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59
钦宗靖康元年冬十月戊辰,诏冯澥副康王使金斡离不军。先是,王云至真定斡离不军,遣从吏先还,言金人须康王至军,乃议和。会金使王汭等亦来,帝乃命澥副康王往。会云还,复诏云以资政殿学士副王。王由滑、浚至磁州,守臣宗泽迎谒曰:“肃王一去不返,今虏又诡辞以致大王,其兵已迫,复去何益?愿勿行。”王出谒嘉应神祠,云在后,民遮道谏王勿北去,厉声指云曰:“真奸贼也。”因执云杀之。时斡离不济河,游兵日至磁城下,迹王所在。知相州汪伯彦亟以帛书请王如相,服櫜鞬,部兵以迎于河上。王至相,劳伯彦曰:“他日见上,当首以京兆荐公。”伯彦由此受知。相人岳飞亦因刘浩见王,王令招贼吉倩,倩降,以飞为承信郎。议者谓,是役王云不死,王必至金,无还理。
闰月,殿中侍御史胡唐老言“康王奉使至磁,为士民所留,乃天意也。乞就拜为大元帅,俾率天下兵入援。”何栗亦以为然,密草诏藁上之。帝令募死士,得秦仔等四人,遣持蜡诏如相州,拜王为兵马大元帅,知中山府陈遘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使尽起河北兵,速入卫。仔至相州,于顶发中出诏,王读之哽咽,军民感动。
十二月,康王开大元帅府于相州,有兵万人,分为五军而进,次于大名。宗泽以二千人与金人力战,破其三十馀砦,履冰渡河见王曰:“京城受围日久,入援不可缓。”王纳之。既而知信德府梁扬祖以三千人至,张俊、苗傅、杨沂中皆在麾下,兵威稍振。会帝遣曹辅赍蜡诏至,云:“金人登城不下,方议和好,可屯兵近甸,毋动。”汪伯彦等皆信之。宗泽独曰:“金人挟谲,是欲款我师尔。君父之望入援,何啻饥渴。宜急引军直趋澶渊,次第进垒,以解京城之围。万一敌有异谋,则吾兵已在城下。”伯彦难之,劝王遣泽先行,王乃命泽趋澶渊。自是泽不得预帅府事矣。耿南仲及伯彦请移军东平,从之。
二年春正月,宗泽自大名至开德,与金人十三战,皆捷,遂以书劝康王移诸道兵会京城。又移书北道总管赵野,河东、北路宣抚范讷,知兴仁府曾楙合兵入援,人皆以泽为狂,不答。泽遂以孤军进,至卫南,先驱云前有贼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泽将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令曰:“今日进退皆死,不可不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金人大败,退却数十里。泽计敌众,势必复来,乃暮徙其营。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出。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破之。
二月庚辰,康王至济州。时王有众八万,分屯济、濮诸州,高阳关路安抚使黄潜善、总管杨惟忠亦以部兵数千至东平,王遣真定总管王渊以三千人入援。金人闻之,遣甲士及中书舍人张澄赍帝蜡诏自汴京至,命王以兵付副帅而还京。王问计于左右,后军统制张俊曰:“此金人诈谋尔。今大王居外,此天授,岂可徒往?”因请进兵,王遂如济州。既而金人谋以五千骑取康王,吕好问闻之,遣人以书白王曰:“大王之兵,度能击则邀击之,不能即宜远避。”
夏四月,金人以二帝北去。宗泽在卫闻之,即提军趋滑,走黎阳,至大名,欲径渡河,据金人归路邀还二帝,而勤王之兵卒无至者,遂不果。
时,张邦昌请元祐皇后孟氏入居禁中,垂帘听政。后以冯澥为奉迎使,与谢克家及康王舅忠州防御使韦渊奉“大宋受命宝。”诣济州劝进。既至,王恸哭受宝命,遣克家还京,办即位仪物。
后手书告中外曰:“比以敌国兴师,都城失守。祲缠宫阙,既二帝之蒙尘,诬及宗祊,谓三灵之改卜。众恐中原之无主,姑令旧弼以临朝。虽义形于色而以死为辞,然事迫于危而非权莫济,内以拯黔首将亡之命,外以纾邻国见逼之威,遂成九庙之安,坐免一城之酷。乃以衰癃之质,起于闲废之中,迎置宫闱,进加位号,举钦圣已还之典,成靖康欲复之心。永言运数之屯,坐视邦家之覆,抚躬独在,流涕何从。缅惟艺祖之开基,实自高穹之眷命,历年二百,人不知兵,传序九君,世无失德。虽举族有北辕之衅,而敷天同左袒之心。乃眷贤王,越居近服,已徇群情之请,俾膺神器之归,繇康邸之旧藩,嗣宋朝之大统。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尚在。兹惟天意,夫岂人谋。尚期中外之协心,同定安危之至计,庶臻小愒,同底丕平。用敷告于多方,其深明于吾意。”济州父老诣军门言:“四旁望见城中火光属天,请王即皇帝位。”会宗泽及权应天府朱胜非来言:“南京,艺祖兴王之地,取四方中,漕运尤易。”王遂决意趋应天府。既发滑州,鄜延副总管刘光世、西道都总管王襄、宣抚司统制官韩世忠皆以师来会。王至应天,命筑坛于府门之左,期以五月庚寅朔即位,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庚寅朔,帝登坛受命毕,恸哭,遥谢二帝,遂即位于应天府治。大赦,张邦昌及应干供奉金国之人,一切不问,惟蔡京、童贯、朱勔、李彦、孟昌龄、梁师成、谭稹子孙更不收叙。是日,元祐皇后于东京撒帘。
辛卯,遥上靖康帝尊号曰“孝慈渊圣皇帝”。以黄潜善为中书侍郎,汪伯彦同知枢密院事。尊元祐皇后为元祐太后。遥尊生母韦氏为宣和皇后,遥立夫人邢氏为皇后。
乙未,以吕好问为尚书右丞。初,元祐太后遣好问奉手书诣应天,帝劳之曰:“宗庙获全,卿之力也。”遂有是命。
时王渊、杨惟忠以河北兵,刘光世以陕西兵,张俊、苗傅以帅府及降盗兵,皆在行朝,不相统一,乃置御营司主行幸,总齐军政。命黄潜善兼御营使,汪伯彦副之,而以王渊为都统制,刘光世提举一行事务,韩世忠为左军统制,张俊为前军统制,杨惟忠主管殿前公事。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六·志第九十九·仪卫四·脱脱 卷二百三十九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卷第二百一·胡三省 名山藏卷之二·何乔远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七十七·佚名 卷之九百八十九·佚名 稽古录卷十六·司马光 一百二十七 曹寅奏陈龙眼菩提子发芽事摺·佚名 卷七十下·郝经 第七十五卷 文苑 二·缪荃孙 一三九一 谕内阁将文津阁全书内《扬子法言》空行交军机大臣填补等事·佚名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一·裴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