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职官二九

〔少府监〕

文思院题下原批:「寄案:徐辑《永乐大典》本《会要》阙少府监,其官属见此。」

文思院,太平兴国三年置,掌金银、犀玉工巧之物,金彩、绘素装钿之饰,以供舆辇、册宝、法物及凡器服之用,隶少府监。监官四人,以京朝官、诸〔司〕使副、内侍三班充。别有监门二人,亦内侍三班充。领作三十二:打作、棱作、钑作、渡金作、 作、钉子作、(王)[玉]作、玳瑁作、银泥作、碾砑作、钉腰带作、生色作、装銮作、藤作、拔条作、洗作、杂钉作、场裹作、扇子作、平画作、裹剑作、面花作、花作、犀作、结条作、捏塑作、旋作、牙作、销金作、镂金作、雕木作、打鱼作。又有额外一十作,元系后苑造作所割属,曰绣作、裁缝作、真珠作、丝鞋作、琥珀作、弓稍作、打弦作、拍金作、玵金作、克丝作。计匠二指挥,提辖官一员,通管上、下界职事。上界监官、监门官各一员,手分二人,库经司、花料司、门司,专知官秤、库子各一名。分掌事〔务〕:修造案,承行诸官司申请,造作金银、珠玉、犀象、玳瑁等,应奉生活文字。库经司、花料司,承行计(科)[料]诸官司造作生活帐状,及抄转收支赤历。专知官,掌收支官物、攒具帐状,催赶造作生活。秤子,掌管秤盘,收支官物。库子,掌管收支见在官物。门司,掌管本门收支出入官物,抄转赤历。下界监官、监门官各一员,手分三人,库经司、花料司、门司、专副、秤、库子各一名。分掌事务:修造案,承行诸官司申请,造作绫锦、漆木、铜铁生活,并织造官诰、度牒等生活文字。库经司、花料司,承行计料诸官司造作生活帐状,及抄转收支赤历。专、副,掌管收支官物,攒具帐状,催赶造作生活。秤子,掌管秤盘,收支官物。库子,掌管收支见在官物。门司,掌管本门收支出入官物,抄转赤历。

真宗咸平三年三月,诏文思院打造内中金银器物,并送内东门司看验,交纳三司。所造金银,令左藏库别将一两赴三司封记为样。每料内凿一只年月、工匠、秤子姓名、色号,赴三司定样,进呈交纳。其支赐金银、腰束带、器物,类定金分厘秤比。所管工匠,委监官点检,趁逐功课,不得辄借影占。违者许人陈告。

景德四年八月,诏文思院销镕金银,令本院差人员工匠赴左藏库看拣一等金银,封样归院。监官当面看验,别无不同,即销镕打造。及置帐别贮七等金样,每内降到金银,各差行人看验,即不得支次金、杂白银。每月轮不监作员僚一名,在大门与使臣搜检。

十一月,诏:「文思院销镕所每百两金破大耗二钱半,银破五钱。」

大中祥符元年正月,诏文思院打造银器,每百两给木炭七秤,乌梅四两。

三年八月,三司言:「文思院造契丹使及臣僚金银带、蹀躞等,自今并封定逐样,于左藏库送纳。所(责)[贵]止绝弊幸。」从之。

仁宗天圣三年十二月,诏:「皇城司差亲事官四人,于文思院销镕所把门搜捡,更不差本院工匠。」

四年二月,勾当文思院李保懿言:「乞依拱宸门外西作例,差识字亲事官与在院人员同共监作,主掌官物,随界交替。内打、钑、棱、 、镀金五作各一人,钉子、拔条、场、裹剑四作共

二人,生色、装銮、洗、腰带、杂钉、扇子、平画、碾砑、藤、漆、小木、牙、玉、旋、校、糊粘、结绦、错磨、铁、玳瑁、花面、花、真珠、银(尼)土、雕木二十五作共三人。及依旧例,令监门使臣二人分监中大门,至晚放作绝后,一人止宿者,却管句两门公事。」

