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十四、译小说的开始

  外国小说的输入中国,以我所见,则在前清同治年间,其时上海的申报上,时常见一二有译载似小说的纪事。如“巴沙官故事”等,乃纪载一艘帆船失事,有一船员匿在酒桶中,飘流海面,卒乃遇救事。其它亦常有数短篇,不复能记忆了。我幼持,在朱静澜先生家中、曾见有最初出版之申报,订成两册,中乃有此。后来梁启超的时务报,遂有“福尔摩斯侦探案”的附载,这可以算得中国翻译外国侦探小说的鼻祖了。

  自从林琴南的“茶花女遗事”问世以后,哄动一时。有人谓外国人亦有用情之专如此的吗?以为外国人都是薄情的,于是乃有人称之为“外国红楼梦”。也有人评之为茶花女只不过一妓女耳,也值得如此用情,究竟小说家言,不登大雅之堂。说虽如此说,但以琴南翁文笔之佳,仍传诵于士林中。这个时候,号称所谓新学界的人,都提倡新小说。粱启超发行的一种小说杂志,名字就叫“新小说”。那个杂志,不但有许多创作小说、翻译小说,而且还有许多关于小说的理论。梁启超自己就写了一个长篇的理想小说:“新中国未来记”。这时把文学上的小说地位便突然地提高了。

  我的写小说,可称为偶然的事。其时我的一位谱兄弟杨紫驎,他在上海虹口中西书院读书,为的要学习英文。我到上海去,常常去访他。因为他住在乍浦路,那边有一个中国公家花园(简称中国公园),我们常常到那里去坐地。说起这个公园,很令人生气。原来上海租界中,当时有好几个公园,都不许中国人入内游玩。黄浦滩一个公园,门前挂出一个牌子来,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个牌子,不是直到如今,还传为侮辱我华人一个史实吗?富时我们住居租界中人吵起来了,为什么华人不得入公园呢?造公园的钱,也是华人纳税所出的。工部局不得已,便在沿苏州河一带、圆明园路口,另造了一个校小的公园,专供华人游玩。可怜的住居租界的华人,算得了一些小面子,就此不响了。

  紫驎为了读英文以供研究起见,常常到北京路那些旧书店,买那些旧的外文书看。因为那时侯,上海可以购买外国书的地方很少,仅有浦滩的别发洋行一家,书既不多,价又很贵。他在旧货店买到除了“迦因小传”外,我又从日本文中,译了两部小说。这两部小说,一名“三千里寻亲记”一名“铁世界”。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以后,文化发达,出版的书籍中,对于欧美的文学书,译得不少。他们国内的新旧书店很多,读书的人,把已读过的一部八分新的书,看过以后,往往即送到旧书店。为的他们的读书界,抱推陈出新主义,卖去了旧书,立刻便掉换读新的了。一到售书店,价钱便减了不少,而又可以嘉惠后学。我所译的两部日文书,都是我的留学日本的朋友,从旧书摊拾来,他们回国时送我的。

  我知道日本当时翻译西文书籍,差不多以汉文为主的,以之再译中文,较为容易。我就托了他们,搜求旧小说,但有两个条件:一是耍译自欧美的;一是要书中汉文多而和文少的。我译的两种日文小说,就是合乎这两个条件的。那一种“三千里寻亲记”,是教育儿童的伦理小说,总共不过一万字左右,译自意大利文的,在原文还有插图,以引动儿童兴趣,就是一个儿童,冒着艰危,在三千里外去寻他母亲的。另一种“铁世界”,可以说是科学小说,是法国文的,那大概有三、四万字。虽说是科学小说,也浅显而不大深奥的,那时法德世仇,便是写小说也互相諆诋,那里面德国人如何酷烈,法国人如何和平,德人欲害法人,而法人如何逃避的情形,都写在书中。

  这两部小说,后来我都售给于上海文明书局,由他们出版。因我自己无力出版,而收取版税之法,那时也不通行。文明书局是一班无锡人所开设的,如廉南湖、丁福保等都有份,而里面职员的俞仲还(前清举人)、丁芸轩等,我都是认识的。大概这两部小说的版权是一百元(当时虽也按字数计,约略估量,不似后来的顶真),我也随便他们打发,因想这不过一时高兴,译着玩的,谁知竟可以换钱。而且我还有一种发表欲,任何青年文人都是有的,即便不给我稿费,但能出版,我也就高兴呀!

