。朝廷命令史可法前往劝解,得功、良佐、泽清都听从命令,于是,到高杰那里去。高杰一向惧怕史可法,听说可法要来,他连夜掘出近百个土坑埋葬地面上的尸骸。第二天早上来到军营中拜见可法,脸色和言辞都变了,汗流浃背。可法却坦诚地接待他,跟他的偏将讲话也用温和的语气,高杰喜出望外,然而从这以后他也有点轻视可法,开始用自己的优势兵力防护左右,文檄也一定自己过目后才肯传递。可法简单地把他们的情况上报给福王,又把他的兵力驻守在瓜洲,高杰对此又非常高兴。等他离去后,扬州得以安定下来,可法于是在扬州开设府署。

六月,大清军队打败了反贼头领李自成,自成放弃北京率兵向西逃跑,青州等各郡县开始争先恐后地杀死他设立的伪官,占据城堡自卫。可法请求皇上颁布监国、登极两个诏书,安抚山东、河北军队和百姓的思想。并开设礼贤馆,招收各地有才智的人,让监纪推官应廷吉主管此事。八月,可法外出巡视淮安,检阅泽清的兵马。返回扬州,向朝廷请求粮饷,作为进取北方的费用。士英吝啬不肯送发,可法上疏皇帝催促他。借此对皇上说:“近来人才日益减少,入官门路日益混乱,由此慕名之心胜而务实之心少,议论的事情很多但成功的事情很少。现在的局势更和以往不同。一定要专心于讨伐乱贼,报复国仇才行。除却筹兵筹饷不应有什么别的议论,除却治兵治饷没有人才之可言。如有捡拾空虚词句,谋取高官厚禄的人,有罚无赦!”福王报以鼓励的诏书。

当初,可法担心高杰蛮横不法,派得功在仪真驻军防备他。九月初一,得功与高杰兵戎相加,高杰理亏。靠着可法的和解事情才得以解决。北京原来投降反贼的大臣们此时纷纷南下回朝,可法上书建议说:“原籍在北方的大臣,应该让他们到吏部、兵部听候录用,否则恐怕会使他们南下回朝之心绝灭。”又说“:北京的祸变,凡属臣子的都有罪愆。在北方的官吏如果都应当跟先帝一道去死,难道在南京的都不是先帝的大臣?即如我可法不才,在南京主管枢机,士英沾了国恩担任凤阳总督,都没有能率领东南的全部优势兵力迅速支援北都。镇守大臣泽清、高杰因兵力不能支持,倒过来向南方逃跑。如此说来,先应该追究的,是我们这些大臣的罪过。竟然因为圣明的陛下您入继王位,不仅没加诛杀,而且一次次得到恩典。南方的大臣如此,而单单对于在北方的大臣们毫毛不放,一概绳之以法,岂不是闲散小吏,罪责反比南枢、凤督还要重大了吗?我以为应该选择那罪状显著的降官,严加惩治,以示指教。如果大臣未曾接受乱贼的任命,或曾受乱贼刑罚的,可以撇开不加问罪。那些在北方逃避战乱,犹豫多时而后才到朝廷来的,允许他们戴罪入官,讨伐敌人,这些人可以到我领的军队里酌情录用。”朝廷经议论听取了他的意见。

高杰驻兵扬州,很不驯服,可法对他开诚布公,用君臣的大义启发、开导他,高杰终于感悟,接受上方的领导。十月,高杰率领军队北讨,可法到清江浦,派遣官吏在开封屯田,为经略中原地区做准备。各镇兵力划分防守地区。从王家营向北到宿迁一带最为要冲,可法亲自负责,沿黄河的南岸筑起了一道保垒。十一月四日,可法乘船驻于鹤镇,信使报告大清部队已进入宿迁地区,可法率兵进抵白洋河,命令总兵官刘肇基前往支援。大清部队回头攻打邳州,肇基又援助当地驻军,与大清军相持半个月才解邳州之围。当时,李自成逃往陕西,还未灭亡,可法请求皇帝颁布讨贼诏书,奏章中说:

