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十六、烟篷的故事

  公元一九○○年(光绪廿六年)岁次庚子,那一次我也到了上海。前章所述,我到上海,不是常住在实善街鼎升栈吗?到了那里,恰巧楼上有个小亭子间,是占两榻地位的,我便把它包了。所谓包者,就是一个人出两个人的钱,本来每客二百八十文一天的,现在出到五百六十文一天。如此则不容有个陌生人来同居,而饭菜也可以丰富些。有一盏电灯,夜里不出门,也可以看书写字,没有人来打扰,好在住居的时候不多,所费也还有限。

  本来预备住四五天,至多一星期,因为那时候,北方正在闹义和团,风声鹤唳,时常有种种谣言。正想把所办的事,料理清楚了,即行回去,有一位老友庞栋材(别号病红,常熟人)来访我,他办一个诗钟社,出了题目,教人做两句对联,然后评定甲乙,予以赠奖,这也是文人无聊之事,而当时洋场才子所乐为。可是其中有广告性质的,有似后来的填字游戏一股。庞栋材所办的诗钟社,便是那种性质,而诗钟的评定与发表,每日却附录于“苏报”的后尾,当时的报纸,亦没有副刊之类。

  庞君的意思,要我为他代理一星期,因为他急欲回常熟一次,当然不是白当差,也自有报酬的。我那时也喜欢弄笔,什么做诗钟、撰对联。很有兴趣,正是投我所好。尤其每天必要到苏报馆一次,我还不知道报馆是如何排场,说如何权威,正要瞻仰,趁此我且把苏报馆说一说。

  “苏报馆”最初是由胡铁梅创办的,其时为一八九六年(清光绪廿二年),用他的日本籍老婆驹悦名义,向上海的日本领事馆登记(上海那时的报馆,挂外商牌子的很多,以此为护符也)。但这个报馆不发达,便移转给陈梦坡(号蜕庵)接办。陈梦坡是湖南人,曾做过知县的,因案罣误革职,便携眷住到上海来,大概宦囊有几个钱,便出资盘受了这家苏报。

  那时的苏报是怎样的呢?说来真是寒伧得很,开设在英租界棋盘街一家楼下,统共只有一大间,用玻璃窗分隔成前后两间。前半间有两张大写字枱,陈梦坡与他的公子对面而坐,他自己写写论说,他的公子则发新闻,有时他的女公子也来报馆,在这写字枱打横而坐。她是一位女诗家,在报上编些诗词小品之类,听以他们是合家欢,不另请什么编辑记者的。再说那后半间呢,一边是排字房,排列几架乌黑的字架;一边是一部手摇的平板印报机(什么卷简轮转机,上海最大的申、新两报也没有呢)。这排字房与机器房,同在一房,真有点挤了。前半间沿街是两扇玻璃门,玻璃门每扇上有苏报馆三个红字。推门进去,有一小柜,柜上有一块小牌,写着“广告处”,这位专管广告的先生,和气极了,见了人总是含笑拱手,惜我已忘其名,后数年苏报案发,这位先生也陪着吃官司呢。

  我每晚到苏报馆一次,便在这个广告柜上一具纸制的信箱内,收取诗钟投稿。对于陈梦坡,我见他老气横秋的坐在那里,不敢与他招呼。那个地方,也没有一只可以安坐写字的桌子,只得回到栈房里去了。可是这个鼎升栈的小亭子间,白天倒还清静,一到夜里,便喧闹起来。原来推出窗去,有一个小月台,月台对面,正是一家妓院(上海称为长三堂子),因为楼下恰是一条堂子弄堂,每到了上灯时候,酒绿灯红,哀丝豪竹,全是他们的世界。

