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89

宁宗嘉定八年冬十月,蒙古主驻军鱼儿泺,遣三哥拔都帅万骑,自西夏趋京兆。以攻金潼关不能下,乃由嵩山小路趋汝州,遇山磵,辄以铁枪相锁连接为桥以渡,遂赴汴京。金主急召花帽军于山东。蒙古兵至杏花营,距汴京二十里,花帽军击败之。蒙古兵还至陕州,适河冰合,遂渡而北,金人专守关辅。时蒙古兵所向皆下,金主遣使求和,蒙古[主]〈据《续纲目》、薛《鉴》补。〉欲许之,谓撒没喝曰:“譬如围场中獐鹿,吾已取之矣,独馀一兔,盍遂舍之?”撒没喝耻于无功,不从,遣人谓金主曰:“若欲议和,以河北、山东未下诸城来献,及去帝号称臣,当封汝为王。”议遂不成。

十二月,蒙古以张鲸总北京十提控兵,从夺忽兰撒里必南征。鲸怀反侧,木华黎觉之,令萧阿先监其军。至平州,鲸称疾逗遛不进,阿先执而杀之。鲸弟致愤其兄被害,乃杀长史,复据锦州,自称瀛王,改元兴隆,掠平、滦、瑞、利、义、懿、广宁等州,下之。木华黎帅先锋蒙古不花、权(师)[帅]吾也儿等军讨之,州郡皆[复]〈据《续纲目》改并补。〉降蒙古。

是年,蒙古取金城邑,凡八百六十有二。

九年夏四月,金知平阳府胥鼎闻蒙古兵渡潼关,[即]遣必兰阿鲁带、徒单百家帅兵万五千,由便道济河,以趋关、陕,自以精兵援汴京。又遣仆散扫吾出帅兵,会诸将以拒蒙古兵之自关而东者。金主以其忠,拜鼎尚书左丞,[遣]〈并据《续纲目》、薛《鉴》补。〉还平阳。

冬十月,蒙古兵次嵩、汝间。金御史台言:“敌兵逾潼关、崤、沔,深入重地,近抵西郊。彼知京师屯宿重兵,不复叩城索战,但以游骑遮绝道路,而别兵攻击州县,是亦困京师之渐也。若专以城守为事,中都之危又将见于今日,况公私蓄积视中都百不及一,此臣等所以寒心也。愿陛下命陕西兵扼距潼关,与阿里不孙为掎角之势,选在京勇敢之将十数,各付精兵,随宜伺察,且战且守。复谕河北,亦以此待之。”金主以奏付尚书省,平章术虎高琪曰:“台官素不习兵,备御方略非所知也。”遂止。高琪以蒙古兵日逼,欲以重兵屯驻汴京以自固,州郡残破不复恤。金主惑之,国势益衰。

十一月,蒙古木华黎以张致兵精,且依险为阻,欲设奇取之,乃遣吾也儿等别攻溜石山堡,且谕之曰:“汝等急攻溜石,贼必遣兵往援,我出其不意,断其归路,可一战擒也。”又令蒙古不花别屯永德县西十里以伺之。致闻溜石被围,以兵救之。蒙古不花遣骑扼其归路,且驰报。木华黎夜半引军疾驰,比曙,抵神水,与致遇,而蒙古不花兵亦会,前后夹击,大破之,致遂奔溃,进围锦州。致屡战不利,乃闭门拒守。月馀,其监军高益缚致出降,木华黎杀之。

金胥鼎虑蒙古兵扼河,乃檄绛、解、隰、吉、孟五州经略司,相与会师,为夹攻之势。及蒙古自三门、析津北渡,至平阳,鼎遣兵拒战,蒙古兵败去。金人复潼关。

金以苗道润为中都经略使。道润有勇略,敢战鬬,前后抚定五十馀城,署保定张柔为元帅左监军。

十年三月,金主征山东兵接应苗道润,共复中都,而石海方据真定叛,虑为所梗,乃集粘割贞、郭文振及威州剌史武仙所部精锐,与东平为掎角之势,图之。武仙遂率兵斩石海及其党二百馀人。金以武仙同知真定府事。

