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十二、到青州府去

  当我正在侘傺无聊的当儿,忽然有到山东青州府去办学堂的一事。

  先是那一天,我妇翁陈挹之丈,来视其女,并对我说道:“昨天遇到彭诵田先生,详问你的地址,说是要来访你。”我觉得很为惊异,苏州彭氏,是吴门第一家大乡绅,状元宰相,簪缨不绝,其发甲还在潘氏之前。他们世居葑门,俗称旗竿里彭宅。所以称为旗竿里者,因他们住宅门前,有八根旗竿(清制,凡状元、大学士,门前都得竖有旗竿,可以悬旗),因是得名。不过到了清末,也没有人做大官了,但诵田先生,还是一位两榜,当了京官好多年,至今解组归田,在地方上当一名绅士。

  那个时候,好像端方在当江苏巡抚吧,自命为开通人物,也想厉行新政。为了地方自治张本,请省内绅士担任公益事务。其中有一个节目,叫做“讲乡约”,在清代的皇帝的谕旨中,也常有此一条。几位绅士主其事,他们自己不讲,约了几位老学究来讲,每逢三六九,在玄妙观里寿星殿开讲。从前“讲乡约”,大概依照“圣谕广训”中词意,推阐一番,现在不免要变通一些了。我的岳丈,便是讲乡约老学究之一,而彭诵老则为轮值之绅士,他们所以相识。我这时急急问道:“为什么要访我?有什么事吗?”我岳丈道:“好像是关于办学堂的事,他未详言,我不大清楚。”

  我想:办学堂的事,一定是彭氏小学堂的事了。彭氏小学,吾友汪棣卿等诸人在办,何须来问我?难道办女学的事,又有人发起了吗?胡思乱想了一阵,不过想到彭诵田先生到吾家来造访,我的房屋湫隘,他们是轿马出入的绅士,也许我不在家,有失迎迓,他是乡前辈、乡先生,既有所事,不如约了日子,我去拜访他。吾岳丈亦以为然,说:“你是晚辈,应当如此,明天我给你约定日子,你去见他就是了。”

  两天以后,我去拜访彭诵老了。他是不住在葑门旗竿里老宅里,住居在他的丁香巷新宅里,招待在他的花厅会客室里。原来是他的一位亲家曹根荪先生(名允源),也是苏州人,丙戌进士,由部曹而外放山东青州府知府(当时中国府治尚未取消,故各省知县之上,有知府一级)。

  满清政府,废科举,办学堂,谕令全国各省,每一府要设立一个中学堂,每一县要设立一个小学堂。青州府这个小学堂,已经设立了,但看看不像是一个学堂。曹耕翁是由京官而外任,已经很干练了,但是办学堂是个外行,他想请一位懂得办理学堂的南方人,整理此事。

  那位曹耕翁便拜托了这位彭诵老了,要他在苏州物色人材,因为听说近来家乡风气开得很早,学堂也开得不少,最好聘请一位家乡中人,而于新旧文学都能贯通的人,来办理这个学堂,他可以放心了。彭诵老又说:“这个青州府中学堂监督的事,我想阁下一定能够担任,所以我前天同你令岳丈说了。”我那时不免有些受宠若惊,这是我的自卑感,试思我是一个读私塾出身的人,从未进过洋学堂,一向坐那些冷板凳的人,忽然要我去当一个官学堂的监督,如何吃得消呢?什么叫做监督,监督就是现在所称的校长,在前清初办那些官立的大中小学校的时候,不称学校,而称学堂;不称校长,而称监督;这也很奇怪的。

  这个到山东办学堂的事,忽然飞到我头上来了,真是睡梦里也不曾想到,正不知彭诵老何以看中了我?我当时辞谢了,我说:“我一则年轻学浅;二则我也没有办过学堂。现在我们苏人中,到日本去学习过师范回来的人很多,何以不请教他们呢?”但是彭诵老却一定要我去,他说:“我已考虑过了,觉得你去是最适宜的,我已问过几个人,他们也一致推荐你。老实说:到山东去办学堂,要比苏州容易得多,曹耕翁又是我们的同乡,你不必推辞了。”