  那条弄堂很狭,我房间外面的月台,和对面那家妓院里的月台,不但可以互相讲话,伸出手去,竟可以授受东西。我为了避嚣,时常把窗门关了,但是房间既小,关了窗很闷,开了窗的时候,对面房间里的人,时来窥探,年轻的少女,从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有三四人之多。我这时虽然已经二十岁出头的人了,还是非常面嫩,见了年轻的女人,便要脸红。她们见我如此,便故作挪揄,尤其那班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吵得厉害,有时呼我“书踱头”(吴语,即书呆子之意)。有时装出我近视眼看书的状态,这种顽皮的女孩子怎么办呢?我只好不去理睬她们。

  有一天,卢栋材到鼎升栈来访我,他走到我窗外的月台上,向对面一望,他说:“嗳呀!这是金湘娥的房间,我曾经到那里吃过花酒的呀。”他又指着对面一位年纪较长,约有十八九岁,斜倚在月台栏干上的说道:“这个噢作阿金的,也算上海北里中的名叶(当时上海妓院中,称姑娘们为花,称侍女们为叶),你住在这里,真可以称得『流莺比邻』了,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那时我想阻止他,却已经来不及了。

  “阿金姐!”庞栋材踏出月台,便唤着她。又给我介绍道:“这位你们朝夕相见的二少,也是苏州人,是你们的同乡呀。”又向我道:“这位是鼎鼎大名的金湘蛾家的阿金姐。”那个阿金也打着苏白道:“庞大少,奈同子二少,一淘过来白相呀!”我怪栋材,闹什么玩意儿,又是硬派我做二少。栋材道:“不是你有一位令姐吗,你在上海,不要做一个迂夫子呀。”原来庞栋材算是一个“老上海”了,他和小报馆里的李伯元等,长在一起,于花丛中人,颇多驯熟,听以认识了她们。李伯元便是别号南亭亭长,写“官场现形记”的这个人。

  从此以后,那班女孩子们,不再对我揶揄了。有时在对面月台上见到阿金,也对我点点头,报以微笑,我觉得阿金很美而且很大方,但我那时从未涉足青楼,也觉得十分矜持。这时候,正是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的当儿,而上海酣嬉如旧,为了有三督联保东南之约(三督者,粤督李鸿章,江督刘坤一,鄂督张之洞也),不过北方闹得厉害,难免不扰及南方。有一天,不知从那里来了一个谣言,说是洋兵要占领上海,军舰已开进吴淞口了。中国人那时是最容易相信谣言的,这个谣言不翼而飞,便到处宣传,人心纷乱了。

  不但是上海,这个谣言便立刻飞到苏州,还加添了许多枝叶,说上海如何如何。我祖母因我在上海,老不放心,竟打了一个电报来,教我即日回苏。那时候,苏沪间还没有铁路,只有小轮船可通。我接到了电报,立刻到苏州河一带内河轮船码头去一问,各小轮船公司的船票,尽已卖光了。那种往来于苏沪之间的小轮船,本来拖了好几条船的,这次拖得更多,竟拖了六七条之多。

  每一条拖船上,都是拥挤非凡,而且船价没有一定,随便讨价。多带行李,还要加价,一只箱子,就要加两块钱,以前是没有这个规矩的。我想:今天不走了吧?但祖母急想我回去,母亲亦在悬盼,说不定明天还要拥挤,还要涨价。有一家戴生昌小轮公司,我有一个熟人,和他情商,他说:“除非在烟篷上,或者可以想法,但是你先生怎可以趁烟篷呢?”我说:“不管了!只要能搭上去,就可以了。”

  一张烟篷票,卖了我四块钱,在平时只要两角五分,那也不去管它了。不过他还关照我,买了票就到船上去,烟篷上也是挤得很的。我回到客栈里,拿了铺盖便到船上去,果然,烟篷上已经挤满了不少人了。所谓烟篷者,在拖船顶上布篷之下,身体也不能站直,只好蛇行而入。向来所谓上等人,从没有趁烟篷的。