七年十二月,诏:「文思院造作金银生活,近频有告论工匠入外(科)[料]添和金银及诸奸弊。自今许人告捉。如得金一两,支赏钱二千;银一两,支一(阡)[千]。」

神宗熙宁二年五月二十六日,诏:「所造朱书篆玉册宝并一行法物册,合于中书省、宝合于门下省安置,只令文思院安置厅内封锁,监官提举照管。」

熙宁三年,诏:「文思院两界监官立定文臣一员,武臣一员,并朝廷选差。其内侍勾当官并罢。」

九年四月四日,三司上言:「东西两坊杂科三千余作并入文思院,委是繁重。乞添差京朝官一员,通管上、下界。每月合添食钱三千,赏罚并依旧条。」从之。

高宗绍兴元年七月十一日,文思院奏:「制造明堂大礼翰林司应奉器皿,太常寺排办合用朝祭冠服、竹册、祭器等,及不住有降料次。兼本院上、下界并为一院,并拨并到东西八作司、事材场、绫锦院各有造作,事务繁冗。又缘大礼期限逼促,欲将合用物料应承受官司并限一日应副,所贵易为办集。」从之。

八月三日,工部奏:「文思院见造明堂大礼法物,除分擘官工制造外,所有合行和雇钱,欲乞下户部限日下支给和雇,趁限造作。」从之。

三年三月七日,工部言:「本部所辖文思院旧系分上、下界,两院监官各三员。内文臣一员系京朝官。监门官各二员。其上界造作金银、珠玉,下界造铜铁、竹木、杂料生活。昨在京日,两院相去稍远,以隔奸弊。今本院更不分上、下界,所造金银生活与铜铁交杂,无以检察。兼又拨并到皮场、绫锦院、事材场、东西八作司、少府监铸印司六局共为一处,事务繁冗。欲乞令文思院依旧分为上下界,各差监官、监门官一员,庶几各认所管事务,不致交杂。其监官于文武臣内通差,文臣差京朝官,武臣差大小使臣,自来系少府监辟差。今来少府监已并归工部,合系本部使阙辟差。」从之。《中兴会要》。

十月十六日,干办文思院上界于淙言:「本院系造金银等生活,其门阙人守把,搜检出入。缘在京系步军司差厢军一十人,每月一替。欲乞依例差拨。」从之。

五年三月五日,工部言:「据文思院下界申,见承官告院牒,诸色官告万数浩瀚,系告青白丝线带子系用机织造,阙少人匠,织造不前。今相度,乞将封赠并焚黄告除四品以上及职事官监察御史以上并用丝线带子,其余官依造空名官告料,权用碧绿绫带子充代,每五十条为一料。其合用工料,令户部量审支给,候将来告命稀空日依旧。」从之。

五月七日,工部言:「近承指挥,措置织造官告、度牒绫。除已令文思院见行织造,缘今来诸军功赏并官员升改、支降度牒所用绫帛浩瀚,应办不前。欲乞下逐路转运司措置织造,每年共造十万匹,候及二万匹,逐旋送纳,仍自绍兴

五年秋季为始。」从之。

六年正月七日,提辖文思院上、下界郑绩言:「伏 近降敕命,『上自中禁,下暨庶邦,并不得以金为饰。』本院所造天宁、干龙、天申圣节功德疏金镀银轴、销金复帕、褾带,学士院取造绫罗纸,及应降料造御炉,内司应奉旧用镀金名件,祗候库依格支赐班直、行门等诸色浑间金镀银腰带,国书匣合,铸节度、承宣、观察使以上牌印,依法式合用镀金兼造随宝册缕金褾子,合与不合依旧 」诏功德疏()轴头、褾带、复帕改用生色外,余依旧制。」

七年五月二十四日,诏宁德皇后谥宝依礼例用金铸造。先是,令文思院用玉造圣文仁慈显孝皇帝、显肃皇后郑氏宝二颗,太常寺契勘国朝礼例,诸后谥宝,曾垂帘听政用玉;其不曾垂帘听政,止用金,故有是诏。

十二年六月十四日,工部言:「乞下皇城司,依已降指挥,差拨识字亲事官四人充上、下界监作祇应。仍每季一替,分番止宿,隶属本部。以造作金银、犀玉、绫罗锦帛生活尽系贵细宝货物色,(金)[全]藉览察关防,庶几有以革绝奸弊。」从之。

