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三位姑母

  我现在要叙述我家的亲戚了。我祖母育三个女儿,我有三个姑母,上节已经说过了。

  我先说我的二姑母,嫁尤氏早死,我不及见了,但这位二姑丈,我是亲炙过的。那个尤家是苏州大族,尤西堂之后,太平之战,他们逃难到上海等处,没有像我家那样大破坏。我的巽甫姑丈,据说小时也曾到过大钱庄习过业,伹他不惯为学徒,他是个富家公子,家里有钱,可以读书,而且是请了名师教授。他的业师,就是杨醒逋,最初在旧书摊上发现沈三白的“浮生六记”的就是他。(当时他在冷摊上所发现的钞本,不止一种,曾交申报馆申昌书画室印行出版,名为“独悟庵丛钞”。)

  巽甫姑丈发愤读书,进了学后,便不乡试,他的堂兄鼎孚先生,虽则是中了顺天乡试举人,但也绝意功名,在家里当乡绅。姑丈总说是身体不好,确是闭门家居,懒得出门,但是也没有什么大病,以课子为专业。除课子外,便是吞云吐雾,以吸鸦片为消遣。但他是一位文学家,尤其是他的八股文(明清两代的制艺,俗称八股文),理路清澈,规律精严,而他的教育法也好,对于教人,是一片诚挚。他的儿子,名志选,号子青,别号愿公,为吴县名廪生,正是他一手造成的;就是我,也受他的教导之惠不少。以后我再要提到他,暂且搁下。

  我再说我的三姑母,嫁顾氏,我也未及见,她生了一女一子,生儿子的时候,以难产死了,剩下两个孩子。祖母便以她的侄女,嫁给文卿姑丈为续弦,由其抚育初生之子,而把三姑母所生之女,携回自己抚养。所以我的这位顾氏表姊,一直住在我家,及到她的出嫁。虽然是表姊,我们视如同胞姊妹一般。母亲也对她如己出,为之梳裹,教以女红,她也不大回到自己家里去。后来她嫁的是一家书香人家,我的表姊丈是朱靖澜先生,也是我的受业教师,此是后话。

  我的顾文卿姑丈,他家本也大族,自经太平之战,便什么也没有了。姑丈的父亲,还是殉难死的,因为我见他有个官衔,叫做“世袭云骑尉”,我问他是什么官职?他就告诉我:“凡在长毛时代殉难死的,克复以后,给他后代子孙,一个『世袭云骑尉』职衔,”我问他:“有什么用呢?”他说:“一点没有用,算是抚卹而已。”

  姑丈的职业,是同仁和绸缎庄的内账房。这一家绸缎庄,就是二姑丈家尤氏所开的。在苏州开绸缎庄,也是一种大商业,因为苏杭两处,都以产丝织物出名的。同仁和绸缎庄,开在闾门内西中市大街,最热闹繁盛之区。每逢看三节会的时候(即迎神赛会,所谓三节者,乃是清明、中元、下元也)前门看会,后门看船(花船),我们儿童到他店里,他总添了饭菜,招待我们。

  我的四姑母,嫁姚氏,这是祖母最小的女儿。伹是一件最悲惨的婚姻,从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不得见面的,怎知我的姚宝森姑丈,是有点痴呆性质的。北方人谓之儍,南方人谓之呆,苏州人谓之踱头踱脑,总之也是一种精神病。譬如和他谈话吧!起初很正常,后来越说越离谱了。我最怕他,当我是儿童的时候,他常常捉住我,高谈阔论,批评时事,我不知道他乱七八糟讲些什么。

