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04

太祖乾德二年十(二)[一]〈据《宋史》一《太祖纪》、《续纲目》、薛《鉴》改。〉月,命王全斌伐蜀。蜀主孟㫤自袭位,日事奢纵,以王昭远、伊审微、韩保正、赵崇韬分掌机要,总统军政。㫤母太后李氏,本唐庄宗嫔御,以赐知祥,尝谓㫤曰:“吾见庄宗及尔父灭梁、定蜀,当时主兵者,非有功不授,故士卒畏服。今昭远乃汝给事左右之人,保正又世禄之子,素不习兵,一旦有警,此辈何所用之?”蜀主不听。及宋下荆、湖,蜀相李昊言于蜀主曰:“臣观宋氏启运,不类汉、周,一统海内,其在此乎!若通职贡,亦保安三蜀之良策也。”蜀主欲通使,昭远固止之,乃率兵屯峡路,增置水军。帝闻之,遂谋伐蜀,以张晖为凤州团练使。晖尽得蜀虚实险易以闻,帝大悦。已而蜀山南节度判官张廷伟说知枢密院事王昭远曰:“公素无勋业,一旦位至枢近,不自建立大功,何以塞时论?莫若通好并州,令发兵南下,我自黄花、子午谷出兵应之,使中原表里受敌,则关右之地可抚而有。”昭远然其言,劝蜀主遣赵彦韬等以蜡书间行,约北汉济河同举兵。至汴,彦韬潜取其书以献,帝笑曰:“西讨有名矣!”帝乃命王全斌为西川行营都部署,刘光义、崔彦进副之,王仁赡、曹彬为都监,将步骑六万,分道伐蜀。且命为蜀主治第于汴水之涯,凡五百馀间,供帐什物具备。诏全斌谓曰:“凡克城寨,止籍其器甲、刍粮,悉以财帛分给将士。吾所欲得者,其土地耳。”全斌及彦进等由凤州进,光义及彬等由归州进。蜀主闻之,以王昭远为都统,赵崇韬为都监,韩保正为招讨使,李进副之,帅兵拒宋。命左仆射李昊饯于郊,昭远酒酣,攘臂言曰:“吾此行非止克敌,取中原如反掌耳。”手执铁如意,指麾军事,自方诸葛亮。

十二月,王全斌等克万仞、燕子二砦,遂取兴州,连拔石圌等二十馀砦,获粮四十万。全斌先锋将史延德与保正、李进等战于三泉砦,败之,擒保正及进等,获粮三十万。师至罗川,蜀师依江列阵以待,崔彦进遣张万友夺其桥,蜀人退保大漫天砦。彦进、万友与康延泽分三道击之,蜀人悉其精锐逆战,大败而溃。王昭远等复引兵迎敌,三战皆败,昭远渡桔柏江,焚梁,退保剑门。

刘光义、曹彬克蜀夔州,蜀宁江制置使高彦俦死之。初,夔州有鏁江为浮梁,上设敌棚三重,夹江列炮具。光义等行,帝示以地图,指鏁江曰:“我军溯流至此,愼勿以舟师争胜,当先以步骑陆行袭击之。俟其势却,即以战棹夹攻,取之必矣。”及师至夔,距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浮梁,复牵舟而上。彦俦谓监军武守谦曰:“北军涉远而来,利在速战,不如坚壁以待之。”守谦不从,独领麾下与光义骑将张廷翰战,败走。廷翰乘胜登城,彦俦力战不胜,身被十馀创,左右皆散。彦俦奔归府第,整衣冠,望西北再拜,纵火自焚死。后数日,光义得其骨于灰烬中,以礼葬之。

三年春正月,王全斌进次益光,得降卒,言:“益光江东,越大山数重,有狭径名来苏,蜀人于江西置栅,对岸可渡。自此出剑门南二十里至青(疆)[强]〈据《宋史》二五五《王全斌传》、《续纲目》、薛《鉴》改,下同。〉与官道合。若行此路,则剑门不足恃也。”乃分兵趋来苏,跨江为浮梁以济。蜀人见之,弃寨而遁,遂进次青(疆)[强]。王昭远闻之,留其偏将守剑门,自引众退屯汉源坡以待全斌。未至汉源,剑门已破,昭远股栗失次。赵崇韬布阵出战,昭远据胡床不能起。全斌进击,大破之,斩首万馀级。昭远走投东川,匿仓舍下,悲嗟流涕,目尽肿,俄而追骑至,与崇韬俱被执。