“自今年三月以来,仇敌还在眼前,朝廷却不加剿灭,过去晋朝建都南京,君臣日思夜想要恢复中原,而仅仅保住江南而已;宋朝南渡后,君臣尽心尽力想保守楚、蜀,而仅仅保住临安而已。这样说来,偏安只能是为恢复而退步,没有志在偏安,就能自立于不败之地的。北京陷落之初,黎民百姓洒泪沾襟,官僚士绅悲愤哀痛,还有报仇雪耻的朝气。现在却是军队骄横,粮饷缺乏,文官安坐,武官嬉闹,顿时成了暮气沉沉。黄河上的防御设施,一切都还没办理,人心不够肃穆,命令不能执行。复仇的军队没有听说开向关、陕,讨贼的诏书至今没传到燕、齐。君父的大仇被置之度外。况且,就是人们能住草篷,吃粗食,卧薪尝胆,聚人才,养精神,枕戈待旦,动用全国的物力,破釜沉舟,决一死战,还怕无法解除国家的危亡哩。就我看朝廷中君臣的战略决策,大臣们的所作所为,很有不对的地方。将领用以克敌制胜的是人心中的勇气;君主用以驾驭将领的是伟大的志向。朝廷中志向不能激励,行伍间的勇气就不能鼓足。夏朝的少康不忘父王失国后从地穴中逃出性命的耻辱,汉朝的光武帝不忘兄长被杀后用柴草焚烧时的心情,所以都能有所成就。我愿陛下像少康、光武那样,不希望身边的大臣仅仅把晋元帝、宋高宗那样的说法进呈给您。

“先皇帝死于乱贼手下,恭皇帝也死于乱贼手下,这是千古不曾有过的哀痛。当时在北边的大臣忠节死难的不多;在南方的大臣讨伐贼寇的又少,这真是千古不曾有过的耻辱啊!平民百姓的家里,父母兄弟被人杀了,还想抛颅头、洒热血,杀了敌人方才甘心。对于朝廷来说,难道就这样置之于脑后了吗?我请求陛下迅速发布讨贼的诏书,授权我和各镇军官都挑选精锐的部队,一直打向秦、关,并请悬上等的爵位用以封赏有功的大臣,给各位将领便宜行事的权力用以敦取成功。对天下发布的诏书,应当痛切淋漓,以便使海内的忠臣义士,听读之后感动、发愤。

“国家在遭了这次祸变后,陛下才接着登上皇帝的宝位,所以与以前不同。大臣们只有该诛杀的罪过,没有什么值得登录的功劳。现在皇上您恩外又加恩典,使得武将腰缠宝玉,重臣滥饮如泥。今后应该慎重一些,务必把爵位、俸禄加封给实有功劳的人,以便使猛将武夫有所激励。另外军队在外,最怕的是没有粮草,搜括百姓既不能行,劝人捐助也很难维持。我请陛下把不紧要的工程,可以不花的费用,白日黑夜的晏乐,左右大臣的进贡,这一切都宣布停罢了吧。即使事关国家的典礼,也应该一概考虑节省。因为贼寇一日不灭亡,就是有幽静的宫殿,储秀的香阁,锦绣的衣服,美味的珍馐,陛下您能心安理得地享用吗?所以一定得时时刻刻以报仇为念,振奋举朝文武的精神,集聚四面八方的物力,一齐集中在选将练兵这件事上,以期人心鼓舞,众志成城,老天爷的心会重新向着我大明王朝。”

可法每次写好奏章,必定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自己声泪俱下,身边的人听了也感动得流下眼泪。

等到大清兵已经打下邳州、宿松时,可法迅速递奏章向皇帝报告。士英对人说“:他不过是想为防河将士纪功罢了。”因此心下怠慢而未加思考。而各镇军队犹豫不决,都没有出兵救援的意思,而且相互之间几度开战。第二年,也就是大清顺治二年(1645)正月,粮饷缺乏,各军兵士都不胜饥饿。不久,黄河防线上传来警报。皇帝下诏书命令良佐、得功率军扼守颍、寿两地,高杰进军归、徐两地。高杰到达睢州,被许定国杀害。他部下的军队乱了套,把方圆近二百里的人民屠杀殆尽。可法听说此事,流着泪,跺着脚叹息说“:中原地区也无法保住了。”于是到徐州,命令总兵李本身当提督,统领高杰的部队,本身是高杰的外甥。任命胡茂顺为中军提督,李成栋做徐州总兵,每个将领分别管辖一地。又立高杰的儿子高元爵做世子,请朝廷对他加以抚恤,高杰的军队这才安定下来。由于高杰的军队不得已撤回,大梁以南的地方都失守了。士英妒忌可法的名声,晋升原中允官卫胤文为兵部右侍郎,总管兴平的军队,以此削弱可法的兵权。胤文是高杰的同乡,在北京曾陷于贼寇之手,后来南下回朝,高杰请他做自己的监军。高杰死后,胤文接到士英的指授,上书皇帝讥笑可法。士英大喜,所以才有这个任命,让他驻军扬州。二月,可法回扬州,还没到,得功率兵来袭击兴平军,扬州城中军民非常恐惧。可法派遣官员前往为双方调和,得功才率兵离去。

