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92

○三京之复

理宗端平元年六月,诏出师收复三京。时,赵范、赵葵欲乘时抚定中原,建守河、据关、收复三京之议,朝臣多以为未可,独郑清之力主其说。乃命赵范移司黄州,刻日进兵。范参议官丘岳曰:“方兴之敌,新盟而退,气盛锋锐,宁肯捐所得以与人耶。我师若往,彼必突至,非惟进退失据,开衅致兵,必自此始。且千里长驱,以争空城,得之,当勤馈饷,后必悔之。”范不听。史嵩之亦言荆襄方尔饥馑,未可兴师。杜杲复陈守境之利,出师之害。乔行简时在告,上疏曰:“八陵有可朝之路,中原有可复之机,以大有为之资,当大有为之会,则事之有成,固可坐而策也。臣不忧师出之无功,而忧事力之可继,有功而至于不可继,则其忧始深矣。夫自古英君必先治内而后治外。陛下视今日之内治,其已举乎,其未举乎。向未揽权之前,其弊凡几。今既亲攻之后,其已更新者凡几。欲用君子则其志未尽伸,欲去小人则其心未尽革。上有厉精更始之意,而士大夫仍苟且不务任责。朝廷有禁苞苴、戒贪墨之令而州县仍黩货不知盈厌,欲行楮令则外郡之新券虽低价而莫售,欲平物价则京师之百货视旧直而不殊,纪纲法度多颓弛而未张,赏刑号令皆玩视而不肃:此皆陛下国内之臣子,犹令之而未从,作之而不用,乃欲阖辟乾坤,混一区宇,制奸雄而折戎狄,其能尽如吾意乎。此臣之所忧者一也。自古帝王欲用其民者,必先得其心以为根本。数十年来,上下皆怀利以相接,而不知有所谓义。民方憾于守令,缓急岂有效死勿去之人。卒不爱其将校,临陈岂有奋勇直前之士。畜怨含愤,积于平日,见难则避,遇敌则奔,惟利是顾,遑恤其他。人心如此,陛下曾未有以转移固结之,遽欲驱之北向,从事于锋镝,忠义之心,何由而发。况乎境内之民,困于州县之贪刻,厄于势家之兼并,饥寒之氓尝欲乘时而报怨,茶盐之寇尝欲伺间而窃发,萧墙之忧,凛未可保。万一兵兴于外,缀于强敌而不得休,潢池赤子复有如江、闽、东浙之事,其将奈何。夫民至愚而不可忽。内郡武备单弱,民之所素易也。往时江、闽、东浙之寇,皆藉边兵以制之。今此曹犹多窜伏山谷,窥伺田里,彼知朝廷方有事于北方,其势不能以相及,宁不动其奸心。此臣之所忧者二也。自古英君规恢进取,必须选将练兵,丰财足食,然后举事。今边面辽阔,出师非止一途,陛下之将足当一面者几人。勇而能斗者几人。知而善谋者几人。非屈指得二三十辈,恐不足以备驱驰。陛下之兵能战者几万。分道而趋京、洛者几万。留屯而守淮、襄者几万。非按籍得二三十万众,恐不足以事进取。借曰帅臣威望素着,以意气招徕,以功赏激劝,推择行伍,即可为将,接纳降附,即可为兵,臣实未知钱粮之所从出也。兴师十万,日费千金。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之馈运,累日不已,至于累月。累月不已,至于累岁。不知累几千金而后可以供其费也。今百姓多垂磬之室,州县多赤立之帑。大军一动,厥费多端,其将何以给之。今陛下不爱金帛,以应边臣之求,可一而不可再,可再而不可三。再三之后,兵事未已,欲中辍则弃前功,欲勉强则无多力。国既不足,民亦不堪,臣恐北方未可图而南方已骚动矣。中原蹂践之馀,所在空旷,纵使东南有米可运,然道里辽远,宁免乏绝。由淮而进,纵有河渠可通,宁无盗贼邀取之患。由襄而进,必须负载,三十锺而致一石,亦恐未必能达。若使顿师千里之外,粮道不继,当是之时,孙、吴为谋主,韩、彭为兵帅,亦恐无以为策。他日粮运不继,进退不能,必劳圣虑。此臣之所忧者三也。愿坚持圣意,定为国论,以绝纷纷之说。”皆不听。

淮西总领吴潜又告执政,论用兵复河南,不可轻易。“金人既灭,与北为邻,法当以和为形,以守为实,以战为应。自荆襄首纳空城,合兵攻蔡,兵事一开,调度浸广,百姓狼狈,死者枕籍,使生灵肝脑涂地,得城不过荆榛之区,获俘不过暧昧之骨,而吾之内地荼毒如此,边臣误国之罪,不待言矣。闻有进恢复之画者,其算可谓俊伟。然取之若易,守之实难,征行之具,何所取资。民穷不堪,激而为变,率为盗贼矣。今日之事,岂容轻议。”执政不能从。

