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14

太祖建隆元年,定难节度使李彝兴入贡。李氏自思恭历唐末、五代,世有夏州。周显德中,封彝兴西平王。至是,加太尉。

乾德五年,李彝兴卒,子克睿立。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李克睿卒,子继筠立。

四年,王师伐汉,继筠遣其将李光远、光宪率蕃、汉兵渡河,略太原境,以张军势。

五年,李继筠卒,弟继捧立。

七年五月,李继捧入朝,献银、夏、绥、宥四州地。继捧自陈愿居京师,乃遣使夏州护缌麻以上亲赴阙,授继捧彰德军节度使,并官其昆弟克信等十二人有差。遂曲赦夏州管内,以曹光实为四州都巡检使。

六月,李继迁叛,走地斤泽。继迁,继捧族弟也,时为管内都知蕃落使,居银州。闻朝使至,遣赴阙,乃诈言乳母死,出葬,遂与其党数十人奔入地斤泽。

八年,知夏州尹宪、都巡检曹光实袭继迁,破之,斩首五百级,焚四百馀帐,获其母与妻。继迁遁去。

雍熙二年二月,继迁陷银州。先是,继迁既败,转徙无常处,复连娶豪族,渐以强大,而西人以李氏世著恩德,往往多归之。继迁因语其豪右曰:“李氏世有西土,今一日绝之,尔等不忘李氏,能从我兴复乎?”众曰:“诺。”遂与弟继冲赴夏州诈降,诱杀曹光实于葭芦川。因袭据银州,复破会州,焚城郭而去。事闻,朝廷遣知秦州田仁朗等将兵讨之。

五月,征田仁朗还。副将王侁击继迁,走之。初,继迁既杀曹光实遂,围三族砦。砦将折遇乜杀监军使者,与继迁合。田仁朗行次绥州,请益兵,留月馀俟报。时继迁乘胜进攻抚宁砦,仁朗闻之,喜曰:“戎人常乌合寇边,胜则进,败则走,不可穷其巢穴。今继迁啸聚数万,尽锐以攻孤垒,抚宁小而固,非浃旬所能破。我俟其困,以大兵临之,分遣强弩三百,邀其归路,虏成擒矣。”部署已定,仁朗欲示闲暇,纵酒摴蒲,侁等因媒孽之。帝闻三族已陷,大怒,征仁朗还,下御史狱,劾问请益兵及陷三族状。仁朗对曰:“银、绥、夏三州兵皆以城守为词不遣,三族去绥州远,非元诏所救也。臣已定擒继迁策,会诏至,不果。”因言:“继迁得羌戎情,愿优诏怀来,或以厚利啖部落酋长令图之。不尔,他日大为边患。”帝愈怒,特贷死,窜商州。是月,侁等出银州北,破悉利诸砦,枭其党折罗遇。麟州诸蕃皆请纳马赎罪,助讨继迁,侁遂举所部[兵]〈据《续纲目》、薛《鉴》补。〉入浊轮川,斩贼首五千级,继迁及遇乜遁去。时诏郭守文与侁同领边事,守文复与知夏州尹宪击盐城诸蕃,焚千馀帐,由是银、麟、夏三州蕃百二十五族悉内附。

三年,继迁请降于契丹,契丹册封为夏国王,以义成公主妻之。

四年〈按︰《宋史》四八五《夏国传》叙此事在雍熙四年,毕《鉴》在四年三月,今据补“四年”二字。〉夏四月,夏州安守中以众三万与继迁战于王亭镇,败绩,继迁追至城门而还。

端拱元年五月,复以李继捧为定难节度使,遣之镇。帝尝谓继捧曰:“汝在夏州,用何道以制诸部?”对曰:“羌人鸷悍,但羁縻而已,非能制也。”会有言继迁悉知朝廷事,疑继捧泄之,乃出继捧为崇信军节度。至是,继迁侵扰日甚,诸将用兵无功,帝从赵普计,覆命继捧镇夏州,赐姓名赵保忠,厚赐而遣之,以招继迁。

淳化二年秋七月,李继迁请降,以为银州观察使,赐姓名赵保吉。先是,继捧至夏州数月,即言继迁悔过归款,诏授继迁银州刺史,然实无降心也。至是,与继捧战于安庆泽,继迁中流矢,遁去,转攻夏州。继捧乞济师,乃遣翟守素出兵援之。守素至,继迁纳款,奉表谢罪,遂有是命,且以其子德明为管内蕃落使行军司马。未几,继迁复叛。