刘光义、曹彬进克蜀万、施、开、忠四州,峡中郡县悉定,遂州知州陈愈以城降。时诸将所过,咸欲屠戮以逞,独曹彬禁止之,故峡路兵始终秋毫无犯。

蜀主闻昭远败,大惧,出金帛募兵,令太子玄喆统之,李廷圭、张惠安等为之副,趋剑门以御王师。玄喆素不习武,廷圭、惠安皆庸懦无识。玄喆离成都,但携姬妾、乐器及伶人数十辈,晨夜嬉戏,不恤军政。至绵州,闻已失剑门,遂遁还东川,所过焚庐舍、仓廪而去。蜀主惶骇,问计于左右,有老将石斌对曰:“宋师远来,势不能久,请聚兵固守以老之。”蜀主曰:“吾父子以丰衣美食养士四十年,及遇敌,不能为我东向发一矢,今若固垒,何人为我效命?”已而全斌进次魏城。乙酉,蜀主命李昊草表请降,全斌受之,遂入城。刘光义等亦引兵来会。前蜀之亡也,降表亦昊为之,蜀人夜书其门曰:“世修降表李家。”师自发汴至受降,凡六十六日,得州四十五,县百九十八。帝以吕馀庆知成都府。

初,全斌之伐蜀也,属汴京大雪,帝设毡帐于讲武殿,衣紫貂裘帽以视事,忽谓左右曰:“我被服如此,体尚觉寒,念西征将士,冲冒霜雪,何以堪处?”即解裘帽,遣中使驰赐全斌,仍谕诸将曰:“不能遍及也。”全斌拜赐感泣,故所向有功。

王全斌、崔彦进、王仁赡等在蜀,昼夜宴饮,不恤军务,纵部下掠子女,夺财物,蜀人苦之。曹彬屡请旋师,全斌不从。既而帝诏发蜀兵赴汴,并优给装钱,全斌等擅减其数,仍纵部曲侵扰之,蜀兵忿怨思乱。三月,蜀兵行至绵州,遂作乱,劫属邑,众至十馀万,自号兴国军。获蜀文州刺史全师雄,推以为帅。全斌遣朱光绪往招抚之,光绪尽灭师雄之族,纳其爱女。师雄怒,遂无归志,率众攻彭州,据之,自称兴蜀大王,开幕府,署节帅二十馀人分据要害,两川民争应之。崔彦进、高彦晖等分道攻讨,为师雄所败,彦晖战死。全斌又遣张[廷]翰〈据《宋史》二五九本传、《续通鉴》、薛《鉴》补。〉击之,复不利,退保成都。师雄势益张,遣兵守绵、汉间,断阁道,缘江置砦,声言欲攻成都。于是邛、蜀、眉、雅、果、遂、渝、合、资、简、昌、普、嘉、戎、荣、陵十六州及成都属县皆起兵应师雄,全斌等大惧。时成都城中降兵未遣者尚二万七千,全斌虑其应贼,与诸将谋,诱至夹城中,尽杀之。

六月,蜀主㫤举族与官属至汴,率子弟素服待罪阙下。帝御崇元殿,备礼见之,赐赉甚厚。拜㫤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子玄喆为泰宁军节度使,从臣亲属授官有差。㫤寻卒,帝废朝五日,追封楚王。㫤母李氏,本唐庄宗宫妾也,至汴,帝命肩舆入宫,谓之曰:“国母善自爱,无戚戚怀乡土,异日当送母归。”李氏曰:“妾本太原人,倘得归老并土,妾之愿也。”时帝有北征意,闻其言甚喜。及㫤卒,不肯哭,以酒酹地曰:“汝不死社稷,贪生以至今日。吾所以忍死者,以汝在耳。今汝既死,吾何用生为?”不食数日亦死,帝闻而伤之。帝尝见㫤宝装溺器,命撞碎之,曰:“以七宝饰此,当以何器贮食?所为如是,不亡何待?”

