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76

○孝宗之立

高宗绍兴二年夏五月辛未,育太祖后子偁之子伯琮于宫中。元懿太子卒,帝未有嗣,范宗尹尝造膝请建太子,帝曰:“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于是诏知南外宗正事,令广选太祖后,将育宫中。会上虞县丞娄寅亮上书曰:“先正有言,太祖舍其子而立弟,此天下之大公。周王薨,章圣取宗室子育宫中,此天下之大虑。仁宗感悟其说,召英宗入继大统。文子文孙,宜君宜王,遭罹变故,不断如带,今有天下者,陛下一人而已。属者,椒寝未繁,前星不耀,孤立无助,有识寒心。天其或者深戒陛下,追念祖宗公心长虑之所及乎。崇宁以来,谀臣进说,独推濮王子孙以为近属,馀皆谓之同姓。遂使昌陵之后,寂寥无闻,仅同民庶,艺祖在上,莫肯顾歆,此金人所以未悔祸也。望陛下于伯字行内,选太祖诸孙有贤德者,视秩亲王,俾牧九州,以待皇嗣之生,退处藩服。庶几上慰在天之灵,下系人心之望。”书奏,帝读之,大感叹。至是,选秦王德芳五世孙左朝奉大夫子偁之子伯琮入宫,命张婕妤鞠之,生六年矣。其后吴才人亦请于帝,乃复取秉义子彦之子伯玖,命吴才人鞠之,皆太祖后也。寻以伯琮为和州防御使,改名瑗。

五年夏五月,封和州防御使瑗为建国公,就学资善堂。赵鼎请以行宫新作书院为资善堂,命建国公听读,且荐徽猷阁待制范冲兼翊善,起居郎朱震兼赞读。朝论二人极天下之选。帝命瑗见之,皆设拜。寻以伯玖为和州防御使,赐名璩。时,岳飞诣资善堂见瑗,退而喜曰:“社稷得人矣,中兴基业,其在是乎?”飞前此亦疏请建储云。

陈邦瞻曰:馀观岳少保请高宗建储事,未尝不悲其忠而惜其智也。夫造膝密谋,为宗社计虑根本,此诚忠臣事,然惟腹心大臣得为之,非将帅任也。智名勇略盖一世,挟震主之威,而居不赏之功,斯已危矣,犹欲与人父子间事乎。矧苗、刘之变,实立明受,帝庸主也,岂能遽忘诸将。而飞乃触其深忌,安知谗人不以此为中伤地也。史称赵鼎请正建国皇子之号,秦桧曰:“欲立太子,是谓陛下终无子也。”鼎由此获罪。然则飞之不免,盖可见矣。

九年三月,封和州防御使璩为崇国公,听读于资善堂。

十二年春正月,进封建国公瑗为普安郡王,崇国公璩为恩平郡王。十三年九月,宗室左朝奉大夫子偁卒,诏普安郡王解官持服。

三十年二月甲戌,以普安郡王瑗为皇子,更名玮。初,帝知玮之贤,欲立为嗣,恐太后意所不欲,迟回久之。及后崩,帝问吏部尚书张焘以方今大计,对曰:“储嗣者,国之本也,天下大计无逾于此。今两邸名分宜早定。”帝喜曰:“朕怀此久矣,开春当议典礼。”焘顿首谢。至是,荆州提点刑狱范如圭掇至和嘉祐间名臣奏章凡三十六篇,合为一书,囊封以献,请断以至公勿疑。帝意遂决。制授玮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建王。

三月丙午,加恩平郡王璩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称皇侄。

三十二年五月甲子,立建王玮为皇太子。初,金亮南侵,两淮失守,朝臣多劝帝退避,建王不胜其愤。及帝下诏亲征,玮请率师为前驱。直讲史浩闻之,入言于玮曰:“皇子不宜将兵。”因为草奏请扈跸,以供子职。帝亦欲玮遍识诸将,遂命从幸金陵。及还临安,帝欲逊位。陈康伯密赞大议,乞先正名,俾天下咸知圣意,遂草立太子诏以进,帝从之。玮既立,更名昚。

六月庚午,诏集议子偁封爵,户部侍汪应辰定其称曰:“太子本生之亲”。议入,内降曰:“皇太子所生父,可封秀王,谥安僖。母张氏为王夫人。”

乙亥,帝降手札“皇太子可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帝,后称太上皇后,退居德寿宫。”太子固让,不许。

丙子,遣中使召太子入禁中,面谕之。太子固辞,即趋侧殿门,欲还东宫,帝勉谕再三,乃止。于是百官拜禅诏。毕,宰相率百僚固请,太子遂即帝位。班退,上皇即驾之德寿宫。帝服袍履,步出祥曦门,冒雨掖辇以行,及宫门,弗止。上皇麾谢再三,且令左右掖以还,顾群臣曰:“付托得人,吾无憾矣。”

史臣曰:高宗恭俭仁厚,以之继体守文则有馀,拨乱反正则不足。当其初立,因四方勤王之师,内相李纲,外任宗泽,天下之事宜无不可为者。顾乃播迁穷僻,坐失事机,始惑于汪、黄,终制于秦桧,偷安忍耻,匿怨忘亲,以贻来世之讥,悲夫。

丁丑,帝朝太上皇帝于德寿宫。戊寅,大赦,其文有曰:“凡今者发政施仁之目,皆得之问安视膳之馀。”天下诵之。

庚辰,帝五日一朝德寿宫,太上皇不许,自是,月四朝。

猜你喜欢
  六家第一·浦起龙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三·焦竑
  ●卷一百六十二·徐梦莘
  八 附论·陈寅恪
  悔逸斋笔乘·李岳瑞
  七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佛船已到普陀摺·佚名
  第一七○切结状光绪十八年八月十四日一一三二五—六·佚名
  四五二 谕内阁《宗泽集》等书内「夷」「狄」二字毋庸改易并将其总裁等交部分别议处·佚名
  绎史卷一百六十·马骕
  卷十八·司马贞
  卷四十二 光武十王列传第三十二·范晔
  宋之问传·欧阳修
  中日修好条规·佚名
  卷一百六十三·佚名
  徐冠南·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86 ·佚名

