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宋史纪事本末[标点本]

明陈邦瞻撰。原本二十八卷,改刊为十卷,一百零九卷。书成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记宋太祖代周至文天祥、谢枋得殉国两宋三百余年历史,计有一百零九目,约六十万字。本书是在冯琦同名书稿和沈越《事纪》书稿的基础上,参考元修《宋史》和薛应旂《宋元通鉴》等书编撰而成。内容包括宋、辽、金和元初的史实,对官制科举、营田治河、漕渠海运、茶盐、天文历算、思想学术、主要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的活动,都有专篇论及。涉及问题较为广泛,保存了主要的史料,为了解宋朝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提供了线索。《宋史》向称芜杂,此书则叙述条理,文笔亦不枯燥。在编纂体例上,开创了以后纪事本末体史书记述典章制度、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活动的新内容。由于本书引用史料多据《宋史》,对原书错误、疏漏之处缺乏考订,因而讹误不少。书初刻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三十五年黄吉士改刊为十卷。明末张溥于书中加列事纲,史论及圈点、断句,改为事各一卷,遂为一百零九卷,此后诸本多依此例。有江西书局本、广雅书局本,《国学基本丛书》本。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河北师院历史系点校本。

《宋史纪事本末[标点本]》全部章节目录

(1)序
(2)卷01
(3)卷02
(4)卷03
(5)卷04
(6)卷05
(7)卷06
(8)卷07
(9)卷08
(10)卷09
(11)卷10
(12)卷11
(13)卷12
(14)卷13
(15)卷14
(16)卷15
(17)卷16
(18)卷17
(19)卷18
(20)卷19
(21)卷20
(22)卷21
(23)卷22
(24)卷23
(25)卷24
(26)卷25
(27)卷26
(28)卷27
(29)卷28
(30)卷29
(31)卷30
(32)卷31
(33)卷32
(34)卷33
(35)卷34
(36)卷35
(37)卷36
(38)卷37
(39)卷38
(40)卷39
(41)卷40
(42)卷41
(43)卷42
(44)卷43
(45)卷44
(46)卷45
(47)卷46
(48)卷47
(49)卷48
(50)卷49
(51)卷50
(52)卷51
(53)卷52
(54)卷53
(55)卷54
(56)卷55
(57)卷56
(58)卷57
(59)卷58
(60)卷59
(61)卷60
(62)卷61
(63)卷62
(64)卷63
(65)卷64
(66)卷65
(67)卷66
(68)卷67
(69)卷68
(70)卷69
(71)卷70
(72)卷71
(73)卷72
(74)卷73
(75)卷74
(76)卷75
(77)卷76
(78)卷77
(79)卷78
(80)卷79
(81)卷80
(82)卷81
(83)卷82
(84)卷83
(85)卷84
(86)卷85
(87)卷86
(88)卷87
(89)卷88
(90)卷89
(91)卷90
(92)卷91
(93)卷92
(94)卷93
(95)卷94
(96)卷95
(97)卷96
(98)卷97
(99)卷98
(100)卷99
(101)卷100
(102)卷101
(103)卷102
(104)卷103
(105)卷104
(106)卷105
(107)卷106
(108)卷107
(109)卷108
(110)卷109

猜你喜欢
  南齐书·萧子显
  天顺日录·李贤
  春秋别典·薛虞畿
  平夏录·邓士龙
  闽海纪要·夏琳
  太平天国战记·罗惇曧
  妇人集·陈维崧
  西征日录·杨一清
  满清入关暴政·韩菼
  平定两金川方略·阿桂
  阎锡山回忆录·阎锡山
  淮鹾纪略·杜文澜
  两汉博闻·杨大雅
  山西票商成败记·李宏龄
  安徽咨议局章程·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曹彦约·唐圭璋

      彦约字简甫,号昌谷,都昌人。生绍兴二十七年(1157)。淳熙八年(1181)进士。薛叔似宣抚京湖,辟为主管机宜文字。历湖南、江西安抚,迁宝章阁学士,提举崇福宫。绍定元年(1228)卒。有昌谷集,自永乐大典辑出。   满庭芳   寿妻

  • 卷二·范梈

      五言古诗  韩山曲  韩山白云下,遥见翠竹祠。其祠何代人?云是宋君时。里中有周氏,子孝母深慈。所以乐慈母,不吝千金资。为母筑别馆,勾带好园池。母曰我暇日,临眺良欢怡。夹山为寿藏,死汝葬于斯。及死如母言,攀恨无穷期

  • 卷三·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三刘子翼子翼,字小心,常州晋陵人。隋大业初,历秘书监。唐贞观间拜吴王府功曹,迁著作郎、弘文馆直学士,预修《晋书》。永徽初卒。有集二十卷。诗二首。 【(《全唐诗》无刘子翼诗,传据《旧唐书》卷八七本传)】五

  •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二·汪楫

      崇禎四年十一月   ○崇禎四年十一月   四年辛未十一月庚午朔頒曆升殿   戶部尚書畢自嚴四疏懇罷任帝不允   陞沈猶龍為太僕寺少卿管東路馬政劉並秀為鴻臚寺右少卿   宣大總督張宗衡薦舉兵備道胡沾