  后来迦因小传的单行本,也由文明书局出版,所得版权费,我与杨紫驎分润之。从此以后,我便提起了译小说的兴趣来,而且这是自由而不受束缚的工作,我于是把考书院博取膏火的观念,改为投稿译书的观念了。譬如说:文明书局所得的一百余元,我当时的生活程度,除了到上海的旅费以外,我可以供几个月的家用,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我的英文程度是不能译书的,我的日文程度还可以勉强,可是那种和文及土语太多的,我也不能了解。所以不喜欢日本人自著的小说,而专选取他们译自西洋的书。他们有一位老作家森田思轩,汉文极好,译笔通畅,我最爱读他的书,都是从法文中译出来的。还有一位黑岩泪香,所释的西文小说也不少。可是很少由美国出版的书,实在美国那时没有什么文学家,寒伧得很,日本文人,也不向那里去搜求了。

  到了民国初年,上海的虹口,已经开了不少日本书店,我每次到虹口去,总要光顾那些日本书店,选取他们翻译西文的小说。不过那时候,日本的翻译小说,不像以前的容易翻译,因为他们的汉文都差了。最可厌的,有一种翻译小说,他把里面的人名、地名、制度、风俗等等,都改了日本式的,当然,连他们的对话、道白,也成为日本风了。所以往往购买五六本的日文翻译小说,也只有一二种可以重译,甚至全盘不可着笔的。

  至于像上文所说森田思轩、黑岩泪香所译的书,早已绝版多年,于是托留学日本的朋友,到旧书店里去搜求,倒还可以搜求到不少。他们有时并且给我向图书馆去搜求,那些绝版的书,图书馆里倒还存留着,觅到以后,他们就做了一个“久假而不归”。我说:“这怎么可以呢?”他们说:“无大关系,至多罚去保证金面已,况且这种破烂的旧书,他们已视同废纸了。”

  所以我之对于小说,说不上什么文才,也不成其为作家,因为那时候,写小说的人还少,而时代需求则甚殷。到了上海以后,应各方的要求,最初只是鄱译,后来也有创作了。创作先之以短篇,后来便也学写长篇。但那时候的风气,白话小说,不甚为读者所欢迎,还是以文言为贵,这不免受了林译小说薰染。我起初原不过见猎心喜,便率尔操觚,谁知后来竟成了一种副业,以之补助生活,比了在人家做一教书先生,自由而写意得多了。

猜你喜欢
  卷八 乾德五年(丁卯,967)·李焘
  何法盛晉中興書卷六·汤球
  第六十七回 海刚峰刚方绝俗 邹应龙应梦劾奸·蔡东藩
  ●卷二·陶宗仪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三·佚名
  ◎梁令娴于归记·李定夷
  提要·周煇
  一三二五 军机大臣奏查江苏省查缴禁书尚未据书麟等具奏片·佚名
  太祖道武帝纪·魏收
  士砫传·脱脱
  九、孔子五十学易辨·钱穆
  仪制三·徐松
  卷二十五·戴锡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过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刘过(1154—1206)字改之,自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以诗名湖海间。尝上书光宗过重华宫,复以书陈恢复方略,不报。流落江湖间,晚居昆山。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南宋书》、《宋史翼》有传。有《龙洲集》十

  • 卷二百十 熙寧三年(庚戌,1070)·李焘

      起神宗熙寧三年四月盡其月   夏四月癸亥,幸金明池觀水嬉,燕射瓊林苑。舊紀書幸西池、苑,新紀不書。   乙丑,命知制誥宋敏求,看詳減省銀臺司文字、都官員外郎王庭筠,太常博士、集賢校理劉瑾,殿中丞宋溫其,著作佐郎錢長

  • ●卷一百九十八·徐梦莘

      炎兴下帙九十八。   起绍兴九年十月十九日丙寅,尽十二月。   十九日丙寅新知鼎州王彦卒。   续感为公行状曰:王彦字子才河内人隶弓马子弟所政和五年微宗皇帝临轩阅试以武艺中选恩补下班祗应从泾原路经略使种

