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55

○群奸之窜

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上以金兵迫,禅位于太子桓。时天下皆知蔡京等误国,而用事者多受其荐引,莫肯为帝明言之,于是太学生陈东率诸生上书曰:“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贼于内,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聚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从而构衅于二虏,创开边隙,使天下之势危如丝发。此六贼者,异姓同罪,愿陛下肆诸市朝,传首四方,以谢天下。”先是,太上皇起崔匽通判宁化军,召为殿中侍御史,既至而帝即位,授右正言。匽上疏曰:“数十年来,王公卿相皆自蔡京出,要使一门生死则一门生用,一故吏逐则一故吏来,更持政柄,无一人害己者。此京之本谋也,安得实是之言闻于陛下哉。谏议大夫冯澥近上章曰:士无异论,太学之盛也。澥尚敢为此奸言乎。王安石除异己之人,著《三经》之说以取士,天下靡然雷同,陵夷至于大乱,此无异论之效也。京又以学校之法驭士人,如军法之驭卒伍,一有异论,累及学官。若苏轼、黄庭坚之文章,范镇、沈括之杂说,悉以严刑重赏禁其收藏,其苛锢多士亦已密矣,而澥犹以为太学之盛,欺罔不已甚乎。原京与澥之罪,乃天地否泰所系,国家治乱由之以分,不可忽也。仁宗、英宗选敦朴敢言之士以遗子孙,安石目为流俗,一切逐去,司马光复起而用之,元祐之治,天下安于泰山。及章惇、蔡京倡为绍述之论以欺人主,绍述一道德而天下一于谄佞,绍述同风俗而天下同于欺罔,绍述理财而公私竭,绍述造士而人才衰,绍述开边而塞尘犯阙矣。元符应诏上书者数千人,京遣心腹考定之,同己为正,异己为邪。澥与京同者也,故列于正。京之术破坏天下,于兹极矣,尚忍使其馀蠹再破坏耶。京奸邪之计大类王莽,而朋党之众则又过之。愿斩之以谢天下。”累章极论,时议归重焉。

钦宗靖康元年春正月,王黼闻金兵至,不俟命,载其孥以东。诏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吴敏、李纲请诛黼。事下开封尹聂昌,昌遣武士蹑之,及于雍丘南,戕之民家,取其首以献。帝以初即位,难于诛大臣,托言为盗所杀。李彦赐死,并籍其家。朱勔放归田里。勔以花石取媚,流毒生民逾二十年,积官至宁远军节度使,居苏州,公肆掊克。其园池拟禁籞,服饰器用上僭乘舆。又托挽舟,募兵数千人,拥以自卫。声焰薰灼,东南部刺史、郡守多出其门,邪人秽夫候门奴事,时谓“东南小朝廷”。上皇末年益亲任之,居中白事,传达上旨,大略如内侍,进见不避宫嫔,一门尽为显官,驺仆亦至金紫,天下为之扼腕。至是,凡由勔得官者皆罢。时二府多宣和旧人,秘书郎陈公辅言“蔡京、王黼柄事二十馀年,台谏皆缘以进,如唐重、师骥为太宰李邦彦引用,谢克家、孙觌为纂修蔡攸引用。令此四人者处台谏之任,臣知其决不能言宰相大臣之过。愿择群臣中朴茂纯直,安贫守节,不附权幸,慷慨论事者,列之台谏,则所任得人,礼义廉耻稍稍振起,敌国闻之,岂不畏服哉!”