  但他的长兄姚凤生(名孟超),当时在江南称得起一位大书家,文学也很好,有许多向他学写字的学生,都是名门巨宦的子弟。他还刻了许多碑帖,印了许多书法,初学写字的,都摹临他的书法,因为清代是重书法的,从儿童入学,以及跻登翰苑,乃至退老园林,也不离此。他印出的书法,是精工木刻的,中楷都用了朱丝九宫格,都写的是欧字(欧阳询)。那时欧字最吃香,据传说最近某一科状元,殿试卷写的欧字,西太后甚欣赏,因此造成一种风气,大家写欧字了。有一套书法,名叫“率更遗则”,大小楷全是欧字,我也写过,写得字像木片一般,真不好看。

  这位姚凤生姐伯,和我的宝森姑丈,是胞兄弟,一母所出,何以智愚相距若此,殊不可解。但是我的四姑母,性情也不大好,却有些执抝与偏见。祖母也说:在三位姑母中,是她最任性,而又以当时的盲目婚姻害了她,她生了一子、一女,都不聪慧,都是有点呆气,自然是先天关系,得了我姑丈的遗传,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因此我的四姑母,在中年便郁郁而死了。

  姚家也是大族,他们的住宅,在桃花坞有两大宅,东宅与西宅。这两大宅房屋总共有百十间,据说还是明代所建,现在出租给人家居住,共有十余家。我的姑丈那一支,他们还开了一家纬线店,店号是姚正和。开设在阊门的东中市大街。这纬线店是做什么的呢?原来做前清时代官帽上的红纬用的,有的暖帽上用的,有的凉帽上用的。此外还有瓜皮小帽上一个红结子,却是丝线织成的。他们工作的地方,就是在店里,虽是一种手工业的商店,却是生意不少,不但是本城的帽子店仰给于此,各地都有来批发的。

猜你喜欢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陈寿
  隐帝纪上·薛居正
  ●崇禎長編卷之二·汪楫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佚名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五·王祎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杨士奇
  雍正实录卷之八十七·佚名
  第一一示贴天运(实则光绪)十五年十月十日一一一○七-七·佚名
  卷十八 食货志四·黄遵宪
  卷十二·佚名
  十三日备尝记·曹晟
  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佚名
  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第十七章 维新运动和戊戌政变·吕思勉
  二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六出 遥访·周履靖

    【吴小四】〔老旦上〕穿掖庭。入禁闱。须知是女医。欲贵成君。仗我为附子。偏敎产后奇。民间且谩提。老身李药婆便是。世仍祖业。名擅女科。家居就在帅府门前。医治半是宦家宅眷。今日适暇。怕有主顾相寻。不免把飮

  • 文选顔鲍谢诗评卷三·方回

    元 方回 撰行旅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一首谢灵运述职期防暑理棹变金素秋岸澄夕隂火旻团朝露辛苦谁为情游子值颓暮爱似庄念昔久敬曾存故如何懐土心持此谢逺度李牧愧长袖郤克慙躧歩良时不见遗丑状不成恶曰余亦

  • 卷三十三·唐圭璋

    ○蓦山溪观公形貌,俊爽偏清秀。慷慨又雄豪,你肯把、清闲拯救。只知名利,前路做荣华,论文章,说佳吉,衣紫金章绶。肯来随我,闻早植休咎。切虑逐波流,但肯还、迷情恋酒。稍知玄妙,略得悟逍遥,明月里,弄清风,蓬岛同携

  • 卷一百四·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四目録兽类题李伯时所画开元御马图【元王恽】梦中又赋开元御马图【元王恽】申王画马图【宋苏轼】唐申王画马歌【元王恽】跋唐申王画马图【元王恽】韦讽録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引【唐

  • ●卷十一·陶宗仪

      ◎写像秘诀王思善(释)自号痴绝生。其先睦人,居杭之新门,笃志好学,雅有才思。至正乙酉间,携李叶居仲(广居)寓思善之东里,教授。余从永嘉李五峰先生(孝光)往访之,时思善在诸生中,年方十二三,已能丹青,亦解写真。先生即俾作一圆光小

