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20

真宗咸平元年春正月,翰林学士王禹偁上疏言五事︰“一曰:谨边防,通盟好,使辇运之民有所休息。方今北有契丹,西有继迁,契丹虽不侵边,戍兵岂能减削?继迁既未归命,馈饷固难寝停,关辅之民倒悬尤甚。臣愚以为,宜敕封疆之吏,致书辽臣,俾达其主,请寻旧好。下诏赦继迁罪,复与夏台。彼必感恩内附,且使天下知陛下屈己而为民也。二曰:减冗兵,并冗吏,使山泽之饶稍流于下。当乾道、开宝之时,土地未广,财赋未丰,然而击河东,备北鄙,国用未足,兵威亦强,其义安在?由所蓄之兵锐而不众,所用之将专而不疑故也。自后尽取东南数国,又平河东,土地、财赋可谓广且丰矣,而兵威不振,国用转急,其义安在?由所蓄之兵冗而不尽锐,所用之将众而不自专故也。臣愚以为,宜经制兵赋如开宝中,则可高枕而治矣。且开宝中设官至少,臣本鲁人,占籍济上,未及第时,一州止有刺史一人、司户一人,当时未尝阙事。自后有团练推官一人。太平兴国中,增置通判、副使、判官、推官,而监酒榷税算又增四员,曹官之外更益司理。问其租税,减于曩日也;问其人民,逃于昔时也。一州既尔,天下可知。冗吏耗于上,冗兵耗于下,此所以尽取山泽之利而不能足也。夫山泽之利与民共之,自汉以来,取为国用,不可弃也,然亦不可尽也。只如茶法,从古无税,唐元和中,以用兵齐、蔡,始税茶,《唐史》称是岁得钱四十万贯,今则数百万矣,民何以堪!臣故曰:减冗兵,并冗吏,使山泽之饶稍流于下者,此也。三曰:艰难选举,使入官不滥。古者乡举里选,为官择人,士君子学行修于家,然后荐之朝廷。历代虽有沿革,未尝远去其道。隋、唐始设科试。太祖之世,每岁进士不过三十人,经学五十人,重以诸侯不得奏辟,士大夫罕有资阴,故有终身不获一第,没齿不获一官者。太宗毓德王藩,睹其如此,临御之后,不求备以取人,舍短用长,拔十得五,在位将逾二纪,登第殆近万人,虽有俊杰之才,亦有容易而得。臣愚以为,数百年之艰难,故先帝济之以泛取;二十载之霈泽,陛下宜纠之以旧章。望以举场还有司如故事。至于吏部铨官,亦非帝王躬亲之事。自来五品以下,谓之旨授官,今幕职、州县而已,京官虽有选限,多不施行。臣愚以为,宜以吏部还有司,依格敕注拟可也。四曰:沙汰僧尼,使疲民无耗。夫古者惟有四民,兵不在其数,盖古者井田之法,农即兵也。自秦以来,战士不服农业,是四民之外,又生一民,故农益困,然执干戈卫社稷,理不可去。汉明之后,佛法流入中国,度人修寺,历代增加,不蚕而衣,不耕而食,是五民之外,又益一而为六矣。假使天下有万僧,日食米一升,岁用绢一匹,是至俭也,犹月费三千斛,岁用万缣,何况五七万辈哉!不曰民蠹,得乎?臣愚以为,国家度人众矣,造寺多矣,计其费耗,何啻亿万!先朝不豫,舍施又多,佛如有灵,岂不蒙福?事佛无效,断可知矣。愿陛下深鉴治本,亟行沙汰。如以嗣位之初,未欲惊骇此辈,且可以二十载不度人修寺,使自销铄,亦救弊之一端也。五曰:亲大臣,远小人,使忠良蹇谔之士知进而不疑,奸憸倾巧之徒知退而有惧。夫君为元首,臣为股肱,言同体也。得其人则勿疑,非其人则不用。凡议帝王之盛者,岂不曰尧舜之时,契作司徒,咎繇作士,伯夷典礼,后夔典乐,禹平水土,益作虞官,委任责成,而尧有知人任贤之德。虽然,尧之道远矣,臣请以近事言之。唐元和中,宪宗尝命裴(洎)[垍]铨品庶官,(洎)[垍]曰:‘天子择宰相,宰相择诸司长官,长官自择僚属,则上下不疑而政成矣。’识者以(洎)[垍]〈并据两《唐书》本传改。〉为知言。愿陛下远取帝尧,近鉴唐室,既得宰相,用而不疑,使宰相择诸司长官,长官自取僚属,则垂拱而治矣。古者刑人不在君侧。语曰:‘放郑声,远佞人。’是以周文王左右无可结袜者,言皆贤也。夫小人巧言令色,先意希旨,事必害正,心惟忌贤,非圣明不能深察。旧制,南班三品尚书方得升殿,比来三班奉职或因遣使,亦许升殿,惑乱天听,无甚于此。愿陛下振举纲纪,尊严视听,在此时矣。臣愚又以为,今之所急在先议兵,使众寡得其宜,措置得其道;然后议吏,使清浊殊途,品流不杂;然后艰选举以塞其源,禁僧尼以去其耗,自然国用足而王道行矣。”