乙未,贬梁师成为彰化节度副使。师成晚年,益通赂谢,士人入钱数百万,以献颂上书为名,令赴廷试。唱第之日,侍帝侧,嗫嚅升降之。其小吏储宏亦与科甲,而执役如初。师成貌若不能言,然阴鸷,遇间即发。王黼尝为郓王楷阴画夺宗之计,师成力保护太子,得不动摇。及上皇东幸,嬖臣多从以避罪,师成自以旧恩留京师。太学生陈东既疏其罪恶,布衣张炳亦以为言,遂贬,令开封吏护送至贬所。行及八角镇,赐死。

二月甲寅,贬蔡京为秘书监,分司南京。童贯为左卫上将军,池州居住。蔡攸为太中大夫,提举亳州明道宫。时三人皆从上皇行,以陈东之言,故贬。癸丑,贬童贯安置柳州,令吏部考核滥赏。凡由杨戬、李彦之公田,王黼、朱勔之应奉,童贯、谭稹等西北之师,孟昌龄父子河防之役,夔、蜀、湖南之开疆,关陕、河东之改币,吴越、山东茶盐、陂田之利,宫观、池苑营缮之功,后苑、书艺局、文字库等之费,又若近习所引献颂可采、效用宣力、应奉有劳、特赴殿试之流,所得爵赏,悉夺之。

秋七月,乙丑朔,除元符上书邪等之禁。

乙亥,窜蔡京于儋州,攸雷州,童贯吉阳军,赵良嗣柳州。乙酉,诏蔡京子孙二十三人分窜远地,遇赦不许量移。是日,京死于潭州。京字元长,兴化仙游人,熙宁三年进士。天资凶谲,舞智御人,与童贯相结,因得骤进,在人主前,颛狙伺为固位计。帝亦知其奸,屡罢屡起。京每闻将退免,辄入见祈哀,匍伏叩头,无复廉耻。见利忘义,至于兄弟父子自为秦、越。暮年即家为府,营进之徒俱集其门,输货僮隶,皆得美官,弃纪纲法度为虚器。根株连结,牢不可破,卒致宗庙之祸。虽以谪死,天下犹以不正典刑为恨。

辛卯,遣监察御史张征诛童贯。贯少出李宪之门,善巧媚。自给事宫掖,即善策人主微指,先事顺承。贯状貌魁梧,瞻视壮伟,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有度量,能疏财,后宫自妃嫔以下皆献馈,结纳左右妇寺,誉言日闻。宠媚翕赫,庭户杂沓成市,岳牧辅弼多出其门。握兵二十年,权倾一时,奔走期会,过于制敕。尝有论其过者,诏方劭往察。劭一动一息,贯悉侦得之,先密以白,且陷以他事,劭反得罪逐死。穷奸稔祸,流毒四海,死不足以偿责。

遣广西转运副使李升之诛赵良嗣,函首赴阙,悬于市。

九月,蔡攸与弟翛及朱勔伏诛。先是,窜勔循州,籍其家,田至三十万亩,他物称是。言者又论攸兴燕山之役,祸及天下,罪不容死。于是遣使即三人窜所斩之。

猜你喜欢
  東觀漢記卷二十一·多人
  第一百六回 春申江激动诸团体 日本国殴辱留学生·蔡东藩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二十一·佚名
  ◎自由结婚之禀·李定夷
  一一四九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奉旨排印《四库全书考证》事致四库馆总裁函·佚名
  明儒言行録卷一·沈佳
  六九 日本的衣食住下·周作人
  李杰传·刘昫
  二·钱穆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九·高晋
  卷62·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奥敦周卿·隋树森

    奥敦周卿,女真人。姓奥敦(汉译又作奥屯),名希鲁,字周卿,号竹庵。元·钟嗣成《录鬼簿》"前辈名公"栏作"奥殷周侍御", 系"奥敦周卿"的脱误。世祖至元六年(一二六九)为怀孟路(今河南境内)总管府判官,后历

  • 唐音巻十三·杨士弘

    元 杨士宏 编张 震 注唐诗遗响六贾浪仙【名岛初为僧名无本后还俗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链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敲推之势时退之权京尹骑方出贾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

  • 卷三·本纪第三·太宗·脱脱

        ◎太宗   太宗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讳晟,本讳吴乞买,世祖第四子,母曰翼简皇后拏懒氏,太祖母弟也。辽太康元年乙卯岁生。初为穆宗养子。收国元年十月,命为谙班勃极烈。太祖征伐,常居守。天辅五

