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英传

金英,是宣宗朝的司礼太监,因受宣宗宠信而得以弄权。宣德七年(1432),宣宗赐给金英和范弘免死诏,诏书中极尽褒美之辞。

英宗即位后,金英和兴安并受宠爱,地位很高。到王振专权时,金英不敢与他抗衡。正统十四年(1449)夏闹干旱,皇上命金英审理刑部、都察院的囚犯,筑坛在大理寺。金英打着黄伞在中间就座,尚书以下官员在他左右列坐。此后每六年就审案一次,每次都仿这次的制度。这年秋,英宗北狩(被俘),朝廷内外大震。成阝王派金英、兴安等人召廷臣来商议对策。侍读徐王呈提议南迁,兴安大声呵斥他,命人扶他出去,并大声说道:“敢说迁都的斩首!”随后他便入宫禀告太后,劝成阝王任用于谦治理战守事宜。有人说呵斥徐王呈的是金英。

也先入侵,到了德胜门外,景帝敕令兴安和李永昌同于谦、石亨一起总理军务。李永昌也是司礼监近侍宦官。景泰元年(1450)十一月金英犯贪污罪,被投进监狱,判了死刑。皇上命将他禁锢,景帝一朝他被废而不用,唯独信任兴安。

也先派使者来议和,请求朝廷迎回上皇,廷臣意见是派使者酬答。皇上不高兴,令兴安出去见廷臣,兴安大声对群臣说“:诸公想派使者酬答,但谁能担任?谁能做文天祥、富弼?”他说得声色俱厉。尚书王直当面驳斥他,兴安哑口无言。后来派都给事中李萛出使时,敕书中没有提到迎接上皇之事。李萛很吃惊,跑去告诉内阁,遇到兴安,兴安又骂他说:“你只管奉黄纸诏书行事,其他的不用管。”后来更换太子时,人们便怀疑兴安参预了策划。

兴安有廉洁的品德,并知道于谦有贤才,极力保护他。有人说皇上对于谦信任得太过分,兴安说:“像于公这样为国分忧的,哪儿还有第二人?”

英宗复辟后,尽将景帝所信任的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人肢解,说他们与黄耉捏造邪议,更换太子,并与于谦、王文图谋拥立在外的藩王。于是给事中、御史都说兴安与王诚、舒良是同党,应当同罪。皇上宽宥了他,但将他革职。当时宦官被诛杀的很多,仅有兴安幸免。

兴安笃信佛教,临死前遗命将骨头舂成灰,以供奉浮屠。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四·志第一百三十七·食货下六·脱脱
  卷六十九·志第二十·礼乐三·宋濂
  卷一百六十·列传第五十七·柯劭忞
  卷一百八十·毕沅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八·苏天爵
  德宗承统私记·罗惇曧
  卷之二百十二·佚名
  第七十三卷 儒林 五·缪荃孙
  一四七六 兵部左侍郎伊龄阿奏查明热河陈设《石渠宝笈》等书俱钤御宝折·佚名
  何偃传·沈约
  元晖传·李延寿
  宋晟传·张廷玉
  卷二十三·彭百川
  卷八十四·雍正
  卷七十四·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三·陈衍

    一、锺伯敬、谭友夏共选《古诗归》、《唐诗归》,风行一时,几于家弦户诵。盖承前后七子肥鱼大肉之后,所选唐诗,专取清瘦淡远一路。其人人所读,若李太白之《古风》,杜少陵之《秋兴》、《诸将》,皆不入选,所谓厌刍豢、思螺蛤也。

  • 第一折·罗贯中

    (正末赵匡胤引赵普、郑恩、曹彬、楚昭辅常服上,诗云)平生踪迹遍天涯,四海原来是一家。涂炭生民谁拯救,何时正统立中华。某姓赵名匡胤,乃指挥弘殷之子。自幼好使枪棒,攻习韬略,游历关陕,结识天下知名之士。这个是幽州赵普,曾参随

  • 三月十二深夜大沽口外·徐志摩

    今夜困守在大沽口外: 绝海里的俘虏, 对着忧愁申诉; 桅上的孤灯在风前摇摆: 天昏昏有层云裹, 那掣电是探海火! 你说不自由是这变乱的时光? 但变乱还有时罢休, 谁敢说人生有自由? 今天的希望变作明天的怅惘; 星光在天外冷眼瞅, 人

