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十、扶乩之术

  谈起桃坞吴家,我不能不想起一件事来,便是他们家里的乩坛了。他们家里有几个密室,任何人都不能进去,除了舅祖清卿公及砚农、伊耕两表叔之外,尤其是女人。他们家里的女人,从未入内,我的祖母也从未进去过。他们都呼这几间密室为“祖宗堂”(这时他家还没有造祠堂),说是供奉他们列代祖先的神位之处。实在里面房子有两进,前面的一进,是供奉列代祖先的神位,安放古物之类,后面的一进,却设立了一个乩坛。

  扶乩在中国源流甚古,我且不去考据它。不过在我幼年时代,扶乩之风,很为盛行,尤其是在江南一带。即以苏州而言,城厢内外,就有十余处。有的是公开的,有的是私设的。公开的人人皆知,大都是设立在善堂里,很有许多人去问病,求事,甚而有去烧香的。私设的带点秘密性质,不为人家所知,即使亲戚朋友知道了,要去问病求方,也只能托他们主人,代为叩问的。

  像吴家这个乩坛,当然是私设的了,可是私设的不独是吴家,我们无从知道罢了。我曾问我的祖母道:“公公(指清卿公)和两位表叔(指砚农与伊耕)常在里面做什么?”祖母说:“他们是在求仙方。”这个我很相信,因为他们家里,无大无小,凡是吃药,那个药方,都是从乩坛上来的。除非是有大病,方才请医生呢。

  我常见清卿公早晨起来后,便到他们听说的祖宗堂去了。就在他所住居的那个屋子天井内,靠西面开两扇小门进去。那门平常是锁的,要他进去的时候才开,及至他进去了,里面又把门闩起来了。而且到祖宗堂去,仅有这一个门,除此之外,别无门可进的了。我几次为了好奇心,总想进去看看,但恐被他们呵责,终于不敢造次。他们外面有个帐房间,管理收租米、收房金的有几位先生,我问他们:“里面那个祖宗堂,有些什么?”他们骗我道:“你们的公公,里面藏有好几十瓮的元宝与洋钱,你不知道吗?”实在他们都没有进去过。

  但是有一天,这个秘密之门忽然对我开了。那时我不过十二岁吧,也随着祖母住在他家,伊耕叔是病着。我正在他们书房里读书,清卿公忽然到书房里来,向我说道:“你高兴看看我们的乩坛吗?”我听了非常高兴,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我就说:“我愿意去看看。”清卿公道:“但是有两件事,要先和你约定。第一,这里面是一个神圣所在,非同儿戏,必须恪恭将事,不可意存戏谑。第二,这个乩坛是秘密的,我们为了怕人来缠绕不清,不能公开,你在外面,不可向人谈起。”我说:“我一定都可以答应。”

  这教他们家人都惊异了,因为除他们父子三人之外,任何人都不能进去的,现在却让一个小孩子进去了,显得十分奇特。我也是从那深锁的小门进去,却见里面的房子很大,有三开间的两进。前一进确是他们的祖宗堂,祖宗的神位很不少,还有许多祭器等等,都陈列在那里,后一进便是那乩坛所在了。

  那个地方,张着黄色的帐幕,供着极大的香案,连所点的蜡烛也是黄色的,案上又陈列着许多黄纸。中间并没有什么塑的神像,只有在正中挂着一顶画轴,那画轴也是由一个黄色帷幕遮蔽了,画的是什么神佛,黑洞洞瞧不清楚,况且我从小就是近视眼,进去时,大家都是屏息静气的,我也不敢动问。

  江南的这些乩坛,必定有一位主坛的祖师,那时最吃香而为人所崇奉的,就有两位,一位是济颠僧,一位是吕洞宾。大概信奉佛教的是济颠僧,信奉道教的是吕洞宾。不过济颠主坛的,洞宾亦可降坛;洞宾主坛,济颠亦可降坛,他们是释道合一,是友不是敌,吴氏这个乩坛,我知道是济颠主坛的。

  扶乩的技术,也分为两种,有两人扶的,有一人扶的。中间设有一个四方的木盘,盘中盛以细沙,上置一形似丁字的架子,悬成一个锥子在其端,名为乩笔。“神”降时,就凭此乩笔。在沙盘里划出字来。如果是两人扶的,便左右各立一人,扶住丁字架的两端;假使是一人扶的,一人扶一端,另有一端却是垂着一条线,悬在空中。吴氏的乩坛,却是两人扶的。

  假如是两人扶的,每一次开乩,就得有三人。因为两人扶乩之外,还必须有一人,将沙盘中所划出来的字录下来,这个名称,他们称之为“录谕”。这吴家父子三人,他们都可以扶乩,每次总是两人扶乩,一人录谕,三个人是缺一不可的。但如果有一人病了,或者有事外出,这乩盘便只可以停开了。可是我们这位伊耕叔,却是常常闹病的,而他们又不愿意招致外人入此秘密室,因此这乩盘也便常常停开了。