诏知庐州全子才合淮西兵万人赴汴。时,汴京都尉李伯渊、李琦、李贱奴等为崔立所侮,谋杀之。及闻子才军至,伯渊等以书约降,而阳与立谋备御之策。伯渊烧封丘门以警动立,立殊不安,乃来约立视火。立从苑秀、折希颜等数骑往。既还,伯渊亲送之,仓卒中就马上抱立,立顾曰:“汝欲杀我耶?”伯渊曰:“杀尔何伤。”即出匕首横刺之,立坠马死。伏兵起,元帅三合杀苑秀。折希颜后至,见立坠马,谓与人斗,欲前解之,随为军所杀。伯渊系立尸马尾,至内前,号于众曰:“立杀害劫夺,烝淫暴虐,大逆不道,古今无有,当杀之否。”万口齐应曰:“寸斩之未称也。”乃枭立首,望承天门祭哀宗,军民皆恸,或剖其心啖之。以三尸挂阙前槐树上。

全子才次于汴,赵葵自滁州以淮西兵五万取泗州,由泗趋汴以会之。葵谓子才曰:“我辈始谋据关、守河,今已抵汴半月,不急攻洛阳、潼关,何待耶?”子才以粮饷未集对,葵督促益急,乃檄钤辖范用吉、樊辛、李先、胡显等提兵万三千,命淮西制置司机宜文字徐敏子为监军,先令西上。又命杨谊以庐州强弩军万五千继之,各给五日粮。

秋七月,徐敏子启行,遣和州宁淮军正将张迪以二百人趋洛阳。迪至城下,城中寂然无应者。至晚,有民庶三百馀家登城投降,迪与敏子遂帅众入城。蒙古闻之,复引兵南下。

徐敏子入洛之明日,军食已竭,乃采蒿和面作饼而食之。杨谊之洛东三十里,方散坐蓐食,忽数里外有立红黄凉伞者,众方骇异,而蒙古伏兵突起深蒿中。杨谊仓卒无备,师遂大溃,为蒙古拥入洛水者无数,谊仅以身免。是夜,有溃卒奔告于洛曰:“杨谊一军已为蒙古大阵冲散,今蒙古兵已据北岸矣。”于是在洛之师皆夺气。

八月,蒙古兵至洛阳城下立寨,徐敏子与战,胜负相当。士卒乏粮,因杀马而食,敏子等不能留,乃班师。赵葵、全子才在汴京,以史嵩之不致馈,粮用不继。所复州县,率皆空城,无兵食可因。蒙古兵又决黄河寸金淀之水以灌官军,官军多溺死,遂皆引师南还。

九月壬寅,赵范以入洛之师败绩,上表劾赵葵、全子才轻遣偏师复西京,赵楷、刘子澄参赞失计,师退无律,致后阵丧败。诏“赵葵削一秩,措置河南、京东营田边备。全子才削一秩,措置唐、邓、息州营田边备。刘子澄、赵楷并削秩放罢。”又言杨谊一军之败,皆由徐敏子、范用吉怠于赴援,致不能支。诏“范用吉降武翼郎。徐敏子削秩放罢。杨谊削秩,勒停自效。”

十二月己卯,蒙古遣王楫来责败盟。辛卯,遣邹伸之等报谢。自是河、淮之间无宁日矣。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五 表二十五·赵尔巽
  卷一三三 宋紀十五·司马光
  卷七十五 前凉録六·崔鸿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九·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第二十五册 崇德元年八月·佚名
  日记 光绪廿九年癸卯·恽毓鼎
  卷二·杨士奇
  五国约而攻秦·佚名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佚名
  卷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出 别赏·李渔

    〖懒画眉〗(生同末上)(末)呼朋来听绕梁音,撇却荒斋书与琴。(生)一自前番耳热到如今,教人独宿难安枕。(合)一见能消契慕深!(末)此间已是戏场了。台上还不曾有人,想是梨园未到。我们且在这总路头上,站立一会,等刘绛仙走过的时节,先把那凌

  • 卷三十三·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三十三 宋 陆游 撰 立秋後四日雨 天为新秋故作凉海风吹雨入虚堂凉生庭树隂隂绿润袭篝衣浥浥香杯泛鵞儿供小歠碓舂云子喜新尝一年又见星桥近未信仙家日月长 夙兴 老眼无眠觉夜长揽衣不复待

  • 卷六十四·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十四目録仙佛类戏题醉仙人图【元元好问】醉仙图【明高启】醉中咏玉林山人所绘醉仙图【明徐渭】仙人图【元刘因三首】仙人障子【明周用】题白鹿仙人图【明倪谦】题二仙图【元范梈】卧

  • 卷四百四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九白居易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寮出城观稼谨书盛事以俟采诗清晨承诏命丰岁閲田闾膏雨抽苖足凉风吐穗初早禾黄错落晩稻绿扶疎好入诗家咏宜令史馆书散为万姓食堆作九年储莫道如云稼今