十六年三月五日,诏文思院上、下界共置请纳拘押官物生活官一员,仍差枢密院使臣。理任、请给等并依本院监门官例。从权工部侍郎钱时敏请也。

二十六年闰十月二十四日,工部言:「据将作监申,乞将文思院今后遇有造作紧切生活,许令本院先次约度,预借工物支用。若文思院辄敢将工物过正料数预借,并计赃坐罪。本部今勘当,依所乞事理施行。所有过正料借支计赃坐罪一节,缘自来关借工物,候正料下日出豁,如有少数,自合贴支;如有大支数目,即回纳入官。所乞过正料预借计赃坐罪一节,即难以施行。」从之。

十二月三日,工部言:「据文思院界申,本院逐时造作诸官司应奉生活最为重害,即日对工除豁,所支工钱低小,其手高人匠往往不肯前来就雇。缘上界已免对工除豁,其下界亦合一体。今欲依已降指挥,立定工限,作分钱数,与免对工除豁支破工钱,庶得易为和雇手高人匠造作生活。」从之。

三十一年四月九日,权工部侍郎兼侍讲黄中言:「文思院前后所造诸百官司金银腰带、束带、器皿之类,从来止是本院造作,成钉了当,方赴元申请官司送纳。及至日后添修换造,却有换易并折两重,元造官司及收掌去处并不任责,暗折官物,动以万计,有司无以稽考,深属未便。今相度,欲自后遇有诸司申请添修换造金银腰带、束带、器皿之类,并勒令文思院合(千)[干]人先就所收掌官司当官折剥,看验秤制。见得的实两重,然后赴院,重别委官监视金不销造作。俟造作了当,镌凿年月、两重、监专、作匠姓名讫,赍赴元申请官司,当官交秤实净金银数目,方得成钉。如日后添修换造稍有欠折金银两数,即勒令元收掌官司合干人陪偿,庶几尽革前弊。」从之。

十六日,权工部侍郎兼侍讲黄中言:「昨户部措置(置)文思院造作诸百官司镀金器物,令监造礼物处擗截屋三间,委

太府寺官一员,别勾追作匠,同本院监官监视镀造。今据文思院上界提辖监官王依等言,今年系明堂大礼年分,应办诸百官司添修换造生活数目至多,往往多是镀造之物。兼本院监官止是独员,若赴礼物局镀造,委是实妨碍本院造作。乞下户部,委官权就本院夹截作屋,别行追唤作匠,同共监视,庶得两不相妨。大礼了毕,却行依旧赴礼物局镀造。」从之。

孝宗隆兴二年六月七日,诏礼物局并入文思院,元差人吏并罢,仍委叶颙检察措置。先是,侍御史尹穑上言:「礼物局岁遣使,所用礼物亦有定限,别置一局差官,每岁开结局官吏请给,酬赏费耗,乞行废罢。」故有是命。

二十六日,尚书左司郎中叶颙〔言〕:「得旨,检察措置文思院。今照得两界法式工限经来年深,比今制造大小轻重不等,合行委官重行修立。两界监官廨,合难与本院邻墙此句疑有误。,两门司人吏缘旧例递迁本院手分,是致同情。乞令别募有行止人申部收补,不与本院人吏递迁。」并从之。

五年三月四日,诏:「文武官诰身及僧道度牒,并依旧式,以文思院制敕六字织造,复行旧法。」以工部侍郎姜诜言:「自罢文思院制敕绫,用诸州杂花绫,假冒犯禁者多,乞依旧法。」故有是诏。

淳熙三年正月十七日,诏内藏库给药犀下文思院,专充制造官告轴头使用。先是有旨,自今官告院阙犀象轴头,并令工部申取朝廷指挥,更不知行市及舶司收买。至是文思院申,乞支降。

