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八、子思生年考(附颜般、王慎、长息)

《孔子世家》云:“伯鱼年五十,先孔子卒。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作《中庸》。”子思生年无考。伯鱼之卒,在周敬王三十七年。(《考辨》第二六。)或谓遗腹生子思,则子思生,至迟亦在周敬王三十七八年也。《檀弓》:“子思之哭嫂也为位,妇人倡踊。”是子思有嫂也。子思既有嫂,则知其有兄矣。(袁枚《随园随笔》引宋白《续通典》,子思兄死,使其子白续伯父,未知何据。)伯鱼早卒,而子思有兄,则子思之生,不能甚前。或谓其亲受业于孔子,决不然矣。(《孔丛子》有孔子子思问答,不可信。又谓子思从孔子于郯,遇程子,又“孔子卒,子思为丧主,四方来观礼。”若子思年既长,尤非也。)相传伯鱼生一子子思,未为得实。而年寿亦可疑。孟子记鲁缪公尊礼子思。《汉 艺文志》《子思》二十三篇,班氏云:“为鲁缪公师。”余考缪公元年,在周威烈王十一年,(详《考辨》第四十七。)去孔子之卒六十四年。若子思年六十二,无缘值鲁缪。或谓六十二,乃困于宋作《中庸》之岁,或谓六十二乃八十二之误。(此毛氏《四书賸言》载王草堂《复礼辨》,及孔继汾《阙里文献考》之说。)此皆无证。然《中庸》伪书出秦世,则前说尤不足信。(《孔丛》称,“子思年十六困于宋,作《中庸》。”益荒诞。)孟子称:“子思居于卫,有齐寇,或曰盍去之?子思曰:如伋去,君谁与守?”卫、齐之事,不审在何年。《年表》缪公元年,(实已鲁缪公之九年,详《考辨》第四十七。)齐伐卫,取毋丘,以前则无考。然孟子曰:“子思臣也,微也。”观鲁缪之敬重子思,知子思居卫当在中年壮岁。大抵子思先曾事卫,归老于鲁,乃当缪公世也。(《孔丛》:“子思居卫,鲁缪公卒。”其误不待辨。)卒年亦难定。若以寿八十二计,则最晚不出缪公十四年,乃在周威王末年,其年世与墨子正相当。《孔丛子》:“子思游齐,陈庄伯与登泰山。”陈庄伯即田庄子,其卒当鲁缪公之五年。惟《孔丛》不足据,子思果游齐与否,其游齐而见庄子,当在何时,今亦无可详定也。(《通鉴》据《孔丛》,书子思言苟变于卫侯,在周安王二十五年,去孔子卒百二年,此决误。《孔丛》旧注谓卫敬公,亦未详所据。何孟春《馀冬叙录》论其事云:“子思居卫,必是卫悼、敬、昭公时,昭公时卫属于晋韩赵魏氏,贤者已自难安其国。怀亹慎秃皆弑君贼,卫非父母国也,子思忍复面其人,为之谋而不去耶?孟子曰: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又曰:缪公之于子思,亟问,亟餽鼎肉,子思不悦。又曰: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缪公之尊礼子思如此,子思之自尊如此,子思是时年登期颐,于父母国有贤君焉,公仪休为相,泄柳、申祥为臣,而子思顾不老焉,而适乱国,与逆贼语邪?子思居于卫,有齐寇,子思不去,孟子曰:子思臣也,微也。必子思少壮从仕时事。子思言苟变于卫,果有是事,必在悼、敬、昭公时,而记者误耳。”《孔丛》又云:“田子方遗子思狐白裘”,二人年正相当,然事不足信。崔述已辨之。)

章太炎《文录 徵信论》有辨子思不师曾子一节,谓:“宋人远迹子思之学,上隶曾参。寻《制言》《天圆》诸篇,与子思所论述殊矣。《檀弓篇》记曾子呼伋,古者言质,长老呼后生则斥其名,微生亩亦呼孔子曰丘,为师弟子之徵也。《檀弓》复记子思所述,郑君曰:为曾子言难继,亦礼抑之。足明其非弟子也。”今按:《汉志》,曾子、宓子皆著孔子弟子,李克子夏弟子,世子、公孙子七十子弟子,独子思云“孔子孙,为鲁缪公师”,不云师曾子。虽章氏所据《制言》《天圆》诸篇,未必真曾子书,《檀弓》亦难尽依信,然子思师曾子,其说不见于先秦,则诚可疑也。