五年春正月,诏以李继隆为河西都部署,讨李继迁。先是,转运副使郑仁宝议禁盐池,用困继迁。继迁遂率边人四十二族寇掠环州,边将多为所败。久之,继迁欲徙绥州民于平夏,部将高文岯等因众不乐,反攻败之。继迁复围堡砦,掠居民,焚积聚,遂攻灵州,朝廷乃命继隆讨之。

三月乙亥,李继隆将兵入夏州。时继捧闻继隆且至,先挈其母、妻、子、女壁于野外,上言与继迁解怨,献马五十匹,乞罢兵。帝览奏,立遣中使督继隆进军。及师压境,继迁因袭继捧营,欲并其众。继捧方寝,闻难作,单骑走还城。指挥使赵光嗣闭之别室,开门迎继隆,继隆执之送汴。继迁遁去。继捧至京,赦之,封宥罪侯。

夏四月甲申,堕夏州城。帝以夏州深在沙漠,奸雄因以窃据,欲堕其城,宰相吕蒙正曰:“自赫连筑城以来,每为关右之患,若遂废之,万世利也。”乃诏堕之,迁其民于银、绥。是年,继迁复遣使贡马谢罪。

至道元年六月,李继迁遣押衙张浦以良马、橐驼来献,帝令卫士射于后圃,俾浦观之。士皆拓两石弓,有馀力。帝笑问浦曰:“羌人敢敌否?”对曰:“羌部弓弱矢短,但见此长巨人则已遁矣,况敢敌乎?”帝留浦京师,遣使拜继迁鄜州节度使,继迁不受。

秋七月,李继迁寇清远军,守将张延击败之。

二年夏四月,遣李继隆等分道讨李继迁。初,帝命白守荣等护刍粟四十万赴灵州,李继迁邀击于浦洛河,守荣众溃,运饷尽为所夺。帝怒,命继隆为环、庆等州都部署,将兵讨之。会曹(灿)[璨]〈据《宋史》二五八本传及四八五《夏国传》改,下同。〉自河西还,言:“继迁众万馀方(圆)[围]灵武,城中告急使为继迁所得,(则)[遂]顿兵不去矣。”吕端请发兵,由麟府、鄜延、环庆三道以捣平夏,袭其巢穴,则灵武之围自解。或云:“盛夏涉旱海,水泉竭,粮运艰辛,不如静以待之。”帝不听,即部分诸将,命继隆出环,丁罕出庆,范廷召出延,王超出夏,张守恩出麟,五路进讨,直趋平夏。保安军奏获继迁母。帝用寇准议,且斩之,吕端言:“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汉祖曰:‘愿遗我一杯羹。’夫举大事者不顾其亲,况继迁胡夷悖逆之人哉!斩之徒树仇怨,益坚其叛,不若置延州,善养视之,以系继迁心。”帝从之。

八月,李继隆率诸将进军,期抵乌白池。继隆遣其弟继和驰奏,以环州道迂,欲自清冈峡直趋继迁巢穴,不及援灵武。上怒曰:“汝兄必败吾事矣!”因手札切责,使未至而继隆已发兵与丁罕合,行十日不见虏,引军还。张守恩见虏不击,独范廷召与王超至乌白池,与贼遇。时贼锐甚,超持重不进。其子德用年十七,为先锋,请乘之,转战三日,虏遂却。德用曰:“归师遇险必乱。”乃领兵先绝要害,下令曰:“乱行者斩!”一军肃然。贼见其师整,不敢逼。廷召等大小数十战,互有胜负,而诸将失期,士卒困乏,终不能破贼。

三年[十]〈据《宋史》六《真宗纪》、《续纲目》、薛《鉴》补。〉二月,李继迁遣使纳款,且求蕃任。会帝崩,太子初即位,方在谅阴,许之,授继迁充定难节度使,且割夏、绥、银、宥、静五州与之,张浦亦遣还。继迁寻遣弟瑗诣阙谢。未几,复抄边。