九年三月十日诏,监文思院上界叶薿放罢,专库罗茂等并决配。以本院打造礼物金银合支工钱,除克以充糜费,且失觉察偷盗,棘寺具狱来上故也。

五月二十六日,工部言:「文思院上界近兴大狱,寻下将作监条具措置,令行革弊事件。数内一项:上界所管金银、珠玉、犀象等官物浩瀚,全藉专副掌管。本院虽有绍兴十四年指挥,许行踏逐曾经历库务、有行止小使臣校尉一名充专知官,二年为界,(蒲)[满]无违阙,减二年磨勘。小使臣校尉畏惧重难,累年无人肯就,止令手分时暂兼权,致工匠等通同作弊。今乞照下界例,从都官权于副尉内拟差专知官一名赴院管干。所有酬赏请给等,并从上界专知官已得指挥,候有使臣日仍旧。」从之。

七月十三日,将作监条具措置文思院革弊事件下项:「一,两院造作虽有作家官工掌管,监官专副监视,往往关防不尽,致行人匠偷盗。今乞应人匠各令送饭,不得非时出作;及令监作亲事官专一在两院作下机察监视,遇晚看验,秤盘点对数足,入库讫,方得放作,不得于作下别立小库寄收。如有违犯,密切令监作赴省部陈告。一,打造器物,系临安府籍定铺户一十名,监视金不销,交付作匠,以免夹杂。近缘前界作弊,止差浮泛牙人。(令)[今]欲下临安府拘集元来铺户,周而复始。日后遇(关)[阙],从本院报临安府踏逐拨填,各正身赴院(有)[看]验。一,作匠入作时,合用金银各支一色,令铺户看验色额秤盘。遇晚收作,令铺户将器物再行看验。元

色额秤盘数足,方得入库,同专副封锁。一,两院各用工钱,乞委官同文思院官躬亲监视,当官支散。一,两院手分,近来往往令兼权专副,至通同作弊。乞自今并不许兼权专副。其秤、库子、门司、手分合干人等,并不许亲属在院执役,及作过曾经断勒人并私名不得入院。一,昨礼物局制造正旦生辰礼物、人使衣带,自来系户部牒临安府使臣院长火下及本地分都监、巡警造作,机察工匠。今乞照应礼物局礼例,每遇造作,具申省、监,牒临安府仍旧差拨。一,文思院上界打造金银器皿,自来止凭作家和雇百姓作匠,承揽掌管金银等,拘辖人匠造作,以致作弊。今乞将合用打作作头等,令本院召募有家业及五百贯以上人充。仍召临安府元籍定有物力金银铺户二名委保。如有作过人,令保人均陪。若召募未足,即令籍定前项铺户权行隔别,承揽掌管。」并从之。

九月九日,诏:「文思院上、下界拘押官就差转运司见差指使,每月依本使臣兼局例,量与添给钱酒。」

十二年十一月五日,前将作监朱安国条上文思院三事:「一,侵欺失陷之弊起于转料,乞令自今不得转料。仍备坐隆兴二年左司郎中叶颙所立限,行下御史台,牒文思两界,遇有抛降造作,分别紧切常程项目,当日申工察,照限检举。如或留滞,径牒所隶,先将承行人吏断罪。违一日者杖一百,违三日者勒罢。俾经由应办官司知所警惧,则立限之法可以必行。一,旧来抛降金银,专以制造器皿,至于给散工食则例用一色具钱,故金银出入,莫非官物,门头易为关防。近来所支工钱,(当)[常]是纽折金银,专库工匠得以影带出入,并缘为奸。乞令户部自今文思两界除打造器物合支金银外,雇工食钱并给一色钱会支散,庶免影带偷窃之弊。一,皇城司差亲从官二名,充本院监作,每一季一替,自以与监官不相统摄,动辄胁持,及与合(千)[干]人兵共为奸利。乞自今后,差亲从官监作,以除去奸盗之根本。」并从之。

十三年正月二十七日,工部侍郎李昌图言:「文思院昨承淳熙九年九月十六日指挥,令别置金银雇工杂物新历抄转。自后本院虽曾别置,却乃仍旧誊过旧历尾虚桩数目,是致无从稽考。乞令将作监取索本院应管赤历,逐一点对,驱磨实管官物数目,截日创新,起置抄转。所是旧管文历权行架阁,庶得易为稽考。」从之。同日,工部侍郎李昌图又言:「文思院省记条格,门司迁贴司,贴司迁手分,手分迁押司官,押司官头名满三年,补进武副尉。过江以后,不差押司官,其专知官系都官差拨,缘此手分既无可转补,门司又不得递迁,公事绝无希觊。乞自门司而上,次第迁补。知、副知以二年为界,通理十七年,许补进义副尉。庶几人吏有所(雇籍)[顾藉],不敢冒法。」从之。

