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51

徽宗崇宁四年五月,赐信州龙虎山道士张继元号虚靖先生。大观二年三月,颁《金箓灵宝道场仪范》于天下。

政和三年夏四月,作玉清和阳宫于福宁殿东,奉安道像,帝所生之地也。

九月,赐方士王老志号洞微先生,王仔昔号通妙先生。老志,濮人,初为小吏,遇异人,授以丹,遂弃妻子,结草庐田间,为人言休咎多验。太仆卿王亶以名闻,时帝方向道术,乃召至京师,馆于蔡京第。尝缄书一封至帝所,启视,乃昔岁秋中与乔、刘二妃燕好之语也。由是益信之,号为洞微先生。朝士多从求书,初若不可解者,卒应者什八九。其门如市,京虑太甚,渐以为戒,老志亦谨畏,乃奏禁绝之。逾年而死。仔昔,洪州人,初隐于嵩山,自言遇许逊,得《大洞隐书》、豁落七元之法,能道人未来事。京荐之,帝召见,赐号冲隐处士,篆符有验,进封通妙先生。由是道家之事日兴,而仔昔恩浸加。朝臣戚里,夤缘关通。中丞王安中上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宣召出入,必令察视其所经由。仍申严臣庶往还之禁”。并言蔡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帝欣然纳之。已而再疏京罪,帝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过此,当为卿罢京。”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帝为迁安中翰林学士。

十一月癸未,祀天于圜丘。帝执大圭,以道士百人执仪仗前导,蔡攸为执绥官。玉辂出南薰门,帝忽曰:“玉津园东若有楼台重复,是何处也?”攸即奏:“见云间楼台殿阁,隐隐数重,既而审视,皆去地数十丈。”顷之,帝又曰:“见人物否?”攸即奏:“有若道流童子,持幡幢节盖,相继而出云间,眉目历历可识。”遂以天神降,诏告在位,即其地建道宫,名曰“迎真”,作《天真降临示现记》。由是益信神仙之事矣。

十二月癸丑,诏求道教仙经于天下。

四年春正月,戊寅朔,置道阶。时王老志、王仔昔、徐知常等得幸,遂赐号先生、处士等名,秩比中大夫至将仕郎,凡二十六级。后又置道官二十六等,有诸殿侍宸、校籍、授经,以拟待制、修撰、直阁之名。

六年春正月,赐方士林灵素号通真达灵先生。灵素,温州人,少从浮屠学,苦其师笞骂,去为道士。善妖幻,往来淮、泗间,丐食僧寺,僧寺苦之。及王老志死,王仔昔宠衰,帝访方士于左阶道箓徐知常,知常以灵素对,即召见。灵素大言曰:“天有九霄,而神霄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长子,主南方,号称长生大帝君,陛下是也。既下降于世,其弟号青华帝君者,主东方,摄领之。又有仙官八百馀名,今蔡京即左元仙伯,王黼即文华使,郑居中、童贯等皆有名,而已即仙卿褚慧下降,佐帝君之治。”时刘贵妃方有宠,灵素以为九华玉真安妃。帝心独喜其事,甚加宠信,遂赐号,赏赉无算,为改温州为应道军。灵素本无所能,惟稍习五雷法,召呼风霆,间祷雨,有小验而已。

闰月丁未,从林灵素之言,立道学,自元士至志士,凡十三品,岁大比,许襕幞就试。又用蔡京言,集古今道教事为纪、志,赐名《道史》。

夏四月,会道士于上清宝箓宫。初,帝以未得嗣子为念,道士刘混康以法箓、符水出入禁中,建言京城西北隅地协堪舆形势,加以少高,当有多男之祥,始命为数仞冈阜。已而后宫生子渐多,帝益信道教。于是蔡攸谓有珠星、璧月、跨凤、乘龙、天书、云篆之符,以逢迎之。及闻林灵素之言,遂作上清宝箓宫,密连禁署,宫中山包平地,环以佳木清流,列诸馆舍台阁,多以美材为楹栋,不施五采,有自然之胜,上下立亭宇,不可胜计。帝时登皇城,下视之。由是开景龙门,城上作复道,通宝箓宫,以便斋醮之路。

九月辛卯朔,帝奉玉册、玉宝如玉清和阳宫,上玉帝尊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诏天下洞天福地,修建宫观,塑造圣像。又上地祗徽号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上宝册,礼仪一如上帝。寻改宫名为“玉清神霄宫”。又铸神霄九鼎,安置于上清宝箓宫之神霄殿。