十二月,蒙古主以木华黎有佐命功,拜太师国王,承制行事,赐誓券、金印,分弘吉剌等十军及蕃、汉诸军,并隶麾下,建行省于燕、云,且谓之曰:“太行之北,朕自经略,太行之南,卿其勉之。”木华黎乃自中都南攻遂城及蠡州,皆下之。初,蠡州拒守,力屈乃降,木华黎怒,将屠其城。时州人赵瑨从木华黎为署百户,泣曰:“母与兄在城中,乞以一身赎一城之命!”哀恳切至,木华黎义而许之。遂东击齐,定益都、临淄、登、莱、潍、密等州而去。

十一年五月,金将苗道润为其副贾瑀所杀,张柔檄召道润部曲,共讨瑀。会蒙古兵出自紫荆关,柔遇之,遂战于狼牙岭。柔马跌,为蒙古所执,至军前,见主帅明安,立而不跪。左右强之,柔叱曰:“彼帅,我亦帅也。大丈夫死即死,终不偷生为他人屈!”明安壮而释之。蒙古以柔为河北都元帅。

八月,蒙古木华黎围太原,环之数匝,金元帅乌古论德升力拒之。城西北隅坏,德升联车塞之,三却三登,矢石如雨,守陴者不能立。城破,德升至府署,谓其姑及妻曰:“吾守此数年,不幸力穷。”乃自缢而死。行省参政李革守平阳,兵少援绝,城陷。或谓革宜上马突围出,革叹曰︰“吾不能保此,何面目见天子?汝辈可去矣。”遂自杀。节度使完颜讹出虎守汾州,元帅右监军纳合蒲剌都守潞州,城破,皆力战而死。

十二年五月,金筑汴京里城。初,术虎高琪请修南京里城,金主曰:“此役一兴,民滋病矣,[城]〈据《金史》一0六《术虎高琪传》、《续纲目》补。〉虽完固,能独安乎?”高琪固请筑之。既而金主虑扰于民,募人能致甓五十万者迁一官,百万升一等。于是平阳判官完颜阿剌、左厢讥察霍定知发蔡京故居,得甓二百万有奇,准格迁赏。金主忽问曰:“人言此役恐不能就。”高琪曰:“苟防城有法,正使兵来,臣等愈得效力。”金主曰:“与其临城,曷若不令至此为善?”高琪无以对。及城成,高琪受金鼎之赏,建碑书功于会朝门。

蒙古使张柔率兵南下,遂克雄、易、保、安诸州,杀贾瑀,进兵次满城。金将武仙会镇、定、深、冀兵数万,攻之。柔全军适出,帐下才数百人。柔命老弱妇女乘城,自率壮士,突出仙军后,毁其攻具,策马杖槊,大呼入围,仙兵皆披靡。柔缘山多张旗帜,声言救至,曳柴扬尘,鼓噪以进,仙兵大溃。柔追击之,尸陈数十里,乘胜攻下完州。复败仙[将]〈据《元史》一四七《张柔传》、《续纲目》、薛《鉴》补。〉葛铁枪于新乐,遂南掠深泽、宁晋诸县。由是深、冀以北,镇、定以东,三十馀城,望风降附,柔威名震于河朔。

十二月,金杀右丞相术虎高琪。高琪自执政,专固权宠,擅作威福,与平章政事高汝砺相倡和,高琪主机务,汝砺掌利权,附己者用,不附者斥。凡言事忤意,及负才力或与己颉颃者,对金主阳称其才,使干当于河北,阴置之死地。又以己为相不得兼枢密、元帅以揽兵柄,乃与汝砺力劝金主南侵,置河北于意外,凡精兵皆集河南,苟且岁月,不肯辄出一卒以应方面之急。至是,使奴赛不杀其妻,因归罪于赛不而杀之以灭口。事觉,金主久知其奸,遂下高琪于狱,杀之。初,金主将遣汴,欲置乣军于平州,高琪难之。及发中都,金主戒彖多厚抚乣军,而彖多辄杀[数]〈据《金史》一0一《抹撚尽忠传》、《续纲目》、薛《鉴》补。〉人,且劝金主取其元给器用,故有斫答之难,而中都以亡。金主尝叹曰︰“坏天下者,高琪、彖多二人也!”

