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钏影楼回忆录

近代文学回忆录。包天笑著。书分正续编。正编写于1949年。初载香港《大华》半月刊和《晶报》。1971年6月香港大华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平装1册。卷首有1971年3月30日柯荣欣《序》、1971年2月作者《自序》及本书《缘起》。续编写于1971年至1973年。1973年9月香港大华出版社出版,平装1册。卷首有1973年8月作者《自序》。卷末附作者《后记》。包氏为近代著名文化人,据其亲身经历所述清末民初文化、教育事业及知识分子状况,对研究近代社会史、文化史有一定参考价值。书中所披露作者与严复、张謇、章太炎、苏曼殊、李叔同、汪精卫、史量才等名流交往情况,为各书所未载。所记当时物价、工资等资料与工商业状况,均为近代经济史之珍贵资料。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出版,1973年又出版续篇。

《钏影楼回忆录》全部章节目录

(1)自序
(2)缘起
(3)一、我的母亲
(4)二、上学之始
(5)三、上学以后
(6)四、我的父亲
(7)五、三位姑母
(8)六、我的外祖家
(9)七、自刘家浜至桃花坞
(10)八、中落时代
(11)九、儿童时代的上海
(12)十、延师课读
(13)十一、记姚和卿先生
(14)十二、我的近视眼
(15)十三、儿童时代的娱乐
(16)十四、坐花船的故事
(17)十五、在新年里
(18)十六、我的拜年
(19)十七、自桃花坞至文衙弄
(20)十八、纪顾九皋师
(21)十九、桃坞吴家
(22)二十、扶乩之术
(23)二十一、出就外傅
(24)二十二、记朱静澜师
(25)二十三、读书与习业
(26)二十四、小考的预备
(27)二十五、考市
(28)二十六、县府考
(29)二十七、院试
(30)二十八、观场
(31)二十九、读书与看报
(32)三十、自文衙弄至曹家巷
(33)三十一、面试
(34)三十二、父亲逝世之年
(35)三十三、父亲逝世以后
(36)三十四、适馆授餐
(37)三十五、订婚
(38)三十六、进学
(39)三十七、入泮
(40)三十八、记徐子丹师
(41)三十九、求友时代
(42)四十、西堂度曲
(43)四十一、外国文的放弃
(44)四十二、东来书庄
(45)四十三、木刻杂志
(46)四十四、译小说的开始
(47)四十五、苏沪往来
(48)四十六、烟篷的故事
(49)四十七、名与号
(50)四十八、钏影楼
(51)四十九、结婚
(52)五十、初到南京
(53)五十一、记蒯礼卿先生
(54)五十二、在南京
(55)五十三、金粟斋译书处
(56)五十四、金粟斋时代的朋友
(57)五十五、重印仁学
(58)五十六、金粟斋的结束
(59)五十七、巡游译书处
(60)五十八、回到苏州
(61)五十九、吴中公学社
(62)六十、重帏弃养
(63)六十一、葬事
(64)六十二、到青州府去
(65)六十三、记青州府中学堂(一)
(66)六十四、记青州府中学堂(二)
(67)六十五、青州风物
(68)六十六、青州归来
(69)六十七、移居上海之始
(70)六十八、新闻记者开场
(71)六十九、在小说林
(72)七十、息楼
(73)七十一、女学校教书
(74)七十二、女学生素描
(75)七十三、时报的编制
(76)七十四、集会结社
(77)七十五、编辑杂志之始
(78)七十六、还乡一二事
(79)七十七、—天的临时记者
(80)七十八、编辑小说杂志
(81)七十九、在商务印书馆
(82)八十、记余觉沈寿事
(83)八十一、春柳社及其他
(84)八十二、时报怀旧记(上)
(85)八十三、时报怀旧记(下)
(86)八十四、回忆狄楚青
(87)八十五、日本之游
(88)八十六、参观朝日新闻
(89)八十七、记上海晶报

猜你喜欢
  四朝闻见录·叶绍翁
  唐书直笔·吕夏卿
  百可漫志·陈鼐
  胜朝彤史拾遗记·毛奇龄
  制府杂录·杨一清
  涌幢小品·朱国祯
  旧京琐记·夏仁虎
  江苏省通志稿武备志·缪荃孙
  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吴大廷
  太平治迹统类·彭百川
  翰林记·黄佐
  国朝典故·邓士龙
  王端毅公奏议·王恕
  钦定大清通礼·佚名
  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辛弃疾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胡仲弓·唐圭璋

      仲弓字希圣,号苇杭,清源(今福建省仙源)人,流寓杭州。蒲寿宬心泉学诗稿卷四称为苇航料院。   谒金门   蛾黛浅。只为晚寒妆懒。润逼镜鸾红雾满。额花留半面。   渐次梅花开偏。花外行人已远。欲寄一枝嫌梦短。湿

