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十六、金粟斋的结束

  金粟斋译书处的不能维持下去,就是它的经济基础不曾打好。当时一班有志之士,提倡新文化事业,都是为了开风气,并不是为了谋利润,因此便不在经济上打好基础,这大都是不能持久的。蒯礼卿先生办这个金粟斋译书处,最初的动机,便是严又陵向他惜了钱以译稿为抵偿,后来又有了叶浩吾的几种日文译本,如果不印出来,不是把它们冻结起来,成为死物吗?所以他筹出一笔款子来举办,最低限度也要使严又陵、叶浩吾的几部译稿,可以早日出版。

  这个译书处,只有他个人的资本,并非股份性质。而且没有规定应用多少钱,没有固定资本。用完了钱向他说话,又像是一种无限性质的,这个基础就不稳定了。真是当时说的只能耕耘,不问收获。蒯先生是世家子,虽然做了官,以名士派而带点公子脾气,他不知现代的出版事业,已成了商业化了。还像从前的名公钜子,出一部诗文集,赠送给人的这种玩意儿吗?

  但是我们当时对于这个译书处,也寄以无限的希望的,鉴于严又陵的“天演论”足以哄动中国的文学界,以后关于严译的书,一定可以风行海内,不胫而走。便是叶译的几部书,也是当务之急,虽然由日本文中译出,而日文的译本,不是现在正风起云涌吗?并且我的在日本留学的朋友,听得我在译书处,他们也来承揽生意,愿意给金粟斋译几部书,只要开出那一种类。如果出版的书,源源不绝,收回成本,继续出书,不是便可以成为一个永久的机构吗?

  原来他们那些当外官的人,经济是流动的,尤其像那班候补道。有了差使,可以挥霍;没有了差使,只好坐吃老本。那时蒯礼乡的十二圩盐务差使,听说要交卸了,继续有什么差使,却还没有下文。因此之故,他便有了紧缩译书处的意思。可是金粟斋的开销也不小,除了关于印书费用以外,我们几个人的薪水以及房租、食用,还常常要当码头差使。有许多当时的维新党人物,都跑到金粟斋来,是一个文星聚会之所。热闹是热闹了,花钱也更多了。

  我和汪允中两人,是不管金粟斋的经济的,管经济的却是方漱六。有一天,方漱六哭丧着脸向我们道:“老头子(指蒯公)写信来駡了,说我们费用太大,要我紧缩,但他又常常介绍他所认识的人,到上海来,要我们招待请吃饭,太太又要在上海托买东西,我都是有账可查的。但漱六的账,我们从来不看的,他是蒯公的侄女婿,是他亲信的人。又有一天,方漱六告诉我们:“老头子有补缺的希望。”我和汪允中都说:“那就好了,金粟斋当可发展了。方漱六摇头道:“更糟!谁不知道金粟斋是蒯光典办的,没有得缺的时候,尚无所谓,得缺以后,京里那班都老爷,参你一本,说你『勾结新党,私营商业』,那就是革职查办了。”后来蒯公果然被补授了淮扬道,金粟斋却早关门了。

  可是金粟斋是注定要失败的,我们也不能辞其责,这便是当时我们对于出版事业实在是外行。不比那些旧书坊,它开好了一家书肆在那里,基础已立,看机会刻几部书,与同行交换销行,就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可不能这样做,我和汪尤中两人,一到上海,便商量印书事,如何发行,并未计议及此。汪允中还主张印好几部书,一齐出版,便是在报纸上登广告也合算些,体面些,或可以轰动一时,那真是书生迂腐之见。当时还以为一出书,便可以收回多少成本,实是一种幻想。因为自己既没有发行所,须向各书店推销,这时上海书店还不多,对于出版的新书,信心未坚,不肯大量来批发,至多来批十部五部,试为推销。出版家没有办法,只好用寄售的方法了。

  寄售的方法,是卖出还钱,那实在不是生意经。一般书贾,售出了十部,只报告五部,有的还是三节算帐。他们当然不能给你登广告,即使书价可以全部收回,也是鸡零狗碎,增添许多麻烦。书已寄去了好多时,钱老不回来,若是寄售在外埠的,那更糟了,冥鸿一去,永不回头,谁花了路费,去讨回这些微的书价呢?所以不单是金粟斋,当时有好多的出版家,起初是一团高兴,到后来半途而废,便是这个缘故。

  金粟斋译书处不到两年就结束了。只有支出,没有收入,成了个无底之洞,如何支持下去。这个两年来,蒯先生已经花了不少的钱,怎能教他再维持,就说开风气,也要有个限度呀。不过金粟斋所存留的译稿,未印者尚有十分之一二,到此也只好暂时停止了。既已准备结束,也须有个善后方法,房子退租,工人遗散,自有方漱六去料理。但是已经印好的几部书,如何发行出去,难道束之高阁吗?

