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国朝典故

国朝典故是一部明代史料丛书,共收书六十四种,凡一百一十卷。本书为明邓士龙辑,明万曆间刻本。见於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五别史类。书半页十行,行二十字,框高二一·二公分,宽一四·六公分。书前有熊曰翀序,序后目录但题书名未题著者。

《国朝典故》全部章节目录

(1)序
(2)卷之一  天潢玉牒(明)不著撰人
(3)卷之二  皇明本紀(明)不著撰人
(4)卷之三  翦勝野聞(明)徐禎卿 撰
(5)卷之四  國初事蹟(明)劉辰 撰
(6)卷之五  國初禮賢錄(明)不著撰人
(7)卷之六  皇朝平吳錄(明)不著撰人
(8)卷之七  北平錄(明)不著撰人
(9)卷之八  平夏錄(明)鄧士龍 輯
(10)卷之九  洪武聖政記(明)宋濂 撰
(11)卷之十  欽定滁陽王廟碑歲祀冊(敕賜滁陽王廟碑)(明)不著輯者
(12)卷之十一  奉天靖難記一(明)不著撰人
(13)卷之十二  奉天靖難記二(明)不著撰人
(14)卷之十三  奉天靖難記三(明)不著撰人
(15)卷之十四  奉天靖難記四(明)不著撰人
(16)卷之十五  壬午功臣爵賞錄(壬午功賞別錄)(明)都穆 撰
(17)卷之十六  北征錄(明)金幼孜 撰
(18)卷之十七  北征後錄(明)金幼孜 撰
(19)卷之十八  北征記(明)楊榮 撰
(20)卷之十九  建文皇帝遺蹟(明)不著撰人
(21)卷之二十  革除遺事一(明)黃佐 撰
(22)卷之二十一  革除遺事二(明)黃佐 撰
(23)卷之二十二  革除遺事三(明)黃佐 撰
(24)卷之二十三  革除遺事四(明)黃佐 撰
(25)卷之二十四  革除遺事五(明)黃佐 撰
(26)卷之二十五  革除遺事六(明)黃佐 撰
(27)卷之二十六  御製官箴(明)朱瞻基 撰
(28)卷之二十七  宣宗皇帝御製詩(明)朱瞻基 撰
(29)卷之二十八  正統臨戎錄(明)楊銘 撰
(30)卷之二十九  李侍郎使北錄(明)李實 撰
(31)卷之三十  否泰錄(明)劉定之 撰
(32)卷之三十一  野記一(明)祝允明 撰
(33)卷之三十二  野記二(明)祝允明 撰
(34)卷之三十三  野記三(明)祝允明 撰
(35)卷之三十四  野記四(明)祝允明 撰
(36)卷之三十五  世宗實錄(穆宗實錄)一(明)不著撰人
(37)卷之三十六  世宗實錄(穆宗實錄)二(明)不著撰人
(38)卷之三十七  世宗實錄(穆宗實錄)三(明)不著撰人
(39)卷之三十九  立齋閒錄一(明)宋端儀 著
(40)卷之四十  立齋閒錄二(明)宋端儀 著
(41)卷之四十一  立齋閒錄三(明)宋端儀 著
(42)卷之四十二  立齋閒錄四(明)宋端儀 著
(43)卷之四十三  三家世典(明)郭勛 撰
(44)卷之四十四  御製周顛仙人傳(明)朱元璋 撰
(45)卷之四十五  三朝聖諭錄上(明)楊士奇 撰
(46)卷之四十六  三朝聖諭錄中(明)楊士奇 撰
(47)卷之四十七  三朝聖諭錄下(明)楊士奇 撰
(48)卷之四十八  天順日錄(明)李賢 撰
(49)卷之四十九  燕對錄(明)李東陽 撰
(50)卷之五十  損齋備忘錄上(明)梅純 撰
(51)卷之五十一  損齋備忘錄下(明)梅純 撰
(52)卷之五十二  畜德錄(明)陳沂 撰
(53)卷之五十三  謇齋瑣綴錄一(明)尹直 撰
(54)卷之五十四  謇齋瑣綴錄二(明)尹直 撰
(55)卷之五十五  謇齋瑣綴錄三(明)尹直 撰
(56)卷之五十六  謇齋瑣綴錄四(明)尹直 撰
(57)卷之五十七  謇齋瑣綴錄五(明)尹直 撰
(58)卷之五十八  謇齋瑣綴錄六(明)尹直 撰
(59)卷之五十九  謇齋瑣綴錄七(明)尹直 撰
(60)卷之六十  謇齋瑣綴錄八(明)尹直 撰
(61)卷之六十一  王文恪公筆記(明)王鏊 撰
(62)卷之六十二  前聞記(明)祝允明 撰
(63)卷之六十二  遵聞錄(明)梁億 撰
(64)卷之六十三  青溪暇筆上(明)不著撰人
(65)卷之六十四  青溪暇筆下(明)不著撰人
(66)卷之六十五  寓圃雜記上(明)王錡 撰
(67)卷之六十六  寓圃雜記下(明)王錡 撰
(68)卷之六十七  病逸漫記(明)陸釴 撰
(69)卷之六十八  蓬軒類記一(明)不著撰人
(70)卷之六十九  蓬軒類記二(明)不著撰人
(71)卷之七十  蓬軒類記三(明)不著撰人
(72)卷之七十一  蓬軒類記四(明)不著撰人
(73)卷之七十二  彭文憲公筆記(明)彭時 撰
(74)卷之七十三  菽園雜記一(明) 陸容 撰
(75)卷之七十四  菽園雜記二(明) 陸容 撰
(76)卷之七十五  菽園雜記三(明) 陸容 撰
(77)卷之七十六  菽園雜記四(明) 陸容 撰
(78)卷之七十七  菽園雜記五(明) 陸容 撰
(79)卷之七十八  菽園雜記六(明) 陸容 撰
(80)卷之七十九  菽園雜記七(明) 陸容 撰
(81)卷之八十  菽園雜記八(明) 陸容 撰
(82)卷之八十一  菽園雜記九(明) 陸容 撰
(83)卷之八十二  菽園雜記十(明) 陸容 撰
(84)卷之八十三  菽園雜記十一(明) 陸容 撰
(85)卷之八十四  懸笥瑣探(明)劉昌 撰
(86)卷之八十五  瑯琊漫抄(明)不著撰人
(87)卷之八十六  君子堂日詢手鏡上(明)不著撰人
(88)卷之八十七  君子堂日詢手鏡下(明)不著撰人
(89)卷之八十八  朝鮮紀事(明)倪謙 撰
(90)卷之八十九  朝鮮賦(明)董越 撰
(91)卷之九十  平夷賦(明)趙輔 撰
(92)卷之九十一  平定交南錄(明)丘濬 撰
(93)卷之九十二  安南奏議(明)不著撰人
(94)卷之九十三  議處安南事宜(明)不著撰人
(95)卷之九十四  平蠻錄(明)王軾 撰
(96)卷之九十五  東征紀行錄(明)張瓚 撰
(97)卷之九十六  馬端肅公三記上 西征石城記(明)馬文升 撰
(98)卷之九十七  馬端肅公三記中 撫安東夷記(明)馬文昇 撰
(99)卷之九十八  馬瑞肅公三記下 興復哈密國王記(明)馬文升 撰
(100)卷之九十九  平番始末上(明)許進 撰
(101)卷之一百  平番始末下(明)許進 撰
(102)卷之一百一  雲中紀變(明)孫允中 撰
(103)卷之一百二  使琉球錄(明)陳侃 撰
(104)卷之一百三  日本國考略(明)薛俊 撰
(105)卷之一百四  星槎勝覽前集(明)費信 撰
(106)卷之一百五  星槎勝覽後集(明)費信 撰
(107)卷之一百五  海槎餘錄(明)顧■〈山介〉 撰
(108)卷之一百六  瀛涯勝覽(明)馬歡 撰
(109)卷之一百七  後鑒錄上(明)謝蕡 撰
(110)卷之一百八  後鑒錄中(明)謝蕡 撰
(111)卷之一百九  後鑒錄下(明)謝蕡 撰
(112)卷之一百十  華夷譯語(明)火原潔等 編