  我还说容我思考,彭诵老竟好像已经决定似的打电报到青州府去了。后来知道他也询问过别人,一则,他们因为不要那班在日本留学回来的师范生;二则,苏州人怕出远门,谁愿意老远到山东这个地方去,他们在苏州舒服惯了,起居饮食,都不方便,家乡有个职业,就安居乐业吧。还有,诵老有位公子,号彦颐,在日本留学多年,我和留日学生的苏同乡,常有接洽,也许是彦颐将我推荐,不过诵老并未说出来罢了。

  回家与震苏商量:从前因为祖母老病,不能远离,现在祖母已逝世了,所谓男儿志在四方,正好向各处走走。恰巧有此机会,山东也好,山西也好,虽然没有办过学堂,粗枝大叶,约略也晓得一点。缩在苏州,觉得不大有出路,上海一时也没有机缘。不过现在去山东,不带家眷,往后再说。山东与江苏,虽为邻省,已是北方气候,起居饮食,一切都有些不同了。

  决定以后,彭诵老去电,青州知府曹允源的关聘便来了。因为那个中学堂,是属于青州府的官立学堂,青州知府领有个督办名义,学堂里的一切经费,都是府里开支的。监督由府里聘请,这个学堂监督,好像与府主有宾主关系,似从前书院里的聘请山长一般。我的薪水,是每月白银五十两,因为青州地方,不用银圆,更无洋钱,还是以银两计算的(小数目即用钱票)。五十两银子,恰好是一只元宝,在南方可以兑换银圆七十元左右。我自从受薪以来,以每月束脩二元始,至此亦可算是最高阶级了,私心窃喜,学佛者也不能戒除这一个贪字呢。

  随着关聘而来的,还致送了一笔川资,是五十元,那是彭诵老处代垫的了。以五十元的川资,从苏州起身到青州,大概是很敷用的了。那是从苏州乘小火轮至上海,在上海耽搁一二天后,便趁搭海轮到青岛,然后再由青岛坐胶济铁路的火车,便到青州,也可以算得跋涉的了。

  那时候,我还有两位同行的人,却也不很寂寞。原来青州府中学堂,还聘睛了一位教英文的教员杜安伯君,那也是曹耕翁托彭诵老介绍的。那位杜君的父亲,也是一位老先生,我在朱静澜师读书的时侯,他与朱师为老友,常来访问,早已识他,却已忘其名。现在这位杜安伯君,是上海南洋公学毕业的,年不过二十四、五,新结了婚,这回去青州,带了他的新夫人同行,有此伴侣,也是有兴味的事。

  我到了上海后,急来抱佛脚,买了一点近来新出的关于教育的书,以供研究。自己想想好笑,我还是做教书先生,旧教育改换新教育,换汤不换药罢了,终究跳不出这个框子。安伯夫人是第一次到上海,虽然无多耽搁,也不免要稍事游玩。我没有携眷同行,也只有访问访问几位老朋友。第一件事,我们便要去定好到青岛去轮船。

  那个时候,差不多大半个山东,全是德国人的势力。为了在曹州杀害了德国两名教士,他们便占据了胶州湾,开辟了青岛租借地,筑一条铁路,由胶州湾直达山东省城济南,这便是所谓胶济铁路,一切统冶管理权,都属于他们的。就是从上海到青岛的轮船,也是德国的商船办理的,非但侵夺吾国的航海权,连别国也不许问津。我们当时便托旅馆里的帐房,先去定好了船,那家船公司,唤作亨堡公司,有好几条船,在中国沿海驶行。上海和青岛的船,每星期对放一次,行走只有三十六小时,那船的名字,我已不记得了。船主当然是德国人,船上的买办,便是中国宁波人,本来德国的商业,在上海、天津,已经占很多数了。我在这时候,只乘过江轮,还不曾乘过海船,我的身体又很弱,惴惴然,怕的是要晕船。但想到反正只有三十六小时,无论如何有风浪,总还可以忍受吧?

