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25

仁宗天圣二年十一月乙巳,立皇后郭氏。后,平卢节度使崇之孙女。时张美人有宠,帝欲立之,太后不可而止,故后虽立而颇见疏。

明道二年夏四月,吕夷简、张耆、夏竦、陈尧佐、范雍、赵稹、晏殊罢。先是,夷简手疏陈八事,曰“正朝纲,塞邪径,禁贿赂,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劝帝语甚切。帝因与夷简谋,以张耆等皆附太后,欲悉罢之,夷简以为然。帝退,语于皇后,后曰:“夷简独不附太后邪?但多机巧,善应变耳。”由是夷简亦罢。制下,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因令素所厚内侍都知阎文应诇之,乃知事由郭后也,由是深憾于后。

八月戊午,复以吕夷简同平章事。

十一月,美人张氏卒,追册为皇后。

十二月乙卯,废皇后郭氏。时尚美人、杨美人俱得幸,素与皇后忿争。一日,尚氏于帝前有侵后语,后不胜忿,批其颊,帝自起救之,误批帝颈。帝大怒,内侍阎文应因与帝谋废后,且劝以爪痕示执政。帝以示吕夷简,告之故,夷简以前憾,遂主废立之议。帝犹疑之,夷简曰:“光武,汉之明主也,郭后止以怨怼坐废。况伤陛下颈乎?”帝意遂决。夷简先敕有司不得受台谏章奏,乃诏称皇后愿入道,封“净妃玉京冲妙仙师”,居长宁宫。台谏章奏果不得入。于是中丞孔道辅率谏官范仲淹、孙祖德、宋庠、刘涣,御史蒋堂、郭劝、杨偕、马绛、段少连十人诣垂拱殿伏奏︰“皇后,天下之母,不当轻废。愿赐对,尽所言。”殿门阖,不为通。道辅扣镮大呼曰:“皇后被废,奈何不听台臣言!”寻有诏,令夷简谕以皇后当废状。道辅等至中书,语夷简曰:“大臣之于帝后,犹子事父母也。父母不和,可以谏止,奈何顺父出母乎?”夷简曰:“废后有汉、唐故事。”道辅曰:“人臣当导君以尧、舜,岂得引汉、唐失德为法邪!”夷简不能答,即奏言:“伏阁请对,非太平美事。”遂出道辅知泰州,仲淹知睦州,祖德等罚金,仍诏台谏自今毋相率请对。明日,道辅等趣朝,欲留百官揖宰相廷争,至待漏院,闻诏乃退。道辅鲠挺特达,遇事弹劾无所避,天下皆以直道许之。签书河阳判官富弼言:“朝廷一举而两失,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等。”不听。

景祐元年,诏︰“净妃郭氏出居瑶华宫,美人尚氏入道,杨氏安置别宅。”

九月甲辰,诏立曹氏为皇后,彬之女孙也。初,郭后废,帝命宋绶作诏云:“当求德阀以称坤仪。”既而左右引富人陈氏女入宫,绶曰:“陛下乃欲以贱者正位中宫,不亦与前诏戾乎?”王曾入对,又论奏之,乃罢陈氏而立曹氏。御史里行孙沔请终庄献丧制而后行,秘书丞余靖亦以为言,不报。

二年十一月戊子,故后郭氏暴卒。后居瑶华,帝颇念之,遣使存问,赐以乐府,后和答之,词甚凄惋,帝益悔焉。尝密遣人召之,后辞曰:“若再见召,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阎文应以常谮后,惧其复立。属后小疾,帝遣文应挟医诊视,数日,言后暴崩,中外疑文应进毒,而不得其实。帝深悯之,以礼敛葬,而停谥册祔庙之礼。知开封府范仲淹劾奏文应之罪,窜之岭南,死于道。

三年春正月壬辰,追复郭氏为皇后。丁酉,葬皇后郭氏。

庆历八年,帝以闰正月望夕,将[复]〈据《续纲目》、薛《鉴》补。〉张灯,曹后谏止之。越三日,亲从官颜秀等四人谋为乱,夜入禁中,越屋叩寝殿。皇后方侍帝,闻变,遽起。帝欲出,后闭阁拥持,趣召都知王守忠使引卒入卫。贼伤宫嫔于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殴小女子绐奏,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阴遣人挈水踵贼后,贼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是夕所遣内侍,后皆亲翦其发,曰:“以是征赏。”故争尽死力。守忠兵至,贼就擒灭。诏领皇城司者皆坐斥。事连副都知杨怀敏,夏竦与怀敏相结,欲曲庇之,乃请御史与宦官同鞫于禁中。丁度曰:“宿卫有变,事关社稷,请付外台穷治。”因争于帝前,帝从竦议,由是怀敏止降官,领内职如故。