  • 卷之四十九·佚名

      顺治七年。庚寅。五月。癸丑朔。改督理淮浙盐务户部侍郎孙塔、为总理漕储户部侍郎。以其奉上□日彻回、见在扬州故也。  ○甲寅。降陕西巡抚黄尔性、甘肃巡按石维昆、各二级。陕西巡按卢传一级。俱调外用。以

  • 通志卷一百二十三·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三十六晋刘毅【子暾程卫】和峤 武陔 任恺 崔洪 郭奕侯史光 何攀 刘颂 李重 傅元【子咸 咸从父弟祗】向雄 段灼 阎缵 阮籍【兄子咸 咸子瞻瞻弟孚 从子脩族

  • 高佑传·魏收

    高佑,字子集,小名次奴,渤海人。本名禧,因与咸陽王同名,高祖赐名佑。司空高允从祖的弟弟。祖高展,任为慕容宝的黄门郎,魏太祖平定中山,展迁居京城,卒于三都大官任上。父高谠,跟从世祖灭赫连昌,因功拜授游击将军,朝廷赐爵南皮子。与

  • 高宗文成帝纪·魏收

    高宗文成皇帝,讳称..,恭宗景穆皇帝的长子,母亲叫闾氏,真君元年(440)六月在东宫出生。高宗少而聪明敏达,世祖十分疼爱他,常让他跟随自己左右,称他是世嫡皇孙。五岁时,世祖北巡,高宗跟在其后,恰逢酋帅枷住一名奴隶要施以刑罚。高

  • 濮英传·张廷玉

    濮英,庐州人。最初因勇敢担任百夫长,累积功劳官至西安卫指挥,因军政不修,被朝廷召回诘责,改派叶升取而代之。叶升呈说濮英贤良,朝廷令他回到西安卫。洪武十九年(1386),太祖命耿炳文选拔陕西都司卫的部队加强边防,唯独濮英操练

  • 卷五十七·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五十七典礼【八 乐章二】二十五【爱民】苍【角上】生【角上】福【徵工】即【羽凡】一【角上】人【羽凡】福【徵工】倍【羽凡】切【徵工】乾【角上】乾【角上】保【宫四】泰【角上】情【商

  • 五八、子思生年考(附颜般、王慎、长息)·钱穆

    《孔子世家》云:“伯鱼年五十,先孔子卒。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作《中庸》。”子思生年无考。伯鱼之卒,在周敬王三十七年。(《考辨》第二六。)或谓遗腹生子思,则子思生,至迟亦在周敬王三十七八年也。《檀

  • 职官二九·徐松

    〔少府监〕文思院题下原批:「寄案:徐辑《永乐大典》本《会要》阙少府监,其官属见此。」文思院,太平兴国三年置,掌金银、犀玉工巧之物,金彩、绘素装钿之饰,以供舆辇、册宝、法物及凡器服之用,隶少府监。监官四人,以京朝官、诸〔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三 洪武十五年闰二月辛巳朔。 癸未,置马驿二十三:安庆府五,桐城县二,曰吕亭,曰陶冲,潜山县一,曰清口,太湖县一,曰小池,宿松县一,曰枫香;湖广十七,黄州府八,黄梅县一,曰停前,广济县二,曰双城,曰广济,靳州一

  • 卷九十四·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九十四    宋 卫湜 撰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於乐义近於礼郑氏曰礼为异乐为同乐法阳而生礼法隂而成孔氏曰自此至天地官矣申明

  • 春秋説卷十一·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僖公下八年春王正月公防王人齐侯宋公卫侯许男曹伯陈世子欵盟于洮郑伯乞盟逃者匹夫之行乞者涂丐之节春秋疾郑之反覆故其辞皆特笔夫伯业一出于假惟其假也故随假而随归是防假王人以为重逃盟之郑乞盟不暇茍

  • 复支那内学院书·太虚

    谨复者:兹由中国佛学会转下贵院关于佛诞纪元论之刊定书,对于计算之疏差一年,与所根据之岛地三国佛教略史及藤井佛教小史之伪谬,藉彰比来对于释尊生卒年代之研究,益有进步;则佛诞纪元论不无激发之功,而诚足为全国佛教徒之荣矣

  • 佛说华手经卷第六·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  三昧品第十九  尔时世尊。见诸大众普皆集会。即于坐上入佛首楞严三昧。从首楞严三昧起。入佛妙金刚三昧。从妙金刚三昧起。入佛知十方言音差别三昧。从知十方言音差别三昧起。入

  • 抱朴子神仙金汋经·佚名

    亦收入《四部备要》。中、下二卷全录《抱朴子内篇·金丹》。 上卷有注。孙诒让认为本经为晋宋间人伪托。余以为,上卷为 《金汋经》佚文,后两卷为后人滥补。孟乃昌《中国炼丹术原著评 介》认为卷上正文应在东晋中、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