  • 第二回 借衣冠热中魏实甫 望门墙冷窥胡雪岩·陈蝶仙

    却说胡府家人接了请魏实甫的帖子,趁着斜阳未下,飞马赶出武林门。到了湖墅,好容易找到魏家。门子便一片声喊“接帖”,进去。直到了一所小小厅上,也不见一人。喊了好半日,才见走出一人来,年纪四十上下,一张削刮脸儿,两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三十八景泰三年九月庚寅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升兵部郎中王伟为本部右侍郎从少保于谦等所举也○调金吾左卫带俸都指挥同知耿全于广东都司○调四川官军一千人往松潘协助守备以提督兵备刑部侍郎罗绮等奏

  • 卷之二百七十五·佚名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十一月辛亥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升湖广宝庆副将牛射斗为贵州威宁总兵官黄州副将马良灿、为江西南赣总兵官洞庭副将王允吉为四川川北总兵官  ○壬子上幸畅春园  ○谕领侍卫内大臣等、朕

  • 卷一百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三 唐 张守节 撰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史记一百三 万石君【以父及四子皆二千石故号奋为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沼州邯郸本赵国都】姓石氏赵亡徙居温【故温城在怀州温县三十里

  • 卷十二·鄂尔泰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国朝宫史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十二宫殿二内廷一乾清门广宇五楹中门三陛三出各九级前列金狮二皇帝御门听政则於门下陈设御座黼扆部院以次启事内阁面承谕旨於此圣祖仁皇帝御制宫门听政示阁部诸

  • 卷三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三十一兴礼乐康熙八年己酉七月壬子上谕礼部祈谷之礼大典攸关应照旧例於明年举行康熙十一年壬子正月乙丑上谕太常寺祀典关系重大理宜敬

  • 三守第十六·韩非

    人主有三守。三守完则国安身荣,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何谓三守?人臣有议当途之失、用事之过、举臣之情,人主不心藏而漏之近习能人,使人臣之欲有言者,不敢不下适近习能人之心而乃上以闻人主,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

  • 微子第十八·智旭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ldquo;殷有三仁焉。&rdquo;】【禅解】异世者,却知其仁;同时者,却云不知其仁。孔子于&ldquo;仁&rdquo;字,何等认得清楚。岂似子路、子贡、子张、武仙等,隔墙猜谜乎?卓吾曰:千古只眼。

  • 卷十二·方苞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集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注卷十二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玉人之事王氏详説曰玉人一职与典瑞同典瑞言其名以及其用玉人言其名及所制之尺寸然文多缺误不若典瑞之文有伦理也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念常

      ⊙梁(姓萧氏四主都建康)○雷氏曰(高太世敬梁朝四主五十七年)  (壬午) 高祖武皇帝衍改天监(字叔达。南兰陵都里人。与齐同出。亦汉相何二十四代孙。父顺之为丹阳尹。母曰张氏。生帝状貌奇伟日角龙颜项有圆光身

  • 佛说五母子经·佚名

    吴月氏国居士支谦译  昔者有阿罗汉。在山中奉行道业。有一小儿。年始七岁。大好道法。辞母出家。求作沙弥。随大沙门。于山中学道给师所须。诵经行道时无有懈。至年八岁。得慧眼。能通视无极。耳能彻听。天上天下。

  • 卷第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四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四之三已辩内外羯剌蓝等种等道理因果相续。应知此即说名缘起。如是缘起其相云何。颂曰。如是诸缘起  十二支三际前后际各二  中八据圆满论曰。

  • 脉理求真·黄宫绣

    诊法著作。清黄宫绣撰。三卷。宫绣字锦芳,宜黄 (今属江西) 人。宫绣另有《本草求真》 已著录。黄氏博采 《内经》、《难经》、《脉经》 及李时珍、李士材、张景岳等诸家脉说,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撰

  • 漱玉词·李清照

    词别集。南宋李清照作。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长沙《百家词》本《漱玉集》一卷,并曰“别本分五卷”。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谓李清照《漱玉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则著录《易安词》六卷。以上诸本皆佚。

  • 无弦琴谱·仇远

    仇远撰。道光九年(1829),孙尔准录自《永乐大典》,析为二卷刊出,有孙尔准、冯登府二跋。孙跋云:“曩在史馆,翻《永乐大典》,见有《无弦琴谱》,不著撰人名字。读其词,清丽和雅,与玉田、中仙、草窗相鼓吹。证以《绝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