  • ●逍遥游·沈泰

    (古越云来王应遴编新安长吉黄嘉惠评西湖道常陈节、泰征王光升阅) 〔末上开场〕【西江月】(何事无中生有,无端实里谈空。栩栩蝴蝶入花丛,搅醒邯郸一梦。生死关头逐逐,利名窠内憧憧。谁能片雪堕炉红?试看逍遥撮弄!) 小道童挖含钱

  • 列传第九十二·刘昫

    ○李宝臣 子惟岳 惟诚 惟简 惟简子元本王武俊 子士真  士平士则士真子承宗 承元 王廷凑 子元逵 元逵子绍鼎 绍懿 绍鼎子景崇景崇子镕 李宝臣,范阳城旁奚族也。故范阳将张钅巢高之假子,故姓张,名忠志。幼善骑射

  • 卷二百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二·脱脱

        张昭 窦仪 吕余庆 刘熙古石熙载 李穆   张昭,字潜夫,本名昭远,避汉祖讳,止称昭。自言汉常山王耳之后,世居濮州范县。祖楚平,寿张令。楚平生直,即昭父也。初,楚平赴调长安,值巢寇乱,不知所终。直幼避地河朔,既寇

  • 班马异同卷二十一·倪思

    宋倪思编韩长孺列第四十八史记一百八汉书同窦田御史大夫韩安国者字长孺梁成安人也后徙雎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驺邹田生所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捍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

  • ●绎史摭遗卷七·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篡目录粤中阁辅留守从难诸臣列传瞿式耜(张同敞)堵胤锡吴炳(侯时伟)焦琏(朱闵如、白常灿附)瞿、堵勋名,当时并驾;然一则晋文、一则齐桓也。文忠于苍梧力定祸乱、于桂林力保危疆,初不以定策自矜,而翻受李成栋之间。至

  • 卷四·王明清

    ●卷四○王素同姓名者二,李定同姓名者三王丝,字敦素,越之萧山人。景初为县令,会岁歉,丝每家支钱一千以济之,期以明年夏输绢壹匹,邑人大受其惠,称为德政。繇此当路荐之。盖是时一缣售价,不逾其数尔。仕止

  • 第八三禀光绪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一一二一六-一·佚名

    大轿班王秋菊等三人,禀请新竹知县,谕令大轿首李明,将夫价等按股拨分具禀台下大轿班王秋菊、廖清和、李瑞成等,为差事平当,苦乐不匀,叩乞谕饬按利拨分,以资奉公有赖事。缘菊等于去年间,鸠备资本,与其李明即

  • 卷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八十二 【起丁丑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止癸卯宋真宗咸平六年】凡二十七年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太宗太平兴国四年诸国诸镇尽平惟辽雄据朔方至下卷真宗时澶渊盟後宋与辽号称兄弟之国仿三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二上·袁枢

    宋 袁枢 撰刘展之叛唐肃宗上元元年冬十一月御史中丞李铣宋州刺史刘展皆领淮西节度副使铣贪暴不法展刚彊自用故为其上者多恶之节度使王仲舁先奏铣罪而诛之时有谣言曰手执金刀起东方仲升使监军使内左常侍邢延恩入奏展

  • 礼四六·徐松

    乡饮酒礼【中兴会要】高宗绍兴十三年四月六日,礼部言:「比部郎中林保奏请,乞将所具修定乡饮酒矩范仪制,乞遍下郡国。本部寻行下明州取索昨讨论已行仪制,与林保所具规式参酌修具如右,望镂版颁行。」从之。主。州以郡守,县以县

  • 卷九 正谏·刘向

    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者,忠臣不忍为也。三谏而不用则去,不去则身亡;身亡者,仁

  • 春秋集传详説卷三·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桓公上【名允惠公子隠公弟桓王九年即位】元年春王正月谷梁曰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弑兄臣弑君天子不能定诸侯不能救百姓不能去以为无王之道可以至焉尔元年有王所以治桓也伊川曰桓弑君

  •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一·雪关智訚

    侍者成巒傳善錄法孫開詗編信州博山語錄崇禎壬申孟夏朔旦,信州眾檀越暨合山大眾請上堂。師登座,拈香云:「此一瓣香,氣壓群芳,遍空遍界,光吞萬象,亙古亙今,爇向罏中,專為祝延今上皇帝聖壽萬安,伏願金甌永固,滿朝盡是夔龍;黃河再清,四

  • 来鹤亭诗·吕诚

    八卷。《补遗》一卷。元吕诚撰。诚字敬夫。生卒年不详。昆山 (今属江苏)人。曾于园林养一鹤,后有鹤自来为伍,园筑来鹤亭,并以名诗集。集中第一卷多岭南诗。第八卷诗内有洪武癸酉纪年。癸酉为洪武二十六年 (1393),而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