  • 卷三·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史通通释卷三      无锡浦起龙撰内篇表历【第七○表以世系年月为行次故曰历】盖谱之建名起於周代【一作氏】表之所作因谱象形故桓君山有云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邪【通斜】上并效周谱此其证欤释【首原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十八·杨仲良

      神宗皇帝   欧阳修诬谤   庆历五年八月甲戌,降河北都转运按察使[1]、龙图阁直学士欧阳修知滁州(事见《韩欧石贵罢》)。   至和元年七月戊子,龙图阁直学士、吏部郎中欧阳修知同州。先是,修守南京,以母忧去。服除入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元年三月辛卯朔范琼率诸将陈兵以迓张邦昌金人以铁骑送之及门而返晡时邦昌入居尚书省百官班迎邦昌与百官交拜于道司门郎中徐俯独不拜持王时雍大呼号恸挂冠而去俯禧子也禧分宁人元丰给事中夏少曾佥言二

  • 提要·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四古史          别史类提要【臣】等谨按古史六十五卷宋蘓辙撰辙有诗传已着録辙以司马迁史记多不得圣人之意乃因迁之旧上自伏羲神农下讫秦始皇为本纪七世家十六列传三十七自谓

  • 卷三十八·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三十八三月壬子朔驾驻府谷县城南命以职事人员羸马换各营肥马上谕行兵部曰视緑旗兵之马俱肥伊等并不出行俟至神木令将随驾

  • 八六、梁惠王二十八年乃齐威王称之年非齐威王卒年辨·钱穆

    《魏世家》:&ldquo;梁惠王二十八年,齐威王卒。&rdquo;今按:是年齐败梁马陵,非威王卒年,疑乃威王始称王之年也。《田齐世家》云:&ldquo;齐击魏,大败之桂陵,于是齐最强于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rdquo;此史公误以桂陵为马陵,故云

  •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六王礼考【二】朝仪圣节朝贺【臣】等谨按古者华封之祝见於陶唐天保之诗陈於周雅宋子云人臣受恩无可以报谢者但言使君夀考而已至於生辰受

  • 卷二十五·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二十五 孟子【下之七】 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夀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此一章书是孟子发明心性之

  • 菀柳·佚名

    --兔死狗烹的悲剧【原文】有菀者柳①,不尚息焉②上帝甚蹈③,无自暱焉④俾予靖之⑤,后予极焉⑥。有菀者柳,不尚惕焉⑦。上帝甚蹈,无自瘵焉⑧。俾予靖之,后予迈焉⑨。有鸟高飞,亦傅于天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11)。

  • 鸱鸮·佚名

    ——弱者的哀鸣和呼号【原文】鸱鸮鸱鸮(1),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②,鬻子之闵斯③。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④,绸缪牖户⑤。今女下民(6),或敢侮予。予手拈据(7),予所捋茶(8),予所蓄租(9),予口卒瘏(10),曰

  • 附錄十誦比丘衆學法三本類勘表·欧阳竟无

      十誦比丘衆學法  梵本     有部本     藏本   〈一百一十三戒〉 〈一百一十三戒〉 〈九十九戒〉   〈一百一十二戒〉   一不高着內衣   一       二       二   二不下着

  • 卷第七·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七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六 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 (南五北伤)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如来光明品第一,佛在迦兰陀竹林,与六万四千比丘,七万二千

  • 成实论 第十卷·佚名

    成实论 第十卷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憍慢品第一百二十八问曰。已说三烦恼是生死根本。为更有不。答曰。有。名为慢。问曰。云何为慢。答曰。以邪心自高名慢。是慢多种。若于卑自高名慢。于等计等亦名为

  • 顺中论义入大般若波罗蜜经初品法门翻译之记·龙树

    诸国语言。中天音正。彼言那伽夷离淳那。此云龙胜。名味皆足。上世德人。言龙树者。片合一厢。未是全当。龙胜菩萨通法之师。依大般若。而造中论众典。于义包而不悉。大乘论师。名阿僧佉。解未解处。别为此部。魏尚书

  • 莲华眼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此陀罗尼能除六根之病,得六根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