  • 北征事迹·袁彬

    锦衣卫掌卫事都指挥佥事臣袁彬谨 题为纂修事成化元年七月二十一曰该太保会昌侯孙继宗等题 英宗皇帝车驾北征往还事迹有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袁彬一向随侍必能详知合无令其开写具题奉 圣旨是钦此钦遵本月二十二曰臣将事

  • 宋史全文卷三十六·佚名

    宋理宗六己未开庆元年正月乙巳朔,诏:『朕临御以来,于今三纪,小心翼翼,夙夜不敢康宁。方今国事正殷,四郊多垒,环视宇内,罕如人意。皆前日因循苟且,豢养偷惰,滋至于今,可不戒哉!载更丕化,肇纪新元,赖尔股肱惟良暨中外小大之臣茂迎天

  •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五五 大学士刘统勋等奏请令京师藏书之家及京官将藏书目录钞送折·佚名

    五五 大学士刘统勋等奏请令京师藏书之家及京官将藏书目录钞送折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初三日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初三日大学士刘统勋等奏:臣等遵旨纂办四库全书,现将《永乐大典》所载及内府旧藏书目详检办理,其外省采访遗书,自必

  • 卷十·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十乾隆二十六年二月乙酉授原任按察使圗桑阿为同知原任副都统富昌为三等侍卫上谕军机大臣曰原任按察使圗桑阿自派往叶尔羌以来一切公事颇知奋勉着加恩赏给同知职衔仍随新柱办事原任副

  • 三十四、适馆授餐·包天笑

      我十八岁的春天,便到人家去当西席老夫子了。这个馆地,是吴伟成表叔所介绍的(伟成叔是上海现在名西医吴旭丹的父亲)。祖母的母家,不仅是桃花坞吴宅一家,还有史家巷吴宅一家,他们都是所谓缙绅门第,贵族家庭,我记得那时张仲仁

  • 卷十·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乡党图考卷十婺源江永撰杂典乡党考地官乡老二乡则公一人乡大夫每乡卿一人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党正每党下大夫一人族师每族上士一人闾胥每闾中士一人比【毗志反】长五家下士一人注老尊称也王置六乡则公有

  • 礼记析疑卷三十一·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坊记篇中多引春秋论语为证可见非孔子之言如文中子书曰子云弟子各子其师非孔子也故君子礼以坊徳张子以徳为逸徳尚未尽仁之过则近于愚义之过则入于刻恭之过则流为谄俭之过则趋于吝以礼坊之然后有以全

  • 卷一百三十六·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三十六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二十四谨按足利学宋板正义本三十三卷至四十卷中间八卷缺矣今据其本卷首所记自上杉宪实寄置于本学之时既为尔也其后有人补写足之其标题曰附释音

  • 卷十四·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新义卷十四    宋 王安石 撰秋官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刑官之属大司寇卿一人小司寇中大夫二人士师下大夫四人乡士上士八人中士

  • 卷四十四·佚名

    △初分譬喻品第十一之三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善友者,谓若能以无所得为方便。说四静虑常无常相不可得。说四无量四无色定常无常相不可得。说四静虑乐苦相不可得。说四无量四无色定乐苦相不可得。说四静虑我无我相不可得

  • 卷第十一·丈雪通醉

    锦江禅灯卷第十一 昭觉丈雪 通醉 辑 绍兴幻庵 胡升猷 订 大鉴下第三十六世 弘觉忞法嗣 宁波府天童山晓晳禅师 长寿县魏氏子。父国琦。世儒业。母阳氏。梦梵僧授一如意生师。幼见经书佛像。即知敬礼。从邑之定慧

  • 片玉山房词话·孙兆溎

    清孙兆溎撰。共五十一则,卷末附作者部分词稿,以为鸿泥之旧迹。唐圭璋《词话丛编》初版未收,新版据香甫辑《花笺录》卷一一收录。内容多记述清词人创作轶事,也兼收南唐、宋、明人词。如云:“巴陵乐府,旧传《临江仙》一阕,为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