七年春正月甲子,会道士二千馀人于上清宝箓宫,诏林灵素谕以帝君降临事。乙亥,帝幸上清宝箓宫,命林灵素讲《道经》。时道士皆有俸,每一观给田亦不下数百千顷。凡设大斋,辄费缗钱数万。贫下之人,多买青布幅巾以赴,日得一饫餐,而衬施三百,谓之千道会。且令士庶人听灵素讲经,帝为设幄其侧。灵素据高座,使人于下再拜请问,然所言无殊绝者,时时杂以滑稽媟语,上下为大哄笑,莫有君臣之礼。复令吏民诣宫受神霄秘箓,朝士嗜进者,亦靡然趋之。

夏四月庚申,道箓院上章,册帝为教主道君皇帝。初,帝讽道箓院曰:“朕乃上帝元子,为神霄帝君,悯中华被金狄之教,遂恳上帝,愿为人主,令天下归于正道。卿等可上表章,册朕为教主道君皇帝。”于是道箓院上表册之,然止于道教章疏内用,而不施于政事。

十二月,方士王仔昔下狱死。仔昔倨傲而戆,帝待以客礼,故遇宦者若童奴,又欲群道士宗已。林灵素忌之,乃与宦者冯浩诬以言语怨望,下狱死。

戊辰,帝言天神降于坤宁殿,诏示百官,且刻石以纪之。初,帝惑于林灵素之言,建宫观遍天下,又造青华帝君正昼临坛及火龙神剑夜降内宫之事,托天神临降,造帝诰、天书、云篆,务以惑世欺众,其说妄诞,不可究质。宦者、道士有所不快,必托为帝诰,则莫不如志。寻加灵素号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张虚白通元冲妙先生,视中大夫,出入诃引,至与诸王争道,都人称曰:“道家西府”。其徒美衣玉食者几二万人。

立元成节,以青华帝君八月九日生也。重和元年八月辛酉,诏颁《御注道德经》。

丙戌,诏太学、辟雍各置《内经》、《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二员。冬十月,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职八等。

宣和元年春正月乙卯,诏更寺院为宫观。林灵素欲尽废释氏以逞前憾,请于帝,改佛号大觉金仙,馀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寻诏德士并许入道学,依道士之法。

六月甲申,追封庄周为微妙元通真君,列御寇为致虚观妙真君,仍行册命,配享混元皇帝。

二年春正月甲子,罢道学,放林灵素归田里。灵素初与道士王允诚共为神怪之事,后忌其相轧,毒杀允诚,遂专用事。及都城水,帝遣灵素厌胜,方步虚城上,役夫争举挺将击之,走而免,帝始厌之。然横恣愈不悛,道遇皇太子,弗敛避。太子入诉于帝,帝怒,以灵素为太虚大夫,斥还故里。命江端本通判温州,察之。端本廉得其居处过制罪,诏徙置楚州。命下而灵素已死,遗奏至,犹以侍从礼葬焉。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七·毕沅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四·焦竑
  1929──中華民國十八年己巳·郭廷以
  第四十二回 树威权汪直窃兵柄 善谲谏阿丑悟君心·蔡东藩
  明臣諡考原序·鲍应鳌
  卷三十二·张廷玉
  第四十八册 天命八年三月至四月·佚名
  二七四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行查解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佚名
  语录上·王艮
  一五 鲁老太太·周作人
  元澄传·李延寿
  万俟禼传·脱脱
  汉纪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丑、前32)·司马光
  十三年·佚名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吴沆

      《环溪诗话》一卷,不著撰人名氏。皆品评吴沆之诗,及述沆论诗之语。卷首称沆为先环溪,又注其下曰:“此集非门人所编,只称先生为环溪,盖其後人所追记。”赵与峕《宾退录》称为吴德远《环溪诗话》,似乎沆所自著者

  • 第三出 哄丁·孔尚任

    ◎癸未三月(副净、丑扮二坛户上)(副净)俎豆传家铺排户,(丑)祖父。(副净)各坛祭器有号簿,(丑)查数。(副净)朔望开门点蜡炬,(丑)扫路。(副净)跪迎祭酒早进署,(丑)休误。(丑)怎么只说这样没体面的话。(副净)你会说,让你说来。(丑)四季关粮进户部,(副净)夸

  • 李德载·隋树森

    李德载,生平、里籍均不详。 小令 【中吕】阳春曲 赠茶肆 茶烟一缕轻轻飏,搅动兰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赛维扬。非是谎,下马试来尝。 黄金碾畔香尘细,碧玉瓯中白雪飞,扫醒破闷和脾胃。风韵美,唤醒睡希夷。 蒙

