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字应叟,建安人。宁理间人。有瓜圃集。   壶中天   寿致政邑宰六十三,子任尉,孙领荐   昔时彭祖,闻道有、八百穹崇遐寿。屈指我公今几许,历岁才方七九。七百修龄,更三十七,犹是公之有。此逢诞节,盍须来献尊酒。   
- 《舟中晓发》片帆带月宿寒烟,半夜潮生旅梦边。斗柄压秋低插地,云根抱雨远遮天。才分曙色催兰桨,又杂鸡声听马鞭。同是悠悠潮海客,短篷孤枕尚高眠。《读史》其一百川齐注海东头,使者河堤借箸筹。岂有宣房沈白马,但闻蜀水斗苍 
- 裴叔业 夏侯道迁 李元护 席法友 王世弼 江悦之 淳于诞 沈文秀张谠 李苗 刘藻 傅永 傅竖眼 张烈 李叔彪 路恃庆 房亮 曹世表潘永基 硃元旭裴叔业,河东闻喜人。魏冀州刺史徽之后也。五世祖苞,晋秦州刺史。祖邕,自河东居于 
-   〖一〗
  简文以懿亲任辅相而与贼同逆,尸天子之位,名器在其手而唯其所与,虽有王彪之、谢安、王坦之忠贤,而无可如何也。天不祚逆,使之速殒,而诸贤之志伸矣。坦之裂居摄之诏,惟简文笃疾不能与之争也。太子之立,廷臣欲待 
- 宋 唐仲友 撰三礼五礼名数之谱周礼祀天之谱周礼祀天旁通之谱周礼祭地之谱地祗异名之谱祭地旁通之谱建置社稷谱祭社稷谱祭社稷旁通之谱周礼祭祀彛尊之谱    周礼太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 
- 永乐五年夏四月○酉朔享  太庙○丙戌兴平王尚火舟永寿王尚灶来朝  命  皇太子宴之○平阳王济爌奏来朝时已在道赐书谕曰  祖训亲王朝觐自幼至长以嫡先庶毋失序今不循序又无召命而趣来违  祖训矣即日驰归  缅甸土官那罗 
- 万历四十六年九月丙戌朔礼部右侍郎韩爌言御史刘光复为臣戊戌分闱所取士其令诸暨巡京营按晋所至皆举其职窃以圜上聚教能改者一年二年而舍三年而极况光复愆仪薄罪  圣明原非有意过督之也乞赐释放不报○顺天巡抚刘曰梧奏 
- 序 原序 一 汴京失陷 二 帝幸金营 三 二帝被执 四 胁迫北行 五 朝见金主 六 往安肃军 七 徙居云州 八 徙西江州 九 徙五国城 十 徙筠从州 一一 太上皇崩 一二 徙源昌州 
- 范晔字蔚宗,顺陽人,是车骑将军范泰的小儿子。是他母亲上厕所时生下来的,额角被地下的砖头磕破了。所以他父母便用“砖”作他的小名字。他过继给他堂伯父范弘之,范晔继承了范弘之的爵位武兴县五等侯。范晔小时候便爱读书,广 
- 王纟林,字方庆,以字为人所知。其先人从丹阳迁到雍地咸阳。父亲名弘直,是汉王元昌之友。王爱好游玩田猎,上书恳切地劝谏,王略有收敛,不过也就疏远他了。后来为荆王友。王方庆自越王府参军起家。向记室任希古学习司马迁、班固 
-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二十六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六><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六><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六><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二十六><經部, 
- 冕服書曰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又曰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宗彞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孔氏曰日月星為三辰宗廟彝尊亦以山龍華蟲為飾火為火字粉若粟米米若聚米黼若斧形黻為兩已相背葛之 
-                 [题解]《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代表作。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论述万物齐一和是非相对,既谈到了从无到有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到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认识论问题。在本体论问题上,主要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但 
- 儒佛异同既一再为之析论如上矣,忽又省觉其有所遗漏,宜更补充言之。何言乎有所遗漏?人类实具有其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之两面,不可忽忘。儒佛两家同为吾人个体生命一种反躬修养的学问,是固然矣;顾又同时流行世界各地,为中国、 
-   唐 菩提流志译  须摩提经(按开元录云妙慧童女经流志后译)    大唐三藏法师菩提流支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时王舍城有长者女。名为 
-     天友大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佛灭百年后  弟子部执异  损如来正教  及众生利益  于不了义经  如言执故失  起众生厌怖  今依理教说  天友大菩萨  观苦发弘誓  胜智定悲心  
- 侯方域著。见《壮悔堂文集》,收于《历代文选》下册。这是写明末秦淮名歌妓李香的一篇小传。侯方域在南京结识李香,直到他避祸离开南京,两人交接有五年之久。这篇小传以写作者与李香相接、相处的一段关系为其主体。李香与 
- 宋诗别集。4卷。刘辰翁(号须溪)撰。刘辰翁是宋代遗民中颇有影响的词人及诗文家。有《须溪集》200卷,但久已散佚。今本《须溪集》10卷,是清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须溪四景诗集》则有传本,并收入《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