十二月,帝闻两川兵起,客省使丁德裕领兵往讨之,以康延泽为东川七州招安巡检使。时全师雄屯新繁,刘光义、曹彬进击,大破之。师雄退屯于郫,王全斌、王仁赡复攻之,师雄走灌口。水陆转运使曹翰会仁赡围贼吕翰于嘉州,翰弃城走。是夕,贼还,结众围城,约以三鼓进攻。曹翰谍知之,戒掌漏者止击二鼓,贼众不集,至明而遁,追袭,大破之。全斌复破师雄于灌口,师雄走金堂,病死。其党据铜山,推谢行本为主,延泽旋拔之。德裕等分道招辑,贼众悉平。西南诸夷多来请附。

(乾德)五年春正月甲寅,征王全斌等还。帝自闻蜀兵乱,凡使者至,各令陈王全斌等不法事,因尽得其状,乃皆征还。以其初立功,不欲属吏,但令中书问状。全斌等具(状)[伏]〈据《宋史》二五五《王全斌传》、《续纲目》、薛《鉴》改。〉黩货、杀降之罪。遂责降全斌崇义节度留后,崔彦进昭化节度留后,王仁赡右卫大将军。以刘光义等廉谨,并进爵秩,(后)[复]〈据《续纲目》、薛《鉴》改。〉召吕馀庆参知政事。仁赡等历诋诸将,冀以自免,且曰:“清廉畏愼,不负陛下者,曹彬一人耳。”彬之还也,囊中惟图书、衣衾,又能(济)[戢]〈据《宋史》二五八《曹彬传》、《续纲目》、薛《鉴》改。〉下,于是赏彬特优。彬入谢曰:“诸将皆获罪,臣不敢奉诏。”帝曰:“卿有茂功,又不[矜]〈据《宋史》二五八《曹彬传》、《续纲目》、薛《鉴》补。〉伐。惩劝国之常典,可无逊。”

二月,以沈义伦为枢密副使。义伦为四川(都)〈据《宋史》二六四《沈义伦传》、《续纲目》、薛《鉴》删。〉转运使,随军入蜀,独居佛寺,蔬食,有以珍异献者皆却之,及归,箧中惟书数卷而已。帝尝问曹彬以官吏善否,彬曰:“臣止监军旅,至于采察官吏,非所职也。”固问之,曰:“义伦可用。”帝嘉之,故有此命。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二 梁宗室下·李延寿
  ●卷第十七·胡三省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五·徐乾学
   第四节 入学·老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佚名
  二七三 署云贵总督觉罗图思德奏遵旨查办书籍版片情形折·佚名
  二三三 军机大臣奏将三宝解到应毁书籍开单进呈片·佚名
  绎史卷一百三十八·马骕
  卷一百十八·司马迁
  卷六十四·佚名
  卷十二·允禄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六·佚名
  三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十四章 还乡报信·屠隆

    【少年游】〔旦上〕风来云去。鸟啼花落。妙旨印禅心。〔小生小贴〕沈水香淸。博山烟袅。〔贴小旦〕慧日照檀林。〔旦〕孩儿媳妇。倩香凌波。昨日菩萨降临。说老爷消息甚的。今日看阁下昙花。烂熳盛开。老爷成道无疑了

  • 卷173 ·佚名

    李仲光 赠弈棋蓝氏子 古人制此文楸枰,要下黑白知死生。 闲中借此消永日,未必能取人心争。 后人不识古人意,致使方寸生纵横。 烂柯人去弈秋死,通国善弈谁知名。 东南地胜人最杰,下至百技今咸精。

  • 卷一百九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九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林泉结契【二】王质水友辞鸳鸯身麻褐杂花防如鸭而小稍长夜傍滩岸雌雄交颈即成睡赋性好思鸳鸯鸳鸯一雌一雄春水乡惟尔所思在何方葡萄顔色桃花香溪南

  • 卷四百九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九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二十五 沈周 登照明读书台因访徐辰翁丹井 远秀目已周复骋登高足青山不嫌人所取随我欲巍巍古仙台寂寂奠林麓七桧交云

  • 肃宗孝章帝纪第三·范晔

    肃宗孝章皇帝讳,显宗第五子也。母贾贵人。永平三年,立为皇太子。少宽容,好儒术,显宗器重之。十八年八月壬子,即皇帝位,年十九。尊皇后曰皇太后。壬戌,葬孝明皇帝于显节陵。冬十月丁未,大赦天下。赐民爵,人二级,为父后及孝悌、力