  我钻进了烟篷后,便打开了铺盖,因为打开铺盖,就可以占据了一个地盘。当我正在满头大汗摊开铺盖的当儿,忽听人堆里有人唤道:“二少!你怎么也来了呀?”我回头看时,却正是我寓楼对面金湘娥家的阿金。我那时也顾不得羞惭了,便道:“买不到票子,没有办法,只好趁烟篷了”。她笑道:“人家说:『太少爷拉东洋车』(按,此为上海一句俗语,指少年落魄之意),现在时世,大少爷趁起烟篷来了。”她便爬过来,帮我摊被头。又低低的说道:“和你掉一个位置好吗?”原来她的贴邻,是一个不三不四,像马车夫一样的人,她有些怕他。我明白她的意思,便给她掉下一个挡,做了他们之间一个缓冲。

  船一开行,就吃夜饭了。饭是船上供给的,但只有白饭,没有菜肴,仅有一碗公共的咸菜汤。我临行匆促,没有买得路菜,谁知阿金倒带得不少,她说都是小妹妹送的,酱鸭、熏鱼,硬把顶好的塞在我饭碗里,说道:“吃呀!吃呀!吃完数算!”我很觉难为情,但又不能不吃。吃完夜饭,船就渐渐开得快了,天也渐渐黑了,烟篷上只挂着一盏朦胧略有微光的煤油灯,渐渐的鼾声四起了。我是睡不着,但睡在我隔邻的阿金,微阖双目,我不知道她是睡着了没有。

  到了十二点钟以后,我还是睡不着,而且还有些刺促不宁,原来我的小便急了。和阿金调换位置以后,我睡在里挡,而阿金睡在外挡,如果我要到船边,拉开布篷去小解,必然要爬过阿金身上,我只得且忍耐住了。但越是忍耐,越是忍耐不住,更是睡不着,已经忍耐过一个钟头多了。阿金也已有所觉察,张开眼睛来,微笑道:“二少!阿是睡不着?”我没有法子,只得告诉她要小解,她道:怎么不早说呢?好!我让你爬过去。”

  于是她就蜷缩了身体,让我从她的被头面上爬过去,可是一揭开布篷,外面的一阵寒风吹进来,令人发抖。原来那时候,已是旧历九月的天气了,我连忙退缩进来。这时江深月黑,船因开得快,重载以后,颠荡倾侧,站在船舷上,又无栏杆,危险殊甚。阿金见我缩进来了,便问:“怎么样?”我说:“站立不住,危险得很。”她说:“那末不小便,这是要熬出『尿梗病』来的呀!”

  那时她便想出一个办法来,解下了她的一条白湖绉纱的裤带来,把我拦腰一缚,教我站在船舷上去,她在后面紧紧拉住。果然,这方法很灵,而我也胆大了不少。小解过后,我也就此舒服了,得以安眠。她嘲笑我说:“吃这样的苦头,真正作孽。”她这时又问:“讨了少奶奶没有?”我摇摇头,表示没有。她笑说:“快点讨少奶奶吧!可以服侍你。”她又问我道:“为什么急急要回去,真怕洋鬼子打到上海来吗?”我告诉她:“祖老太太打电报来,一定要教我回去。”我回问她道:“你呢?你为什么急急要回去呢?”她说:“乡下有信来,要教我回去。”我问:“为什么要回去呢?”她有点含糊其词了。

  天微明的时候,大家都起身了,因为那船很快,七点钟就可以到苏州。起来时,一阵忙乱,大家都是打铺盖,把卧具卷去,这时,她帮我打铺盖,我亦帮她打铺盖,但我于此道是外行,有点尖手尖脚,一样的帮忙,还是她帮我的忙帮得多。虽然我当时已经二十以外的人了,她还不过十八九岁,身躯比我小,气力好像此我大。她这时便对镜梳掠,我坐在她傍边,她问我:“还要到上海吧?”我说:“是的。”“还住那客栈吗?”我说:“是的。”我回问道:“你也仍在金湘蛾那里吗?”她笑了一笑,也说:“是的。”