当时,大清兵已攻下山东、黄河南北的地区,逼进淮南。四月初一,可法率军转移,打算到泗水驻扎,护守明朝的祖陵。正打算去,左良玉叛乱,皇宫受到侵犯,朝廷召史可法前去支援。可法度江抵达燕子矶,得功已经把良玉的军队打败。可法于是率兵到天长去,传檄号召各地将领救援盱眙。不多时,探马来报,说盱眙已经投降大清,前往救援的泗州将领侯方严全军覆没。可法一天一夜飞奔而回防守扬州,当时谣言说许定国的军队要来歼灭高氏的部队,扬州城中士民全都砸坏城门,外出逃命,大小船只为之一空,可法传檄召各镇兵,没有一处前来响应。本月二十日,大清军大举而来,驻扎在斑竹园,第二天,总兵官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拔营投降了清军,城中力量更加单薄。可法命令文臣武将们分别登上城墙拒敌守城。扬州旧城的西门形势险要,可法亲自把守。可法又写信给母亲和妻子嘱咐说“:我死后把我安葬在高皇帝的坟墓边侧。”过了两天,清兵逼近城下,用火炮轰炸西北角,扬州城陷落。可法拔刀自杀而未死成,一参将护他从小东门出去,被清军抓住,可法大声呼叫说“:我是史督师。”就此被杀。扬州知府任民育,同知曲从直、王缵爵,江都知县周志畏、罗伏龙,两淮盐运史杨振熙,监管粮饷的知县吴道正,江都县丞王志端,赏功副将汪思诚,幕客卢渭等都一齐遇害。

可法最初因扶立福王,制定国策有功封少保兼太子太保,又因太后南来封少傅兼太子太傅,排定在江北的战功又晋升少师兼太子太师,因捉拿盗贼大头目程继孔而加封太傅,他都竭力辞让,福王不准。后来因宫殿建成,加封太师,他又辞让,这次得到允许。可法做督师时,外出不让人为他打顶盖,吃饭不用两样菜,夏天不用扇子,冬天不穿皮衣,睡觉不脱衣服。四十多岁时还没有儿子,他的妻子想为他娶妾,可法叹息说:“国事正让人忧虑,怎能为生儿育女的事操心?”有一年除夕夜签发文书,直到半夜,疲倦得想要点酒喝。厨师回答说“:肉菜都已分给将士,没有剩余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佐酒。”于是取了点咸豆豉下酒。可法平时很能饮酒,喝到几斗也不会醉,在军中却点酒不沾。这天晚上,连饮了几十杯,想到先帝,眼泪不觉掉下来,靠在案上睡着了。等到天明,将士都聚集在辕门外,而门尚未打开,可法的侍卫官远远地告诉他们。知府任民育说“:史相公这一夜睡下,是不容易的。”所以,命令报更的鼓手仍然敲报四更,告诫侍卫官不要惊动相公。不久,可法醒来,听见鼓声,愤怒地说:“谁违反了我的命令?”将士把任民育的话告诉了可法,才得以免罪。可法常独处于铃阁或战船中,有人劝他应加以警戒,他说:“命运交由老天掌握吧。”可法死后,人们寻找他的尸体,因为天气炎热,许多尸体堆聚在一处都变了形,不能识别。过了一年,他的家里用他的官袍和笏板为他招魂,埋葬在扬州城外梅花岭上。可法死后,各地带兵的将领都假借他的名号活动,所以当时人们都说史可法还没有死。

评论:史可法有感于国运艰难,赤胆忠心,发愤而起,在长江沿岸提督官兵,扼守南北的要害之地,兵分四镇星罗棋布,相互联络、声援,以期复兴明朝。然而,老天都在削割明朝的国运,朝中掌权的大臣从上边对他加以牵制,在外的将领又飞扬跋扈,最后导致军队挫败,粮饷缺乏,明朝领土一天一天地缩小,扬州这座孤城无法防守,史可法志向坚定,以身殉国,这是多么地让人悲哀啊!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九 王僧辩·姚思廉
  卷六十九·志第二十·礼乐三·宋濂
  卷二十九·连横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八·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平闽纪卷之十三·杨捷
  补编一·佚名
  日记 光绪廿三年丁酉·恽毓鼎
  夏侯亶传·姚思廉
  王廷陈传·张廷玉
  王端毅奏议巻一·王恕
  卷四十六·徐天麟
  第六节 宋平定海内·吕思勉
  第十八章 秦汉政治制度·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二出 婚拒·孟称舜

    【普贤歌】〔丑上〕媒婆惯会使花唇,我做媒婆更有名。东家去说亲,西家去说亲,十处说亲十处成。媒婆媒婆,道路奔波,未知今日,命运如何。我奉申老员外命,来此求亲。问说此间已是王老爷的衙了,不好径进去,且叫一声:管门大叔那里?〔净