  我们定的是房舱,舱中共有四榻,两上两下。我和杜安伯夫妇共三人,空了一榻,也不招外来人了。我睡在上榻,让安伯夫妇对面睡下榻,这样的上下床,似乎很为适宜。安伯新夫人,不过二十一二岁,而且是缠了小脚,她从来未出过远门,上船下船,都要人扶持。一面要照顾行李,一面要扶持这位新夫人。不比我没有挈眷同行,行李较为简单,他们有了女眷,什么东西都要带了走。这也难怪,因为各处的习俗不同,不能不预为之备呀!

  我们当时趁的那条船,是一个外国文名字。房舱每客十余元,连饭菜都在内,饭是到帐房里去吃的,全是宁波菜,好在我们都带了路菜。一出吴淞口,稍一颠荡,我已坐不起来了,不要说行动吧。我恐防要呕吐,把一只洋铁面盆,放在枕边,幸而还没有吐,但安伯夫人已掌不住了。那时只听东有呕吐之声,西也有呻吟之声,虽然茶房来招呼吃饭,只好敬谢不敏了。

  好容易熬过了三十六个钟头,船到了青岛,我们都住在一家唤做悦来公司。这家悦来公司,也是宁波人所开设的,从前没有旅行社,而悦来公司却已有这个规模。他们从事转运事业,招待往来旅客也是一部份的业务,我们是在船上早接洽好的了,好在那几条船上,从买办以次,也全都是宁波人。近几年来,中国开辟商埠,第一个先到的便是宁波人,其次的方是广东人。

  他们开疆辟土,勇往直前,这个功劳着实不小,商场里没有宁波人,就像军队裹没有湖南人一般,不能成事。并且他们乡谊极重,拔茅连茹,便自然而然的集合成市了。

  德国人对于山东土著的人,太不客气了。名为青岛,其实是个胶州海湾,德国人没有来时,是一片荒寒的海滩。然而那个地方,冬暖夏凉,气候最佳,虽近北方,是个不冻海岸。为什么德国人一下子便挑了这个地方呢?可见他们觊觎已久,中国有此好地方,不加注意,别人家早已留意,一旦有事,乘隙便来攫夺了。德国人来了以后,斩荆除棘,便在这个区域以内,把居住在这里的土著,尽行驱逐出去,要建造西式房子,不许造中国式的房子,原来住在这胶州海湾的山东人,都移到一个唤做大包岛的地方去,真是喧宾夺主了。

  山东人本来也是以强悍著称的,登、莱、青一带,绿林中人也很多,他们也不怕洋鬼子。据说:德国人待之尤酷烈,初来的时候,也曾吃过山东佬的苦头,后来他们定打了一把极大的剪刀,捉了强盗来,就把他齐颈一剪刀。有人说:“这太惨酷了。”他们说:“你们中国人捉了强盗来,也不是杀头吗?那里去找道地的刽子手,这不比更爽快,更筒捷吗?”这是悦来公司的帐房先生讲的。

  他又说:“在青岛可分别出四等人来。”我问:“怎样的四等人?”他说:“第一等人,不必说了,自然是他们的白种人,尤其是德国的官商,志高气扬,不可一世。第二等人,中国的官员,或是济南省城来的,或是别省大官,经过此间的。第三等人,便是我们南方来的商人,和他们有生意上往来,他们好像客气一点。第四等人,对于山东的土著乡民,十分虐待,简直奴仆不如了。”听了这样的分成阶级,真令人痛叹不置的。

  我们在青岛只躭搁了一天,明天便搭了胶济铁路的火车,到青州府去了。胶济铁路的火车,也分三个阶级,便是头等、二等、三等。购买火车票,我们早就托了悦来公司去办理,我们初来此间。搞不清楚的。原来购买胶济铁路的火车票,分用三种币制;如买头等车票,用银两;买二等车票,用银圆;买三等车票,则用铜圆(这种铜圆,是青岛特制的,他处不可通用)。

  起初,我问悦来公司:“中国人也可以坐头等车吗?”因为我坐到青岛来的德国轮船,中国人就不能购最高级的舱位,如一般人们说的大餐间之类,故有此问。他们说:“很少,总是外国人居多,不过他们也没有规定不许中国人乘坐。”我想:既然没有规定中国人不可以坐,我们何妨坐一次,即使价钱贵些,究属有限(因为胶济路直达济南,在青州府只不过全路之半),但杜安伯不赞成,他的不赞成是合理的,因为我只是单身,而他带了夫人,却要出双份呢。

