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100

宁宗嘉定十五年五月,蒙古主铁木真会诸将于可温寨。以西域渐定,始置达鲁花赤于各城监治之。达鲁花赤,犹华言掌印官也。

理宗绍定二年十二月,蒙古始定算赋:中原以户,西域以丁,蒙古以牛羊。

三年二月,蒙古立十路课税所。初,蒙古太祖征西域,仓库无斗粟尺帛之储,于是群臣咸言,虽得汉人,亦无所用,不若尽杀之,使草木畅茂,以为牧地。耶律楚材曰:“夫以天下之广,四海之富,何求而不得。但弗为耳。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酒醋盐铁、山泽之利,周岁可得银五十万两,绢八万匹,粟四十馀万石。何为无用哉。”太祖曰:“诚如卿言,则国用有馀矣。卿试为之。”至是,楚材奏十路课税所,设使副二员,悉用士人,如陈时可、赵昉、刘中等,皆在选中。楚材因间进说周、孔之教,且谓“天下虽得之马上,不可以马上治。”蒙古主深然之,由是文臣渐进用矣。

四年八月,蒙古主以耶律楚材为中书令。楚材奏请“诸路州县长吏专理民事,万户府专总军政,课税所专掌钱榖,各不相统摄,著为令。”又举镇海、粘合与之同事,权贵不得志。燕京路长官石抹咸得卜激怒宗室斡真,使奏楚材用南朝旧人,恐有异志,不宜重用,因诬构百端,必欲置于死地。镇海、粘合重山等惧,让楚材曰:“何为强更张,必有今日事。”楚材曰:“立朝廷以来,每事皆我自为,诸公何与焉。若果获罪,我自当之。”蒙古主察斡真之诬,逐其使者。已而咸得卜为人所诉,蒙古主命楚材鞫治。楚材曰:“此人倨傲,故易招谤。今方有事南方,他日治之,未晚也。”蒙古主私谓近侍曰:“楚材不校旧恶,真长者,汝辈当效之。”蒙古主至云中,诸路所贡课额银币及仓廪物料文簿,具陈于前,悉符楚材元奏之数。笑曰:“卿何使钱币流入如此。”即日授以中书省印,俾领其事,事无大小,悉以委之。

端平三年夏四月,蒙古初括中原民户,定赋税。初,蒙古唯事进取,所降之户,因以与将士,自一社之民,各有所主,不相统摄。至是,诏括户口,以大臣忽都虎领之,民始隶州县。时群臣共欲以丁为户,耶律楚材以为不可。众皆曰:“我朝及西域诸国,莫不以丁为户。岂可舍大朝之法,而从亡国之政耶?”楚材曰:“自古有中原者,未尝以丁为户。若果行之,可输一年之赋,随即逃散矣。”蒙古主从楚材之议。及忽都虎以所括户一百四万上蒙古主,议割裂诸州郡,分赐诸王、贵族为汤沐邑。楚材奏曰:“尾大不掉,易以生隙,不如多与金帛,足以为恩。”蒙古主曰:“业已许之矣。”楚材曰:“若置官吏,必自朝命,除恒赋外,不令擅自征敛,差可久也。”蒙古主从之。楚材又定赋税,每二户出丝一斤,以供官用。五户出丝一斤,以与受赐贵戚、功臣之家。上田每亩税三升半,中田三升,下田二升半,水田亩五升,商税三十分之一,盐每银一两四十斤,已上以为永额。朝臣皆谓太轻,楚材曰:“将来必有以利进者,则已为重矣。”

嘉熙元年二月,蒙古始给官府符印,定驿令。初,诸路官府,自为符印,僭越无度。耶律楚材请中书省依式铸给,名器实重。时诸王、贵戚皆得自起驿马,道路骚扰,所至需索百端。楚材复请给牌札,定分例,其弊始革。

八月,蒙古耶律楚材奏“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儒臣之事业,非积数十年,殆未易成。”蒙古主曰:“果尔,可官其人。”楚材请校试之,乃命税课使刘中、杨奂随郡考试,以经义、词赋、论,分为三科,儒人被俘为奴者,亦令就试,其主匿弗遣者,死。得士凡四千三十人,免为奴者四之一。楚材又请立衡量,立钞法,定均输,庶政略备,民稍苏息。

三年十二月,蒙古以奥都刺合蛮提领诸路课税。初,耶律楚材定课税银额,每岁五十万两。及河南降,户口滋息,增至一百一十万两。至是,回回奥都刺合蛮请以二百二十万朴买之,楚材持不可,曰:“虽取五百万亦可得,不过严设法禁,阴夺民利耳。”反复争论,声色俱厉。蒙古主曰:“尔欲抟斗耶?”楚材力不能夺,乃太息曰:“民之困穷,将自此始矣。”

