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鱼堂剩言卷四

左传昭元年子产曰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疏解之曰凡人形神有限不可久用神久用则竭形太劳则敝不可以久劳也神不用则钝形不用则痿不可以久逸也固当劳逸更逓以宣散其气朝则听政久则疲疲则易之以访问访问久则倦倦则易之以修令修令久则怠怠则易之以安身安身久则滞滞则易之以听政以后事改前心则亦所以散其气也此一段可与寛猛相济之理同看而太史公自序所言苏子曕御试策所论皆偏矣又露其体下即接以兹心不爽而昏乱百度疏云神随形而盛衰既露其体则神识亦弱

申丰论雹孔疏引郑康成云国之失政君子知其大者其次知其小者夫深山穷谷固阴冱寒极阴之处冰冻所聚不取其氷则气蓄不泄结凝而为伏阴雨水而伏阴薄之则凝而为雹详载申丰之言以着藏氷之礼不可废其实雹不是尽由氷亦政失所致也吾于此知所谓不贤者识其小者执其一隅之见而未知道之大端然道未始不在此也又于此知古人之燮理阴阳周宻无遗

观毁中军于施氏成诸臧氏知季氏之巧于卸罪欲名实兼收

女叔齐之论仪与北宫文子之论仪浅深不同而各极其妙

叔向论铸刑书孔疏有二意其前则曰伊训云先王肇修人纪制官刑穆王作吕刑周礼司刑掌五刑之法皆是豫制刑矣而云临事制刑不豫设法者圣王虽制刑法举其大纲但共犯一法情有浅深或轻而难原或重而可恕听其时事议其轻重虽依凖旧条而断有出入不豫设定法告示下民令不测其浅深常畏威而惧罪也其后则曰子产铸刑书而叔向责之赵鞅铸刑鼎而仲尼讥之如此传文则刑之轻重不可使民知也而李悝作法萧何造律颁于天下莫之能革以今观之不可一日而无律也斯有旨矣古者分地建国奕世相承知国为吾土众实吾民不生残贼之意故得临事议罪秦汉以来长吏以时迁代其民非复已有若任其纵舍必将喜怒变常爱憎改意不得不作法以齐之此又是一意前说胜愚常云律可定而例不可定前说正是愚意白狄有二有在晋之东者昭十二年注所谓鲜虞白狄别种是也有在晋之西者成十三年所谓白狄及君同州是也

孔疏解三坟五典不偏主一说及解禆灶所论陈灾婺女则皆云非吾徒所能测絶不穿凿最是得体

相疑相忌之际为祸最速观于栾髙陈鲍之事可不惧哉

子产处驷乞之事此与邲之战孙叔敖初则南辕终则曰寜我薄人同一无我

昭二十一年鲁待范鞅十一牢据疏因十四年鲁人失礼为鲍国七牢遂致范鞅之怒其后哀七年吴遂征百牢一失礼遂无有底止益叹子产之善事大国

叔孙穆子不肯行赂于乐王鲋昭子不肯行赂于范献子同一正气

晏子论和同疏云说和羮而不言豉古人未有豉也疏亦不言豉为何物疑即今之酱据疏谓急就篇乃有盐豉秦汉以来始为之

昭二十一年梓愼曰二分二至日有食之不为灾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注云二分日夜等二至长短极然不言日夜等长短极何以便宜日食孔疏亦不甚明

孔疏子太叔论礼条下云既言天之经不可复言地之经故变文称义既言则天之明不可复言则地之性故变文言因因之与则互相通也正是变文使相避耳此可想古人换字之法又太叔云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疏云性曲者以礼直之性直者以礼曲之此意亦最精