真宗咸平五年三月,李继迁大合蕃部,攻陷灵州。继迁改灵州为西平府,居之。先是,帝以灵武事访李至,至言:“河、湟之地,夷、夏杂居,是以先王置之度外。今灵州不可不弃,若移朔方军于环州,保固边境,亦一时之权也。”帝不决。时继迁抄掠益甚,帝以张齐贤为泾原诸路经略使,御之。齐贤亦言:“灵武孤城,必难固守,徒使军民六、七万陷于危亡之地,无益。”通判永兴军何亮复上“安边书”,言:“灵武地方千里,表里山河,舍之,则戎狄之利广且饶矣,一患也。自环庆至灵武凡千里,西域、戎狄,合而为一,二患也。冀北,马之所生,自匈奴猖獗,无匹马南来,惟资西域。西域既分为二,其右乃西戎之东偏,实为夏贼之境,其左乃西域之西偏,如舍灵武,复合为一。夏贼桀黠,俾诸戎不得货马,未知战马何从来,三患也。请筑溥乐、耀德二城,以通河西之粮道。灵武居绝域之外,不筑此二城为唇齿,与舍灵武无异。”帝览奏,复诏群臣议弃守之宜。杨亿上疏,引汉弃朱崖为喻,请弃灵武,守环庆,与李至前议合。辅臣复以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帝惑之。李沆曰:“继迁不死,灵武终非朝廷有也。莫若遣使密召州将,使部分军民,空垒而归,如此则关右之民息肩矣。”帝不从,以王超为西面行营都部署,将步骑六万援灵州。会继迁寇清远军,都监段义叛降于继迁,继迁势益张,复攻定州、怀远。曹(灿)[璨]以蕃兵邀击之,稍稍斩获,而王超所将大军卒不能进,灵州遂陷,知州事裴济死之。帝得报,悔不用李沆之言。

六年六月,李继迁围麟州,诏金明巡检李继周击之。知州事卫居宝出奇兵突战,继迁拔营遁去。

十月,李继迁转攻西蕃,取西凉府。都首领潘罗支伪降,集六谷蕃部合击继迁,继迁大败,中流矢死。子德明立。契丹封德明为西平王。时环庆边臣以德明初立,乞降诏慰抚之,帝乃诏德明,令审图去就。知镇戎军曹玮上言:“继迁擅河南地二十年,兵不解甲,使中国有西顾之忧。今其国危子弱,不即捕灭,后更强盛,不可制矣。愿假臣精兵,出其不意,擒德明送阙下,复河南为郡县,此其时也。”帝欲以恩致德明,不报。

景德三年九月,李德明奉表归款,复遣刘仁勖进誓表。十月,授德明充定难节度使,封西平王,赐赉甚厚,给奉如内地,因索子弟入质。德明谓非先世故事,不遣,惟献驼马谢恩而已。自是德明岁朝贡不绝。

大中祥符三年,夏州饥。德明上表,求粟百万,朝议不知所出。或言德明方纳款而敢渝誓,请降诏责之。王旦曰:“第诏德明云,已敕有司具粟百万于京师,其遣众来取。”德明得诏,惭曰:“朝廷有人!”遂止。

九年,德明表,边臣罕守旧制,各务邀功,渐乖盟约。诏答之。

干兴二年,德明以兵攻麟州柔远砦,巡检杨承吉与战不利,命曹玮为环、庆、秦州缘边巡检安抚使备御之。是年,德明城怀远镇为兴州。

仁宗天圣九年十月,德明死,子元昊立。事见后。

猜你喜欢
  卷二百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张廷玉
  卷十五·浦起龙
  第十七章新政之阻挠及破坏(下)·梁启超
  卷之五百三·佚名
  一○○七 军机大臣奏《通鉴纲目续编》令各省挖改江苏等省覆奏片·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一·杜大珪
  一六 花牌楼中·周作人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一 怎样做人?·溥仪
  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 第二十五·班固
  孙处传·沈约
  崔沔传·刘昫
  董文用传·宋濂
  陈继儒传·张廷玉
  吕原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阳枋·唐圭璋

      枋字正父,合州巴川人。淳熙十四年(1187)生。淳祐元年(1241)赐进士出身。历昌州监酒税、大宁理掾、绍庆学官。   淳三年(1267)卒,年八十一。咸人称字溪先生。有字溪集十二卷,辑自永乐大典。   临江仙   涪州北岩玩易

  • 卷六〔颂赞吊诔〕·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相国酂、文终侯沛萧何,相国平阳、懿侯沛曹参,太子少傅留、文成侯韩张良,丞相曲逆、献侯阳武陈平,楚王淮阴韩信,梁王昌邑彭越,淮南王六黥布,赵景王大梁张耳,韩王韩信,燕王丰卢绾,长沙文王吴芮,荆王沛刘贾,太傅安国

  • 卷二·佚名

    九、回府诉情未言生为多娇苦,且诵红闺一女娘。自别姚衙将数日,丫鬟来接转家堂。姑母再三留不住,拜别登程去路忙。归家拜别爹和妈,慢举金莲转绣房。碧月执匙开绣户,芸香前去启纱窗。丽春忙把妆台抹,玉萧炉内炷茗香。金杏香笼