  可是这回清卿公便看中了我了。因为我虽不会扶乩,却可录谕。试想:他们有两人在扶乩,有我一人在录谕,不是仍可以开乩了吗?但清卿公却顾虑着,我究竟是个孩子,沙盘里写出来的文字,一时只怕录不出,砚农表叔却力保可以担任,他说:“这是浅近的文字,即使错了,也随时可以改正。”他们为了要收这个新学徒,所以教我先到这个秘密室去瞻仰一下。

  这录谕不似速写,可以慢慢地的,听不明白,可以再说一遍。为了这事,砚农表叔说:“不妨先行试验一下。”于是说了一篇济佛祖(他们称济颠为济佛祖)降坛文,三四百字中,只差了四五个字,他把它改正了,便说:“可以了!”明天早晨,就可以实行。他教我:“明天早晨,不要吃荤腥,到了吃中饭吃荤,便没有关系了。”

  第二天早晨,我就实行我的新工作了。所谓录谕者,摆一几在他们的乩盘之傍,备有笔砚和一本谕簿。谕簿之上,每次降乩沙盘上所写的文字,都录在上面。录谕是要跪在那里写的,他们为我安放了一个高的蒲团,矮矮的茶几,却很合式,也不觉费力,好得不过半个钟头,就完事了。这一天的成绩,却觉得非常之好,他们把我所写的来校正一下,只不过差了两三个字。

  不过在求“仙方”中,我较为困难,因为有些药名,我不熟悉,写了别字。但砚农表叔是知医的人,他一向研究医理,乩坛上开仙方,也是他主持的。于是他开了一张通常所用的药物名称单子,教我常常看看,到乩坛上临开方子,他更详细指示,谨慎检点,也就顺利进行了。

  及至后来,我随祖母回到家里,他们的“三缺一”(这是说三人之中缺了一人),常来请我去做录谕工作,我的父亲很不以为然。母亲说:“不过上午一两点钟的事,下午仍可以进学堂读书。不许他去,是不好的。”我起初为了好奇心的关系,很为高兴,后来也不感到兴趣了。但是我的录谕工作,也有报酬的。什么是报酬呢!便是看戏。清卿公是苏州的大富翁,但非常省俭,一无嗜好,连水烟也不吸的(就是喜欢闻一些鼻烟,也非高品),所好的,看看文班戏(昆剧),他以前总是一个人去的,现在带了我同去,那昆戏是中午十二点钟就开锣的,有时饭也来不及吃,带点什么鸡蛋糕乾点心之类,塞饱了肚子。所以对于昆剧的知识,我从小就有这一点。

  我总疑心这扶乩是人为的,假造的,不过借神道设教罢了。但是许多高知积阶级的人,都会相信这个玩意儿,我真解释不出这个道理。最近几年前,上海有一处有一个乩坛,主坛者叫做木道人,我的许多朋友都相信它,而这些朋友,也还都是研究新学的开明人物呢。

  后来伊耕叔故世了,清卿公也故世了,只存砚农表叔一人,“独木不成林”,他们的乩坛也就撤除了。在二三十年以后,有一次,我问砚农表叔道:“你们的扶乩,现在坦白地说一说,到底是真的呢?假的呢?”他说:“可以说真的,可以说假。”我道:“愿闻其详。”他说:“譬如在乩坛上求仙方,假使教一个一点儿没有医学知识的人去扶乩,那就一样药也开不出来。若是有医学知识的人去扶乩,自然而然心领神会,开出一张好的方子来,使病家一吃就愈。再说:假使一个向不识字的人去扶乩,沙盘里也写不出来。但我们踏上乩坛,预先也并没有什么腹稿,并没有诌成一首诗,那只手扶上乩笔后,自然洋洒成文,忽然来一首诗,有时还有神妙的句手写出来。所以我敢认定一句成语,『若有神助』,这便是我说的可真可假。”砚农表叔之言,有些玄妙,我还是疑团莫释呢。

猜你喜欢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范晔
  卷二百九十四·列传第五十三·脱脱
  ●卷一百五十一·徐梦莘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九·王称
  纲目续麟卷十二·张自勋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杨士奇
  第四十四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吕思勉
  ●一六、宫中的机构·秦翰才
  大事记卷六·吕祖谦
  五十、初到南京·包天笑
  元暹传·李延寿
  当税例·佚名
  卷一百十六·佚名
  卷106·陈邦瞻
  卷第廿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江顺诒

    ◎三曰音○自度腔不能妄作西河词话:“古者以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之七声,乘十二律,得八十四调。后人以宫、商、羽、角之四声,乘十二律,得四十八调。云徵声与二变不用。四十八调,宋人词犹分隶之,其调不拘长短,

  • 卷十三·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十三鄱阳史简编明刘炳春雨轩集二五言古风拟古今人多结势古人多结心结势可趋利结心能断金金坚义益固利厚害弥深往者不咎昔来者当鉴今得汉彝简周伯宁索香灰古彝多欵识蟠螭汉篆存黄金销土色翠羽

  • 契丹國志卷之四·叶隆礼

      世宗天授皇帝   世宗諱阮,番名兀欲,太祖孫,東丹王突欲之子也。東丹王歸唐,卒於滑州。太宗南入大梁,兀欲隨駕[一],於後求父遺骸骨。會太宗會同十一年四月歸,崩於欒城,燕王趙延壽恨太宗負許代中國之約[二],即日引兵入恆州