冬十月,知代州柳开上言曰:“国家创业将四十年,陛下绍二圣之祚,精求至治,若守旧规,斯未尽善,能立新法,乃显神机。臣以益州稍静,望陛下选贤能以镇之,必须望重有威,即群小畏服。又西鄙今虽归朝,他日未可必保,苟有翻覆,须得人制御,若以契丹比议,为患更深。何者?契丹则君臣久定,蕃、汉久分,纵萌南顾之心,亦须自有思虑。西鄙积恨未泯,贪心不悛,其下猖狂,竞谋凶恶,侵渔未必知足,姑息未能感恩。望常预备之,以良将守其要害,以厚赐足其贪婪,以抚慰来其情,以宽假息其念,多命人使西入甘、凉,厚结其心,为我声援,如有动静,使其掩袭,令彼有后顾之忧,乃可制其轻动。今甲兵虽众,不及太祖之时人人练习,谋臣猛将则又悬殊,是以比年西北屡遭侵扰,养育则月费甚广,征战则军捷未闻。诚愿训练禁戢,使如往日,行伍必求于勇敢,指顾无纵于后先,失律者悉诛,获功者必赏,偏裨主将不威严者去之。听断之暇,亲临殿廷,更召貔虎,使其击刺驰骤,以彰神武之盛。臣又以宰相、枢密,朝廷大臣,委之必无疑,用之必至当,铨总僚属,评品职官,内则主管百司,外则分治四海。今京朝官则别置审官,供奉殿直则别立三班,刑部不令详断,别立审刑,宣徽一司全同散地。大臣不获亲信,小臣乃谓至公。至如银台一司,旧属枢密,近年改制,职掌甚多,加倍置人,事则依旧,别无利害,虚有变更。臣欲望停审官、三班,复委中书、枢密、宣徽院,银台司复归枢密,审刑院复归刑部,去其繁细,省其头目。又京府大都,万方轨则,望仍旧贯,选委亲贤。今皇族宗子悉多成长,但令优逸,无以试材,宜委之外藩,择文武忠直之士为左右赞弼之任。又天下州县,官吏不均,或冗长至多,或岁年久阙,欲望县四千户以上选朝官知,三千户以上选京官知,省去主簿,令县尉兼领其事,自馀通判、监军、巡检、监临、使臣,并酌量省减,免虚费于利禄,仍均济于职官。又人情贪竞,时态轻浮,虽骨肉之至亲,临势利而多变,同僚之内多或不和,伺隙则致于倾危,患难则全无相救,仁义之风荡然不复。欲望明颁告谕,各使改更,庶厚化原,永敦政本。恭惟太祖神武,太宗圣文,光掩百王,威加万国,无贤不用,无事不知。望陛下开豁圣怀,如天如海,可断即断,合行即行,爱惜忠直之臣,体察奸谀之党。臣久尘著位,寖荷恩宠,辞狂理拙,唯圣明恕之!”

二年春正月,举入阁故事,右司谏孙何上疏曰:“六卿分职,邦家之大柄也。有吏部辨考绩而育人材,有兵部简车徒而治戎备,有户部正版图而阜货财,有刑部谨纪律而诛暴强,有礼部祀神祇而选贤俊,有工部缮宫室而修堤防:六职举而天下之事备矣。故周之会府,汉之尚书,立庶政之根本,提百司之纲纪,令、仆率其属,丞、郎分其行,二十四司粲焉星拱,郎中、员外判其曹,主事、令史承其事,四海九州之大,若网在纲。唐之盛时,亦不闻分别利权,创使额,而军须取足。及玄宗侈心既萌,召发既广,租调不充,于是萧景、杨钊始以地官判度支,而宇文融为租调地税使,始开利孔以构祸阶。至于肃、代,则有司之职尽废,而言利之臣攘臂于其间矣。于是叛乱相仍,经费不充,迫于军期,切于国计,用救当时之急,卒以权宜裁之。五代短促,曾莫是思。今国家三圣相承,五兵不试,太平之业,垂统立制,在此时也。所宜三部使额还之六卿,愼择户部尚书一人,专掌盐铁使事,俾金部郎中、员外郎判之,又择本行侍郎二人,分掌度支、户部使事,各以本曹郎中、员外郎分判之,则三使洎判官虽省犹不省也。仍命左右司郎中、员外总知帐目,分勾稽违,职守有常。规程既定,则进无掊克之虑,退有详练之名,《周官》、唐式,可以复矣。兹事非艰,在陛下行之尔。”先是,何尝献五议︰“其一,请择儒臣有方略者统兵。其二,请世禄之家肄业太学,寒俊之士州郡推荐,而禁投贽自媒者。其三,请复制举。其四,请行乡饮酒礼。其五,请以能授官,勿以恩庆例迁。”上览而嘉之。