后夔有子伯封此与尧舜之朱均同

昭二十九年孔疏论重黎烈山只援引经传絶不武断最得不知为不知之意

定四年楚子渉雎济江入于云中奔郧又奔随疏云郢都在江北雎东王走西渉雎又南济江乃入于云中知此云在江南昭三年王与郑伯佃于江南之梦谓此也言江南之梦则江北亦有梦矣相如子虚赋云云梦者方九百里则此泽跨江南北又云随义阳随县其国在楚之东也郧江夏云杜县则是楚之西南吴师犹尚在楚更东奔随国者盖谓楚与随有恩谓可保守故也今按一统志徳安府治唐为安州春秋时为郧子国鬬辛为郧公即此则此郧在楚都东北矣又郧阳府郧县古麇国则又在楚都西北矣又荆州府有郧城在府城南二百里楚昭王时所筑此则在楚都西南矣又似与江夏无干又沔阳州景陵县则古之江夏云杜然又在楚都东南而非西南未知孰是孙北海据沈存中说谓楚子入云是江北之云恐难信但沈氏定以江北之监利景陵江南之公安石首为云梦此则近之大抵此泽在江南者迤而西在洞庭之右在江北者迤而东与洞庭遥对矣胡三省通鉴注据汉阳志云云在江北梦在江南见威烈王三十三年鉴断

定九年晋军在中牟孔疏疑此与论语之中牟当在河北而非河南之中牟最是定四年辨豫章在江北而非江南之豫章亦是

哀元年传有田一成有众一旅杜注云方十里为成五百人为旅孔疏谓方十里应有九百夫而止五百人者以井衍沃牧隰皋之法推之二牧而当一井盖其一百夫授上地不易者其四百夫授一易二而当一则为五百夫矣最精细

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公羊之说最害义注疏从榖梁而排公羊最是

观董安于不能免于晋苌弘不能免于周春秋之末至于如此可叹哉

陈乞伪事髙国一段叹世途有如此崄巇辕涛涂之谮申侯又不足言矣可畏哉

古书之参错也如一黄池之会国语则吴先晋左传则晋先吴一敬王元王史记周本纪十二诸侯年表则以为敬王崩子元王仁立元王八年崩子定王介立定王元年是鲁哀之二十七年世本则以为敬王崩贞王介立贞王崩元王赤立此但可传疑难武断也

孔疏言仲尼感麟而作春秋所以感者以圣人之生非其时道无所施与麟相类故为感也杜以获麟之义惟此而已深讥公羊反袂拭面称吾道穷之说若谓麟应孔子而至则丘明子思孟轲荀卿皆尊崇孔徳何以不言此说最大雅

哀廿七年传云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注云所谓君子三思此不是始中终皆举只是一思

孔疏卫在汲郡朝歌文公迁楚丘成公迁帝丘则在东郡濮阳则朝歌已为狄有后又入于晋然疏未明言

猜你喜欢
  幸偶篇第五·王充
  景公游纪得金壶中书晏子因以讽之第十九·晏婴
  第二章 论妇女之苦古今无救者·梁启超
  人贵有自知之明·孔子
  《椤伽师资记》序·胡适
  春秋稗疏卷一·王夫之
  春秋大全卷四·胡广
  第十八章 10·辜鸿铭
  卷二十八·鄂尔泰
  卷五十二·顺治
  卷二十四·朱熹
  抱朴子內篇卷之一   暢玄·王明
  卷二十一·道世
  卷十四·赜藏主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四十三·彭定求

        卷643_1 【菊】李山甫   篱下霜前偶得存,忍教迟晚避兰荪。也销造化无多力,   未受阳和一点恩。栽处不容依玉砌,要时还许上金尊。   陶潜殁后谁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卷643_2 【风】李山甫   喜怒

  • 卷之四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十二月。辛未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庚子皆如之。记注  ○陕西巡抚边宝泉奏、遵谕轻减陕省差徭。仿照山西章程变通核办。得旨、所奏尚为周密。有局处所。必选正绅。要

  • 皇王大纪卷七十六·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赧王二年秦王欲伐齐患其与楚从亲使张仪説楚王曰王能絶齐请献商于地六百里使秦女为王箕帚妾楚王説而许之羣臣皆贺陈轸独吊曰秦重楚者为其有齐也今絶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地仪必负王王曰愿陈子

  • 第三十五册 天命七年二月·佚名

    第三十五册 天命七年二月二月初四日,汗谕都堂曰:“汗往山海关处看得十三山至大凌河、小凌河、松山、杏山和塔山,皆被抢夺焚毁。至塔山时,有一骑马人、一步行者,先后自山海关逃来,并告称前屯卫、宁运卫皆被抢夺焚毁等

