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09

太祖乾德二年,遣使案行黄河,治古堤。议者以旧河不可卒复,力役且大,遂止。诏民治遥堤,以御冲决之患。

三年秋,大霖雨,河决阳武,梁、澶、郓亦决。诏发州兵治之。

四年八月,滑州河决,坏灵河县大堤。诏殿前都指挥使韩重赟等督士卒丁夫数万人治之。

五年春正月,帝以河堤屡决,分遣使行视,发畿甸丁夫缮治。自是岁以为常,皆以正月首事,季春而毕。是月,诏开封、大名府、郓、澶、滑、孟、濮、齐、淄、沧、棣、滨、德、博、怀、卫、郑等州长吏,并兼本州河堤使。

开宝五年五月,河大决濮阳,又决阳武。诏发诸州兵及丁夫凡五万人,遣颍州团练使曹翰护其役。翰辞,太祖谓曰:“霖雨不止,又闻河决。朕信宿以来,焚香上祷于天,若天灾流行,愿在朕躬,勿延于民也。”翰顿首对曰:“昔宋景公,诸侯耳,一发善言,灾星退舍。今陛下忧及兆庶,恳祷如是,固当上感天心,必不为灾。”

六月,下诏曰:“近者澶、濮等数州,霖雨(渐)[荐]〈据《宋史》九一《河渠志》改。本卷下文校补未注依据者同此。〉降,洪河为患。朕以屡经决溢,重困黎元,每阅前书,详究经渎。至若夏后所载,但言导河至海,随山浚川,未闻力制湍流,广营高岸。自战国专利,堙塞故道,小以妨大,私而害公,九河之制遂隳,历代之患弗弭。凡搢绅多士,草泽之伦,有素习河渠之书,深知疏导之策,若为经久,可免重劳,并许诣阙上书,附驿条奏。朕当亲览,用其所长,勉副询求,当示甄奖。”时东鲁逸人田告者,纂《禹元经》十二篇。帝闻之,召至阙下,询以治水之道。善其言,将授以官。以亲老,固辞归养,从之。翰至河上,亲督工徒,未几,决河皆塞。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秋七月,河决孟州之温县,郑州之荥泽,澶州之顿丘,皆发缘河诸州丁夫塞之。

三年春正月,命使十七人分治黄河堤,以备水患。

八年五月,河大决滑州韩村,泛澶、濮、曹、济诸州民田,坏居人庐舍。东南流,至彭城界入于淮。诏发丁夫塞之。堤久不成,乃命使者按视遥堤旧址。使回条奏,以为︰“治遥堤不如分水势。自孟抵郓,虽有堤防,唯滑与澶最为隘狭,于此二州之地,可立分水之制。宜于南北岸各开其一,北入王莽河以通于海,南入灵河以通于淮,节减暴流,一如汴口之法。其分水河,量其远迩,作为斗门,启闭随时,务乎均济。通舟运,漑农田,此富庶之资也。”不报。时多阴雨,河久未塞。帝忧之,遣枢密直学士张齐贤乘传诣白马津,用太牢加璧以祭。

十二月,滑州言决河塞,群臣称贺。

九年春,滑州复言房村河决。帝曰:“近以河决韩村,发民治堤不成,安可重困吾民,当以诸军代之。”乃发卒五万,以侍卫步军指挥使田重进领其役。

淳化四年冬十月,河决澶州,陷北城,坏庐舍七千馀区。诏发卒代民治之。是岁,巡河供奉官梁睿上言:“滑州土脉疏,岸善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五 臧焘 徐广 傅隆·沈约
  卷二百六十八·列传第二十七·脱脱
  ●卷九十六·徐梦莘
  第五十五回 帮源峒方腊揭竿 梁山泊宋江结寨·蔡东藩
  纲目讨误卷一·陈景云
  卷之一百八十四·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四·佚名
  卷之五百三十二·佚名
  ●引·赵釴
  一百十九 苏州织造李煦奏盐法道李斯(亻全)病危预请简员佐理摺·佚名
  卷三十·温达
  被掳纪略·赵雨村
  《徐志摩诗选》序·陆小曼
  世祖后察必传·宋濂
  卷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下·瞿佑

      ○翰院忆江南  虞邵庵在翰林有诗云:“屏风围坐鬓毵毵,银烛烧残照暮酣。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又作《风入松》词云:“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

  • 卷一百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唐一百二 拾遗【二】 宋璟【字广平邢州人】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羣官乐游园宴 侍饮终酺会承恩续胜游戴天惟庆幸选地即殊尤北向只双阙南临赏一丘曲江新溜暖上苑杂

  • 甲乙集卷第二·罗隐

    轻才子好谒尤常醉少年万里故郷云缥缈一春生计泪澜汍多情柱史应相问与话归心正浩然清明日曲江怀友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絶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

