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66

○平群盗

高宗建炎元年秋七月,命都统制王渊、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分讨江、淮群盗。自宣和末,群盗蜂起。至是,祝靖、薛广、党忠、阎仅、王存之徒,皆招安赴行在。李纲言:“今日正当因其力而用之,如铜马、绿林、黄巾之比。然不移其部曲则易叛,而徙之则生疑,正当以术制之,使由而不知。”乃命御营司分拣,凡溃兵愿归营与良农愿归业者,皆听,所发至数万。其他以新法团结,分隶诸将,由是无叛去者。独淮宁之杜用,山东之李昱,河北之丁顺,皆拥兵数万。而拱州之黎驿,单州之鱼台,皆有溃卒数千为乱。纲以招安则彼无畏惮,势难遽平,乃白遣渊等分讨之。既而光世遣部将击李昱,斩之,渊杀杜用,丁顺赴河北招讨司自效,盗自是少衰。

八月戊午,胜捷军校陈通作乱于杭州,执帅臣叶梦得,杀转运判官吴昉等。寻诏王渊兼领杭州制置盗贼使以讨之。冬十月丙戌,王渊诱贼赵万,诛之。

十一月,军贼张遇陷池州。遇本真定军校,聚众为盗,自淮西渡江,水陆并进。至是,犯池州,入城纵掠,驱强壮以益其军。守臣滕祐弃城遁。军贼丁进围寿春府,守臣康允之拒却之。

十二月,王渊讨杭州乱卒陈通等,诛之。丙寅,张遇犯江州。辛巳,丁进诣宗泽降。

二年春正月,东平军校孔彦舟闻金兵将至山东,遂帅所部劫杀居民,烧庐舍,掠财物。南渡淮,犯黄州,守臣赵令峸拒之。丁未,诏谕流兵溃兵之为盗贼者,释其罪。

辛亥,王渊招降张遇,以所部万人隶韩世忠。

五月己酉,秀州卒徐明等作乱,执守臣朱芾,迎前守赵叔近复领州事。诏命御营中军张俊讨之。六月癸亥,建州卒叶浓等作乱,寇福州。乙丑,张俊至秀州,杀赵叔近,执徐明,斩之。

甲戌,叶浓陷福州。

秋七月甲申,叶浓入宁德县,复还建州。命张俊同两浙提点刑狱赵哲率兵讨之。

八月,河北京东捉杀使李成叛,犯宿州。诏江淮制置使刘光世讨之。光世至光州,大破成众,招降二万馀人,成遁去。九月,丁进叛,复寇淮西。

冬十月,杨进复叛,众至数万,剽掠汝、洛间。翟进患之,与其兄兴谋击之,未果。杨进遣骑数百,绝洛水,犯进营。进乘半渡击之,追奔数十里,至鸣皋山,破贼四砦。马惊坠堑,为贼所杀,贼乘胜大败官军。诏以兴为京西北路安抚招讨使。刘正彦击丁进,降之。

十一月,滨州贼盖进陷棣州,守臣姜纲之死之。建州贼叶浓降,复谋为变,张俊擒斩之。

吴玠袭史斌,斩之。史斌围兴元,不克,引兵趋关中。义兵统领张宗诱斌还长安,欲徐图之。曲端怒宗,遣玠袭斩斌,而自袭宗,杀之。

三年春正月庚子,盗张用、王善复叛,寇淮宁。用、善驻京西,连亘数州,自京西至光、寿,据千里之地,兵马接迹不断,掳掠粮食,所至一空。

二月,帝出手诏,以弭盗保民之要访于直学士胡交修。交修疏言:“昔人谓甑有麦饭,床有故絮,虽仪、秦说之不能使为盗。惟其冻馁无聊,日与死迫,然后忍以其身弃之于盗贼。陛下下宽大之诏,开其自新之路,禁苛刻之暴,丰其衣食之源,则悔悟者更相告语,欢呼而归。其不变者党与携落,亦为吏士所捕获,而盗可弭,盗弭则可以保民矣。沃野千里,残为盗区,皆吾粳稻之地。操弓矢,带刀剑,推牛发冢,白昼为盗,皆吾南亩之民。陛下抚而纳之,反其田里,无急征暴敛,启其不肖之心,耕桑以时,各安其业,谷帛不可胜用而财可丰,财丰则可以裕国矣。日者,翟兴连西路董平,据南楚,什伍其人,为农为兵,不数年,积粟充牜刃,雄视一方。盗贼犹能尔,况以中兴二百郡地,欲强兵以御寇,不能为翟兴辈之所为乎?”世以为名言。