  回家去了两个月,时局平静,北方虽是联军进城,两宫出走,而上海酣嬉如旧。不知如何,我虽与那个青楼侍儿,仅有同舟一夕之缘,却是不能去怀,我觉她是一个又温柔,又豪爽的女孩子。我这次到上海,竟然坐大菜间了,价值仅及上次烟篷的四分之一,船过金鸡湖,口占一绝曰:“短篷俯瞰碧波春,一梦温馨岂是真?两岸青山看不尽,眉痕一路想斯人。”痴态可掬如此。

  到了上海,当然仍住在鼎升栈,幸喜这个小亭子间仍空着。第一、要看看对面金湘娥家的阿金来了没有?可是推窗走到月台上一望,不免大失所望。原来金湘娥已经调到别处去,而换了一家陌生人家。问旅馆里的茶房,他们也不知道。当夜我到一家春番菜馆进西餐,我知道番荣馆的侍者(上海呼为西崽),他们都熟悉各妓院的近状,向他们查询。他们说:“现有三个名叫金湘娥的,不知先生要那一位?”我对此茫然,不得已,把三个金湘蛾都叫了来,没有一个家里有阿金的。有位小姑娘说道:“上海堂子里名叫阿金姐的,少说也有十几位,你真是沙里淘『金』了。”这有什么办法呢?怅然而已。

  过了两天,我又遇到庞栋材了,告诉他与阿金同船回苏州的事,并且托他访问阿金。他道:“嗳呀!我在中秋节前,好像听得说阿金过了节,就要回到乡下去嫁人了。因为她从小就配了亲,男家已经催过好几次了。阿金虽在堂子里,人极规矩,有许多客人要转她的念头,却转不到,嫁了人,也不会再出来了。”说到那里,他又笑道:“老兄还自命为道学派,只同船了一次,已经把你风麻了,无怪崔护当年,有人面桃花之感了。”

  我为什么琐琐写此一节,这是我未成熟的初恋,也是可嗤笑的单恋,此种事往往到老未能忘怀的。后来我曾经写过一个短篇,题名为“烟篷”,在小说月报上列出的,便是这个故事。

猜你喜欢
  卷二百十八·列传第一百六·张廷玉
  ●卷十一·邵伯温
  卷之五百三·佚名
  一一八五 军机大臣奏将《乐律全书》校正条例交六阿哥等添改进呈片·佚名
  卷九十二·张守节
  卷五十一·张守节
  钦定金史语解卷九·佚名
  九一 赤羽桥边·周作人
  于翼传·令狐德棻
  卷五十一 南渡忠谏诸臣·李有棠
  汉纪十五 孝昭皇帝上始元元年(乙未、前86)·司马光
  卷三十三 职官五·龙文彬
  卷一百九十七·佚名
  卷二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三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七十三 林爚【字汝大闽县人正统丁卯科举人有海天长啸集】 古平述怀 星暗月华明心闲景自清迎风刋翠竹冒雨理黄精涧浅观鱼跃林深听鸟鸣此中诚可乐何必

  • 卷三百四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六十四 朱善【字一廉丰城人】 兰竹操 美贞妇方氏也 冬兰青青列于阶庭风雪所挠不枯不荣 冬竹猗猗荫于户牖氷霜所摧不萎乃秀 彼美贞妇志洁行高??朝夕不

  • 第十六场·田汉

    [赵观家,赵母独上。赵母 (唱[二黄原板〕)母子们在故乡苦度春秋,又谁知金寇犯我神州!我的儿他本是忠良之后,他岂肯把国事看水流舟?今日里奉书帖去见太守,却为何到此时不见回头!将身儿来至在二堂口,等候着我的儿细问根由。赵观 

  • 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范晔

    皇甫规 张奂 段颎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都尉。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民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寻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

  • 列传第三十 鲁爽 薛安都 邓琬 宗越 吴喜 黄回·李延寿

    鲁爽小字女生,扶风郿人也。祖宗之字彦仁,仕晋官至南阳太守。义熙元年起义,以功爲雍州刺史。宋武帝讨刘毅,与宗之同会江陵,封南阳郡公。自以非武帝旧隶,屡建大功,有自疑之志。会司马休之见讨猜惧,因与休之北奔,尽室入姚氏,顷之病

