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傅应祯传

傅应祯,字公善,江西安福人。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授职零陵知县。剿杀洞庭强盗,将祁阳有盗名的大土匪治罪,使老百姓得到安宁。后调任溧水知县。

万历三年(1575)升为御史。张居正执掌国事,傅应祯是他的门生,对时事有所思虑,遂上疏陈述重视君之道德、解除百姓负担、广开言路三件事,说:

“近来雷鸣震及端门的兽吻,京师及四方的地震频频发生,但没有听说发出诏书自己反省的,难道真的是天变不足以害怕吗?在真定,派驻征税宦官本来不是旧制度,正统年间曾暂时实行过,先皇帝采纳李芳的建议,已下诏停止了,而陛下想跟着实行缺德之事,难道真是祖宗不能效法吗?给事中朱东光上奏陈述治理地方事,不一定可与古代敢言直谏的人相比,竟把他的奏章留在禁中不下发,难道真的是意见不足以值得重视吗?这样的三不足,是王安石所以耽误宋朝的原因,不能不引以为戒。

“陛下登位的时候,自隆庆改元后的欠租,一一蠲免,四年以前的免除三分征收七分,恩眷优厚。皇上怜恤之情已尽到了,但下面的拖欠仍在拖欠,没有一个能够将欠下的全部还清的,为什么呢?小民一年的收入,仅可以供给一年,没有余力偿还欠收。最近制定如果输税没有达到限额的,由按抚官纠察,郡县予以调整。各位大臣害怕调遣,于是催促更为严厉。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上达于天庭。难道这是太平的气象,陛下愿意听到的吗?请求下诏,不是官吏吞没的,其他欠租全部免除。老百姓的困难得到解除,灾害自然没有了。

“陛下登基时,任用正直的大臣石星、李巳,大臣们无不感到欣慰。现在赵参鲁纠正时弊被贬为典史,余懋学上陈时政被禁止终身参予政治。其他像胡轨礼、裴应章、侯于赵、赵焕等议论朝政,被冷落在一旁。如初时政情相比如何?我请求提拔赵参鲁在京城任职,恢复余懋学的官职,以作为大臣进言的榜样。”

上疏呈上,张居正认为疏中提到王安石之语是影射自己,大怒,下旨责问;又因为奏中论及到余懋学,将他逮捕下狱,严厉追问他的党羽。傅应祯临死都没有承认什么,于是被贬到定海。给事中严用和、御史刘天衢等上疏营救,皇上不听。当傅应祯被关进狱中后,给事中徐贞明带着御史李祯、乔岩看望他。锦衣帅余阴上告,三个人也被贬。

万历十一年(1583),皇上采纳御史孙继先的意见,下诏恢复他的官职。皇上将临幸昌平检查墓道,而蓟镇出现军事警报,傅应祯劝皇上不要去,且上陈边防战备特别详悉。皇上以奖赏的语气予以回答。不久,提升为南京大理寺丞。临行前,上奏推荐了海内知名人士三十七人。没有多久,因病归家,三年后去世。赠本寺右少卿。傅应祯同县人刘台同时中进士,担任御史,同样得罪张居正招致祸患,乡人一同在祠堂祭祀他们。

猜你喜欢
  列传十一·薛居正
  卷三百七·列传第六十六·脱脱
  卷七十八 魏紀十·司马光
  卷三百八十九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卷三百八十六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百·李心传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八·陈厚耀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八·杨士奇
  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第五十三章 清朝的覆亡·吕思勉
  攸哈剌拔都传·宋濂
  蓝玉传·张廷玉
  卷之四十四  御製周顛仙人傳(明)朱元璋 撰·邓士龙
  卷一百十·雍正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汤右曾

    钦定四库全书怀清堂集卷三吏部侍郎汤右曾撰寄侍读乔石林六年清梦绕江滨闲却夔龙许国身豹尾昔陈天上事渔竿今作水边人儒宗经术归康济汗简文章识雅驯遥忆东风挑菜节万条烟柳射湖春出城西门今晨风日佳晻暧淡初旭空烟散林

  • ●蚁术诗选卷之一·邵亨贞

    元云间邵复孺着 明新都汪 稷校 五言古风 秋怀 次韵王彦强监税中秋不见月 又次九日韵 夏夜 夜 谒青龙文庙 和孙果育先生晓行池上韵 晚望五侧体 斋居读书效晦庵先生体二首 早春次陆伯弘韵 陈元茂别去十年扁舟由山阴来

