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坐花船的故事
有一件事,使我虽老不能忘怀,这是我在八岁的那年,父亲带了我曾去坐过一次花船。怎么叫做花船呢?就是载有妓女而可以到处去游玩的船。苏州自昔就是繁华之区,又是一个水乡,而名胜又很多,商业甚发达,往来客商,每于船上宴客。这些船上,明灯绣幕,在一班文人笔下,则称之为画舫。里面的陈设,也是极考究的。在太平天国战役以前,船上还密密层层装了不少的灯,称之为灯船。自遭兵燹以后,以为灯船太张扬,太繁糜了。但画舫笙歌,还能够盛极一时。
当时苏州的妓女,可称为水陆两栖动物。她们都住在阊门大街的下塘仓桥浜,为数不多,一共不过八九家。这里的妓院,陌生人是走不进的,只有熟识的人,方可进去。在门前也看不出是妓院,既没有一块牌子,也没有一点暗示。里面的房子,至少也有十多间,虽不是公馆排场,和中等人家的住宅也差不多。
不过她们的房子,大概都是沿河,而且后面有一个水阁的。她们自己都有船,平时那些小姐们是住在岸上的,如果今天有生意,要开船出去游玩时,便到船上来,侍奉客人。平时衣服朴素,不事妆饰,在家里理理曲子,做做女红,今天有生意来了,便搓脂滴粉的打扮起来了。
那一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国人称之为中元节。苏州从前有三节,如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十月初一日),要迎神赛会,到虎丘山致祭,而城里人都到虎丘山塘去看会,名之曰:“看三节会”。而载酒看花,争奇斗胜,无非是苏州人说的“轧闹忙”“人看人”而已。
七月十五那一天,他们妓船生意最好,因为这些花船帮的规矩,在六月初开始。这些船都要到船厂去修理,加以油漆整补等等,到六月下旬,船都要出厂了。出厂以后,似新船一样,要悬灯结彩,所有绣花帷幕,都要挂起来了。而且从六月二十四日,游玩荷花荡起(那个地方,亦叫黄天荡,都种着荷花。是日为荷花生日),船上生意要连接不断。如果中断了,便是失面子。假使七月半看会那一天,也没有生意,真是奇耻大辱了。
父亲那时,一来请请他的几位到苏州来的商家朋友,在生意场中,交际是少不得的。二则他也认识几条船,都是老主顾,每一次出厂,也要应酬她们一下子的。因此在半个月以前,早已约定,答应他们了。坐一天船,吃一顿船菜,要花多少钱呢?从前的生活程度,物价低廉,不过四五十元罢了。此外苏州的规矩,吃花酒的每位客人,要出赏钱两元,请十位客,也不过二十元,总共也不过六七十元,在当时要算阔客了。
父亲预先和我说:“你认真读书,七月半,我带你坐船看会。”我听了自然高兴,也不知道何处坐船?那里看会?只跟随父亲就是了。一清早,母亲便给我穿起新衣服来,母亲也不知道父亲带我到那里去。这时我恰新做了一件两接长衫,这两接长衫,上身是白夏布的,下身是湖色云纱的。(按:当时成人们也穿两接长衫,一时盛行。原来这两接长衫,还是从官场中流行起来的。从前的官服是外套、箭衣,里面还有衬长衫,便是两接的长衫了。)里面是雪青官纱对襟小衫,下面玄色香云纱裤子。脚上淡红色纺绸单袜,蓝缎子绣花的鞋子,鞋子与袜,都是母亲手制的。头上梳了辫子,辩梢拖了一条大红纯丝的辩须。
由父亲领了,到一家人家,我也不知道什么人家来了。但见房拢曲折,有许多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有的拉拉我,有的搀搀我,使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后来又来了几位客,大家说:“去了!去了!”我以为出门去了,谁知不是出前门,却问后面走去。后面是一条河,停了一条船,早有船家模样的人,把我一抱,便抱了进船里去了。