十三年夏四月,金封经略使王福等九人为郡公,分河北、山东地以隶之。初,太原为蒙古所有,河北州县不能自立,金主诏百官议所以为长久之计。徒单镐等言:“制兵有三:曰战,曰和,曰守。今欲战则兵力不足,欲和则彼不肯,惟有守耳。河朔州郡既残毁,不可一概守之,宜取愿就迁徙者,屯于河南、陕西;不愿者,许自推其长,保聚险阻。”宣徽使移剌光祖等谓︰“当募土人威望服众者,假以方面重权,能复一道,即授以本道总管;能捍州郡,即授以长佐,必能各保一方。”宰臣欲置公府,金主意未决。中丞完颜伯嘉曰:“宋人以虚名致李全,遂有山东。苟能统众守土,万锺、三公何惜!”金主曰:“他日事定,公府无乃多乎?”伯嘉曰:“若事定,以三公就节镇,何不可?”金主从之。同时九府,惟武仙号富强。

秋七月,金使乌古论仲端如蒙古求和,呼蒙古主为兄,蒙古主不允。

八月,蒙古木华黎至满城,使蒙古不花将轻骑三千,出倒马关。适金恒山公武仙遣葛铁枪[攻台州,蒙古不花与之遇,葛铁枪]〈据《续纲目》、薛《鉴》补。〉战败,仙遂举城降。史天倪说木华黎曰:“今中原已渐定,而大兵所过,犹纵钞掠,非王者吊民伐罪之意。且王为天下除暴,岂可效他军所为乎?”木华黎善之,即下令禁剽掠,遣所俘老幼,军中肃然。

冬十月,蒙古主遣塔忽报金,谓乌古论仲端曰:“向欲汝主授我河朔地,彼此罢兵,汝主不从。今念汝远来,河朔既为我有,关西数城未下者,其割付我,令汝主为河南王,勿复违也。”

十一月,蒙古木华黎入济南,金严实挈所部(三)[二]〈《元史》一《太祖纪》、又一四八《严实传》载,严实降元时所有者为彰德、大名二府,毕《鉴》作“二府六州”。今据改。〉府六州,户三十万,诣军门降,木华黎承制拜实行尚书省事。实将李信乘实出,杀其家(屡)[属],〈据《元史》一四八《严实传》、《续纲目》、薛《鉴》改。〉谋归朝。实攻信,杀之,复取青崖崓,以魏、博等郡归蒙古。时金兵二十万屯黄陵冈,遣步卒二万袭木华黎于济南。木华黎迎战,败之,遂薄黄陵冈。金兵阵河南岸,木华黎令骑下马,短兵接战,金兵大败,溺死者甚众。木华黎遂进陷楚丘,由单州趋东平,围之。

十二月,蒙古木华黎因金兵固守东平不下,乃谓严实曰:“东平粮尽,必弃城去。若然,汝即入城安辑之,勿苦郡县以败事也。”乃留唆鲁忽秃以蒙古兵屯守之,以严实权行省。谓千户撒儿塔曰:“东平破,可命严实、石圭分城内南北以守之。”遂北还。

金易水公靖安民出兵至矾山,取担车寨。会蒙古兵围安民所居山寨,守寨者以安民妻子及老弱出降。安民军中闻之骇乱,众议欲降以保妻子,安民不从,遂为其下所杀。

十四年夏四月,金东莒公燕宁与蒙古兵战,败死。

五月,蒙古兵围东平日久,饷道复绝,行省蒙古纲、监军王庭玉不能守,率众南趋邳州。蒙古唆鲁忽秃邀击,斩首七千级,严实遂入城,建行省于府第。撒儿塔以木华黎命,中分其城,以严实抚安东平以北恩、博等州,石圭移治曹州。

冬十月,蒙古木华黎由东胜州涉河,引兵而西,会西夏兵五万,复引而东,入葭州,金将王公佐遁。木华黎以石天应守葭,自将兵攻绥德。

十一月,蒙古木华黎攻延安,金元帅合达与纳合买住御之。合达以兵三万阵于城东,蒙古将蒙古不花以骑士三千趋之。约夜半伏发,木华黎乃命军士衔枚潜进,伏于城东两谷间。明日,蒙古不花望见金兵,佯弃旗鼓走。金兵追之,木华黎出伏乘其后,鼓鼙震天,金兵大乱,木华黎追杀七千馀人。合达走入延安城,坚壁不出。木华黎以城坚难猝拔,乃留军围之,而自将兵南攻鄜、坊等州。