  • 越绝卷第十·袁康

      越绝外传记吴王占梦第十二   昔者,吴王夫差之时,其民殷众,禾稼登熟,兵革坚利,其民习于斗战,阖庐□剬子胥之教,行有日,发有时。道于姑胥之门,昼卧姑胥之台。觉寤而起,其心惆怅,如有所悔。即召太宰而占之,曰:“向者昼卧,梦入章

  •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张轨传·李延寿

    张轨字元轨,济北临邑人,父张崇,曾任高平令。张轨自幼喜爱读书,志大识广。当初住在洛阳,家中贫穷,与乐安人孙树仁成为莫逆之交,常常是你穿着我的衣服,我穿着你的衣服结伴外出,并因此受到人们的称赞。张轨常常对亲近的人说“:秦雍

  • 卷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田赋考【臣】等谨按宋马端临作文献通考田赋考载唐虞以来至宋宁宗历代田赋之制而附以水利田屯田官田凡七卷明王圻作续考於马氏原目外复增入黄河三卷太湖三江一卷河渠三卷夫河渎江湖本以

  • 卷11·吴缜

    《十一宗诸子传》内,宪宗子衡王憺。今案《宪宗诸子鄜王憬传》云:“长庆元年始王,与琼、沔、婺、茂、淄、衢、澶七王同封。”又《穆宗纪》长庆元年三月:“戊午,封弟憺衢王。”然则憺之所封衢也,而书为“衡”,则误矣。《公主传

  • 卷一百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五十五工部九虞衡清吏司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天下虞衡山泽之事而辨其时禁采捕虞衡掌采捕之事野味以供宾祭皮张翎毛以供军器军装皆不可缺者至於禁令亦本司所掌今并载之野味诸司职掌凡每岁祭祀及供

  • 周书·牧誓·佚名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邓、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

  • 晏子使吴吴王命傧者称天子晏子详惑第八·晏婴

    晏子使吴,吴王谓行人曰:“吾闻晏婴,盖北方辩于辞、习于礼者也。”命傧者曰:“客见则称天子请见。”明日,晏子有事,行人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行人又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又曰:“天子请见。”晏子蹴然者三,曰:“臣受

  • 第八章 名家·冯友兰

    "名家"这个名称,译成英文时,有时译作"sophists(诡辩家)",有时译作"logicians(逻辑家)"或"dialecticians(辩证家)"。名家与诡辩家、逻辑家、辩证家有些相同,这是事实;但是他们并不完全相同,这更是事实。为了避免混乱,顶好是按

  • 卷第九·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九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之二佛住舍卫城。尔时尊者优陀夷。持衣与大爱道比丘尼作是言。善哉瞿昙弥。此衣为我浣染打。时大爱道即为浣染打已。送还语优陀夷言。此衣已浣染

  • 伤寒总病论·庞安时

    六卷。宋庞安时撰。庞安时,字安常,蕲水(今湖北省浠水县)人,自幼随父学医,博览《素问》、《难经》、《灵枢经》、《甲乙经》等书,尤精于《伤寒论》。庞安时多才多艺,曾与苏轼、黄庭坚等著名文人交游,而医名甚著,倾倒淮

  • 许氏医案·许恩普

    医案。清许恩普撰。一卷。成书于光绪二十年(1894) 。载伤寒、温病、痢疾、淋症、霍乱、咳喘呃逆、胸腹绞痛、血晕等验案三十余则,约近万言。所载多为内科杂病及妇产科常见病证治。案例不多,但较为典型。审证细致,论治

  • 醒世恒言·冯梦龙

    短篇小说集。明冯梦龙编辑整理。四十卷四十篇。梦龙有《古今小说》已著录。此集成书较《喻世明言》、《警世通言》晚出,所收宋元旧作亦少,约占六分之一。现确知为宋元旧作者,有《小水湾天狐贻书》、《勘皮靴单证二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