景定元年夏四月,蒙古初定官制。蒙古自铁木真以来,诸事草创,设官甚简,以断事官为至重之任,位三公上。丞相谓之大必阇赤,掌兵柄则左右万户而已。后稍仿金制,置行省及元帅、宣抚等官。至是,蒙古主忽必烈大新制作,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官制。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权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其次,内则有寺、监、院、司、卫、府,外则有行省、行台、宣慰、廉访,其牧民则有路、府、州、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食有常禄,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故老、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一代之制始备。

秋七月,蒙古行交钞法。王文统立十路宣抚司,示以条格,欲差发办而民不扰,课不失常额,交钞无致阻滞。遂行中书省造中统元宝交钞,立互市于颍川、涟水、光化军。交钞法自十文至二贯文凡十等,不限年月,诸路通行,赋税并听收受。仍申严私盐酒醋曲货等禁。

二年夏四月,蒙古主命宣抚司官劝农桑,抑游惰,礼高年,问民疾苦,举文学才识可以从政及茂才异等,列名上闻擢用。其职官污滥及民不孝弟者,量轻重议罚。

秋七月,蒙古初立翰林国史院。

十二月,蒙古初立宫殿府,秩正四品,专职营缮。立尚食局,尚药局。

四年三月,蒙古始建太庙。蒙古国俗,祭享之礼,割牲,奠马潼,以巫祝致辞。蒙古主初立,始设位于中书省,用登歌乐,命制祭器、法服。至是,建太庙于燕京,定烈祖、太祖、太宗、术赤、察合罕、睿宗、定宗、宪宗为八室,又命僧荐佛事七昼夜,岁以为常。

度宗咸淳元年春正月,蒙古并六部为四,吏礼为一部,兵刑为一部,户、工仍各为一部。二年春正月,蒙古立制国用使。

三年三月,蒙古安童言:“今丞相五人,素无此例。臣等拟议设二丞相,蒙古、汉人参用。”从之。夏四月,蒙古敕上都重建孔子庙。

五年二月,蒙古行新字。诏曰:“国家肇基朔方,制用文字,皆取汉楷及畏吾字,以达本朝之言。考诸辽、金及遐方诸国,例各有字。今文治浸兴,字书方缺,特命国师八思巴创蒙古新字,颁行诸路,译写一切文字,期于顺言达事而已。”字凡千馀,大要以谐声为宗。

六年春正月,蒙古主命许衡与太常卿徐世隆定朝仪,衡与刘秉忠、张文谦定官制。又诏尚文与诸儒采唐《开元礼》及近代礼仪之可行于今者,斟酌损益,凡文武仪仗、服色差等,皆令掌之。

七年十一月,蒙古改国号曰大元。诏曰:“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纪统,肇从隆古,匪独我家。且唐之为言荡也,尧以之而著称。虞之为言乐也,舜因之而作号。驯至禹兴而汤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还,事殊非古,虽乘时而有国,不以义而制称。为秦为汉者,但从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仅即所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见闻之狃习,要一时经制之权宜,概以至公,不无少贬。我太祖握干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肆振天声,大恢土宇,舆图之广,历古所无。顷者,耆宿诣庭,奏章申请,谓既成于大业,宜早定于鸿名。在古制以当然,于朕心乎何有。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干元之义。兹大治流形于庶品,孰名资始之功。予一人底灯于万邦,尤切体仁之要。事从因革,道协天人,嘉与敷天,共隆大号。”

猜你喜欢
  大事记续编卷三·王祎
  名山藏卷之三十二·何乔远
  ●自序·何圣生
  卷一百六十四·杨士奇
  卷之一百九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二二三 翰林院典簿厅为抄送永瑢等奏折事致内阁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卷三十六礼俗志三·黄遵宪
  延和·周绍良
  杜甫传·刘昫
  左良玉传·张廷玉
  序·蔡省吾
  中英禁烟条件·佚名
  卷二十九·徐一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欧阳珣·唐圭璋

      珣字全美,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知盐官县。以荐上京师,遇国难,奉使割地,谓城上人忠义报国,金人执送燕,焚死之。   踏莎行   雁字成行,角声悲送。无端又作长安梦。青衫小帽这回来,安仁两鬓秋霜重。   

  • 投笔集卷下·钱谦益

    后秋兴之八 庚子阳月初一,拂水拜墓作 短棹轻蓑黄叶林,天涯战戟自森森。朝阳已跃南离日,昼霭犹停北陆阴。笛里关山牵昔梦,灯前儿女负初心。遐方巡守无消息,树树啼乌夜夜碪。 秋风摵摵帽檐斜,野老篱前数物华。青镜百年双白鬓,

  • 丁当——清新·徐志摩

    檐前的秋雨在说什么? 它说摔了她,忧郁什么? 我手拿起案上的镜框, 在地平上摔了一个丁当。 檐前的秋雨又在说什么? “还有你心里那个留着做什么?” 蓦地里又听见一声清新—— 这回摔破的是我自己的心!