  我们到了车上,我看了看头等车,颇为华丽,每间可坐六人,另有玻璃窗可以关住。二等车也还好,是长条的皮椅,亦甚清洁。但三等车便不堪了,三等车并无坐位,所有旅客,都坐在地上,行李杂遝。有的便坐在行李上,乡下人的鱼肉菜蔬,也杂乱地放在那里,腥臭难闻,那是别处铁路的火车上,从未有的。

  头等车里果然都是外国人,可是二等车里也有不少外国人,在我们的车厢里,便来了一个德国兵,正坐安伯夫人的对面。这些德国小夥子。对于中国的妇女,不大有尊重的态度,目灼灼看着安伯夫人。但是你不去理他,他也不敢怎样无礼。安伯却是懂得英文的,他有些看不惯,便操着一句英语说道:“她是我的太太”。不想那德国兵,也戏谑地操着英语,指指自己的胸脯道:“不,她是我的太太!”这时安伯夫人已面涨通红,而安伯也弄得很窘。我忙说:不要理他,他们不过开开玩笑而已。果然后来那个德国兵,见我们不理,他也没有什么无礼态度,过一站,便下车去了。

  不过德国人,在胶济铁路上,已是骄横成习了。数年以后,有一位黄中慧君,在胶济铁路头等车里,被德国人拖了出来,因为黄中慧是个名人,上海各报都登载了这则新闻。不知为了何事,也似我的要硬坐头等车吗?黄君愤恚,要与胶济路办交涉,小事一桩,有何交涉可办。所谓“弱国无外交”,中国积弱之余,被外国人欺负的,岂仅黄中慧一人呢。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一回 雒阳令撞柱明忠 日逐王献图通款·蔡东藩
  大明武宗毅皇帝宝训卷之二·费宏
  ◎吸血魔王伪中储行经理戴霭庐·佚名
  卷之四十八·佚名
  ◎腊八粥·李定夷
  敬乡录卷六·吴师道
   第八章 拗相公·林语堂
  ·谕各社家长·丁曰健
  蔡廓传·沈约
  李安民传·萧子显
  卷七·萨囊·彻辰
  卷二十二·彭百川
  中俄天津条约·佚名
  卷三十三·佚名
  卷四十二蠲赈一·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克·唐圭璋

      克字子高,临海人。生于元丰四年(1081)。侨寓金陵。吕祉辟为右承事郎都督府准备差遣。淮西事变后,送吏部与远小监当。自号赤城居士。有天台集,不传。   临江仙   枕帐依依残梦,斋房匆匆馀酲。薄衣团扇绕阶行。曲阑幽

  • ●第二十出 断袖·孟称舜

    〔贴上〕日上小姐和申生在庭前密语,今晚间把房里陪伴的都打发到奶奶房内去了,意是怎么?待湘娥姐来,商议了,瞧破他。〔丑笑上〕飞红姐,你道世间罕不罕?一桩怪事几曾见,小小姐儿惯成精,今夜房中学偷汉。〔贴笑介〕你道这奇了,这还

  • 第二折·贾仲明

    (正末同旦、家僮、梅香上,云)某金安寿是也。被一个风魔道士,每日上门上户,要我跟他出家。时遇春天,一来共小姐郊外踏青散心,二来躲那先生。(做行科,云)来到这郊外,是好春和景致也呵!(唱) 【南吕】【一枝花】花溪音乐喧,竹坞人

  • 卷四百五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五十一白居易洛阳春洛阳陌上春长在惜【一作昔】别今来二十年唯觅少年心不得其余万事尽依然恨去年老去唯【一作犹】躭酒春来不着家去年来校晩不见洛阳花早出晩归早起或因携酒出晩归多是看

  • 卷五十三 后秦録一·崔鸿

    姚弋仲 姚弋仲南安赤亭羗人也其先有虞氏之苗裔昔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其后烧当雄于洮罕之间当七世孙填虞汉中元末冦扰西州为扬虚侯马武所败徙出塞北虞九世孙迁郍率种人内附汉朝嘉之假冠军