十五年秋七月,金平阳公胡天作降于蒙古。时木华黎徇青龙堡,天作遂降。

冬十月,蒙古木华黎取金河中,所过州县皆下。时金于牛心寨侨治吉州事,木华黎自隰州攻之。知州杨贞令妻孥先坠崖,己从之,皆死。木华黎入寨,留兵守之,且使蒙古不花引游骑出秦、陇,以为声援,及视山川夷险,而自将兵下孟州、晋阳、霍邑等寨。以石天应权行台,平阳、太原、吉、隰等帅并受节制。木华黎遂趋长安,使兀胡乃不花屯守之。遣安赤将兵断潼关。

是年,蒙古主入西域诸国,进次于忻都国铁门关。侍卫见一兽,鹿形,马尾,绿色而独角,能为人言,谓之曰:“汝君宜早回。”蒙古主怪之,以问耶律楚材。对曰:“此兽名角端,解四夷语,是恶杀之象。今大军征西已四年,盖上天恶杀,遣之告陛下。愿承天心,宥此数国人命,实无疆之福。”蒙古遂大掠忻都而还。

十六年春正月,蒙古木华黎攻凤翔府,昼夜苦战,四十馀日不下,将由河中北还。金元帅右都监侯小叔袭河中,破之,杀石天应,焚浮桥而退。木华黎以天应子(干)[斡]可〈据《续纲目》、薛《鉴》改。〉代领其众。初,金主命元帅都监阿鲁带守河中,阿鲁带恇怯不能军,竭民膏血,为浚筑之计。及绛州破,阿鲁带惧,驰奏河中孤城不可守。上谓果不可守则弃之,无至资敌。阿鲁带遂弃河中,烧民居、官舍,一二日而尽。寻有言:“河中重镇,国家基本所在,设为敌人所据,则大河之险,我不得专恃矣!”金主命有司复修葺之,终不能成,故随守随陷。

三月,蒙古木华黎自河中帅师还,至解州闻喜县,疾笃,谓弟带孙曰:“我为国家助成大业,干戈垂四十年,无复遗恨,所恨者,汴京未下耳。汝等勉之!”言讫而卒。

是年,金主珣殂,太子守绪立。

猜你喜欢
  载记第十五 苻丕 苻登·房玄龄
  列传第四十一·李延寿
  卷五十六·志第二十三·柯劭忞
  卷五十九 志三十四·赵尔巽
  第六十五回 瓜镇丧师向营失陷 韦杨毙命洪酋中衰·蔡东藩
  卷十五逆贤羽翼纪略·刘若愚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四十八·佚名
  ●王弇州崇论卷之二·李衷纯
  卷八·陈均
  卷二·郝经
  卷十一·曾巩
  绎史卷一百二十四·马骕
  石崇传·房玄龄
  卷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大简·唐圭璋

      大简字敬子。   浣溪沙   拂面凉生酒半醒。廉纤小雨晚初晴。过云无定月亏盈。   庭户不关春悄悄,阑干倚遍夜深深。几回风竹误人听。   更漏子   梦期疏,书约误。肠断夜窗风雨。灯晕冷,漏声遥。酒消愁未消

  • 词余丛话 卷三·杨恩寿

    原 事《彩毫记?李白脱鞾》一折,人多笑其荒诞,不知事本正史。《旧唐书?李白传》:“日与酒徒醉于酒肆。玄宗欲造乐府新辞,亟召白,已卧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卽令秉笔,顷之,成千余章。帝颇嘉之。尝沈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鞾

  • 卷四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独乐园稿【六】吴冲卿直舍阎士安画墨竹歌阎生画竹旧所闻望中一见遥可分伊予不甚晓佳画犹爱气骨高出羣狂枝怒叶凌绢素势若飞动争纷纭蟠根数节出地底上有