又按:《檀弓》:“子思之母死于卫,柳若谓子思曰:子圣人之后也,四方于子观乎礼,子盍慎诸?”郑《注》:“子思伯鱼子。伯鱼卒,其妻嫁于卫。柳若,卫人也,见子思欲为嫁母服,恐其失礼,戒之。嫁母齐衰期。”今按:“子思曰:吾何慎哉?有其礼,无其财,君子弗行也。有其礼,有其财,无其财,君子弗行也。吾何慎哉?”则子思之所憾,在于无财无时,不得尽其礼,未见欲为嫁母服恐失礼之意也。郑《注》谓其嫁母者,乃据《檀弓》别章:“子思之母死于卫,赴于子思,子思哭于庙。门人至,曰庶氏之母死,何为哭于孔氏之庙乎?子思曰:吾过矣,吾过矣,遂哭于他室。”郑《注》:“子思母,嫁母也,姓庶氏,嫁母与庙绝族。”郑谓子思母嫁母,特据本文“庶氏之母死,何为哭于孔氏之庙”而云也。然子思母既再嫁,则葬祭之礼,别有主其事者,柳若何以有四方观礼子其慎诸之戒?子思亦何以有无财无时不得备礼之叹?此又不可通之说也。窃谓子思有兄,而子思亦非嫡。子思生母,殆非伯鱼之正妻。《礼 丧服》:“庶子为父后者,为其母缌。”《传》曰:“何以缌也?曰:与尊者为一体,不敢服其私亲也。然则何以服缌也?有死于宫中者,则为之三月不举祭,因是以服缌也。”又曰:“士为庶母缌。”庶妾不得与嫡妻比尊,即不得入于大宗之庙。故曰:“庶氏之母死,何为哭于孔氏之庙也。”谓庶氏之母者,谓子思非嫡出,故子思生母乃庶氏之母耳。(刘师培《左盫集》,谓本文庶氏之母当作庶氏之女。母涉注文嫁母而讹。《急就篇》卷一庶霸遂,颜《注》曰:庶氏之先出卫之公族,以非正嫡,遂号庶氏。《礼记》曰:子思之母死于卫,庶氏之女也。则唐初本经文作女,不作母。窃谓《檀弓》正文若果作女字,亦谓其非伯鱼正妻,即义不得为妻,故曰庶氏之女耳。然子思母卒,年寿已高,或人岂得当子思面者称之为庶氏之女乎?且郑注嫁母,明是直顺正文庶氏之母来,故又增曰姓庶氏,是谓其嫁庶氏。殆后人疑其不可通,于是又故说为庶氏女。非别有的据也。)子思本居卫,故其母在卫。其母之死,子思适返鲁,闻其赴,哭之。又至卫营丧葬,故柳若谓四方于子观礼也。《正义》引张逸问:“旧儒《世本》,皆以孔子后数世皆一子,礼适子为父后,为嫁母无服。《檀弓》说子思从于嫁母服何?”郑答云:“子思哭嫂为位,必非嫡子。或者兄早死无继,故云数世皆一子。”郑谓子思非嫡是也,谓其为嫁母服,则非。(参读《考辨》第一四八附篇。又张蒿菴《闲诂》亦云:“昔者子之先君丧出母乎,出母者,所生之母也。《吕相绝秦》曰,康公我之自出,则出之为生明矣。”此辨出母乃谓所自出之庶母,与余说可相证。又《谢梅庄遗集 纂言外篇》谓“子上不丧出母,庶子为父后也。门人先君子丧出母之问,谓孔子于颜夫人也。以自出为被出,以先君子为伯鱼,此读《檀弓》者之卤莽。”又夏炘《檀弓辨诬》,亦辨孔门三世出妻之诬。李慈铭《绝缦堂日记》谓:伯鱼早死,故其妻改嫁。是圣门本无出妻事,郑康成注惟曰伯鱼卒,其妻嫁于卫,见其精慎。既知非出妻,而又回护郑注,是五十步与百步也。)

又按:《孟子》:“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人表》费惠公、颜敢、王慎、长息同列四等。敢般形近而误。慎顺字通。费惠公即鲁季氏之僭。(《困学纪闻》八,参读《考辨》第三五,第四八。)《颜氏世系》云:“无繇生回,回生般。”则谓般乃颜子之子。又谓般与王顺同师子思,则颜子之子,其年不下于孔子之孙,何乃师子思乎?其信否无可考。长息,公明高弟子,见赵岐《注》。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九·刘昫
  第四卷·王方庆
  卷一百七十九·杨士奇
  二六七 谕内阁改编《明纪纲目》着仿照《通鉴辑览》办理并查改《明史》对音讹舛之处·佚名
  三国史记卷第八。·金富轼
  强伸传·脱脱
  邓子龙传·张廷玉
  卷五·郭琇
  唐纪十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下贞观六年(壬辰、632)·司马光
  卷二百三下·雍正
  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卷二十三斗讼律·窦仪
  同治三年三月廿八日·曾国藩
  邝富灼·周诒春
  四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六十八·彭定求

        卷868_1 【梦丹书】李亨   厥不云乎,惟其惟时。上天所保,福禄不亏。   卷868_2 【梦黄衣童子歌】李豫   中五之德方峨峨,胡胡呼呼何奈何。   卷868_3 【梦扬州乐妓和诗】刘禹锡   花作婵娟玉作妆,风