  • 建康实録卷十一·许嵩

    宋高祖武皇帝高祖武皇帝姓刘名裕字徳舆小名寄奴彭城绥里人汉楚元王交之后曽祖混始过江居丹徒京口里卒而葬焉秦史所谓曲阿丹徒间有天子气者也时有孔子恭者善占墓帝尝与经墓问之曰此墓何如子恭曰非常地也帝由是益自负行

  • 卷之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一三六五 两淮盐政全德奏覆遵办文宗文汇阁书籍情形折·佚名

    一三六五 两淮盐政全德奏覆遵办文宗文汇阁书籍情形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初九日奴才全德跪奏,为奉旨交办文宗、文汇二阁书籍,恭折覆奏事。奴才接奉军机大臣传谕内开,乾隆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奉上谕:前因江浙两省为人文之

  • 六九 日本的衣食住下·周作人

    黄公度在《日本杂事诗》注里,关于食物说的最少,其一是说生鱼片的:“多食生冷,喜食鱼,聂而切之,便下箸矣,火熟之物亦喜寒食。寻常茶饭,罗卜竹笋而外,无长物也。近仿欧罗巴食法,或用牛羊。”又云:“自天武四年(案即公元六七六年,但史

  • 苏曼殊·陶菊隐

    苏曼殊,以诗人致力革命,所著诗文小说脍炙人口。擅语言学,梵文及英、日、德、法诸国文字,无不精谙。母为东瀛产,曼殊髫龄时,就塾扶桑三岛间。钟情一日女,《断鸿零雁记》一书,盖自述也。以身世言,日本为其第二祖国,而生平恶日人如

  • 朱友谦传·薛居正

    朱友谦,字德光,许州人,原名朱简。祖父朱岩,父亲朱琮,世代为陈、许二州小校,广明之乱时,朱简离开乡里,到渑池镇将柏夔手下做事,曾经在石壕、三乡之间当强盗,抢劫行人。后来在陕州节度使王珙手下做事,渐渐升到军校。王珙性格严格急

  • 卷二百九十五·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九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殷帝太戊立伊陟为相【陟伊尹之子】亭有祥桑榖共生於朝一暮大拱【祥妖怪也二木合生不恭之罚郑玄曰两手搤之曰拱】帝惧问伊陟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

  • 卷二百十七之二·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七之二 朱批石麟奏摺 雍正六年正月初四日山西廵抚【臣】石麟谨 奏为遵 旨据实奏 闻事窃【臣】前议奏晋省各案亏空一摺奉有 朱批【臣】

  • 卷40·陈邦瞻

    ○西夏用兵英宗治平三年夏四月,夏人寇边,经略使蔡挺击走之。先是,夏主谅祚遣吴宗来贺即位,宗语不逊,诏谅祚惩约宗。谅祚不奉诏,而出兵秦凤、泾原,抄熟户,扰边塞,杀掠人畜以万计,遂寇大顺城。环庆经略使蔡挺使蕃官赵明击之。谅祚

  • 第二十八卦:《大过卦》·佚名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白话】《大过卦》象征极为过分:房屋的栋梁受重压而弯曲;利于前去行事,亨通顺利。《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唏世无闷。【白话】《象辞》说:“《大过卦》的卦象是巽(风)下兑

  • 晁错第八·桓宽

    【题解】本篇就上篇尚论秦国商鞅,引出对当代晁错的评价。晁错(公元前200&mdash;&mdash;公元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省禹县)人,学申、商刑名之学。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深得太子刘启的信任,号称&ldquo;智囊&rdquo;。刘启(即汉景帝)即

  • 卷第二十七·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二十七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大中十年。诏罗浮轩辕先生。左拾遗王谱等上疏谏之。诏答曰。朕以躬亲庶务万机事繁。访闻罗浮处士轩辕集。善能摄生。年龄不老。乃遣使迎之。冀其有少保理也

  • 道德真经解·陈象古

    二卷。宋陈象古撰。宋人研究《道德经》者,有的主张道德分别,有的主张道德混一。陈象古认为道包于德,德和于道,没有分别,主张道德一体。他认为百姓受情欲所牵,巧伪万端,失道德之本,不能全生,不能救死,“太上悯于苦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