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十六、进学

  十九岁那一年,在父亲的丧服满后,我便一战而捷的进了学了。从前对于父母是三年之丧,实在只有两年零三个月,就算是满服了。在临考试前,巽甫姑丈又招我去面试了一下,他说:“大概是可以了。”说了“大概”二字,言外之意,也有所不能决定,这就觉得那几年功夫,不曾有十分进步。但要取一名秀才,或者可以得到。

  他也原谅我,因为我自己在教书,不能埋头用功,不比我子青表哥,他几年功夫,大有进境,考紫阳书院卷子,总在前三名,与张一麟、章钰等互相角逐。上次乡试得“荐卷”而未中式,气得饭也不吃,我笑他功名心太重了。巽甫姑丈又企望我,他说:“这回无论进学不进学,我介绍你一位老师,你还得好好用功。不要进了一个学,就荒废了。”巽甫姑丈本来自己可以教导我,无奈长年在疾病中,过他的吞云吐雾生涯呀。

  可是我对于八股文,没有十分进步,为了自己坐馆教书,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我还是老毛病,不肯多练习,当时已出学堂门,亦无人指导,还是喜看杂书,心无一定。那一年是甲午年吧,我国与日本为了朝鲜事件打仗,上海报纸上连日登载此事。向来中国的年青读书人是不问时事的,现在也在那里震动了。我常常去购买上海报来阅读,虽然只是零零碎碎,因此也略识时事,发为议论,自命新派。也知道外国有许多科学,如什么声、光、化、电之学,在中国书上叫做“格物”,一知半解,咫闻尺见,于是也说:“中国要自强,必须研究科学。”种种皮毛之论,已深入我的胸中,而这些老先生们则都加以反对。

  我这一次的考试,不曾在贡院前租借考寓。即在姊丈的许家出发,因为他们住的史家巷,比我们住的曹家巷,离贡院要近得多。开考时的炮声也听得见,从他那里出发,也可以从容不迫。我们睡到半夜起身,便即饱餐一顿,为的是进场以后,不能吃饭,只能进一些乾粮,直要午后放炮开门,方能出来进食。这次考试,我与我的姊丈在一起,他比我大两岁,我考吴县籍,他也考吴县籍,郎舅在一起,我祖母和母亲,也足以放心呀。

  这一次我考试进学,人家以为我很有把握,其实我却觉得是徼幸的。那时江苏的学政是瞿鸿机(字子玖),他是湖南人,年纪也不大,出的题目也不难,是论语上的“入于海”一句(每县一个题目如长洲则为“入于河”,元和则为“入于汉”,这种题目,有点词藻,文章可以做得好的。不过题目,太容易,反而容易流入浮泛。我起初是刻意求工,做好了一个起讲,自己觉得不好,涂抹了重新再做,我的出笔本来是慢的,那时却费了不少时刻,及至我第二个起讲做好,人家已是大半篇文字誊清了。

  这时我心中有些急了,但越是急,越是做不出,一切思想,好像都塞滞了。我本来是有胃病的,胃间又隐隐作痛起来,那是许氏这一顿早起进场饭,在那里作祟了。而且文思正滞时,杂念纷起,这个患得患失之心,横亘在胸中。那八股文是有起股、中股、后股,一股一股的对比的,很费功夫,而我又素不擅此。

  看看人家,已将完篇,不久就要放头排了,笔下迅速的人,便可以交卷出场了(第一个交卷的,名曰“红卷”,特别优待)。我要用那种细磨的功夫,句斟字酌的做下去,弄到了“抢卷子”,可不是玩意儿呀。(抢卷子者,到了放末牌,大家都走了,你还没有交卷,承差就来抢去你的卷子,赶你走了)。于是把心一横,拆拆滥污,听天由命,不取就不取了吧。便把起讲又改了一改,改做了一篇散文,分为三段,洋洋洒洒的一口气写成了四、五百字,把海上的词句,都拖了上去,什么“天风浪浪,海山苍苍”;什么“海上神山仙岛,可望而不可接”咧;以及关于海的成语古典,运用起来,堆砌上去,气势倒也还顺,不管它了。补好了草稿,抄好了“圣谕广训”,还要做一首试帖诗,便交卷出场,已经放第三牌了。

  出场以后,人是疲倦了,但胃也不痛了,心头似觉稳定了。可是祖母的关心,因出案(即放榜)尚有几天,要我把文字默出来,送给朱先生及巽甫姑丈去看,请他决决可以取进,还是不可以取进?但是我这篇野马似的文字,简直不像是八股文,如何拿得出来?而且当时未起草稿,只是在卷后胡乱补了草稿,现在要我默出来,大致不差,到底是有些走了样呢。