  • 卷四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八十一·脱脱

        林勋 刘才邵 许忻 应孟明 曾三聘 徐侨 度正 程珌 牛大年陈仲微 梁成大 李知孝   林勋,贺州人。政和五年进士,为广州教授。建炎三年八月,献《本政书》十三篇,言:"国家兵农之政,率因唐末之故。今农贫而多失

  • 第十六回 纳降诛叛西徼扬威 逐枭擒雏南京献俘·蔡东藩

      却说常遇春偶罹暴疾,将军事嘱托李文忠,复与诸将诀别,令听文忠指挥,言讫即逝。寿仅四十岁。遇春沈鸷果敢,善抚士卒,陷阵摧锋,未尝少怯,虽未习书史,用兵却暗与古合。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所以军中称他为常十万。大将军徐

  • 一三六二 军机大臣奏拟写着海宁全德承办文宗等三阁全书装潢庋架谕旨进呈片·佚名

    一三六二 军机大臣奏拟写着海宁全德承办文宗等三阁全书装潢庋架谕旨进呈片乾隆五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据金简告称,召见时面奉谕旨:文宗、文汇、文澜三阁藏弆四库全书,所有装潢庋架等事,现在陆费墀业经身故,【真按:陆费墀之生

  • 国蓄第七十三·管仲

    国有十年之蓄,而民不足于食,皆以其技能望君之禄也。君有山海之金,而民不足于用,是皆以其事业交接于君上也。故人君挟其食,守其用,据有余而制不足,故民无不累于上也。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

  • 柏舟·佚名

    ——内心怨恨的独白【原文】汎彼柏舟(1),亦汎其流(2)。耿耿不寐(3),如有隐忧(4)。微我无酒(5),以敖以游(6)。我心匪鉴(7),不可以茹(8)。亦有兄弟,不可以据(9)。薄言往愬(10),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 左氏释卷下·冯时可

    明 冯时可 撰鲜季孙受叔仲子之言而命杜泄曰鲜者自西门杜泄争之以为卿自朝鲁礼也杜云不以寿终为鲜西门非鲁朝正门也自朝从生存朝觐之正路也杜泄为穆子之宰不能止丙之诛不能止壬之逐不能救豹之死不能讨牛之罪而

  • 卷一·刘玉汝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绪卷一      元 刘玉汝 撰 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

  • 顯揚聖教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事品第一之二   [一]如是已說雜染.諦今當說。頌曰.   諸諦有六種。   論曰.諦有六種.一世俗諦.二勝義諦.三苦諦.四集諦.五滅諦.六道諦。   世俗諦者.謂名句文

  • 鹤林天树植禅师语录·佚名

    鹤林天树植禅师语录嗣法门人湛祐编山门雨过云开青天白日大解脱门信足而入。佛殿释迦已过去弥勒犹未来正当恁么时礼拜阿谁展具云看新长老自倒自起。伽蓝襄阳米公在鹤林寺作护法自宋至今非一日矣新长老入门便请相见插香

  • 台游日记·蒋师辙

    清朝光绪年间,官员蒋师辄,应台湾巡抚邵友濂的邀请,前往撰修"台湾通志"。在游历台湾时,蒋氏将其所感受到的台湾风土人情,环境景观,社会政治、经济、文教等状况记载下来,写成了这部《台游日记》。本书(一册一四一面八四

  • 京华烟云·林语堂

    又译《瞬息京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林语堂著。旅居美国期间用英文写成。美国纽约约翰·黛出版公司1939年出版。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1941年曾出版过郑陀、应元杰合译的中文本、越裔的节述本。还有张振玉1977年译本

  • 西山读书记·真德秀

    南宋理学家真德秀撰著的读书笔记。学者称德秀为西山先生,故名。《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记为61卷,《四库全书》为40卷,《书录解题》与 《文献通考》俱为39卷。原本分甲、乙,丙、丁4集,今惟存甲集37卷,乙集22卷,丁集2卷。甲集自

  • 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佚名

    佛说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一卷,宋施护译。大日如来,安住一切如来自性中,说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等之诸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