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97

○董宋臣丁大全之奸

理宗宝祐三年五月,以宦者董宋臣干办佑圣观。宋臣逢迎上意,起梅堂、芙蓉阁、香兰亭,强夺民田,引倡优入宫,招权纳贿,无所不至,人以“董阎罗。”目之。监察御史洪天锡上疏言:“天下之患三,曰宦官、外戚、小人。”盖指宋臣及谢堂、厉文翁也。帝俾天锡易疏,欲自戒饬之。天锡又言:“自古奸人虽凭怙,其心未尝不畏人主之知。若知之而止于戒饬,则凭怙愈张,不若未知之为愈也。”不报。

六月,以丁大全为右司谏。大全,镇江人,面蓝色,为戚里婢婿,夤缘阎妃及内侍卢允升、董宋臣,遂得宠于帝。自萧山尉累拜右司谏。时正言陈大方、侍御史胡大昌与大全同除,人目为“三不吠犬”。

戊子,罢监察御史洪天锡。时雨土,天锡以其异为《蒙》,力言阴阳、君子小人之辩。又言:“蜀中地震,闽、浙大水,上下穷空,远近嗟怨,独贵戚、巨阉享富贵耳。举天下穷且怨,陛下能独与数十人者共天下乎?”会吴民列诉宦官董宋臣夺其田,天锡下其事有司,而御前提举所谓田属御庄,不当白台,仪鸾司亦牒常平。天锡谓“御史所以雪冤,常平所以均役,若中贵人得以控之,则内外台可废,犹谓国有纪纲乎?”乃申劾宋臣并虑允升,及言:“修内司止于供膳修,比年动曰御前,奸赃之老吏,逋逃之渠凶,一窜名其间,则有司不得举手。狡者献谋,暴者助虐,其展转受害者,皆良民也。愿无使史臣书之曰,内司之横自今始。”疏六七上,悉留中不报,天锡遂去。宗正寺丞赵崇嶓移书责丞相谢方叔不能救正,而谗者又曰:“天锡之论,方叔意也。”于是监察御史朱应元劾谢方叔及参知政事徐清叟,罢之。董宋臣、卢允升犹以为未快,厚赂人上书,力诋洪天锡、谢方叔,且乞诛之,使天下明知宰相、台谏之去出自独断,于内侍无预。遂出方叔提举洞霄宫。

四年六月,丁大全逐右丞相董槐。槐自以为人主所振拔,可以利安国家者无不为,尝言于帝“有害政者三:一戚里不奉法,二执法大吏久于其官而擅威福,三皇城司不检士。将师不检下故士卒横,士卒横则变生于无时。执法擅威福,故贤、不肖混淆,贤、不肖混淆则奸邪肆,贤人伏而不出。亲戚不奉法故法令轻,法令轻故朝廷卑。三者不去,政且日废。愿自上除之。”于是嫉之者滋甚。时,帝年浸高,操柄独断,群臣无当意者,渐喜狎佞人。丁大全方谄事内嬖,窃弄威权,帝弗觉悟。大全尝遣客私于槐,槐曰:“吾闻人臣无私交,吾惟事上,不敢私结约。幸为谢丁君。”大全度槐终不容己,乃日夜刻求槐短。槐入对,极言大全邪佞不可近。帝曰:“大全未尝短卿,卿勿疑。”槐曰:“臣与大全何怨。顾陛下拔臣至此,臣知大全奸邪而噤不言,是负陛下也。且陛下谓大全忠,而臣以为奸,不可与俱事陛下矣。”上书乞骸骨,不报。大全益怨之,乃上章劾槐。章未下,大全夜半以台檄调隅兵百馀人,露刃围槐第,驱迫之出,绐令舆槐至大理寺,欲以此胁之。须臾,出北关,弃槐,嚣呼而散。槐徐步入接待寺,罢相之制始下,物论殊骇。三学生屡上书言之,乃诏槐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

大全既逐槐,益恣横,道路以目。太学生陈宜中、黄镛、林则祖、曾唯、刘黻、陈宗六人上书攻之。大全怒,使御史吴衍劾之,削其籍,编管远州,立碑三学,戒诸生勿得妄议国政。士论翕然称宜中等号为“六君子”。左司郎中陈宗礼见大全擅柄,以言为讳,叹曰“此可一日居乎?”陛对,言:“愿为宗社大计,毋但为仓廪府库之小计。愿得天下四海之心,毋但得左右便嬖戚畹之心。愿寄腹心于忠良,毋但寄耳目于卑近。愿四通八达以来正人,毋但旁蹊曲径,类引贪浊。”不纳。

十一月,以丁大全签书枢密院事,马天骥同签书院事。时阎妃怗宠,大全、天骥用事,有“无名子。”书八字于朝门曰:“阎、马、丁当,国势将亡。”