  •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班固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徙杜陵。商公武、武兄无故,皆以宣帝舅封。无故为平昌侯,武为乐昌侯。语在《外戚传》。 商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父薨,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戚。于是大臣荐商行可以厉群

  • 汉官旧仪卷上·卫宏

    皇帝起居仪宫司马内【按元帝纪初元五年宫司马中注应劭曰宫司马中者宫内门也据此则此内字与中字义同】百官案籍出入营卫周庐昼夜谁何殿外门署属卫尉殿内郎署属光禄勲黄门钩盾署属少府辇动则左右侍帷幄者称警车驾则卫官

  • 卷三十五·唐·蒋一葵

    【宣宗忱】 〔帝酷爱进士及第,常于内自题“乡贡进士李道龙。”。〕 宣宗微时,以武宗忌之,遁迹为僧。一日游方,遇黄蘖禅师同行,因观瀑布,黄蘖曰:“我咏此得一联,而下韵不接。”宣宗曰:“当为续成之。”黄

  • 卷四十七·佚名

    十二月初四日【丁酉】孙士毅奏言闻福康安从鹿仔港亲身统兵进剿于十月初七八行扺元长庄杀贼无数贼匪大败四处溃逃福康安仍即统兵前进同海叅賛一齐打进诸罗城又总兵梁朝桂在镇平庄攻剿贼匪连获胜仗脚上受伤各等语如此信

  • 两朝纲目备要卷一·佚名

    光宗帝讳惇孝宗皇帝第三子也以绍兴十七年九月四日生于藩邸二十年二月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三十年五月转荣州刺史三十二年九月封恭王帝以藩王越继大统盖孝宗为天下虑不私其子而虞允文为相赞成上意宻

  • 三十九 曹寅奏谢圣恩巡视全河并蠲租摺·佚名

    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蒙皇上圣恩,巡视全河,蠲租宥罪,大江南北,草野纤微,均沾雨露。圣德所被,年丰时和,祯祥叠见。 窃臣寅身系内员,躬逢盛事,已属厚幸,复蒙圣恩荣加祖父,赏及妻孥

  • 卷三百二十三·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二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真宗咸平四年兵部尚书张齐贤论陕西事宜上奏曰臣窃见昨者清远军陷没以来青岗寨烧弃之後灵武一郡援隔势孤贼迁必窥觇城池刼胁熟户兵力伤沮难固垒垣况塞北未

  • 卷三百六·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六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高宗绍兴六年地震秘书正字张嵲上奏曰比年以来赋敛繁重征求百出流移者挤沟壑土着者失常业地震之异殆或为此愿深思变异之由修政之阙致民之安黄次山上奏曰臣闻日

  • ●晋政辑要卷之三·海宁

    晋省民数 收成题奏 晋省田地 丁粮分合(并附钱粮过割) 起运存留 地丁银两 秋成征粮 额征粮豆 旗圈地亩(并附案) 开垦牧厂(并附案) 晋省物产 各属土贡(并附数) 新疆办绸(并附案) ○晋省

  • 卷第二十五·朱熹

    伊川先生语十一畅潜道录胡氏注云:「识者疑其闲多非先生语。」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人之学莫大于知本末终始。致知在格物,则所谓本也,始也;治天下国家,则所谓末也,终也。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其身不正

  • 大学衍义卷三十七·真德秀

    齐家之要一重妃匹赖规警之益周宣姜后贤而有德事非礼不言行非礼不动宣王尝早卧晏起后夫人不出于房姜后既出乃脱簮珥待罪于永巷使其傅母通言于王曰妾不才妾之淫心见矣至使君王失礼而晏朝以见君王之乐色而忘徳也夫茍乐色

  • 第八 摩篇 2·王诩

    【原文】古之善摩者,如一操一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①而人不知,主兵日胜②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一陰一,故曰“神”;成之于一陽一,故曰“明”③。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

  • 卷第一·佚名

    祖堂集祖堂集卷一祖堂卷一 毗婆尸佛第一毗婆尸佛,姓拘楼,刹利王种。父字般裱,母字般头末陀。所治国名刹末提。偈曰: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祖堂卷一 尸弃佛第二尸弃佛,姓拘楼,刹利

  • 大云轮请雨经卷上·佚名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难陀优婆难陀龙王宫内。住大威德摩尼之藏大云轮殿宝楼阁中。与大比丘及诸菩萨摩诃萨众周匝围绕。复有无量诸大龙王。其名曰难陀龙王 优钵难陀龙王 娑伽罗龙王 阿

  •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第三·义天

    高丽沙门义天录海东有本见行录下·大乘起信论·释摩诃衍论十卷 龙树述·疏一卷 智恺述·疏二卷 慧远述·疏三卷 昙迁述·义记一卷·疏一卷 已上 智俨述·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