  • 谢绛·唐圭璋

      绛字希深,富阳人。生于至道元年(995),以父涛荫试秘书省校书郎,复登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甲科。知汝阴县,迁光禄寺丞。召试,擢秘阁校理。历官至朝大夫,行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造,出知邓州。宝元二年(1039)卒,年四十五。   菩萨

  • 卷四·刘克庄

      陶弼商翁与杨畋乐道同时,一生仕宦广西,晚守钦、顺二州。集中多佳句,前已采其一二。它五言如《塞上》云:“星落胡王死,河穷汉使归。雪山经夏冷,天马入秋肥。”《观教战》云:“晋兴由帅让,楚败以师喧。&rdqu

  • 第二十一出 文华祭海·王世贞

    【乔八分】〔丑领众上〕腰悬金印气英豪。耀日旌旗间宝刀。长驱水陆驾波涛。先声后实。直捣向倭巢。少壮曾无汗马功。止因权要拜元戎。提兵且玩江南景。那管民财尽劫空。我赵文华素无龙韬豹略之才。遽统蚁集蜂屯之众

  • 提要·陈泰

    (臣)等谨案所安遗集一卷元陈泰撰泰字志同别号所安长沙茶陵人延佑二年进士除龙泉县主簿栖迟薄宦惟以吟咏自适竟终于是官其著作亦未成集至其曾孙朴始裒辑以成此编故曰遗编明成化中其来孙铨等重刋巻末有旧题六字云后叚蠧损

  • 卷二百六十八·列传第二十七·脱脱

        柴禹锡 张逊 杨守一 赵镕 周莹 王继英 王显   柴禹锡,字玄圭,大名人。少时,有客见之曰:"子质不凡,若辅以经术,必致将相。"禹锡由是留心问学。时太宗居晋邸,以善应对,获给事焉。太平兴国初,授供奉官。三年,改翰

  • 卷八十九 南凉録二·崔鸿

    秃髪傉檀 秃髪傉檀乌孤第三弟也少机警有才畧其父思复鞬甚见爱重常谓诸子曰傉檀明识干艺非汝曹所及也故诸兄不以传子而传于弟利鹿孤在位垂拱而已军国大事皆委于傉檀利鹿孤卒傉檀袭位更称凉王还

  • ◎女医生之趣谈·吴虞公

    扬城某报登载一介绍女西医生之广告。其词云:“赵竞雄女士为已故名孝廉翰卿先生之女公子。毕业于上海产科专门医院,为院中高材生。毕业名列前茅。于产科一道,极有心得。而内外各科均有经验。其在院实习成绩之优美,有该院院

  • 一二六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请将文渊阁翻译册档移送热河一分等事折·佚名

    一二六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请将文渊阁翻译册档移送热河一分等事折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臣纪昀跪奏,为奏明请旨事。窃臣仰承恩命,率同各员复核文津阁四库全书。臣于本月十五日已抵热河,见全德、董椿等所办章程,俱各妥协

  • 夏本纪第二·司马迁

    解惠全 张德萍 译注【说明】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到唐尧、 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

  • 卷二十七·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二十七 嘉礼十一 亲王纳妃 总序 亲王纳妃之礼自汉以上不着其仪汉高后时始定诸王聘礼南齐武帝以昏礼奢贵敕诸王纳妃依礼上枣栗腶修其余衣物停省而其仪文不备唐皇

  • 颜连庆夫人·周诒春

    颜连庆夫人 母氏黄。年二十八岁。生于上海。子二女一。初学于上海中西女塾。光緖三十三年。自费游美。入尼克包克厅学校。习普通文科。宣统二年。得学士学位。宣统三年。回国。现时通信处。上海东有恒路四十九号。Ye

  • 佛说四无所畏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汝等谛听。如来应正等觉。成就四无所畏。于大众中。转大法轮。如师子吼。自在无畏。时诸苾刍。闻是语

  • 卷第七十一·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七十一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处州连云古渊成禅师福州长乐王氏子。儿时头角岐嶷。目光激射。父殁早孤。母强为纳室。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四·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四 住杭州路凤山大报国禅寺语录 参学比丘 昙绍等 编 师於至元元年七月二十五日入寺。 山门。东门南门西门北门。门门有路。路头在什么处。五凤楼前。 佛殿。黄金殿上。释迦老子。不合

  • 人生的枷锁·毛姆

    《人生的枷锁》是英国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15年。该小说叙述了主人公菲利普从童年时代起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迷惘、挫折、痛苦、失望和探索及其

  • 穿羊皮大衣的男人·莫里斯·勒布朗

    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一起奇案,凶手是个穿羊皮大衣的男人,他突然不翼而飞。他究竟是谁?

  • 龙施菩萨本起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与《佛说龙施女经》同。而皆龙施自说。初说昔为毒蛇,供事道人,因道人去,悲哀登树,投身命过,生兜率天。从天来下,作须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