  • 宛陵羣英集巻三·汪泽民

    元汪泽民张师愚同编古体【七言】宋林宗放【案宗放字问礼淳熙丁未举进士授广州通判乞祠致仕自号拙庵老人】题韩任道寓轩坤作基天作宇架以虹霓鼇作柱入窻秦云连楚雨六合为邻谁障堵试问绳床供仰俯是处江山子作主云梦胸中

  • 外国列传一·薛居正

    契丹者,古匈奴之种也。代居辽泽之中,潢水南岸,南距榆关一千一百里,榆关南距幽州七百里,本鲜卑之旧地也。其风土人物,世代君长,前史载之详矣。唐咸通末,其王曰锡里济,疆土稍大,累来朝贡。光启中,其王沁丹者,乘中原多故,北边无备,遂蚕

  • 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五·赵尔巽

      黄爵滋 金应麟 陈庆镛 苏廷魁 朱琦   黄爵滋,字树斋,江西宜黄人。道光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以直谏负时望,遇事锋发,无所回避,言屡被采纳。十五年,特擢鸿胪寺卿。诏以爵滋及科道中冯赞勋、金应麟、

  • 卷三百八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起神宗元豐三年六月盡其月   九月庚申朔,知諫院蔡卞請應差除及改更事,並令封駮司關報諫院【一】。從之。(元符三年五月己卯龔夬云云,可考。)   辛酉,命翰林學士蒲宗孟、知制誥李清臣兼詳定官制。檢正中書戶房公事畢

  •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何腾蛟传·张廷玉

    何腾蛟,字云从,贵州黎平卫人。天启元年(1621)在乡试中中举。崇祯年间授官南阳知县。当地道路四通八达,贼寇经常在那里出没,多次被打败离去。后来,跟从巡抚陈必谦在安皋山击破贼兵,斩获四百多首级,又讨伐削平当地贼寇,因此更加

  • 杨纍传·张廷玉

    杨蠧,字廷献,丰城人。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他刚直而崇尚气节。景帝病危,廷臣请立东宫太子。皇上不允许。杨蠧与同官钱..、樊英等人相约上书抗争,正值“夺门”之变发生,便罢了。天顺初年,杨蠧到畿内印马。到河

  • 卷七、多尔衮摄政及诸王内讧·黄鸿寿

    明思宗崇祯十六年,秋八月,清世祖袭帝位,以明年为顺治元年。帝时甫六岁,诸王贝勒集议以郑亲王哈朗、睿亲王金尔衮辅政。二王皆帝叔父也。 冬十月,豫郡王多铎以谋夺大学士范文程妻,事觉,审讯得实,罚银一千两,夺十五牛录。肃亲王

  • 思辨录辑要卷二十五·陆世仪

    天道类问西法地在天中四围俱有生齿海水周流于地其说似不可信然与古浑天所谓天形如卵者正相合地在空中虽是荒唐然云大气举之似亦有此理如何曰此说不但我辈难信即传其学如李之藻者亦疑之葢天气轻清地形重浊轻清上浮重浊

  • 尚书古文疏证卷一·阎若璩

    第一汉书儒林传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防今文字读之因防起其家逸书得十余篇盖尚书兹多于是矣艺文志古文尚书者岀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

  • 应变第五·吴起

    应变,即应付各种情况的变化。全篇共十节,都是讲的应付各种情况的战法。28、武侯问曰:“车坚马良,将勇兵强,卒遇敌人,乱而失行,则如之何?”吴起对曰:“凡战之法,昼以旌旗幡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摩左而左,摩右

  • 卷五十三·佚名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之三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於内外俱身受心法。住循身受心法观。炽然精进具念正知。为欲调伏世贪忧故。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

  • 序·佚名

    教外别传序世尊付法传衣。叮嘱迦叶。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将付于汝。汝当护持。并敕阿难。副贰传化。无令断绝。世尊末后殷勤。将千二百斤担子。一肩卸却。以此观之。四

  •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施耐庵

    作者施耐庵、金圣叹,成书于元明之际的《水浒传》,进入明中期以后开始在社会上风行,胡应麟、沈德符、李赞、叶画等人对此书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进行了研究。而金圣叹评点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以其精细的艺术分析和优美的文

  • 孟子外书·孟子

    相传今本《孟子》七篇之外尚有四篇,称为《外书》。东汉赵岐《孟子题辞》:“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辨》、《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之者也。”汉代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