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六、我的拜年

  关于我在儿童时代,新年里拜年的事,我得略说一说:

  向来新年里拜年,是父亲去的。我们的亲戚很多,加上父亲的朋友,每次拜年,也近百来家。苏州人向来是工于应酬,人家既然来拜了,你怎可以不去回拜呢?坐轿子,具衣冠,要两天工夫。商业中,这几天里还要理理账,而他又素性疏放,视拜年为畏途。在我九岁的一年,父亲主张明年新春,他自己不出去拜年,要改我去了。他说借此也可以学学礼貌上的一切。

  于是把向来拜年的人家,改编了一下。有几家,不来回拜的,就不必去了。有几家,是父亲的朋友,比较疏远的,可以不必去了。有几家,本是老亲,几乎相见不相识了。有几家,已迁居了,也不知道他们的新地址。就剩几家至亲好友,是非去不可的,于是删繁就简,仅存五十家左右,那末坐一天轿子,也可以赶完了。

  对于出去拜年,我倒并不畏惧,我从小就不怕生,平日亲戚人家有庆吊事,我居然也去应酬,并不怯场。并且新年里有人到家中拜年,父亲老不在家,便是我去陪客。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出去拜年,要像大人一样,穿了衣冠,不能再作小孩子的打扮。因为我看见也有几个小孩子,到我家拜年,是穿了似大人一般的衣冠的,我很有点羡慕他们。

  家中人曲徇我意,取出了父亲一件灰鼠马褂来,这件马褂又长又大,父亲本不爱穿,改缝了一件小的灰员外套,那正合式。外套里面的袍子,我本来有的,不必穿箭衣了。特为定制了一顶小头寸的暖帽,上面还装了一个水晶顶珠(本来水晶顶珠是五品官职,但小孩子是随便的)。脚上鞋子也可以了,但是我坚持了穿一双靴,我觉得穿了靴,气派得多,并且靴底厚,人也可以见得高一点。父亲不得已,便给我去定了一双靴。

  轿班在隔年就定下来了,大除夕,轿班来取年赏,祖母就关照他了:“明年是我们小少爷出去拜年了,只要年初二一天。一肩蓝呢轿,三名轿夫,一天里五十余家都要拜完。”我们的轿班头,名叫阿松,听了很高兴。第一,因为小少爷身体轻,抬了毫不费力。第二,一路上抬了轿子,先到那家,后到那家,全由他们支配作主。

  但是有两处,却得预先规定,不得更改的,乃是到史家巷吴宅吃午饭,到桃花坞吴宅吃晚点。史家巷吴宅,便是我的外祖家,父亲每年出去拜年,也是如此的。这种常年老规矩,轿班们早已记得的,而且史家巷吴老太爷那里吃饭,他们最愿意,因为外祖父待下人极宽厚,轿班们不但给了他们轿饭钱,而且还欵待他们酒饭,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那天我吃了早餐,八点钟就出门了,把那一张拜年单子,给轿班头看了,他们会排定了路由。在那个城圈子里,分定了东南西北,使他不跑冤枉路。城外的亲戚,我们极少,即有一二,也不挤在这一日去拜年。轿班的意思,要尽一个上午,拜去三十多家,然后到史家巷吴宅吃饭。吃过饭后,再拜一二十家,然后到桃花坞吴宅吃点心,吃了点心,便可以回去了。

  因此出门时,先到胥门,盘门,后到封门、娄门,盘、娄两门较冷落,我们亲友也少,再由城中心到史家巷,差不多也有三十家人家了。吃过饭后,再由城中心到齐门,阊门,约摸二十家人家,到桃花坞吃点心,也就正好,因为轿子轻,他们抬得飞快,在下午从吾外祖家出来,他们喝跑了一点老酒,脚里更有了一点劲,轿子正像飞的一般。

  有几家疏远的亲友,轿子到了门口,他们挡了驾,说主人不在家。既然挡驾,就不必下轿了。可是那些轿夫,不管三七廿一,却把轿子抬进门去停下。轿子停下,我只好出轿了,原来我不出轿,他们拿不到轿封,那些人家的挡驾,也是不愿出轿封。总之这一天,我不能自主,完全听命于这几个轿夫了。直到如今,社会上流行一句俗语,叫做“被人抬了轿子”,只怕就是这种情景了。

  到了一家人家,有的献了茶,说主人不在家。有的主人明明在家,也说不在家,他们看见拜年的是个小孩子,谁高兴和你周旋呢?这就使轿夫们很愿意,可以马上就走。但到几家亲戚人家,可以直入内室的,有些太太奶奶喜欢小孩子的,便要装出果盘来,问长问短,十分亲热。这一来,可要躭搁许多工夫,那时轿夫就要着急,传进话来催请,吵着:“来不及了,还有好多人家呢。”

  这个拜年,蝉联了几年,直到父亲故世以后,我在居丧时期,不出去拜年。到后来更觉拜年毫无意义,对此颇生厌倦。不过有几家至亲,奉了祖母和母亲之命,新年里还是要去拜年的。还有的他们既然先来拜了,礼尚往来,也是不能不去回拜的,那就不坐轿子,安步当车了。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四·列传第五十三·脱脱
  卷七十六·志第五十二·职官五·张廷玉
  卷七·吴广成
  李春来朱桂珍之狱·佚名
  卷二十五·沈德符
  卷之二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五百八十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纪昀
  通志卷七十二·郑樵
  卷七之二·佚名
  卷十五下·班固
  七三 阿有与阿桂·周作人
  来阿八赤传·宋濂
  卷一百八十三·佚名
  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唐一百一 拾遗【一】 韩王元嘉【高祖第十一子】 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 乾象开层构离明启少阳卜征从献吉守器属元良逖矣凌周颂遥哉掩汉庄好士倾南洛多才盛北场地分