十二月,罢知严州吴盘。帝以御宝黄册催内藏坊场钱,盘奏言:“内库理财太急,督促太峻。龙章凤篆,施于帑藏之催科。宝册泥封,下同官吏之文檄。居万乘之崇高,而商财贿之有无,事虽至微,关系甚大。”董宋臣讽台谏劾罢之。

六年夏四月,以丁大全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开庆元年春正月,国子监主簿徐宗仁伏阙上书曰:“赏罚者军国之纲纪,赏罚不明则纲纪不立。今天下如器之欹而未坠于地,存亡之机,固不容发。兵虚将惰而力匮财殚,环视四境,类不足恃,而所恃以维持人心,奔走豪杰者,惟陛下赏罚之微权在耳。权在陛下,而陛下不知所以用之,则未坠者安保其终不坠乎。臣窃为此惧久矣。陛下当危急之时,出金币,赐土田,授节钺,公爵秩,尺寸之功在所必赏,故当悉心效力,图报万分。而自出兵越江逾广以来,未闻有死封疆战阵者,岂赏罚不足以劝惩之耶。今通国之所谓佚罚者,乃丁大全、袁玠、沈翥、张镇、吴衍、翁应弼、石正则、王立爱、高铸之徒,而首恶则董宋臣也。是以廷绅抗疏,学校叩阍,至有欲借尚方剑为陛下除恶,而陛下乃释而不问,岂真欲爱护此数人而重拂千万人之心哉。今天下之事势急矣,朝廷之纪纲坏矣,若误国之罪不诛,则用兵之士不勇,东南一隅已半坏于此数人之手,而罚不损其毫毛。彼方拥厚赀,挟声色,高卧华屋,而使陛下与二三大臣焦心劳思,可乎。三军之在行者,岂不愤然不平曰:稔祸者谁欤,而使我捐躯兵革之间。百姓之罹难者,岂不群然胥怨曰:召乱者谁欤,而使我流血锋镝之下。陛下亦尝念及此乎?”不报。宗仁又极论“宋臣盘固日久,蒙蔽日深,不诛,且误国。”竟不报。

冬十月,丁大全罢。时蒙古侵轶日甚,大全当国,匿不以闻,至是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判镇江府。中书舍人洪芹缴奏,言:“大全鬼蜮之资,穿窬之行,引用凶恶,陷害忠良,遏塞言路,浊乱朝纲。乞追官远窜,以伸国法。”御史朱貔孙等相继论“大全奸回险狡,很害贪残,假陛下之刑威,以箝天下之口,挟陛下之爵禄,以笼天下之财。”饶虎臣又论其“绝言路,坏人才,竭民力,误边防。”四罪。诏致仕。

景定元年夏四月,出内侍董宋臣于安吉州。

三年十一月,窜丁大全于新州,道死。

猜你喜欢
  卷三十·本纪第三十·泰定帝二·宋濂
  卷二百四十二·列传一百三十九·柯劭忞
  内篇 六家第一·刘知几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杨仲良
  皇清开国方略巻二·阿桂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八·佚名
  第六卷 清进士 (二)·缪荃孙
  卷十七·朱轼
  卷八十二·张守节
  ●漏网喁鱼集·佚名
  吴履传·张廷玉
  卷一百·雍正
  卷七·乾隆
  卷二十二·郭良翰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勿翁·唐圭璋

      勿翁,宋末元初人。   贺新郎   端午和前韵   庭外潇潇雨。对空山、再度端阳,悄无情绪。旧日文君今瘦损,寻旧曲、不成腔谱。更不周郎回顾。尚喜庭萱春未老,捧蒲觞、细细歌金缕。儿女醉,笑还语。   醉馀更作婆娑

  • 程师孟·唐圭璋

      师孟字君辟,吴(今苏州)人。大中祥符二年(1009)生。景祐元年(1034)进士甲科。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州路刑狱。又知洪、福、广、越、青州。致仕。元祐元年(1086)卒,年七十八。   渔家傲   折柳赠君君且住。

  • 第四出 应诏·姚茂良

    【菊花新】〔生上〕赏春宴罢醉颜酡。蜀锦征袍喜暂脱。兵甲洗天河。待一统中原方可。勇出万人敌。威风不可当。功因多难立。身为太平闲。昨日分付两个孩儿教场操演人马。想必回矣。【前腔】〔小生扮岳云上〕少年威武

  • 才调集卷三·韦縠

    (唐)韦縠 撰○韦庄【六十三首】岀关【或刻关山】马嘶烟岸柳阴斜回首关山路转賖到处因循縁嗜酒一生惆怅为判花危时秪合身无主白日■〈冉阝〉堪事有涯正是灞陵春酎绿仲宣何事独辞家长安旧里满目墙垣春草深伤时伤事更伤心