  • 卷一·周权

    ●钦定四库全书 此山诗集卷一 (元)周权 撰 ○五言古诗 拟古 洪钧播无垠八埏荡和风枯丛同华滋陈荄变纎茸高门与穷巷妩媚白与红阳和不择地化育自至公惟人物之灵此理均降衷大朴日凋丧町畦生室中贵贱移亲疎贫富乘始终谁能

  • 卷五十二·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五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二十二 清商曲辞         古辞 西曲歌 三洲歌【三曲】 【唐书乐志曰三洲商人歌也古今乐録曰三洲歌者商客数游巴陵三江口往还

  • 列传八十四·刘昫

    ○马燧 子畅 燧兄炫 浑瑊 子镐 钅岁 马燧,字洵美,汝州郏城人,其先自右扶风徙焉。祖珉,官至左玉钤卫仓曹。父季龙,尝举明《孙》《吴》,俶傥善兵法,官至岚州刺史、幽州经略军使。燧少时,尝与诸兄读书,乃辍卷叹曰:“天下将有事

  • 卷三十四·志第四·兵卫志上·脱脱

        ◎兵卫志上   轩辕氏合符东海,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兵为营卫。飞狐以北,无虑以东,西暨流沙,四战之地,圣人犹不免于兵卫,地势然耳。辽国左都辽海,右邑涿鹿,兵力莫强焉。其在隋世,依纥臣水而居,分为十部

  • 卷一·贾谊

    过秦上(事势)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

  • 第十八回 创新仪太后联婚 报宿怨中宫易位·蔡东藩

      却说清郑亲王济尔哈朗,及都统谭泰两军,俱已奏捷清廷,郑亲王且奉旨还朝,独博洛尼堪,出征大同,尚与姜瓖相持不下,且四处接到警耗,统是死灰复燃的明故官,招集数百人,或千人,东驰西突,响应姜瓖。博洛不得不分兵堵御,一面遣人飞报

  • 卷之三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阮圆海·吴晗

    提起了明末的词人,风流文采、照耀一时的阮圆海,立刻会联想到他的名著《春灯谜》《燕子笺》。云亭山人的《桃花扇》,逼真活现,三百年后,此公形象如在目前。阮圆海的一生,可以分为若干时期。第一时期声华未著,依附同乡清流东林

  • 变动篇第四十三·王充

    论灾异者,已疑于天用灾异谴告人矣。更说曰:“灾异之至,殆人君以政动天,天动气以应之。譬之以物击鼓,以椎扣锺,鼓犹天,椎犹政,锺鼓声犹天之应也。人主为于下,则天气随人而至矣。”曰:此又疑也。夫天能动物,物焉能动天?何则?人物系于

  • 三鱼堂剩言卷四·陆陇其

    左传昭元年子产曰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疏解之曰凡人形神有限不可久用神久用则竭形太劳则敝不可以久劳也神不用则钝形不用则痿不可以久逸也固当劳逸更逓

  • 卷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二十四  宋 李樗黄櫄 撰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 卷九·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读左日钞卷九吴江朱鹤龄撰五年舍中军卑公室也注罢中军季孙称左师孟氏称右师叔孙氏则自以叔孙为军名疏分中军之衆属上下二军故鲁有左师右师左师右师见哀十一年传又言叔孙武叔退而蒐乘知自以叔孙为军名也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目录·自融

    (此刻不论宗系惟书法化时代。始自建炎丁未。至顺治丁亥。凡五百二十一年)。卷一佛灯珣禅师圆通真际止禅师智通深禅师龙牙才禅师(补辑)性空普庵主(补辑)龙翔竹庵圭禅师卷二(补辑)祖奇二首座护国此庵元禅师或庵体禅师(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七·法藏

    (尽此第□会)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离世间品第三十三将释此文四门同前。初释名有三。一者分名。谓此明第三名托法进修分。即依托行法修成正行故立斯名。二会名者。约处名普光重会。今何故于此而重会者。以前普光是生解之

  •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一(末)·慧沼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述论今造此论下有三段文。西明云。如次安惠.难陀.护法。本疏有等。要集云。二不同者所承有异。然彼有说皆有等言。意或不违 今谓。西明若云唯安惠等如次配者定是不当。十师俱释本颂。岂余七师不明本

  • 卷第一百六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摄纳息第三之一十想谓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死想。不净想。厌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断想。离想。灭想。如是等章及解章义

  • 东维子集[标点本]·杨维桢

    诗文集。 元杨维祯(1296—1370)撰。三十卷,附录一卷。维祯有《铁崖古乐府》已著录。是集为维祯诗文别集的最早刊本。刻于明嘉靖间。集中以文为主。凡文二十八卷,收文四百三十四篇;诗歌二卷,计五十三首。附录一卷,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