  • 列传第三十八·李延寿

    辛雄 族祖琛 琛子术 术族子德源 杨机 高道穆 兄谦之 綦俊山伟 宇文忠之 费穆 孟威辛雄,字世宾,陇西狄道人也。父畅,汝南、乡郡二郡太守。雄有孝性,居父忧,殆不可识。清河王怿为司空,辟为左曹。怿迁司徒,仍授左曹。雄用心平直

  •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佚名

    卷三十   康熙十六年四月庚戌,削江宁副都统绰克托职。时绰克托随征广东,托言疾病,白平南亲王尚可喜,遂还江宁。上谕议政王等:我朝用兵以来,凡出征大臣无不奋力行间,以终其事;从未有军事未竣,半途而还者。今广东多事之秋,绰克

  • 卷四十一·五代(南唐)·蒋一葵

    【烈祖升】 〔初冒姓徐,名知诰,晋天福二年即位金陵,国号唐,寻复姓李,更名升。〕 李先主为徐温养子。年九岁,《咏灯》诗云:“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温叹赏,遂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六)·陈寅恪

    吾国旧日社会关系,大抵为家族姻戚乡里师弟及科举之座主门生同年等,牧斋卒能脱免于黄案之牵累,自不能离此数端。而于科举一端,即或表面无涉,实则间接亦有关也。茲请参互推论之,虽未必切中肯要,然亦不至甚相远也。前论牧斋热中

  • 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四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已畦琐语跋·叶燮

    昔崔子玉作座右铭曰无道人之短无说已之长云云无一语不是至言星期先生所著己畦琐语大半为居官者而发或直捷以规之或婉转以讽之亦无一语不深切明着而于吴下气习复言之洞悉如此人人当书一通以置座右甲辰中夏吴江沈楙惪识

  • 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 第十一·班固

    (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原文】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后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陈胜初起,萧何、曹参使哙求迎高祖,立为沛公。哙以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临丰下,破之。复东定沛,破泗水守薛西。与司马<尸二>战砀东

  • 世祖二子传·姚思廉

    梁世祖元帝萧绎的几个儿子分别是:徐妃所生忠壮世子萧方等;王夫人所生贞惠世子萧方诸;愍怀太子萧方矩,本书没有记载他是哪位皇后所生,为他列有专门传记;夏贤妃所生梁敬帝萧方智。其余诸子,本书都没有记载。忠壮世子萧方等,字实

  • 元淑传·李延寿

    元赞的弟弟元淑,字灵仁。能拉开三百斤强弓,精于骑射。孝文帝时,任河东太守。河东人习俗大多从事经商,很少有人从事耕田养蚕,有的人直到三十岁还不知道耕地用的耒耜是什么样子。元淑到任以后,劝人农耕,亲自教授耕作技术。二年

  • 萧蒲奴传·脱脱

    萧蒲奴,字留隐,奚王楚不宁的后裔。幼时孤苦贫寒,受雇于医家放牛。因伤损别人家的庄稼,多次遭到拷打而受辱。医者曾经看见蒲奴熟睡,有蛇绕身,觉得奇异。便教他读书,他聪明而酷爱学习。没几年,博览经史,通晓骑马射箭。成年之后,意

  • 卷六·曾巩

    刘熙古,字义淳,雎阳人。唐仆射仁轨十一代孙。少通经史,避祖讳,不应进士举。后唐长兴中,以三传赐第。太祖领宋州节制,熙古为节度判官;及受禅,累擢至参知政事。求退,授户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四。好学,明阴阳像纬书,虽通显,自奉养若寒

  •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圆信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无地地主人郭凝之 编集师讳灵祐。福州长溪赵氏子。年十五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剃发。于杭州龙兴寺。究大小乘教。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百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侍立次。百丈问。

  •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三·介庵悟进

    住蕲州三角禅寺嗣法门人真文等编示众崇祯癸未冬师受径山观音殿朗玄监院请结制示众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若至其理自彰秪如今日结制诸方必有上堂小参攒花簇锦巧妙尖新布缦天网罗龙打凤捡点将来尽落时弊径山则不然

  • 费闲歌·德清

    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 红线传·杨巨源

    传奇。唐杨巨源撰。一卷。巨源有《昆仑奴传》已著录。是篇红线女本为男子,因行医错用药而误杀三命,“阴力见诛,陷为女子。”侍潞州节度使薛嵩十九年,当薛嵩与邻镇节度田承嗣有隙,红线女为主子效力,星夜奔走两镇,使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