  • 卷五百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九薛能春日旅舍书怀出去归来旅食人麻衣长带几坊尘开门草色朝无客落案灯花夜一身贫舍卧多消永日故园莺【一作阴】老忆残春蹉跎冠盖谁相念二十年中尽苦辛秋日将离滑台酬【一作贻】所知

  • 志第二十四 百官一·范晔

    太傅 太尉 司徒 司空 将军汉之初兴,承继大乱,兵不及戢,法度草创,略依秦制,后嗣因循。至景帝,感吴楚之难,始抑损诸侯王。及至武帝,多所改作,然而奢广,民用匮乏。世祖中兴,务从节约,并官省职,费减亿计,所以补复残缺,及身未改,而四海

  • 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二十三·宋濂

           延祐间,朔漠大风雪,羊马驼畜尽死,人民流散,以子女鬻人为奴婢。拜住以兴王根本之地,其民宜加赈恤,请立宗仁卫总之,命县官赎置卫中,以遂生养。至元十四年,始建太庙于大都,至是四十年,亲享之礼未暇讲肄。拜住奏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佚名

    天启二年九月甲午朔 光宗贞皇帝大祥○是日奉安 神主于 太庙同日奉安 孝和皇太后神主遣驸马都尉侯拱宸祭告 太庙遣永康侯徐锡胤祭 庆陵○大学士叶向高等题蒙发下户部借帑本 上传不允又于工部本传令户工二部措还

  •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二 宋纪八·纪昀

    宋纪 【八】徽宗 【一】○徽宗一徽宗皇帝讳佶神宗第十一子也母曰钦慈皇后陈氏初授镇寍军节度使封寍国公哲宗即位封遂寍郡王徙平江镇江军节度使进封 端王寻加司空改昭德彰信军节度元符三年正月己卯哲宗崩皇太后垂帘哭

  • 高道穆传·魏收

    高谦之弟恭之,字道穆,以字被世人称呼。高道穆学涉经史,不是名流隽士,他便不与他们交接。幼时即孤,事兄如奉父母。经常对人说:“人生厉心立行,贵于被知,当使晚脱羊裘,朝佩珠玉者。如时不我知,便须退迹江海,自求其志。”御史中尉元

  • 卷十三·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十三宋 宋敏求 编帝王諡议上高宗天皇大帝諡议德宗神武孝文皇帝諡议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諡议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谥议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諡议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諡议諡议上高宗天皇大帝諡

  • 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八经籍考子【杂家下杂纂 杂编】宋张鎡仕学规范四十卷鎡字公甫其先成纪人徙居临安官奉议郎直秘阁卧游録一卷旧题吕祖谦撰祖谦见经类【臣】等谨案是书出陈继儒普秘笈中凡四十五则

  • 春秋大全卷十二·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僖公上公名申庄公子闵公庶兄母成风夫人声姜在位三十三年谥法小心畏忌曰僖周 鲁僖公八年惠王崩子襄王立郑 鲁僖公三十二年文公卒子穆公驩立齐 鲁僖公十七年桓公卒寺人貂作乱立无亏僖十八年杀无亏孝公

  • 卷三十四·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三十四 明 冯复京 撰小雅南有嘉鱼之什一南有嘉鱼篇嘉鱼水经注云裦水又东南得丙水口水上承丙穴穴出嘉鱼常以三月出十月入穴口广五六尺去平地七八尺泉县注鱼自穴下透入水穴口向丙故曰丙穴

  • 卷二十五·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二十五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大雅 【荡之什】序荡召穆公伤周至大壊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音义【荡唐党反召时照反本又作邵卷内召公召伯皆同

  • 卷第十五·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十五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南岳下七世瑞岩彦禅师法嗣南岳横龙禅师初住金轮。僧问。如何是金轮第一句。师曰。钝汉 问如何是金轮一只箭。师曰

  • 裘力斯·凯撒·莎士比亚

    《裘力斯·凯撒》(又译尤利乌斯·恺撒、朱利叶斯·凯撒)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作品。《裘力斯·凯撒》的剧情是围绕古罗马的两个政治党派之间的斗争展开。在剧中,凯撒是独裁派的代表,他功高位尊,极力扩大自己的势

  • 清微斋法·佚名

    清微斋法,原不题撰人。从书中所列清微派师承谱系看,应为元代道士所作。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此书内容可分为三部分:首先叙说清微宗派源流,列举元始、灵宝、混元、正一等四派宗谱,认为清微派融合四派而归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