三月十日,工部言:「乞令文思院遇支请到料次工钱,即申将作监,从本监转委丞、簿,同本院提辖监官监视支散。于旧来循例桩留二分半工钱之内,以半分给还工匠。其

余二分,以头子钱为名,一分专备工匠急阙借兑,一分充诸杂缘公糜费使用。不许妄乱从私支破,各置赤历,分明抄转,日书提辖监官,月终申解将作监,驱磨点对结押。其工匠急阙借兑一分钱数,正料到院,日下拨还。委本监常切检察,如于已存留三分之外,别有分文(灭)[减] ,许工匠径赴本部陈欣。」从之。新除将作监何澹〔言〕:「文思院有所谓杂支钱者,每二钱一贯桩留二百五十文在院,谓之二分半钱,以充诸杂糜费。如般担脚剩、补填折阅、额外庸雇、缓急犒设、非时修整之类,皆是缘公之费,势不能免。乞将上件钱以半分给还工匠,二分存留在院。」下工部勘当,而有是请。

闰七月二日,诏:「文思院上、下界并为一门出入,以上界监门充外门监官,下界监门充中门监官。」从工部侍郎李昌图请也。

十月六日,令本院上、下界印并为一面,以『文思院印』为文,提辖掌之。两院门记并为一面,以『文思院门之记』为文,大门监官掌之。

十四年四月七日,文思院言:「二岁合织绫一千八百匹,用丝三万五千余两。近年止蒙户部支到生丝一万五千两或二万两,止可织绫八百余匹。每遇大典礼恩赏,出给告命拥并,遂行陈(情)[请],用杂花绫纸。乞岁支生丝三万两,织造绫一千五百余匹。」从之。

九月二十九日,诏:「文思院上界减巡防兵士二人,下界减造作工匠五人,大门兵士二人。」先是,上界专知官一人,手分二人,库经司兼花料司一人,秤子一人,库子一人,工匠一十三人,巡防兵士六人;下界手分三人,库经司兼花料司一人,门司一人,秤子一人,库子一人,铸印司篆文官、副篆文官各一人,铸印司工匠三人,造作工匠三十三人,大门兵士十人。于是司农少卿吴燠请减冗食,下敕令所裁定,而有是命。

绍熙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提辖文思院林复言:「本院旧差皇城司亲事官四名守把搜检,不合使之监视打造,(逐)[遂]致反有偷盗,因而罢去。见今止令临安府厢军守把,无足倚(伏)[仗]。」工部、将作监看详:「差皇城司兵士四名,专一搜检两门出入。其食钱欲于两院一分杂支钱内,依史馆把门亲事官例支破。所有见差步军司、临安府守把厢军,欲依旧存留,充两门守把,遇夜巡防。」从之。

嘉定四年七月十六日,臣僚言:「古人设官分职,有长有属,非徒以备数也。今四提辖官所以总财货出纳之权,居长者不领其事,为属者专其权于己,此其为弊久矣。姑以文思一院言之,凡所制造出入,监官自专,而辖长若无闻焉。上而曰部,曰监,止凭文移,无所参验,甚非祖宗创立提辖院官之意。今欲乞将见管金银钱物,令辖长照元管实数点检,应干钱物出入,先经辖长判押,然后同共支散。凡有造作器皿,提辖官不时下院点检。其提辖官不能悉心举职,亦乞严加责罚。若是,则监官得以自明,辖官不为虚设。自余三(割)辖,未免间有此弊,乞并令提辖官主其纲领。」从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二九 〔少府监〕 〔染院〕