  因此我便和我的姊丈许君商量了,因为他和我是同一题目,而他的这篇文字,做得非常工整,循规蹈矩,不像我的那一篇似野马奔驰一般,把他的一篇借给我,让我塞责一下,这是我的不老实处,说来有些惭愧的。姊丈是个敦厚的人,他答应了,因为他不必把文字抄给人看,而留有草稿,也还齐整。我先给朱静澜先生看,他力保一定可以取中。我又给巽甫姑丈去看;子青哥先看,他向我道喜,他说:“一定取了!一定取了!”巽甫姑丈也说可以取中,但他到底是个老法眼,他说:“这篇文字,颇不像你的作风。”意思似说:你恐怕还做不出那篇文字呢。

  及至放榜时,我取了第二十七名,而姊丈则名落孙山。他自然十分懊丧,而我也心中觉得非常难过。我于是立刻披露,送给朱先生及巽甫姑丈看的,是姊丈的文字,不是我的文字。他们一面也为之嗟叹不平,一面又索观我自己的文字。巽甫姑丈说:“你这篇文字,虽然野头野脑,气势倒是有的。场中看文章的人,每天要看几百本卷子,看得头昏脑胀,总觉千篇一律,忽然有一篇是散文而别出一格的,读下去倒还顺利而有气势,倒觉得眼目一清,所以提出来了。”巽甫姑丈的话是对的,后来考毕以后,领出原卷来看,却见卷子上批了四个大字道:“文有逸气。”

  考了第一场,不能算数,还要覆试呢。第一场,依照应取名额,多取若干名,到第二场覆试时,又除去若干名后,方算正式的取中入学了。苏州人的谐语,称第一场即不取者,名之曰“总督”,第一场取了,第二场试后不取,被黜落者,名之曰“提督”。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苏人读“丢”字的音如“督”,第一场即不取,谓一总丢弃了;第二场覆试不取,谓提覆后丢弃了,因此有总督、提督之称。我这时第一场总算侥幸了,惴惴然深恐第二场覆试不取,那便要做提督了。

  覆试甚为筒单,只要上午半天功夫,但是要到堂上去面试,一点没有假借。又为了人数很少,显得十分严肃。我们吴县的题目,是论语上,“不有祝鮀之佞”一句,做这一个题目,要用一点技术。因为做那些小题文,最忌是“犯下文”。论语上的原文是“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所以在文中不能提到一个“有”字,只能说“不有”两字,如果单说一个“有”字,便是“犯下文”了。

  出题目的人,便有这种故弄狡狯处,但也是八股文的法律,制定是如此的。这要谢谢我巽甫姑丈了,以前巽甫姑丈命我到他家里去面试时,也往往出的这一类题目,他是人称为小题圣手的,和我讲得很清楚,所以我晓得这种诀窍。这次覆试,只要做一个起讲,我于破题的第二句,写道:“若不容其不有矣。”异甫姑丈见了道:“好!扣题很紧,必不会做提督了。”后来将考卷领出来看,果然在破题第二句上,圈了一个双圈,以下的文章,便不看了。

  覆试后,我又跳上了几个名次,从二十七名跳到了十九名,那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取中总归是取中了,即使是考取在末尾,一名秀才,总归是到手了。姊丈这一回未曾进学,下一届院试,以第一名入泮,苏人称为“案首”,亦颇荣誉,所谓“龙头属老成”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一·刘昫
  卷四百三·列传第一百六十二·脱脱
  卷第二百六十七 後梁紀二·司马光
  第三十八回 游江南中宫截发 征缅甸大将丧躯·蔡东藩
  卷二十五·杨士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佚名
  卷之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三·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四·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革除遗事四·黄佐
  四十八、钏影楼·包天笑
  卷六十一 蜀书十六 潘濬陆凯传第十六·陈寿
  汉纪十九 中宗孝宣皇帝下神爵四年(癸亥、前58)·司马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四十九·彭定求

        卷749_1 【登毗陵青山楼】李中   高楼闲上对晴空,豁目开襟半日中。千里吴山清不断,   一边辽海浸无穷。人生歌笑开花雾,世界兴亡落叶风。   吟罢倚栏何限意,回头城郭暮烟笼。   卷749_2 【晋陵罢任寓居,

  • 卷上·唐五代北宋·叶申芗

    吴二娘善歌吴二娘,江南名姬也,善歌。白香山守苏时,尝制长相思词云:“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髟曾}云满衣。阳台行雨回。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吴喜歌之。故香山有“吴娘暮雨潇潇

  • 卷一百十·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十    明 冯惟讷 撰 陈第三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摛之子初为梁晋安王参军累迁至散骑常侍仕陈历侍中安右将军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南徐州大中正建昌县开国侯气局深远清简寡欲为一代文宗】