  • ●海角续编·陆筠

    癸丑咸丰三年(一八五三年)春正月,粤匪洪秀全、杨秀清等由湖北破九江陷安庆,两江总督陆建瀛遁回金陵。二年壬子(一八五二年),发逆伪天王洪秀全、伪东王杨秀清、伪南王冯云山、伪西王萧朝贵、伪北王韦镇、伪豫王胡佑光、伪慈王

  • ●魂南记·易顺鼎

    易顺鼎哭盦撰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夏五月辛未朔,余甫自京师还唐山大营。初,余与岘帅约:战则留,和则归。至是,和议成,赔款二万万,割辽东、割台湾,皆从来所无。余墨絰从戎,志在殉母;今时局如此,不入山披发何时!因岘帅挽留,不得已,约再缓月

  • 陆树德传·张廷玉

    陆树德,字与成,尚书陆树声的弟弟。嘉靖末年中进士,授职严州推官。按正常考核选官他当授给事中、御史职,正好树声做了侍郎,于是授职他刑部主事。隆庆四年(1570)陆树德改任礼科给事中。穆宗皇帝亲临朝廷商讨大事,却不发一语。

  • 卷一百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八王礼考【四】朝仪御门听政【臣】等谨案国初定制每日听政必御正门九卿科道各员齐集启奏率以为常至雍正初始定御门之典凡部院折本下内阁者积如干件始得旨举行其仪至为整肃至每日召

  • 三十四年·佚名

    (己亥)三十四年大明嘉靖十八年春正月1月2日○辛未,傳于大臣等曰:「韓世昌等事,已令推鞫于賓廳矣。今則世昌誣告,事關重大,所當刑訊,賓廳,乃聽政之所,不合刑訊,故在前如此重大之事,例於光化門內推之。且此廳,當風廣闊,今此凍寒之時,大

  • 三十八年(上)·佚名

    (乙巳)三十八年大明萬曆三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子,上在貞陵洞行宮。○夜四更,客星在天江星上,人尾宿十一度,去極一百九度,大於心火星,色黃赤,動搖。○卯正,上御別殿,行望闕禮。1月2日○丁丑,朝,王世子問安。○夜四更,客星在天江

  • 目录·德清

    叙意论教源论心法论去取论学问论教乘论工夫论行本论宗趣注道德经序老子传发明宗旨发明趣向发明工夫发明体用发明归趣老子道德经解上篇  一章二章三章四章五章六章七章八章九章十章十一章十二章十三章十四章十五章十

  • 卷二十八·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二十八   元 程端学 撰定公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公至自侵齐二月公侵齐三月公至自侵齐杜氏曰报前年伐我西鄙左氏曰公侵齐门于阳州士皆坐列曰顔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阳

  • 卷三·佚名

    △三律仪会第一之三尔时尊者摩诃迦叶白佛言:甚奇世尊,如是人等闻此等经不生厌离。佛告大迦叶言:若有众生成就四法。闻说此经不生厌离。云何为四。多放逸故不能深信。业异熟故亦不深信。大地狱故不能审信。我当死故。若人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八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八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智犍度八道品中◎若成就见亦成就智耶。答曰如是。若成就智亦成就见耶。答曰如是。若成就见亦成就慧耶。答曰如是。若成就慧亦成

  •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第一·义天

    高丽沙门义天录(此是草本俟后重广如有漏略观者恕之)海东有本见行录上·大华严经·疏十卷·又略疏四卷 已上 慧光(世称光缘)述·疏八卷(或四卷) (慧远述辩相续修)·疏二十二卷 智正

  • 重刻宗范序·钱伊庵

    光绪丙戌。岁聿云莫。葭灰既动。瑞雪盈尺。友人杨仁山邮寄是集来吴。同参灵虚道人招余往勘。余见其格律精严。取裁的当。不禁踊跃赞叹曰。伊庵前辈可谓先得我心矣。适有禅客在座。略顾册目。便不启阅。少顷询曰。是篇

  • 碧浪湖的秋夜·郁达夫

    雍正十三年的夏天,中国全国,各地都蒸热得非常。北京城里的冰窖营业者大家全发了财,甚至于雍正皇帝,都因炎暑之故而染了重病。可是因为夏天的干热,势头太猛了的结果,几阵秋雨一下,秋凉也似乎来得特别的早。到了七月底边,早晚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