〔染院〕

【宋会要】

西内染院,在金城坊旧日染坊。太平兴国三年,分为东、西二染院。咸平六年,有司上言「西院水宜于染练」,遂并之。掌染丝、帛、绦、线、绳、革、纸、藤之属。以京朝官、诸司使副、内侍一人监,别以三班一人监门,领匠六百十三人。西染色院,在金城坊,掌受染色之物,以给染院之用。太平兴国二年,置东染色库。三年,又置西染色库。咸平二年,省东库。以京朝官及三班二人监,兵士十七人。

(大)[太]宗淳化元年七月,诏:「染院染帛,除内中取索仍旧以红花染外,自余并给苏木。」

真宗咸平二年正月,诏:「每年染院端午、冬衣、十月一日、承天节、春衣五料,自今三司自二月一日后,预将五料数目支付,依次出染。至八月终管足。」

四年七月,诏:「染院梁物,须依元定料例染璁,(下)[不]得增减物料。如偷兑抵换,(提)[捉]获及陈告得知赃验明白者,杖配外州。」

大中祥符八年三月,诏都大提举诸司库务司「取元并染院文字看详,及亲相视见今染院及三司乞移入旧东染院利害,件析以闻。」当司相度:「东院舍屋数少,地位窄狭,柴蒿场并工匠营房相去遥远,俱不便近。欲只就西院开水池五所,置斗门放水,充洗濯物帛,(过)[遇]使即开斗门,夜间下栈 闭。本院内金水河两岸,即创置短墙遮护,不许放入浊污河水。遂勒本院相度。据专典军员兵匠众状称,若开小池,置斗门,放水洗泽疋段,遇水浑浊,退入护龙河,旋放清水。常程染练日,一两度换水;大段染练日,须至三度换水。约使金水河五十分中一二分,久远委不 事,亦无矾水颜色相犯。柜水河一道,长二十二步,深四尺,阔三尺。洗泽疋段池五所,各长二丈五尺,阔六尺,深二尺,放水深一尺五寸。退水渠一道,长五十二步,深七尺,阔四尺,内二十二步卷軬。今相度,只稍阔二尺。护河墙百二十六堵,各五尺。东院地位窄狭,河水细小。西院去请柴蒿场务,远者五里已下,日般三五转,人匠不破功。东院则近无柴蒿场,去城西诸场务请柴蒿约十二里至十四里有零,日般一转。西院工匠至本院约一里已来,东院营往回约二十八里,每日守门去,辰时方到,申时放作,酉时到营。如是放晚,趋门不及,无处安泊。又据壕塞计料到,开(握)[掘]柜水河、洗泽池、退水渠并护河墙,擗掠旧金水河,约(后)[使]千七百九十八工,诸作约使条砖九万一(十)[千]二百口,方砖四千口。斗门一十一座,约使金口石柱子二十二条,各长五尺,径一尺二寸;座子石二十二段,各自方一尺五寸,厚五寸;厌柱石二十二段,各长二尺,阔一尺二寸,厚五寸;约使 连长三十五条, 木二条。泥饰护河小墙,使麦 六十三束已上。除诸作约计到功料共三千七百四十五工。」并从之。

神宗熙宁二年十月四日,三司言:「监西染院皇甫宗宪等言,窃见在京见卖渍污浙绢,第一等浙绢每疋一千二百至四百,彩绢每疋只一千已来,显是

受赐之人皆愿生帛,兼省官中虚费人工材用。今后如遇支赐诸般例物衣服彩绢,如愿请生帛者,即乞换支渍污及第一等浙绢,实为官私之便。」从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二九 〔少府监〕 绫锦院

绫锦院

【宋会要】

绫锦院在昭庆坊。干德四年,以平蜀所得锦工二百人,置内绫院。太平兴国二年,分东、西二院。端拱元年,合为一。以京朝官、诸司使副、内侍三人监领,兵匠千三十四人。太宗(辛)[幸]西绫锦院,命近臣从观织室机杼。咸平元年,令改织绢。

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十一月,诏:「绫锦院月供物料帐,除前帐如见在依旧攒计外,别立项,具某月日至某日织造若干数,于某库送纳,长阔斤重料例,不须更桩应在。」