  • 卷百二十七 列传三百十四·赵尔巽

      ◎属国二   ○越南   越南先称安南。顺治初,安南都统使莫敬耀来归,未及授爵而卒,寻授其子莫元清为安南都统使。   十六年八月,经略大学士洪承畴始奏言安南国遣吏目玉川伯邓福绥、朝阳伯阮光华,赍启赴信郡王军前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四·杨仲良

      仁宗皇帝   宦寺专恣   天圣四年二月戊申朔,置上御药供奉四人。御药院掌按验秘方,和剂药品以进御,及供奉禁中之用。至道三年始置,以入内供奉官三人掌之,或参用士人,于是别置上御药供奉,其品秩比内殿崇班,专用内侍,其后

  • 卷之一千三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反袁派长期计划·刘以芬

    袁世凯挟雷霆万钧之力,帝制自为,其心目中何尝有反对派?即当时申罪致讨者,亦自知势力悬殊,第行其心之所安,绝不计及成败,乃仅百日而帝制取消,又不两月而袁氏愤死,此实始事时所万不及料。吾尝谓民国以来,举国最一致、最团结、最坚

  • 卷四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二职官志国家亮功熙绩自古为昭我朝创立八旗因章辨色定职列官实有合於轩辕氏以青云缙云建官命师聨为营卫之制和万国而开淳化所为合撰同符也太祖高

  • 卷一百三十五·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三十五宋 陳祥道 撰車制古者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則車之作尚矣或曰黄帝作軒冕不可攷也車之制象天以為蓋象地以為輿象斗以為杠轂象二十八星以為蓋弓象日月以為輪輻前

  • 卷一百九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九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六十七观象授时西方白虎七宿奎腰细头尖似破鞵一十六星绕鞵生【今测奎一星黄经三宫一十七度五十四分纬北一十五度五十八分赤经三宫

  • 卷九十七·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七庶人之孝敬亲魏鲍岀少游侠兴平中三辅乱岀与母兄弟五人家居本县以饥饿留其母守舍相将行采蓬实合得数升使其二兄初雅及其弟成持归为母作食独与小弟在后采蓬

  • 卷五百七十九·佚名

    △第十一布施波罗蜜多分之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刍众千三百人俱。尔时世尊告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时。经久如方得圆满。时舍利子便白佛言:无上正法佛为根本。佛为导首

  •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五·智旭

    明古吴沙门智旭述 【(壬)三别辨分别性二。初标章。二各释。(癸)今初】三明分别性者。亦有二种。一者清净分别性。二者染浊分别性。 【(癸)二各释二。初释清净分别性。二释染浊分别性。(子)今初】所言清净分别性者。即彼清净

  • 卷第三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三十六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智品第八之二于何位中顿修几智且应思择。何谓为修。谓习善有为令圆满自在。非染无记者无胜爱果故。非善无为者。不在相续故。又无为无果故。已辩修义。本

  • 古今译经图纪卷第三·靖迈

    大唐翻经沙门释靖迈撰秦符氏都长安沙门昙摩特。此言法海。西域人。善持律藏妙入契经。以符秦建元三年岁次辛未。共竺佛念于长安译&middot;十诵比丘戒本(一卷)&middot;授尼二岁坛文(一卷)。凡二部(合二卷)惠泽笔受。沙

  • 卷一·正觉

    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卷一武林苕溪凤山后学净启重编上堂上堂黄阁帘垂谁传家信紫罗帐合暗撒真珠正恁么时视听有所不到言诠有所不及如何通得个消息去梦回夜色依俙晓笑指家风烂熳春。上堂举参同契云回互不回

  • 素履子·张弧

    素履子,唐人张弧撰。《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此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三卷,收入太玄部。书分十四篇,依次为履道、履德、履忠、履孝、履仁、履义、履智、履信、履礼、履乐、履富贵、履贫贱、履平、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