  • 古诗镜卷二十五·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二十五 明 陆时雍 编 陈第一 【梁诗少气常似荏苒欲倒陈诗无骨常似飘扬无依 陈诗最轻】 後主【讳叔宝字元秀宣帝子即位之後荒於酒色不恤政事而盛修宫室刑罚酷滥隋文帝命将南征兵败入隋见宥给

  • 兰庭集原序·谢晋

    诗自国风以降言选者称汉魏言律者独称唐而已为选而不宗汉魏非选也为律而不宗唐非律也选岂易言哉自梁昭明太子选汉魏以来诸杰作者成集而诗以选称矣律亦岂易言哉自唐诸作者因时所尚分为五言七言皆以对偶切实音韵谐协者中

  • 卷三百二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二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龙洲集下谒江华曽宰二首抠衣三十年前事曽以诸生傍绛纱一国所专吴白下双鳬独逺令江华时来馆学总余事老去衣冠懐古家共怪我门郊岛外狂生尚有一刘义鬟

  • 卷四百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五十二 吴寛 寄题阳山澄照寺 令威禀仙骨化鹤去辽东传闻有遗井乃在青山中山深草木盛苔径谁能穷爰有释氏子於此构莲宫殿阁颇雄杰林杪见青红高厓石色古小

  • 序·苏天爵

    ●许有壬序圣元基朔方立人极,世祖皇帝混破裂而一之,广轮疆理,古职方所未半。其天地之再初乎,浑沦所锺,命世卓绝之才,实辈出辅成之。故盛德大业之所著,自颢穹生民未之有也。然而百余年来,元勋伟绩世未尽白,故老知者湮没无几,家乘

  • 卷之一千一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八九三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正月至三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八九三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正月至三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十日吏部为遵旨查议事。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会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七年六月初四日题,本月初七日奉旨:嵇璜、曹文埴、德保

  • 一一 寿先生·周作人

    覆盆桥寿家,即是三味书屋,前清末年在绍兴东半城是相当闻名的。寿先生名怀鉴,字镜吾,是个老秀才,以教读为生,他的书房是有规矩而不严厉,一年四节,从读《大学》起至《尔雅》止,一律每节大洋两元,可是远近学生总是坐满一屋的。说也

  • 四十一年·佚名

    (戊申)四十一年大明萬曆三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丑,上在貞陵洞行宮。○朝,王世子問安。○政院問安,傳曰:「知道。」○政院中殿問安。○大臣及東西班二品以上、六曹堂上問安,答曰:「知道。」中殿問安,答曰:「知道。」○夕,王世

  • 原序·吕祖谦

    吕氏家塾读诗记原序余尝读吕氏读书记大事记未睹读诗记也近得宋本于友人丰存叔读而爱之其书宗孔氏以立训考注防以纂言剪缀诸家如出一手有司马子长贯穿之巧研精殚歳融防涣释有杜元凯真积之悟縁物丑类辩名正义有郑渔仲考

  • 第十七章道德--人生的实践(上)·梁漱溟

    道德一词在较开化的人类社会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可以断言都是少不了的。但它在各时各地不免各有其涵义,所指不会相同,却大致又相类近耳。这就为人们在社会中总要有能以彼此相安共处的一种路道,而后乃得成社会共同生活。此通

  •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佚名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尔时释迦牟尼佛在净居天宫。告诸宿曜游空天众九执大天。及二十八宿十二宫神一切圣众。我今说过去娑罗王如来所说。炽盛光大威德陀罗尼除灾难法。若有国王及诸大臣所居之处及

  • 进呈奏疏·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进呈奏疏  圣感寺住持(臣)僧(超永)谨奏为进呈五灯全书事。窃惟三教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蹟虽有世间方外之殊。理原无修己利人之别。第品类杂则羣言贵。有折衷须流派清。而根源斯为可据。喜际同文之盛世。敬

  •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十·费隐通容

    嗣法門人隆琦等編小參春日小參,僧問:「陽春一布萬物皆輝即不問,陽春一布是如何?」師云:「燒痕方轉緣。」進云:「恁麼則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師云:「含雨未萋萋。」乃云:「春光曉,聞啼鳥,頭頭明,物物了,就瞥然,無剩少,一躊

  • 李虚中命书·李虚中

    三卷。古代星命术书。旧本题鬼谷子撰,唐李虚中注。收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术数类二》:“书中义例,首论六十甲子,不及生人时刻干支,其法颇与韩愈《墓志》(指《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所言始生年月日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