    方回 九月二十五书事二首 苍颜未怯冷风吹,过了残秋更自奇。 细嚼菊花吞美酒,閒拈柿叶写新诗。 繄谁屡贺参元火,与客仍消李远棋。 七十余龄能有几,开怀切勿皱愁眉。 方回 九月三日晚登秀亭分韵得七

  • 卷二十一·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二十一    宋 陈起 编李龏剪绡集 谪仙吟 空山凝云颓不流牧龙丈人病歌秋寻诗北岭截珠树老夫饥寒龙为愁呼龙耕烟种瑶草若为失意居蓬岛泓泓水绕青苔洲鲤鱼风起芙

  • 卷三百五十六·列传第一百一十五·脱脱

        刘拯 钱遹许敦仁 吴执中 吴材 刘昺 宋乔年 强渊明 蔡居厚 刘嗣明 蒋静 贾伟节 崔鶠 张根 任谅周常   刘拯,字彦修,宣州南陵人。进士及第。知常熟县,有善政,县人称之。元丰中,为监察御史,历江东淮西转运判

  • 卷三十三·本纪第三十三·文宗二·宋濂

        ◎文宗二   天历二年春正月己未朔,立都督府,以总左、右钦察及龙翊卫。庚申,封知枢密院事火沙为昭武王。床兀儿之子答邻答里袭父封为句容郡王。高丽国遣使来朝贺。遣前翰林学士承旨不答失里北还皇兄行在

  • 第三节 启 程·老舍

    ①1949年7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举行。周恩来说,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铲除了障碍,南北两路文艺队伍大会师了,就是缺少我们的老朋友老舍,已经邀请他回来了。10月,老舍接到受周恩来嘱托的冯乃超、夏衍先后写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二·佚名

    嘉靖四十二年六月丁未朔○己酉周王在铤言奉国将军安河有孝行其子睦欲自建祠庙乞赐额名令有司岁时崇祀上允之令睦主祠事○庚戌改封庆成王知火□廉嫡子故封长孙新土□提为长子其孙奉国将军慎钟为长孙从王请也○命锦衣卫

  • 卷之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张镐传·刘昫

    张镐,博州人。风度仪表伟岸,豁达胸怀大志,涉猎经史,喜爱谈论王霸大略。年少时侍奉吴兢,兢非常器重他。后来游历京师,身居一室,不与外人交往。嗜酒,喜欢弹琴,常放在座位右边。公卿中有人邀请他,镐拿起拐杖径直前往,一醉方休。天宝

  • 符存审传·薛居正

    符存审,字德祥,陈州宛丘人,原名符存。父亲符楚,任本州牙将。符存审少年时有豪侠气概,多智谋,常谈论兵家战事。乾符末年,黄河以南出现强盗,符存审纠集豪强,保护乡里。此时本郡人李罕之从强盗发家,授予光州刺史,因而前往依附他。中

  • 张承业传·欧阳修

    张承业字继元,唐僖宗时的宦官。本姓康,幼年被阉,当内常侍张泰的养子。晋王军进攻王行瑜,承业数次来往军中,晋王喜欢他的为人。到昭宗被李茂贞所迫,准备出奔太原,就先派承业到晋说明原因,派他当河东监军。后来,崔胤诛宦官,宦官在

  • 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四兵考禁卫兵宋宁宗庆元元年十二月诏楚州招到二百六十一人补弩手効用【臣】等谨按効用之名兵志於熙宁後各军名内不载惟召募之制内载绍兴十

  • 卷九养廉·冯煦

    通省文职养廉额支银十二万二千六百六十两。雍正五年,山西巡抚奏裁汰州县耗羡,酌中量留分给各官养廉以为日用之资。奉旨:各省督抚就该省情形酌议具奏,钦此。嗣据各省陆续奏到,节省增减,著为定额。十一年,户部奏准各省养廉令各

  • 王霸第十一·荀况

    [题解]本篇论述了要称王天下所必须实行的一系列政治措施,如守要领,立礼法,讲道义,明名分,择贤相,用能人,取民心等等;同时,篇中兼述了霸道与亡国之道以与王道相观照。[原文]11.1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1):人主者,天下之利势

  • 卷九·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九书经钦明文思安安监察御史【臣】熊学鹏蔡沈曰钦恭敬也明通明也敬体而明用也文文章也思意思也文着见而思深逺也安安无所勉强也言其德性之美皆出于自然而非勉强

  •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六·佚名

      南无无边华佛 南无无边净佛 南无无边光佛 南无无边明佛 南无无边照佛 南无妙明佛 南无无边境界佛 南无无边步佛 南无等盖行佛 南无宝盖佛 南无星宿王佛 南无善星宿佛 南无光明轮佛 南无光明王佛 南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宗密

    金紫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尚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裴休撰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是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寂静

  • 南北书派论·阮元

    书法评论,一篇。清代学者、书画家阮元撰。阮元,字伯元、良伯、梁伯,号芸台、揅经老人、怡性老人,雷唐盫主。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卒谥文达。工书,其所书隶书郁勃飞动,醇雅清

  • 山洋指迷·周景一

    本书为风水的高层心法,不从一般龙、穴、砂、水向来讲解风水,而分山龙平洋龙来分论,提出山龙专重开面,平洋专重束气开口,占地步则山洋均重的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