猜你喜欢
  新五代史·欧阳修
  林灵素传·赵与时
  画墁录·张舜民
  玉堂公草·高拱
  江阴城守纪·韩菼
  阅世编·叶梦珠
  吴三桂纪略·佚名
  解脱纪行录·金科豫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佚名
  风倒梧桐记·何是非
  明季遗闻·邹漪
  乙酉笔记·佚名
  牧令书·徐栋
  太宗文皇帝圣训·顺治
  上下五千年·林汉达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续编·卷三·沈瘦东

    沧浪谓学诗如学禅,学禅惟在妙悟,自是不刊之论,凡门弟子来请益,辄以此语之。惟严氏以临济、曹洞及声闻辟支果等说为解,则悬拟玄空,故不免后人訾议。余谓读古人诗,当窥得古人神味意趣,虽相去千载,而读时觉古人所言如我所欲言,古人

  • 七言巻八·洪迈

    七言赠商亮戴叔伦日日河边见水流伤春未已复悲秋山中旧宅无人住来往风尘共白头夜发袁江寄李颖川刘侍御半夜回舟入楚乡月明山水共苍苍孤猿更叫秋风里不是愁人亦断肠对酒三重江水万重山山里春风度日闲且向白云求一醉莫教

  • 金台集卷一·迺贤

    (元)纳延 撰登崆峒山縁萝陟层巘旷望浮云驰飘风西北来飒飒吹裳衣气候儵迁变中懐鬰歔欷路逢一道士髙结冠巍巍恐是广成子再拜欲问之长歌入深林弃我忽若遗哀湍泻石磴日落松声悲云踪邈难及千载生遐思赋环波亭送杨挍勘归豫章(