三年冬十月,知黄州王禹偁上疏曰:“臣际会昌辰,忝冒通籍,凡有见闻,皆合论奏,然而言关灾异,事涉机宜,苟非不讳之朝,即恐犯时之忌。今者不避逆耳,用明匪躬。臣本州去年十一月城南长圻村两虎夜鬬,一虎死,食之殆半。当时即欲密奏,值銮驾北征,既非吉祥,难闻行在,臣但只堤防盗贼,抚恤军民而已。又今年八月十三日、十四日夜,群鸡忽鸣,至今时复夜鸣未止。又十月十三日,雷声自西北起,与盛夏无殊。臣伏读《洪范五行传》及《春秋》灾异、《史记‧天官书》、《两汉‧五行》、《天文志》,以此详校,虎者毛虫,属金,‘金失其性则有毛虫之妖’。又云:‘虎相食者,其岁当大饥。’鸡者,羽虫,属火,‘火失其性则有羽虫之妖’。又云:‘鸡夜鸣,主兵革。’昔人闻鸡夜舞是矣。雷者,震也,属木,‘木失其性则有冬雷之妖’。又云:‘发雷之地饥馑。’此皆得于儒学,不在禁书,然事有数年而后应者,亦有终不应者。要在臣下无隐,帝王尽知,或修德以答天心,或设备以防时难。故《诗》曰:‘畏天之怒,不敢戏豫。’《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只如咸平元年,彗星出,吕端等请臣作《避位表》,臣具言:‘星见虚、危,齐分,请于青、齐间设备,以应天戒。’端等俱以为然,不知自后作何措置?臣缘不在司言之地,不敢侵官。去年胡虏犯边,果入齐地,是天以文象告人,人不自知备也。端虽物故,李沆以下皆见臣言。今黄州有此灾祥,不能依前寝默,虽妖不胜德,终无累于圣明,而遇事敢言,亦粗由于忠鲠。今年禾小稔,臣下无虞,然恐应在它时,即合先有制置。伏望陛下恕臣拙直,察臣愚衷,令淮甸之间,防饥荒之事,假令灾祥不验,犹胜临事无备矣。臣又念古之循吏,政感神灵,宋均猛虎渡江,臣则有虎相食啖;鲁恭雉驯桑下,臣则有群鸡夜鸣;百里嵩甘雨随车,臣则有冬雷暴作。此皆臣化人无状,布政失和,合寘常刑,亦当自劾。又虑他人陈奏,臣则有昧蔽之愆。”上为之怃然。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九·赵尔巽
  ●卷七·黎庶昌
  卷二十四·连横
  ●蜀记·顾山贞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九·佚名
  二百二十四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收成米价摺·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一下·袁枢
  胡颖传·姚思廉
  洪兴祖传·脱脱
  钱农部请师本末·钱鼎铭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六·王世贞
  第六计划·孙中山
  卷六十一·雍正
  237.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林汉达
  光緒五年·曾纪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关汉卿

    (石府尹引张千上,诗云)三载为官卧治过,别无一事系心窝。唯余故友鸳鸯会,金线池头竟若何?老夫石好问,为兄弟韩辅臣、杜蕊娘,在金线池上着他两口儿成合。这早晚不见来回话,多咱是圆和了也。张千,抬放告牌出去。(韩辅臣上,云)门上的,与

  • ●白石道人歌曲卷四·姜夔

    番阳姜夔尧章撰 辽阳陈思慈首疏证慢霓裳中序第一庆宫春齐天乐满江红一萼红念奴娇眉妩月下笛清波引法曲献仙音琵琶仙玲珑四犯侧犯水龙吟探春慢八归解连环喜迁莺慢摸鱼儿○慢霓裳中序第一丙午岁留长

  • 卷三百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三十一 蓝智 拟贫士二首 蠨蛸网我户蟋蟀号我壁被褐不掩胫采薇岂充食岁有饥寒忧巷无车马迹岂知旷逹观不以贫病廹昔闻孔顔圣亦有陈蔡厄澹然忘世虑弦歌自

  • 卷七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二十五 李贺【字长吉陇西人】 还自会稽歌【并序】 庾肩吾於梁时尝作宫体謡引以应和皇子及国世沦败肩吾先潜难会稽後始还家仆意其必有遗文今无得焉故作还自会