十二月丁卯,册美人张氏为贵妃。初,卫士之变,帝以美人有扈跸功,夏竦建议欲尊之,同知谏院王贽因言:“贼本起皇后阁前,请究其事。”冀动摇中宫,阴为美人地。上以问御史何郯,郯曰:“此奸人之谋,不可不察。”上悟,事遂寝。然美人卒以功进贵妃。

皇祐二年十一月己未,诏外戚毋得任二府。时张贵妃宠冠后庭,尧佐,其伯父也,骤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殿中侍御史唐介与知谏院包拯、吴奎等力争之,中丞王举正又留百官班廷论,故有是诏,且罢尧佐宣徽、景灵二使。

三年冬十月,复除张尧佐宣徽使,知河阳。侍御史唐介谓同列曰:“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同列依违,介独抗言之。帝谓曰:“除拟本出中书。”时文彦博为首相,介遂劾彦博︰“知益州日,造间金奇锦,缘奄侍通宫掖,以得执政。今显用尧佐,益自固结。请罢之而相富弼。”语甚切直。帝怒,却其奏不视,且曰:“将远窜。”介徐读疏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帝急召执政,示之曰:“介论事是其职,至以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岂应得预,而乃荐弼!”时彦博在帝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帝怒亦甚。梁适叱介使下殿,介犹力争,帝声色俱厉。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曰:“介诚狂直,然纳谏容言,人主之美德,乞赐宽贷!”遂贬介春州别驾。王举正言其太重,帝亦悟,明日,取其疏入,改英州。罢彦博知许州。帝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由是介直声闻天下,天下称真御史者,必曰唐子方云。

至和元年春正月癸酉,贵妃张氏卒。贵妃巧慧多智数,善承迎,至赠其父尧封为郡王,伯父尧佐至太师,姻戚莫不显贵。然帝守法度,事无大小,悉付外庭议,凡宫禁干请,虽已赐可,或辄中却。贵妃虽专宠特异,终不得紊政。及卒,帝悼甚,至辍朝七日,禁京城举乐一月,追册为温成皇后,治丧皇仪殿。知制诰王洙阴与内使石全斌附会,务以非礼导帝,欲令孙沔读册,宰相护葬,帝从之。沔曰:“陛下若以臣沔读册则可,以枢密副使读册则不可。”因力求罢。时陈执中为首相,奉行温成丧事唯谨,且引王洙为翰林学士。士论由是争咎执中。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四十八·柯劭忞
  卷二百六十八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卷八十七 大中祥符九年(丙辰,1016)·李焘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九·佚名
  五二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四至闰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前集卷六·宋名臣言行录
  平定金川方略卷二十·来保
  一二 厨房的大事件·周作人
  张归霸传·薛居正
  卷七·杨士奇
  三七 再被羁押·邹韬奋
  卷十二至卷十七【原有阙文】·佚名
  卷二百二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一·王直方

      一、西池唱和  元祐中,秘阁①上巳日会西池,王仲至有②诗,文潜和之最工。云:“翠③浪有声黄伞④动,春风无力彩旌⑤垂。”〔至秦少游即云“帘幕千家锦绣垂”。仲至读之笑曰:“此语又待入小石

  • 大风雪寒甚戏作歌·胡适

    梦中石屋壁欲摇,梦回窗外风怒号。 澎湃若拥万顷涛,侵晨出门冻欲僵。 冰风挟雪卷地狂,啮肌削面不可当。 与风寸步相撑支,呼吸梗绝气力微。 漫漫雪雾行径迷,玄冰遮道可寸许。 每虞失足伤折股,旋看帽落作蝶舞。 落帽狼狈祸犹可

  • 皇清开国方略巻七·阿桂

      太祖髙皇帝【天命五年庚申六年辛酉七年壬戍】  天命五年春正月丙申遣使赍书察哈尔  先是察哈尔林丹汗遣使康喀勒拜瑚赍书来词意骄慢【事在四年十月】诸贝勒大臣阅之皆怒或请斩其使或请劓鼻馘耳而后放归  太