神宗熙宁七年十月五日,诏:「减罢绫锦院工匠。仍候额内有阙,即令本院勘会的实合要造作得力人,却申三司勾抽,归院填阙。如或非泛生活,即须先于差出闲慢处抽那,不足方申三司权抽。造作了日,发遣归本处。」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二九 〔少府监〕 文绣院

文绣院

【宋会要】

崇宁三年三月八日,试殿中少监张康伯言:「今朝廷自乘舆服御至于宾客祭祀用绣,皆有定式,而有司独无纂绣之工。每遇造作,皆委之闾巷市井妇人之手,或付之尼寺,而使取直焉。今锻炼、织贡、纫缝之事,皆各有院,院各有工,而于绣独无。欲乞置绣院一所,招刺绣工三百人,仍下诸路选择善绣匠人,以为工师。候教习有成,优与酬奖。」诏依,仍以文绣院为名。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二九 〔少府监〕 裁造院

裁造院

【宋会要】

裁造院,旧在利仁坊,后徙延康坊。掌裁制衣服,以供邦国之用。初有针彩院,左藏库有缝造针工,给裁缝之役。干德四年始置此院,以京朝官、三班内侍二人监,别以三班一人监门,领匠二百六十七人。

真宗景德三年三月,诏罢裁造院执针女工。本院所管什物,每季作帐上三司。

七月,诏:诸王宫院所占工匠,定名差往,不得替换。

大中祥符三年七月,诏:「裁造院于步军司抽剩员二十人,巡宿看管官物,递相觉察,每季一替。」旧十月一界,差剩员为捧迭衣物者,不须别差。

五年二月,诏:「裁造院自今应承受房卧及绣造物色,本院绣造不逮者,分于奉节指挥及百姓绣户,支工钱令绣造。即不得抑勒差配,更不令三尼寺绣造。须监官当面支散工钱,无纵减刻。其皇城司所绣生活,系内降细绣,止令裁造院匠了当,即不得影占绣匠。」

八年闰六月,赐裁造院人员缗钱。先是,本院言:「自来每三年一界交割,第赐缗钱,今已四年,乞依例给。」故有是赐。

仁宗天圣三年四月,诏:「裁造院自今止绝官僚不得就本院帮请衣服段子,止将逐节界造到衣服领段,共作五限交纳。」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三○ 〔将作监〕 〔提举修内司〕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 王敬则陈显达·萧子显
  1923──中華民國十二年癸亥·郭廷以
  建康实録卷二十·许嵩
  ●明朝小史卷二 洪武纪·吕毖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四十五·佚名
  卷五·叶盛
  卷十四·胡一桂
  二五 周瘦鹃·周作人
  太宗文皇帝圣训序·顺治
  通制条格卷第五·拜住
  四、东北一百五十年的安宁·蒋廷黻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与洽·唐圭璋

      与洽字景周,号赣庵,秦王德芳九世孙。绍定二年(1229)进士。姓氏亦见自号录。洪咨夔平斋文集卷二有寄赵景周抚干诗,盖曾官安抚司干办公事。   摸鱼儿   梅   甚幽人、被花勾引,庭皋遥夜来去。江空岁晚谁为伴,只有琼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二齣·谢谠

    第三十一齣 仁主赐婚〔末上〕瑞香遍满玉楼春。庆贺新郞催拍频。烛影摇红双劝酒。称人心处感皇恩。将宫女赐爲夫人。今宵合卺。喜气盈门。远远望见华灯灿烂。綵轿峥嵘。想是新人来也。不免叫赞礼人伺候成亲则个。呀。

  • 卷八十七·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八十七明 高棅 编七言律诗六接武【下】李益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北风吹鴈数声悲况指前林是别时秋草不堪频送逺白云何处更相期山随匹马行看暮路入寒城独去迟为向东州故人道江淹已拟惠休诗盐州

  • 列传第四十五 王茂 曹景宗 席阐文 夏侯详 吉士瞻 蔡道恭 杨公则 邓元起 张惠绍 冯道根 康绚 昌义之·李延寿

    王茂字休连,一字茂先,太原祁人也。祖深,北中郎司马。父天生,宋末爲列将,克司徒袁粲,以勋历位郡守,封上黄县男。茂年数岁,爲大父深所异,常曰:“此吾家千里驹,成门户者必此儿也。”及长,好读兵书,究其大指。性隐不交游,身长八尺,洁白美