  • 卷一百一十九·列传第六·宋濂

        木华黎   木华黎,札剌儿氏,世居阿难水东。父孔温窟哇,以戚里故,在太祖麾下,从平篾里吉,征乃蛮部,数立功。后乃蛮又叛,太祖与六骑走,中道乏食,擒水际橐驼杀之,燔以啖太祖。追骑垂及,而太祖马毙,五骑相顾骇愕,孔温窟

  • 卷一百0六 晉紀二十八·司马光

      起旃蒙作噩(乙酉),盡柔兆閹茂(丙戌),凡二年。   烈宗孝武皇帝太元十年(乙酉、三八五年)   春,正月,秦王堅朝饗羣臣,時長安饑,人相食,諸將歸,吐肉以飼妻子。   慕容沖卽皇帝位于阿房,改元更始。沖有自得之志,賞罰任情。慕容

  • 六十八、新闻记者开场·包天笑

      我到了上海的几天内,即到时报馆去访问狄楚青、陈景韩两君。那时候的时报,是在福州路巡捕房对面广智书局的楼上。走上去是一条黑暗的楼梯,到了楼上,始见光明。时报是在一九○四年,清光绪三十年间开办的,到这时候,大概有一

  • 徐尚卿传·张廷玉

    徐尚卿,南平人。乡试中举,授剑州知州。崇祯十年(1637)十月,李自成、惠登相等率数十万人马进入四川。明将军侯良柱在广元战死,义军攻陷昭化县,知县王时化战死。尚卿知义军必攻剑州,召集士民伤心地说“:城必不能守。你们赶快走

  • 王行传·张廷玉

    王行,字止仲,吴县人。幼随父住在卖药者徐翁家中,徐妈妈好听小官们的故事,行每天写几本为老妈妈讲诵。徐妈妈很高兴,说给老翁听,老翁教他读《论语》,今天讲授,他明日即可背诵,翁十分惊异,把家中所有的书尽数让他攻读,于是基本能贯

  • 卷下·韩愈

    先進第十一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鄭曰皆不及仕進之門而失其所韓曰門謂聖人之門言弟子學道由門以及堂由堂以及室分等降之差非謂言仕進而已李曰如由也升堂未入於室此等降差别不及門猶在下列者也徳行顔淵閔子騫冉伯

  • 卷十九·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十九宋 李明復 撰僖公四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侵蔡蔡潰遂伐楚次于陘程頤曰齊桓本侵蔡遂至于楚而伐之責其職貢其行非正也然其所執之事正故人但稱其伐之正而不見其行事之

  • 尚书疑义原序·马明衡

    尚书载二帝三王之绩歴世自唐虞讫于成周上下千有余年圣人不可作矣由今可以见其行事之实者独頼是书焉耳先儒谓书以道政事夫书言政事固矣要其至而言之岂道政事而已哉古者圣人穷而在下则以其道立言训后世如吾夫子之所述是

  • 看经警文·朱棣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若三业无亏,则百福俱集。三业者,身口意也。一、端身正坐,如对圣容,则身业净也。二、口无杂言,断诸嬉笑,则口业净也。三、意不散乱,屏息万缘,则意业净也。内心既寂,外境俱捐,方契悟于真源,庶研穷

  • 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卷第三·道忞

    門人真樸編次奏對別記上上一日同師坐次,侍臣抱書一束,約十餘本,置 上前。上因語師曰:「此朕讀過底書,請老和尚看看。」師細簡一遍,皆左

  • 易纬辨终备·郑玄

    旧题东汉郑玄注。一卷。《四库全书》本。又称《辨终备》,一作《辨中备》。为《易纬八种》之一。其书久佚,此本乃辑自《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列此书于“经部易类附录”,《提要》指出:“案《辨终备》,一作《辨中备》。《

  • 医宗己任编·杨云峰

    医学丛书。8卷。清·杨乘六辑,王汝谦补注。成书于1725年(雍正3年)。作者取“以天下为己任”之意,故以“己任”为书名。全书辑评清代医著四种,即高鼓峰《四明心法》(3卷)、《四明医案》(1卷)及吕用晦《东庄医案》(1卷)

  • 野叟曝言·夏敬渠

    侠义小说。二十卷一百五十四回。清夏敬渠撰。约写作于乾隆中叶,光绪年间刊行。小说以明代成化、弘治两朝为背景,塑造了一个理想的英雄人物文素臣。文素臣,名白,字素臣。作者描写他文武双全,胸怀大志,是个“极有血性的

  • 兀庵普宁禅师语录·兀庵普宁

    凡三卷。又作宗觉禅师语录、兀庵宁和尚语录、兀庵和尚语录、兀庵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三册。净韶等编,南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初刊。内容收录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语录、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语录、法语、佛祖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