  • 初集卷二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二十一古今体九十八首【甲子二】二月二十七日耕耤礼成得诗四首昭苏春气浓千亩正南纵劝穑倡羣辟明禋考秩宗轻云笼旭日殷礼享先农伫望甘膏沛微衷益致恭皇考勤农

  • 卷十四·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一 太宗皇帝 帝京篇九首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连甍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

  • 卷五·文珦

    钦定四库全书 潜山集卷五      宋 释文珦 撰七言古 月夜听琴歌 石床定起夜方中为豁幽兴开房栊吴天洁净无云踪万里一色磨青铜明月皎皎行虚空穿松透竹光玲珑猛虎忽啸茅屋东林树叶叶皆生风壮哉宿客清溪翁对月与

  • 卷二 夏本纪第二·司马迁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

  • 第七十八回 六龄幼女竟主中宫 廿载使臣重还故国·蔡东藩

      却说燕王旦与广陵王胥,皆昭帝兄。旦虽辩慧博学,但性颇倨傲;胥有勇力,专喜游猎,故武帝不使为储,竟立年甫八龄的昭帝。昭帝即位,颁示诸侯王玺书,通报大丧。燕王旦接玺书后,已知武帝凶耗,他却并不悲恸,反顾语左右道:“这玺书封

  • 一百六十一 内务府奏详核乌罗图查算西花园工程用银摺·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遵旨查奏事。 康熙五十一年正月二十日,分司乌罗图摺奏,查算曹寅在西花园修造房屋、挖河、堆泊岸等项工程,奉旨:交内务府总管查奏。钦此钦遵。查曹寅修建西花园、圣化寺各处工程

  • 前集卷八·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八 宋 朱子 纂集 龎籍 颍国庄敏公 字醇之单州人中进士第相仁宗以太子太保致仕 明道中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崩章惠欲踵之临朝公奏燔合门所掌垂帘

  • 列传卷第九 高丽史九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崔思诹。○崔思诹字嘉言初名思顺后赐今名文宪公 之孙自少力学工文文宗朝登第。 王以思诹名家子博学多闻召入内侍省与语对称旨王悦。 宣宗朝

  • 王建及传·欧阳修

    王建及,许州人。年少时跟随李罕之归晋,当匡卫指挥使。梁、晋柏乡之战,在高阝邑野河上相峙,镇、定兵扼守河桥,梁兵攻得很急。庄宗登高台望见镇、定兵快要失败,对建及说:“桥如果被梁夺去,我军就危险了,怎么办呢?”建及选二百人驰

  • 内篇鸢鱼第二·汪晫

    凡九章子思曰。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

  • 第61章·老子

    【原文】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1)。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2)。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3)。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4)

  • 在波尔薄约与国大副校长恩觉士谈话·太虚

    ──一月十八日──师:昨天承劳驾到车站,甚为感谢!  恩:我欢喜研究佛学。近来正思虑中国人民所遭遇的国难问题。  师:中国适当其冲,因为靠近侵略的日本,这也是中国过去不能振作的错误;但经过这一次的难苦锻炼,也未尝不是中

  •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精舍。时有国王名波斯匿。夜梦十事。一者三釜罗。雨边釜沸气交往来。不入中央空釜中。二者王梦见马口亦食尻亦食。三者见大树生花。四者见小树生果。五者见一人切绳人后有羊羊主食绳。六者见胡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九下·智顗

    释寿量品先出异解。睿师序云。寿无量劫未足以明其久。分身无数不足以异其体。然则寿量定其非数。分身明其不异。普贤显其无成。多宝明其不灭耳。河西道朗云。明法身真化不异存没理一。多宝现明法身常存。寿量明与太虚

  •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养蚕营种经·佚名

    天尊以种养为人间最重事。劝人行善诵经,奉请护蚕神王,奉天尊旨教,以令天师收摄鬼魔,神王护卫主人,蚕粮丰收。

  • 陆机集·陆机

    晋代诗文别集。陆机撰。陆机字士衡,曾官平原内史。陆云《与兄平原书》称“集兄文为二十卷”,可见陆机的作品在其生前已由陆云编辑成集。《隋书·经籍志》著录“晋平原内史《陆机集》十四卷”,并注明:“梁四十七卷,录一卷,亡

  • 尚书说·黄度

    七卷。宋黄度撰。度字文叔,号遂初,两浙路新昌(今属浙江省)人。南宋政治家、经学家。绍兴间进士,宁宗时为御史,尝劾韩侂胄误国,又劾内侍杨舜卿、陈源,又奏吴曦必反,有直名,累官礼部尚书、龙图阁学士,卒谥宣献,《宋史》有传。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