但是那条船很小,便是苏州叫做“小快船”的,里面却来了男男女女不少人,便觉得很挤。我心中想:父亲所说的坐船看会,那就是这样的小船吗?我宁可在岸上看会了。后来那小船渐渐撑出阊门城河,到一处宽阔的河面,叫做方矶上,停有几条大船,把我们小船上,移运到大船上去。方知道因大船进城不便,所以把小船驳运出来,小船大船,都是妓家所有。
到了大船上,宽畅的多了,又加以河面广阔,便觉得风凉得多。于是一面吩咐开船,一面便大家解衣磅礴,我的两接长衫也脱去了,只穿官纱短衫。有许多客人,竟自赤膊,有一个大块头,露出个大肚皮。便有些娘姨大姐,给客人擦背心上的汗;有的给一个老公公只是打扇。她们也劝我脱去短衫,赤着膊儿,我却不肯。父亲说:“身上都是汗,擦擦吧!”一个大姐,给我脱去短衫擦身,但我来不及把衫穿上了。她笑对父亲道:“你看你的这位小少爷,倒像一位小姑娘。”
船开到野芳浜(原名冶坊浜),愈加觉的风凉了,他们移开桌子打牌,这中舱可以打两桌牌,但是他们打牌,我更无聊了。我一心想看会,会是在岸上过的,我便到头舱里去。他们特派了一个年约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名唤三宝的,专门来招呼我。指点岸上的野景,讲故事给我听,剥西瓜子给我吃。当吃饭的时候,她拣了我喜欢吃的菜,陪我在另一矮桌子上吃。吃西瓜的时候,她也帮助我在另一矮桌子吃,她好像做了一个临时小褓母。
临回去的时候,父亲叮嘱我道:“到了家里,祖母面前,不要提起。”父亲有点惧怕祖母,祖母晓得了,一定骂他,怎么带了小孩子去。我说:“母亲可以告诉她吗?”父亲笑笑,他说:“告诉母亲不要紧。”因为我什么都要告诉母亲的,无从瞒起。后来母亲知道了,也埋怨父亲,“为什么把孩手带到那里去。”父亲笑而不语。我父亲不是那种自命道学中人,说什么“目中有妓,心中无妓”的人,但他却是一个终身不二色的人。
非但此也,父亲什么地方都带我去看过。有一天,带了我到一家鸦片烟馆里去。那时候,鸦片烟馆是公开的,并不禁止。他自己并不吸烟,而有许多朋友都是吸烟的。甚而至于有许多生意经,都在烟馆里并枕而卧,方才订定了的。我还记得我们所去的地方,在苏州观前街太监弄现在吴苑茶肆的前身,房子既旧且大,生意很为兴隆。那个时候,好像在夏天吧,烟客们就灯吸食,都不怕热。我对于鸦片烟,并不觉得新奇,因为我早已见过,我的母舅,我的姑丈,他们都是瘾君子呀!
睹场中,父亲从未带我去过,苏州也有很高级睹窟的,他们称之为“公馆睹”。因为父亲生性不爱睹,这件事,我有遗传性质,我对睹也是不感兴趣的。至于当时流行的一种打牌,名为“同棋”的,父亲却打得甚好,伹输赢是极小的(麻雀牌流行的时候,父亲已故世了),东中市有一个钱业公所,父亲带我去过几回,据说里面可做输赢。只要是熟识的人,但凭一言,即可成交,可见从前商人信实,胜于现在。这种交易,大概以生银、银洋、制钱三种作比价,人家亦称之为“卖空买空”(这便是后来交易所的发轫始基)。当时苏州的术语,名之曰:“做露水”,父亲偶尔小拭其技,只不过估自己的眼光而已。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二 尔朱荣·魏收 卷四百七十 元祐七年(壬申,1992)·李焘 提要·高拱 卷九十·国朝·蒋一葵 北征记·杨荣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四·佚名 卷二十八·宇文懋昭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二上·袁枢 列传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一百十八·郑麟趾 志卷第十一 高丽史五十七·郑麟趾 卷二十五下·班固 何逊传·姚思廉 魏纪九 高贵乡公下甘露元年(丙子、256)·司马光 闻兰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