  • 王隱晉書卷四·汤球

      瑞異記 史通書志云。王隱後來加以瑞異。斯則自我作故。出乎胸臆。而諸書所引。則又有作石瑞記。或作名瑞記者。其瑞異分記云。不能定也。故除別錄引作石瑞記。及實見為石瑞記外。姑依晉書五行志前後錄出。以俟攷

  • 第三十三回 得主援高行周脱围 迫父降杨光远伏法·蔡东藩

      却说唐闽交争的时候,正晋辽失好的期间。晋主重贵,自信任一个景延广,向辽称孙不称臣,辽主已有怒意,见三十一回。会辽回图使乔荣,来晋互市,置邸大梁。回图使系辽官名,执掌通商事宜。荣本河阳牙将,从赵延寿降辽,辽主因他熟悉

  • 卷之九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十四·佚名

      顺治四年丁亥九月戊戌朔遣福建道试监察御史梁应龙巡按苏松  ○庚子厄鲁特部落顾实汗遣卫徵噶布楚等贡驼马宴赉如例。  ○辛丑卯刻京师地震  ○以故明庶吉士姚文然刘余谟、杨栖鹗、张悬锡李化麟、为内翰林

  • 一七○ 寄谕四库全书处总裁各省进到遗书及翰林院贮书不许私携出外·佚名

    一七○ 寄谕四库全书处总裁各省进到遗书及翰林院贮书不许私携出外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大学士于<敏中>、领侍卫内大臣 和硕额驸 衔书 公福<隆安>字寄四库全书处总裁,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奉上谕:据英廉奏,所有黄寿

  • 史记集解卷六十一·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

  • 文王官人第七十二·戴德

    王曰:“太师,慎维深思,内观民务,察度情伪,变官民能,历其才艺,女维敬哉。女何慎乎非伦,伦有七属,属有九用,用有六微:一曰观诚,二曰考志,三曰视中,四曰观色,五曰观隐,六曰揆德。”王曰:“于乎,女因方以观之。富贵者观其礼施也,贫穷者观其有

  • 门人薛侃录·王守仁

      〔1〕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人安有工夫说闲语,管闲事”?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   〔2〕侃问:“专

  • 榕村语录卷三十·李光地

    诗文二离骚顷注得一过看出此人学问条理读的书既多一字不乱下都合义理今人不得其意説他忧惶瞀乱所以一句説向天一句説到地何尝如此此人若及圣门恐不在游夏后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然絶无片言只

  • 卷上·刁包

    孔子天地也,朱子日月也,二程子嗣天地而开日月之先者也。非天地则日月无安顿处,非日月则天地亦何以灿然于天下万世哉。今之学道者,须自梁溪登考亭,自考亭登尼山,纔不差却路径。仁义礼智之德,配乎元亨利贞,故曰天德。教养刑赏之

  • 卷二·俞汝言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平义卷二      秀水俞汝言撰桓公【名轨史记名允惠公子隠公弟母仲子夫人文姜在位一十八年諡法辟土服远曰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故不言即位先君不以其道终子弟不忍即位也继故而言即位则是与闻

  • 解诸法品第四·佚名

    佛复告持心梵天。如来已度世间境界。示世俗教习乐于俗。欲度于世乐灭方俗。是谓世间之五阴也。其自念言:世我所度灭尽于世。求于五阴。游于道者,则名曰二所慕之径。复次梵天。所以名曰五阴者何。其五阴者方俗言耳。求诸

  • 第十四卷·佚名

    不思议观陀罗尼真言品第二十二尔时释迦牟尼如来。诰观世音菩萨摩诃萨言。汝当重说出世最上广大解脱莲花秘密心王曼拏罗印三昧耶。令受持者慧解开悟。一切无碍自在挺特。升证最上一切胜解无上菩提。悉地满足。尔时观世

  • 菩萨地持经 第四卷·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四卷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菩萨地持方便处施品第九复次菩萨。次第满足六波罗蜜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