  后来我们决定办法了,和中外日报馆商量,金粟斋已印就出版的几部书,托中外日报馆代售,一齐交给他们经理。汪颂阁为人诚恳,而且在他的报上,常年登出义务广告(几年以后,严译的几部书,如“原富”等等书的版权都归入了商务印书馆了。这个交涉,不知何人经手,我未知道)。至于人事问题,容易解决。总共只有三人,方漱六、汪允中和我。除了方漱六暂时留在上海办理善后未了事宜,日后自回南京去。不过汪允中和我,与金粟斋脱离关系,便无所事事了。

  承蒯先生的厚意说你们不妨仍到南京来,但我们觉得不好意思。因为现在情形,不同往日,从前是为了刚卸高等学堂的任,他有培植后进之意,招留几个青年,此刻恐没有这个意味了。况且我们也不能长此倚赖他,一无所事,白白的受他供养呢。汪允中也不愿回南京去,他在上海已很活动,卖文亦足以度日,并且他已有了女友,我却只好回到苏州去,再想办法了。

  当时还有一件事,我有几位留学日本的朋友,听得金粟斋办理译书事,也要求译一些书,以补助学费,这事通过了蒯先生,他也应允了。有的付了一小部分译费,有的订了约,未付款,但是对方已开译了,此刻金粟斋结束,如何办理呢?我便请命于蒯先生。他说道:“我知道!此辈都是苦学的青年,不能使他们受亏,我可以照约收受,这不过三四百元的事罢了。”因为我是介绍人,蒯先生不使我为难,我也深为感谢他。

  不过我想这些留学日本朋友的译稿,蒯先生即使收受了,也不能再行印出,岂非埋没了人家一番心血。而且那些译稿,多少是有些时代性的,譬如厨手做菜,要博个新鲜,徜成为隔宿之粮,有何意味。这时我在上海,已认识了好几家新书店,他们都向我徵求书稿,那时的所谓书稿,自以译本为多,但那时出版的书,以文言为正宗,也没有人用语体文的。译笔则以严又陵所标榜的信、达、雅三字为宗旨。我那些留学日本朋友的译稿,他们是在课余的工作,只求其速,不免有些粗糙了。本来到了金粟斋后,也要加以一番琢磨工作的。

  因此我便另行作一计算了,既是那几家新书店向我索稿,我便把留学日本朋友的译本,介绍给他们。便可迅速出版,岂不是好?那时我便开出书名,略述大意,向这些新书出版家一一兜售,他们正值出版荒,都愿意收受。于是我便写信到日本去,向他们说明,已约定的译本,照常收受,照常付款,金粟斋虽结束,由我负责。他们当然很满意,不过这些译稿甚为草率,实在有些拿不出手,非加以润色不可。幸而他们把原本,也随同译稿寄来,我也懂得一点日文,有什么错误之处,也可加以校正。不过我虽加修润,不附己名,仍用译者原名,不敢有掠美之嫌。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三 长孙嵩 长孙道生·魏收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三·李心传
  元明事类钞卷十·姚之骃
  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第五十一卷 孝义 四·缪荃孙
  第三册 天聪元年四月·佚名
  一四三○ 军机大臣奏各省缴到违碍书籍缮单销毁片·佚名
  秦本纪第五·司马迁
  卷六·胡世宁
  卷四·黄佐
  第七章讨论·孙中山
  第一章·叙论·梁启超
  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七。杂记一·梁章钜

    国朝武功赫濯,军令严明,四征不庭,无不恪承谟略。初置议政大臣,以参承军事筹画。自雍正初年以来,复设办理军机事务处,凡当命将出师征剿情形,皆令以邮函直达。圣神烛照,洞悉机宜,军机大臣承旨书宣,帅臣等仰凭授算,所至悉奏肤公。兵

  • 第七回 成周氏至平王迁都洛邑·黄士衡

    诗曰:世上生灵作业多,功名富贵反成魔。常怀杞国忧天闷,不见康衢击壤歌。仗剑提刀争日月,伏尸流血换山河。白头钓叟秋江上,笑指清鸥下碧波。却说周武王,姓姬,名发,黄帝之后。初,帝喾高辛氏元妃,有邰氏之女姜嫄,出野见巨人迹,悦而践