  • 卷四十二·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四十二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陈与义简斋诗钞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汝州叶县人登上舍甲科历太学博士擢符宝郎?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後避乱襄汉转湖湘踰岭峤召为兵部员外郎绍兴中累官翰林

  • ●霓裳续谱 卷三·王廷绍

    ○西调△月冷青松殿月冷青松殿,相隔咫尺恨无缘,堪怜,凤鸾空结鸳鸯线,几度登楼望云山,一片闲愁添,又只见画廊深处,归燕蹁跹,心间试写,(嗳,天哪),但只愿寄信的孤鸿,急速速早早回还,铁马舞檐前,曾记得灯前誓,月下言,风流孽,枉自担,可惜我腰肢

  • 卷二十七·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七 【起丙午宋明帝泰始二年魏献文帝天安元年尽癸亥齐武帝永明元年魏孝文帝泰和七年】凡十八年 【丙宋泰始二年魏显祖

  • 通鉴续编卷七·陈桱

    【甲申】四年【契丹重熈十三年】春三月诏天下州县立学【诏曰儒者通天地人之理明古今治乱之原可谓博矣然学者不得骋其说而有司务先声病章句以拘牵之则吾豪杰竒伟之士何以奋焉士以纯明朴茂之美而无斆学养成之法使与不肖

  • 卷之二百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七十八·佚名

      顺治十年。癸巳。九月。癸巳朔。遣官祭红衣炮之神。  ○诸王、贝勒大臣、内院、九卿、詹事科道等遵上□日会议、据礼部尚书胡世安等及仪制司员外郎孔允樾所奏实系典礼常经。皇上册立皇后之始祇告天地宗庙并加

  • 卷之五百三十九·佚名

    光绪三十年。甲辰。十二月。乙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庚申皆如之。  ○谕内阁、朕钦奉皇太后懿旨。礼部奏、元旦礼仪一摺。元旦令节。皇帝率王公百官。着在皇极殿行礼。停

  • 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陈寿

    (公孙瓒传、陶谦传、张杨传、公孙度传、张燕传、张绣传、张鲁传)公孙瓒传,公孙瓒字伯皀,辽西令支人。曾任郡县书吏。仪表堂堂,声音洪亮,侯太守器重他,便将女儿嫁给他,并让他去涿郡跟随卢植学习经书。以后又做了一段时间的郡县

  • 王中正传·脱脱

    王中正,字希烈,开封人。因父亲的恩荫补为入内黄门,转到延福宫学习诗书、历算。仁宗赏识他的才华,下令安排在身边。庆历时卫士反叛,王中正拿着弓箭在宫殿西边督促捕射反叛者,反叛者都被抓住,当时他刚十八岁,人们十分敬重他。王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 洪武二十一年夏四月乙巳朔,享太庙。 命故东筦伯何真子荣袭父爵。诰曰:“当元之季,海内兵争,群雄割据,不可胜数,其间能识时务而审去就者几人哉?尔何荣父东筦伯何真,昔能辑众保有岭南,俟朕平定之

  • 原官第十·尉缭

    本篇首先论述了设官分职,各司其事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根本措施。其次还阐明了君臣职权及其施政方法,特别指出:&ldquo;审开塞,守一道(统一的方针政策),为治之要也。&rdquo;这都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最后,它幻想达到一

  • 不可刻期求往生·印光

    接手书,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结成莫解之团,则险不可言。尽报投诚,乃吾人

  • 第四 阎浮车相应·佚名

    第一 涅槃一尔时,尊者舍利弗住摩揭陀国之那罗迦村。二时,阎浮车普行沙门,来诣尊者舍利弗住处,与尊者舍利弗会释,交谈亲爱殷勤之话后,坐于一面。三坐于一面之阎浮车普行沙门,白尊者舍利弗曰:&ldquo;友舍利弗!所谓:&lsquo;涅槃、

  • 午亭文编·陈廷敬

    五十卷。清陈廷敬(1639—1712)撰。陈廷敬,字子端,号说严,本名陈敬,因举进士时同科有两陈敬,因奉旨增“廷”字。泽州 (今属山西晋城东北)人。顺治十五年 (1658)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大学士。谥文贞。陈廷敬生平

  • 天老神光经·李靖

    一卷。题“右仆射卫国公李靖修”。前有李靖于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上表。但《唐志》不见著录。《通志》著录为蔡登撰。《宋志》著录为苏登撰。是知李靖盖为依托之名。此乃察“神光”, 以占验休咎吉凶祸福之书。主张

  • 大鼻子的故事·茅盾

    短篇小说。完成于1936年5月27日,最初发表于同年7月1日《文学》7卷1号“儿童文学”专号上(预告题目为《流浪儿》),署名茅盾。先后收入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年出版的《烟云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茅盾文集》

  • 大云经祈雨坛法·佚名

    旱灾发生时,乞求降雨之修法。又称雨乞、请雨、乞雨。在密教中,依大云轮请雨经、大孔雀咒王经等谓,祈雨之修法有请雨法、祈雨法、雨乞法。依请雨经之修法,称请雨经法,一般使用请雨经曼荼罗。另据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