  • 卷六十二·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六十二    宋 陈起 编罗与之雪坡小藁 书感 设险重门未足凭民心应是有长城朝廷休戚视田野宗社存亡非甲兵气实精神宁敝竭本枯枝叶可敷荣古人经理先观势两臂于韩孰重轻 蛾眉亭 悠悠飞鹭满

  • 第六十回 吴佩孚失机退驻鸡公山·黄士衡

    诗曰:平生志气与天高,莫把文章结富豪。胆大锯龙头上角,心雄拔虎嘴边毛。却说张作霖将三省之兵,编成六军。第一军军长姜登选,第二军军长李景林,第三军军长张学良,第四军军长张作相,第五军军长吴兴权,第六军军长许兰洲。编制完全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一·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八十九景泰七年十月丁酉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井之神○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革独石马营等边仓管草副使从右佥都御史李秉所奏也○以故太监李德所建灵福寺并园地赐锦衣卫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五十四·佚名

    弘治四年八月乙巳朔○南京监察御史杨琎言宋汴京留守兼开封尹赠观文殿大学士谥忠简宗泽墓在丹徒乞依岳飞故事于墓所及其生之乡并建祠秩祀以为忠义之劝命下其奏于所司○丙午○辽东沅陵王豪塶薨王恭宪王之子母妃袁氏正统

  • 卷六十一·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六十一 唐 张守节 撰 老子伯夷列传第一【其人形迹可序列故云列传老子庄子开元二十三年奉勑升为列传首处夷齐上然汉武帝之时佛教未兴道教已说道则禁恶咸致正理制御邪人未有佛教可导故列老庄

  • 宋纪十一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三年(己亥、459)·司马光

    宋纪十一 宋孝武帝大明三年(己亥,公元459年)B/ [1]春,正月,己巳朔,兖州兵与魏皮豹子战于高平,兖州兵不利。 [1]春季,正月,己巳朔(初一),刘宋兖州军队同北魏的征西将军皮豹子在高平大战,兖州军失利。 [2]己丑,以骠骑将军柳元景为尚书

  • 卷八·佚名

    尚豐王童名:思五郎金。神號:天喜也未按司添。萬暦十八年庚寅十一月十三日降誕。父:尚寧母:阿應理屋惠按司加那志,童名眞錢金,號蘭叢。附 尚豐王,乃尚元王第三子尚久之第四子也。【尚久暦履,見于世譜附巻】其母寵氏金武大按司

  • 跋·车垓

    双峰先生内外服制通释余闻其书旧矣今始获一覩其发明朱夫子家礼殆无余蕴岂曰小补之哉因思丱角时从玉峰先生于上蔡东湖书院引试圣则堂举孟子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章为题先生曰此帝尧命契教天下万世以人道之始也余对曰朱夫

  • 无尽品第六十八·佚名

    是时须菩提意念言:诸佛之道大为甚深。我宁可问世尊,於是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云何不可荆世尊报言:如虚空不可荆是故般若波罗蜜不可荆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当云何入般若波罗蜜中。佛言:如五阴不可荆菩萨当作是入。如

  • 卷第二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四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贤圣品第六之三已辩住果未断修惑名为预流生极七返。今次应辩断位众圣。且应建立一来向果。颂曰。断欲三四品  三二生家家断至五二向  断六一来果论曰

  •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道谦

    参学比丘道谦编洞山广道者梓州人。丛林号广无心。初游方问云盖智和尚。兴化打维那意旨如何。智下绳床展两手吐舌示之广打一坐具。智云。此是风力所转。又持此语问石霜琳和尚。琳云。尔意作么生。广亦打一坐具。琳云。

  • 四教义卷第十一·智顗

    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第四约圆教明位。释净无垢称义者。圆教诠因缘即中道不思议。佛性涅槃之理。菩萨禀此教门。理虽非浅非深。而证者不无浅深之位。今明圆教入道。亦具有四门。一有门。二空门。三空有门。四非空非

  • 周易折中·李光地

    清李光地等撰。二十二卷。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内廷刊本。此书系李光地等奉康熙之诏而撰。经传原文用古《易》上下经、《十翼》次第。其说宗主程颐、朱熹之注,而广采先秦汉魏以来众家之解,为之折中。卷首列《图说》,

  • 人海潮·平襟亚

    叙述多近十年来海上事,凡艺林花丛,以及社会种种秘幕,未经人道过者,搜辑靡不详尽。

  • Dismeryer先生·彭家煌

    短篇小说,彭家煌著,《Dismeryer先生》写了一个失业的德国年轻人酸楚的遭遇,Dismeryer先生变卖了自己几乎所有的财产,却终于难以生存下去,自尊和自强的性格也使他杳然不知所终。同样有着争强好胜性格的H先生是冯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