  • 卷一百十一·杨士奇

    永乐八年十二月癸巳朔○钦天监进永乐九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颁赐诸王及文武群臣 上视牲南郊△鞑靼太师阿鲁台遣平章脱忽歹等来归贡马命宴劳之赐袭衣彩币○甲午○琼州府文昌县斩脚寨黎首周振生等来朝赐以钞币俾仍

  • 卷之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双槐岁钞卷第八·黄瑜

    名公诗谶琼州定安县,南有五指山,即黎母山,琼崖之望也。少保丘文庄公濬少时咏之。为人所传涌。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州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期探碧落弄云烟。雨余玉笋空中见,月出明珠掌上悬。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一·阿桂

    十月壬阜阿桂奏言甲尔木山梁袤延数十里其间有突起高峯数处其第四第五两峰尤为险峻如能夺此两峯则迤南一带山峯碉卡皆出其下【臣】与明亮定议于十月初四日明亮等自逹乌起程至墨垄沟次日至羣争又次日至山根雨雪竟夜及晓

  • 潘美传·脱脱

    潘美字仲询,大名人。其父潘王..,任军校戍守常山。潘美年轻时风流倜傥,附属于府中典谒。曾经对家乡人王密说“:汉代将要结束了,奸臣恣肆行虐,天下有改朝换代的征兆。大丈夫不在这个时候建立功名,谋取富贵,碌碌无为与万物一并灭

  • 第七十二章 纽约就医和华府做客·李宗仁

    一12月8日我由香港飞抵纽约。新闻记者和侨胞在机场欢迎的很多,美国国务院也派专员迎接。我“驻美大使”顾维钧和“驻联合国首席代表”蒋廷黻也在机场迎接,并由“顾大使”担任传译,我即向新闻界宣布此行全系就医

  • 职官三五·徐松

    四方馆【宋会要】四方馆在朝堂门外,掌通事,分番供奉,宣赞之名籍、文武官正衙见谢辞、国忌赐香、诸道月旦正至章表、郊祀朝会番官、贡举人、进奉使、京官、致仕官、道释、父老陪位之事。使阙则客省、引进、合门使副兼掌。

  • 北史识小录卷六·沈名荪

    钦定四库全书北史识小録卷六    钱塘沈名荪秀水朱昆田同辑周宗室诸王列传大者属鼠第二属兎汝身属蛇【宇文护母阎在齐与护书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各捉其儿打之【同上元宝菩提及汝姑儿贺兰

  • 卷一百一十五 朱子十二·黎靖德

      ◎训门人三   问"曾点漆雕开已见大意"。曰:"曾点漆雕开是合下见得大了。然但见大意,未精密也。"因语人杰曰:"正淳之病,大概说得浑沦,都不曾嚼破壳子;所以多有缠缚,不索性,丝来线去,更不直截,无那精密洁白底意思。若是实识

  • 卷二十·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__仪礼经传通解续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二十宋 杨复 撰诸侯迁庙 祭礼四成庙将迁之新庙君前徙三日斋祝宗人及从者皆斋【谓亲过高祖则毁庙以昭穆迁之春秋谷梁传曰作主壊庙有

  • 卷九十一·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一士之孝敬亲汉韩延夀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勅功曹议罚门卒当车愿有言延夀止车问之卒曰孝经曰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今旦明

  • 卷三·王质

    <经部,诗类,诗总闻钦定四库全书诗总闻卷三宋 王质 撰鄘风柏舟一章泛彼柏舟在彼中河柏舟在中河欲济河也当是送女归人之舟母欲女归人而女愿事母不欲去家其母不以为然故极道其真心以死自誓以天为辞母犹天也何不谅人而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六十二·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五分如來品第十五之二   爾時欲界梵世天子恭敬合掌俱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最爲甚深極難信解.諸   佛無上正等菩提亦最甚深極難信[一]解。爾時佛告諸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二]

  • 印度文化的复活·太虚

    ──二十九年一月在波尔薄国际大学欢迎会讲──太先生、各位教师、各位学生、各位女士!今天我和中国访问团到了代表印度文化的太先生办的国际大学,曷胜欣快!印度和中国,如太先生方才所说,有了二千年的文化关系,曾开过光明灿

  •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林徽因

    本书精心选取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因其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清新凝练,将专业知识、美学思想熔铸于散文化的讲述之中,既可以看做资深建

  • 平斋词·洪咨夔

    洪咨夔撰。《也是园书目》、《述古堂书目》、《佳趣堂书目》、《孝慈堂书目》、《宋六十名家词》本、明紫芝漫抄《宋元名家词》本、毛斧季校本(毛氏以孙抄本校,陆敕先又以一抄本校)、《四库全书》本、俱作《平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