  • 卷五十六·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五十六    宋 陈起 编姜夔白石道人诗集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 滔滔沔鄂留有腼三宿桑持鉢了白日事贱丸蛣蜣念当去石友烟席凌江湘为君试歌商

  • 卷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九十七沈佺期陪幸韦嗣立山庄台阶好赤松别业对青峯?室承三顾花源接九重虹【一作龙】旗萦秀木凤辇拂疎筇迳直【一作狭】千官拥溪长万骑容水堂开禹膳山阁献尧锺皇监清居远天文睿奨浓岩泉他夕【

  • 列传第七十八·刘昫

    ○段秀实 子伯伦 颜真卿 子頵 曾孙弘式 段秀实,字成公,陇州?阳人也。祖达,左卫中郎。父行琛,洮州司马,以秀实赠扬州大都督。秀实性至孝,六岁,母疾,水浆不入口七日,疾有间,然后饮食。及长,沉厚有断。 天宝四载,安西节度马灵察

  • 进东汉会要表·徐天麟

    臣天麟言炎图绍复伟光皇节约之规彛典彚分仿唐室纂修之体非独考治原之粹驳抑将观世变之盛衰上渎离明俯増震惧臣天麟实惶实惧顿首顿首窃以立经纪而为法则实古圣之宏猷作书志以纬天人盖史臣之新例然典章文物或散见于纪传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三十·佚名

    嘉靖四十三年二月甲辰朔云南进宝石七百六十余两 上嫌其碎小命更采青红色二寸黄色径寸并紫英等在以献○乙巳升南京国子监祭酒潘晟为南京吏部右侍郎改南京工部右侍郎霍冀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南京户部右侍郎陈尧为工部右侍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六·佚名

    万历四十年六月甲子朔升刑部郎中杜应芳为河间府知府○升海州参将萧如蕙为宁夏东路副总兵宁夏副总兵王宣为神枢六营副将神枢十营佐击包良轼为大宁都司真定游击杨继武为湖广兴都都司蔡旗堡守备毛有伦为洪水游击补原任游

  • 卷之六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皇朝平吴录下·佚名

    吴元年丁未夏,太祖以士诚被围,谕以书曰:「盖闻成汤放桀,武王伐纣,汉祖灭秦,历代帝王之兴,兵势相加,乃为常事。当王莽之亡,隋之失国,豪杰乘时蠭起,图王业,据土地。及其定也,必归于一,天命所在,岂容纷然。虽有智者,事业弗成,亦当革心,畏天

  • 八一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应毁书《新增鉴略补》恭呈御览片·佚名

    八一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应毁书《新增鉴略补》恭呈御览片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初十日前据巴延三奏到应毁书籍单内,有《新增鉴略补》一书,奉旨:俟解到时呈览。钦此。兹据巴延三委员解送前来,遵旨将《新增鉴略补》一部五本,恭呈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三十二·阿桂

    二月乙酉上谕军机大臣曰阿桂自攻围噶拉依以来贼众尚敢防死抗拒实为可恨昨逆酋虽将莎罗奔冈逹克遣其来投尚系异母之兄不甚爱惜是以令其先为尝试看来逆酋等之敢于聚众乆拒必因该处早经运贮粮食借以支持但思围中不能不资

  • 世家卷第十七 高丽史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仁宗三。○(己未)十七年春正月戊子金遣高州管内观察使耶律宁来贺生辰。壬辰宴金使于大观殿。乙未幸神众院。二月戊午大赦。 制曰: "朕承

  • 附方豪先生的后记·胡传

    今年五月,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刊行胡适之先生的父亲铁花先生有关台湾的两种遗著:一种是台湾日记,一种是台湾禀启存稿,汇刊为「台湾纪录两种」。在光绪二十年正月初二日、初五、初六日和三月初一日的日记中,我发现铁花先生还写

  • 正道品第十二·佚名

    正道四圣谛,智慧所观察。破坏爱轮回,如风吹尘散。能见圣谛者,寂静应观察。灭除烦恼见,如雨洒微尘。八正最上道,四谛为法迹。是道名无为,智灯照愚暗。道为八真妙,圣谛四句上。无欲法之最,明眼善观察。智为出世长,快乐证无为。知

  • 卷第七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定品第八之二我宗定说。初二静虑乐根为支。违何正理。汝执身受方有乐根。非诸定中可起身识。岂不与此正理相违。此亦无违。以我宗许正在定位。由胜定力起

  • 昆仑河源考·万斯同

    (清)万斯同撰。万斯同(1638—1702年),字季野,学者称其为石园先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曾以布衣身份参编《明史》,另著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庙制图考》、《石经考》、《历代宰辅考》、《石园文集》等多种。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