  • 路史卷四十四·罗泌

    馀论七蓂荚(朱草)蓂荚,歴荚也。《世纪》云:尭时蓂荚夹阶而生,每月朔则生一荚,至月半而十五荚。十六日后日落一荚,至晦而尽。若月小尽则馀一荚,厌而不落,王者以之占歴,应和气而生舜,亦如之一名仙茅。故《田俅子》云:尭为天子,蓂生于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二·佚名

    弘治二年十一月乙卯朔钦天监进弘治三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百官颁行天下○礼部奏冬至节例赐百官宴 上命免宴赐以节钱钞○狭西外夷苽咂等族番人容中锅等答矛等族番人初王癿等失占等族番人你卜秀等来朝贡盔甲

  • 卷之三百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九一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四月至六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九一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四月至六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初五日吏部为遵旨查议事。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会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十七日题,本月十九日奉旨:王燕绪、汪镛、于

  • 宋纪一 高祖武皇帝永初元年(庚申、420)·司马光

    宋纪一 宋武帝永初元年(庚申,公元420年) [1]春,正月,己亥,魏主还宫。 [1]春季,正月,乙亥(十四日),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宫。 [2]秦王炽磐立其子乞伏暮末为太子,仍领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赦,改元建弘。 [2]西秦王乞伏炽磐封

  • 第二十五章 武昌之围·李宗仁

    一吴军在贺胜桥大败后,残部退入武昌城据守,我追兵于8月30日夜间在途中稍事休息,翌日拂晓遂以急行军向武昌城追击前进。31日黄昏,四、七两军主力均抵达武昌城下。我拟趁敌军喘息未定时一举而下武昌,因于四、七两军

  • 卷五·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五穆宗孝安敬正皇帝穆宗皇帝讳璟小字舒噜後更名明太宗之长子也太宗攻石晋入大梁留帝侍舒噜太后太宗於大同元年四月崩於栾城诸将畏舒噜太后残虐遂立世宗世宗遇弑诸将共迎帝即位改元宝

  • 计大雄·周诒春

    计大雄 字心然。年二十六岁。生于江苏南汇。本籍住址。江苏南汇西门内。已婚。初学于南汇县小学校。松江府中学校。及上海南洋公学。任鲁家汇高等小学校教员。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土木工程。民国

  • 答佞篇第三三·王充

    【题解】本篇通过问答形式,回答了有关佞人,特别是如何识别佞人的诸多问题,故篇名曰“答佞”。王充认为佞人是些为了个人名利、玩弄权术、搞阴谋诡计的人。他们有为身为己、权欲熏心、迎合上意、阿谀奉承

  • 各宗经教修学法·太虚

    一 楞严经之修学法  二 天台教观之修学法  三 华严宗之修学法  四 般若宗之修学法  五 唯识宗之修学法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之修学法甲 经文十卷,先须每日有一时焚香敬对,端坐澄心照览之:如镜光之显像,字句义

  • 中篇:艺彩纷呈·李叔同

    绘画谈一、图画修得法我国图画,发达盖章。黄帝时史皇作绘,图画之术,实肇乎是。是周聿兴,司绘置专职,兹事浸盛。汉唐而还,流派灼著,道乃烈矣。顾秩序杂沓,教授鲜亮法,浅学之士,靡自窥测。又其涉想所及,狃于故常,新理眇法,匪所加意,言

  • 蕤呬耶经卷下·佚名

    大唐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卿三藏和尚奉 诏译分别相品第九亦名三部三摩耶印。于一切曼荼罗。通用之印。其护身印及结方印。惊觉奉迎之印及灌顶印。辟除障难印奉献香华等印。息灾难印碎伏难印。系缚难印解放难印

  • 佛说七女观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说七女观经。昔冥缘王有七女觉世非常。不著缯彩衣服。不著指镮臂钏。不捉香油涂身。岁三长斋月六斋。姊妹相将诣父王殿前。稽首白王。女等前身积罪无福。今值女身处。其深宫眼无所见。求王放女出城游观

  • 物理学和哲学·海森堡

    德国海森堡著。海森堡早年随A.J.W.索末菲(Sommerfeld)学习理论物理学,1923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分别在M.玻恩(Born)和N.玻尔(Bohr)的指导下工作过,是继玻尔之后哥本哈根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获得1932年

  • 春风堂随笔·陆深

    《春风堂随笔》·一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陆深撰。杂记闻见凡二十三条。末附所载《歙砚志》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