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黄辉传

黄辉,字平倩,一字昭素,南充人。焦..同年进士。年幼即聪敏异常,对刑律非常熟悉,受到湖广御史的重视。长大后,博览群书。十五岁乡试中举,名列第一,后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当时,私塾课本的文章都用旧有的“翰林体”,李攀龙、王世贞的学风盛行后才有所改进。而黄辉刻意学习古文,以韩愈、欧阳修的文体为范本,使翰林院的文风又有所改变。在翰林院与他同事的人中,诗文要推陶望龄,书画则推董其昌,而辉的诗及书法均有名。焦..在诗词界也颇有声名,但他自认为不如黄辉。

黄辉由编修升为右中允,任皇长子的讲官。当时,皇帝宠爱郑贵妃,疏远皇后和皇长子。皇长子的生母王恭妃几乎死去。辉从宫中传达皇帝命令的小宦官那里得知这些情况,对同乡给事中王德完说“:这是国家大事,早晚会发生变故,若将此事写入史册,说朝中无贤能,你我将被后代耻笑。”德完为之激奋,委托辉为他起草奏章呈进。德完因此受到皇帝的惩罚,廷杖几乎使他丧命,打入狱中。辉不顾危险和困难,为德完送饭,进行援救。有人为他担心,劝他不要管,辉说:“是我使德完遭祸,岂可坐视不管?”辉爱好佛学,交游广,人们对他有所评论。这时已为皇庶子掌管经局,请假归家。其后,起任原官,又提升为少詹士兼侍读学士,在任上去世。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二·李延寿
  卷一百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二·宋濂
  卷十六·本纪第十六·武宗·张廷玉
  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四十五·赵尔巽
  卷四十七下·朱熹
  读礼通考卷九十七·徐乾学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二·佚名
  通志卷八十四下·郑樵
  一○五六 护理江西巡抚李承邺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一部折·佚名
  四八三 贵州巡抚图思德奏查获应禁奉禁各书情形折·佚名
  杨恒传·张廷玉
  吴履传·张廷玉
  卷三百三十二·杨士奇
  卷一百八十八·佚名
  杜月笙·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五出 省母·姚茂良

    【一翦梅】〔老旦小旦上〕夫去边庭今久矣。望断音书。旦夕忧疑。孩儿。你爹爹与哥哥在边上征剿。杳无音信。好闷人也。〔小旦〕母亲。爹爹久无音书。想只是无暇修札。请自宽心。〔小生小外上〕【前腔】父蒙宣召赴京

  • 提要·葛立方

    【臣】等谨案韵语阳秋二十巻宋葛立方撰立方字常之自号嬾真子丹阳人绍兴戊午进士官至吏部侍郎是编杂评诸家之诗不甚论句格工拙而多论其意防之是非故曰阳秋用晋人语也其中如偏重释氏谓欧阳修梦见十王得知罪福后亦信佛之

  • ●卷八·徐梦莘

      政宣上帙八。   起宣和四年六月三日庚寅,尽十二日已亥。   宋昭上书论北界利害乞守盟誓女真决先败盟(删女真至此六字)。   奏曰:臣闻犬戎之性不可以信义结去来无定叛服不常虽成周盛世犹有玁狁之难自古御戎未见

  • 卷之七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百六十四·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六月乙丑朔科尔沁台吉孟克鄂尔斋来朝  ○戊辰。先是、户部尚书赵申乔面奏商人王纲明、领库帑采办铜觔历年悬欠请停其承办另行酌议事下九卿寻九卿议覆鼓铸系户部及钱法衙门专责铜觔即应交与采

  • 卷之五百六十一·佚名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六月。丙寅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癸巳皆如之。记注  ○浙江巡抚张曾阳滟<扌戋>奏、浙江学政关防。封缴礼部核销。报闻。  ○出使考察政治大臣载泽等

  • ●卷一·赵釴

    阎立本善画,至荆州见张僧徭旧迹,曰:“徒虚得名耳。”明日又往,曰:“犹近代佳手。”明日又往,曰:“名下定无虚士。”因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呜呼!吾辈见前辈著作,初盛气观之,自为能过。及学稍有得,然

  • 第六十八卷 忠节 一 二·缪荃孙

    太 仓 州 宋姚舜元姚舜元,字景瑞,嘉定人。以武功为保义郎、平江府东南副将,守吴淞。德祐改元冬,元师下平江,舜元语弟舜宾及舜宾子乡贡士应龙曰:国家厚泽在人,大本未去,收合散亡,应援内外,事可图也。遂部伍乡民,为固守计

  • 京口耆旧传卷八·刘宰

    汤鹏举【孙邦彦】谭知柔刘公彦禇籍袁孚汤鹏举字致逺金坛人九嵗从乡先生杭夷甫受易有问于夷甫者曰贞者事之干何谓也夷甫命诸生以意对鹏举曰事不正不立木无干不生夷甫大竒之未冠入学遂贡京师试上舍第一擢政和戊戌进士第

  • 卷二十 宗弼兵略·李有棠

    太宗天会四年春正月戊辰,宗弼侵宋,取汤阴县,降其卒三千。宗弼,本名乌珠,又作兀术,亦作斡出,或作晃斡出,太祖第四子也。希尹获辽护卫实讷埒,知辽主在鸳鸯泺。都统杲出青岭,宗弼从宗望率百骑与马和尚逐越卢、孛古、伊勒希等,驰击,败

  • 卷二十四·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二十四宋 徐天麟 撰舆服下天子冠服高祖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也八年令爵非公乘以上毋得冠刘氏冠【本纪臣天麟按後汉舆服志云刘氏冠楚冠制也祀宗庙诸祀则冠之此冠

  • 子张篇·孔子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

  • 有言者不必有德·孔子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 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猛的人一定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读解】 这几句话说来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十三·周祖谟

    裔,历,相也。裔,旅,末也。毗,缘,废也。纯,毣,好也。(毣毣小好貌也。音沐。)藐,素,广也。(藐藐旷远貌。音邈。)藐,渐也。□,(踊跃。)□,(拯拔。)拔也。出□为□,出火为□也。(□一作椒,□一作□。)炖,(托孙反。)□,(音阋。)煓,(波湍。)赫貌也。(皆火盛炽之

  • 礼经会元卷一下·叶时

    宋 叶时 撰侯贡畿内租税天子食之畿外租税诸侯食之诸侯食其国之租税必以其半若五之一四之一入于天子効其土地之所有而尽其臣子奉上之心于是有九贡之致矣然周公之制为是贡必以供是用祀贡牷茅嫔贡丝枲器贡器械币贡皮帛

  • 卷之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荆南内护国寺启真诚禅师语录护国启真诚和尚语录卷之三书记振闻编录佛祖真赞悉达太子赞指天指地独称尊不动干戈也太平任是云门手段辣知他雪屈是酬恩观音古佛宫装垂妙像闻思修入证圆通应心水月随类现百亿

  • 栾城遗言·苏籀

    一卷。也称 《栾城先生遗言》。北宋末南宋初苏籀(生卒年不详)撰。苏籀字仲滋,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人,南宋建立后移居婺州 (今浙江金华)。北宋大文学家苏辙之孙,苏迟之子,官至监丞。苏籀十余岁时即随祖父苏辙居于颍昌,前后

  • 窃愤录·辛弃疾

    《窃愤录》记载了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虏北上,一路受尽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