  • 卷七百二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二十裴说裴说天佑三年登进士第官终礼部员外郎诗一卷游洞庭湖楚云团翠八百里澧兰吹香堕春水白头渔子揺苍烟鸂?眠沙晓惊起沙头龙叟夜叹忧铁笛未响春风羞露寒紫藟结

  • 第二十五出 陈三得病·佚名

    【挂真儿】(生)冥日思量上天台,得见神仙空返来。昨暮去到花园内,致惹一病有谁知。为伊割吊(刈吊)成相思,一病恹恹药难医。茶饭(秫饭)也袂食一嘴(口),风流债满等值时?昨冥去到花园内,着娘仔★(???廾)返来,惹得一病上身,做

  • 第十回 逾黄泽刘鄩失计 袭晋阳王檀无功·蔡东藩

      却说梁任杨师厚为天雄节度使,兼封邺王。师厚晚年,拥兵自恣,几非梁主所能制,幸享年不久,遽尔去世,梁廷私相庆贺。租庸使赵巖,判官邵赞,请分天雄军为两镇,减削兵权,梁主友贞依计而行。天雄军旧辖疆土,便是魏、博、贝、相、澶

  • 第十六回 将帅迭亡乞盟城下 后妃被劫失守都中·蔡东藩

      却说窝阔台嗣位为汗,颁定法令,比成吉思汗在日,体制益崇。复承父遗志,以西域封察合台,令他坐镇。西顾既可无忧,乃一意攻金。适金国遣使吊丧,并赠赗仪,窝阔台汗语来使道:“汝主久不归降,今我父赍志以殁,我方将出师问罪,区区赗

  • 卷之五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一·王明清

    ●卷十一○孙仲益作墓碑孙仲益每为人作墓碑,得润笔甚富,所以家益丰。有为晋陵主簿者,父死,欲仲益作志铭,先遣人达意于孙云:&ldquo;文成,缣帛良粟,各当以千濡毫也。&rdquo;仲益忻然落笔,且溢美之。既刻就,遂

  • 一三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为办理《南巡盛典》等书咨取誊录折·佚名

    一三一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为办理《南巡盛典》等书咨取誊录折乾隆五十三年十月二十日臣和珅等谨奏,为办理《南巡盛典》及《平定台湾纪略》等书,咨取誊录事。窃臣等奉旨纂办《南巡盛典》,业经派员将副本陆续纂出,所有进呈

  • 谯国夫人传·魏徵

    谯国夫人是高凉冼氏的女儿。 世代都是南越的首领,占据山洞,部属有十余万家。 夫人幼时就很贤明,有很多谋略。 在娘家时,能够约束部下,行军布阵,镇服百越。 常常鼓励亲族多做好事,因此在本乡信义卓著。 越人的风俗是爱互相攻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三十四·钱若水

    起雍熙二年九月,尽十二月九月壬寅朔以主客郎中史馆修撰张宏比部郎中 知制诰知广州徐休复并守本官充枢密直学士休 复仍知广州乙巳以西上阁门使王侁领蔚州刺史 丙午制曰朕祗膺景命嗣守丕图夕惕晨兴十年于 此风雨咸若禾麦

  • 卷五十五奖励·冯煦

    毕业奖励皖省自奉明诏兴学,各项学堂次第筹办,未成者实力进行,已成者亦有毕业。援章请奖,或准或驳,一以年限程度为衡。至慨捐巨资赞助办学,或独立开办一所,定章均予奖励,以昭激励。各属捐款助学,时有所闻,至有出自妇女者,抑亦难能

  • 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蒋廷黻

    (从顺治到咸丰)* 据东方出版社(民国学术经典库)1996年3月第1版补入。--CTJ121小引** 小引系据台湾《中央日报》印行《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1953年4月台北出版)。这个小小的研究报告是二十年前写的。原文登在《清华学报》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二 洪武二十年五月庚戌朔,革四川成都府之保宁县,以其地属威州。 癸丑,置龙山千户所。 庚申,遣使赍敕谕西平侯沐英、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南安侯俞通源、四川都指挥使甯正、楚雄卫指

  • 初品 居士品·佚名

    第五十一 干达罗迦经如是我闻。&mdash;&mdash;一时,世尊住瞻波城之伽伽罗莲池畔,与大比丘众俱。尔时,象御者倍沙与普行者干达罗迦同诣世尊之处。诣已,象御者倍沙敬礼世尊,坐于一面,普行者干达罗迦亦向世尊问讯,交换友谊礼让

  • 建炎复辟记·佚名

    据《四库全书提要》云:建炎复辟记一卷,不著撰人姓氏,书录题解亦不知为何人作。但其叙苗传、刘正彦事始末,文颇繁冗,末叙世忠战功特详。疑即韩氏之客所为,理或然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