  • ●卷 九·曾布

      元符三年正月戊辰朔,拜表於東上閤門,又拜牋於内東門。  己巳,出詣普照致祭。  庚午,忌。  辛未,宅引。是日,御藥劉友端傳宣三省、密院,罷初五日紫宸宴。上自十二月苦痰嗽、吐逆,既早膳,至晚必吐,又嘗宣諭以腰疼,便旋中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十七·佚名

    万历二十九年三月己亥朔庚子加升狭西参议张蒲为右参政湖广右布政梁云龙为左布政叙松山功也○癸卯吏部接出 圣谕今日览文书见兵科党救总兵马林好生可恶马林先日妄言要誉排陷督抚今又凌辱钦使阻抗违玩及诸不法事情姑念

  • 卷之四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二百零五·佚名

      康熙四十年辛巳夏。四月戊午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上幸畅春园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未吏部题、一等公彭春、以病解退。销去二次恩诏所得拖沙喇哈番。余三等公、以其子曾寿、袭替。从之。  ○兵部

  • 一三五二 盛京工部侍郎成策等奏校勘文溯阁书籍事竣折·佚名

    一三五二 盛京工部侍郎成策等奏校勘文溯阁书籍事竣折【真按:文溯阁四库全书详校完毕.文溯阁四库全书详校时间.】乾隆五十五年七月十二日奴才成策、奴才福保跪奏,为校勘文溯阁书籍事竣,恭折奏闻事。伏查校勘书籍之副都御

  • 金佗续编卷二十九·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二十九宋 岳珂 撰百氏昭忠録卷十三赵忠简公鼎奏劄一卷乞於岳鄂屯驻人马臣勘会神武副军都统制岳飞全军人马先奉圣旨起发赴行在续蒙存留在本路?吉州平荡贼火臣契勘湖北鄂岳州系在大江之南与江

  • 杨震传·脱脱

    杨震字子发,代州崞县人。因射箭骑马超群被任为安边巡检。河东军队出征臧底河,敌人据山为城寨,下瞰官军,各将合兵在城下,杨震率领壮士拔剑先登,斩敌首数百级,大军乘胜平定敌人,上奏杨震战功第一。杨震跟随折可存讨伐方腊,从浙东

  • 卷一百·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一百歌颂【二十】万夀恭拟连珠三十二首【谨序】内阁学士【臣】玉保粤惟太极函三布懿纯于夀宇乾元用九昭茂育于贞符累洽重熙照世炳洪晖之耀含淳咏德垂裳

  • 卷七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六工部屯田清吏司山陵永陵在兴京启运山距盛京二百四十里福陵在盛京天柱山距盛京二十里昭陵在盛京隆业山距盛京十里【规制见 盛京工部】孝陵在遵化州昌瑞山距京师二百四十里孝陵居中东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 洪武十二年十二月癸亥朔,赠虎贲左卫指挥佥事李实奉国将军、大都督府佥事。初,实从西平侯沐英征西番,遇虏骑于土门峡,战数十合,虏少却,乘胜蹂以精骑,虏遂大败。实跃马深入,中流矢里创,力战创

  • 總序·佚名

    純宗文溫武寧敦仁誠敬孝皇帝實錄卷之一〉皇帝諱坧。字君邦。號正軒。高宗太皇帝第二子,妣明成太皇后閔氏〈籍驪興〉僉正贈領議政驪城府院君純簡公致祿女。甲戌〈高宗十一年〉二月八日辛巳誕降于昌德宮之觀物軒。乙亥,冊

  • 檀弓上·戴圣

    公仪仲子之丧,檀弓免焉。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趋而就子服伯子于门右,曰:“仲子舍其孙而立其子,何也?”伯子曰:“仲子亦犹行古之道也。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微子舍其孙腯而立衍也;夫仲子亦犹行

  • 第七章 28·辜鸿铭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辜讲有一个地方因为民风很差而闻名乡野。有一次孔子允许这个地方的一个年轻人拜见他,学生们很吃惊。但是孔子说:“为什么要

  • 佛说法集经卷第三·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善男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十一切入。所谓地一切入。水一切入。火一切入。风一切入。虚空一切入。青一切入。黄一切入。赤一切入。白一切入。识一切入。是名十一切入。是菩萨。若欲以一切界

  • 贫人夫妇氎[di&eacute;,细棉布]施得现报缘品第十八·佚名

    【古文】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围绕说法。尔时国中。有一长者。其妇怀妊。月满生女。端正姝妙。容貌少双。【白话】一时,世尊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祇桓精舍,为大比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