  • 卷二百六十五·杨士奇

    永乐二十一年十一月戊寅朔○车驾次怀来在京诸司遣官迎 驾见○辛巳○车驾入居庸关是日天气清朗 上服衮龙金绣袍乘玉花龙马既入关按辔徐行军容甚盛金鼓喧阗旗旄辉焕连亘数十里中外文武群臣皆盛服暨缁黄之流耄耋之叟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弘治十一年闰十一月壬戌朔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日食○甲子兵部覆礼科都给事中涂旦等所奏疏上传升武职皇亲及恩荫录用周璋等二百二十五员请量为裁革 上不允命俱如旧○命狭西西安前卫指挥佥事蒋琛守备阶文等处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二·佚名

    隆庆五年十月庚寅朔孟冬享 太庙○命中官祭司井之神○ 上御皇极殿以明年大统历颁赐百官○辛卯孝洁肃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新宁伯谭国佐祭 永陵○壬辰刑部尚书刘自强等奏上会审重囚当恤者李福等二十二人得旨俱减死戍

  • 六九○ 寄谕各省督抚严查《碧落后人诗》《约亭遗诗》解京销毁·佚名

    六九○ 寄谕各省督抚严查《碧落后人诗》《约亭遗诗》解京销毁乾隆四十五年五月十六日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各省督抚,乾隆四十五年五月十六日奉上谕:前据闵鹗元奏,查有和州逆犯戴移孝及伊子戴昆所

  •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一·佚名

    二帝三代通论上帝王世次年纪【六一】舜禹受禅【颍滨】帝王所尚【李翱 李华 颍滨 刘敞】帝王世次年纪六一曰尧舜禹汤文武此六君子者可谓显人矣而后世犹失其传者岂非以其逺也哉是故君子之学不穷逺以为能而阙其不知慎

  • 卷七·佚名

    王恽元贞守成事鉴臣恽再拜,昧死谨言。臣伏念叨忝禄仕以来三十五年,比者复蒙先皇帝召至阙下,授以翰职,顾惟衰庸,思有以图报万一,幸遇皇帝陛下嗣登宝位,谨封上十有五事,题之曰《守成事鉴》,皆逐事直说,不敢过为言

  • 陆秀夫传·脱脱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还在他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把家迁徙到了镇江。稍大以后,就跟随本乡的两位孟先生读书学习,孟先生的学生经常有百余人,但他单单指着陆秀夫说:“这小家伙不一般哪。”景定元年(1260),考上了进士。李

  • 世宗宪皇帝上谕旗务议覆卷七·允禄

    八旗都统前锋统领防军统领副都统查旗侍衞官员等奉上谕闻得八旗操练兵丁传集众人预先伺候而大臣等遇有具奏事件是日遂不前徃看阅此不过徒劳兵丁耳殊非操练之道也朕歴年以来训谕大臣至再至三尔等并不仰体朕意非失之太过

  • 洪范明义原序·黄道周

    臣观五帝三皇之道备在易象自易象而外惟有洪范一书爲尧舜所授于禹汤周公所得于箕子者易于明夷之卦推崇箕子明羲文之道在箕子非他作者之所敢望也汉兴伏鼂口授不真厥后诸儒皆因伏鼂以证古简是以讹舛相沿失其伦脊五十九篇

  • 卷六·林岊

    <经部,诗类,毛诗讲义钦定四库全书毛诗讲义卷六      宋 林岊 撰小雅二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懐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

  • 卷十五·乾隆

    <经部,诗类,御纂诗义折中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十五桑扈之什二之七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比也交交羣飞徃来也莺文貌桑扈应候而交飞以比诸侯如期而旅见也桑扈之羽莺然而有文以比诸侯之来秩然而有礼也

  • 解老·韩非

    德者,内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德。德者,得身也。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为之欲之,则德无舍;德无舍,则不全。用之思之,则不固;不固,则无功;无功,则生于德。德

  • 佛说六字神咒王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尔时有一外道旃陀罗女。专行众恶符书厌祷。或事山神树神树下鬼神。日月五星南斗北辰。一切魍魉杂魔邪魅。惑尊者阿难及诸善人。如是等恒河沙数。即时如来因见阿难

  • 第五章 第三结集·佚名

    于初,摩诃迦叶等诸大长老所行正法之合诵称为上座部之[合诵](一)最初一百年间上座部说为唯一,由此以来生起他之阿阇梨说。(二)行第二之合诵会此诸长老为抑压此等一万恶比丘遂生起名大众部阿阇梨说。由此生鸡胤部,亦[生]一说部。(三

  • 欧游杂记·朱自清

    朱自清著。开明书店1934年9月初版。本书为作者1932年5月至6月游历欧洲5国12处名胜的纪行文集,除《序》之外,收入《威尼斯》、《罗马》、《莱茵河》、《巴黎》等游记10篇,附录《西行通讯》2篇。《威尼斯》、《佛罗伦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