三月,盗邵青掠泗州。青本五丈河舟人,去为盗,聚兵劫楚、泗州。

夏四月,盗薛庆据高邮,有众数万。张浚恐其滋蔓,请往招之。入庆垒,谕以朝廷恩意,庆感服,遂降。浚留抚其众。

秋七月,山东盗郭仲威掠淮扬军。仲威本李成之党,成先在泗上,仲威乃引兵围淮扬,凡四月,城陷。仲威入城大掠,取强壮以充军。

冬十月,郭仲威降于平江守臣周望。李成掠淮北,陷泗州,杀知州耿坚,据其城,帝降诏抚谕之,命成知泗州。成复陷滁州,守臣向子伋及诸官属皆被杀。

十一月,淮盗刘忠初聚兵于东京,自蕲转入湖南,遂陷舒州,通判孙知微死之。

京西制置使程千秋军襄阳,招降剧盗曹端、桑仲。未几,疑仲有异,命端图之。端及千秋所部俱为仲所败,千秋弃城,自金州入蜀,仲遂据襄阳。京西列城,皆为仲有。

十二月,孔彦舟犯荆南,诏谕降之,以为湖北捉杀使。

四年二月,金人去潭州,群盗大起。鼎州人锺相尝以左道惑众,因结集忠义,以捍贼为名,自称楚王,改元天载。寇澧州,陷之。李成入舒州。

三月,孔彦舟获盗锺相及其子子昂,槛送行在,诛之。其党杨太复聚众于龙阳。

己巳,盗戚方陷广德军。初,韩世忠退保江阴,溃卒戚方等遂趋镇江,劫知府胡唐老部众以行。唐老怒骂不从,遇害。

五月,以翟兴等为京湖、淮南诸路镇抚使,分地处之。时,京东、西、荆湖南、北、淮南诸路盗贼蜂起,大者数万人,据有州郡,朝廷不能制。范宗尹言于帝曰:“群盗皆乌合之众,急之则并死力以拒官军,莫若析地以处之,盗有所归,则可以渐制。”帝善之,乃以翟兴等并为镇抚使,分地畀焉。翟兴,河南府、孟、汝、唐州。赵立,楚、泗州、涟水军。刘位,滁、濠州。赵霖,和州、无为军。李成,舒、蕲州。吴翊,光、黄州。李彦先,海州、淮阳军。薛庆,高邮、天长军。未几,又授:陈规,德安府、复州、汉阳军。解潜,荆南府、归、峡州、荆门、公安军。程昌,鼎、澧州。陈求道,襄阳府、邓、随、郢州。范之才,金、均、房州。冯长宁,顺昌府、蔡州。军兴,听便宜从事,俾立显功,许以世袭。然李成、薛庆辈起于群盗,翟兴、刘位土豪,李彦先等皆溃将,既无统属,有急又不遣援,故诸镇鲜能自守。未几,求道与刘忠战,败没。又命孔彦舟为辰、沅、靖州,郭仲威为真扬镇抚使。

六月甲申,岳飞破戚方于广德。丙戌,戚方降于张俊。

秋七月,建州民范汝为作乱。时方艰食,民从者甚众。州遣兵出战,为所败,贼势滋盛。统制李捧捕之,军大溃而遁。诏福建安抚使程迈会兵进讨。时,汝为己破建阳,乃移命神武副军统制辛企宗讨之。

冬十月,江东贼张琪犯建康府。虔州贼李敦仁及弟世雄破石城县。锺相、王善馀党杨华、祝友复作乱。

十一月,以王彦为金、均、房州镇抚使。时,所在盗起,加以饥馑,无所资食,惟蜀富饶,巨盗往往窥觊。桑仲既陷均、房,遂乘势直捣金州白土关,众号三十万。仲,彦旧部曲也,以申牍请于彦曰:“仲于公无敢犯,愿假道入蜀就食耳。”彦遣统领闵立为先锋击之。贼锐甚,立战死,将士失色。或请避之,彦叱曰:“枢相张公方有事关、陕,若仲越金而至梁、洋,则腹背受敌,大事去矣。敢言避者斩。”即勒兵趋长沙平,阻水据山,设伏以待。仲见官军少,蚁附搏战,彦执帜一麾,士殊死斗,仲败走。彦休士进击,追奔至白碛,遂复房州。

绍兴元年春正月,孔彦舟据武陵。张用据襄、汉。李成据江、淮、湖、湘十馀郡,连兵数万,有席卷东南之意,多造符谶,幻惑中外,久围江州。朝廷患之,以张俊为招讨使,岳飞副之。

李成陷江州,未几,复陷筠州。

三月,张俊闻李成将马进在筠州,以豫章介江、筠之间,遂急趋之。既入城,喜曰:“我已得洪,破贼决矣。”及进犯洪州,连营西山,俊敛兵若无人者。居月馀,进以大书牒索战,俊以细书状报之,进以俊为怯。俊谍知贼怠,乃议战。岳飞曰:“贼贪而不虑后,若以骑兵自上流绝生米渡,出其不意,破之必矣。”因请自为先锋。俊大喜,乃令杨沂中绝生米渡,飞重铠跃马,潜出贼右,突其阵,所部从之,进大败,走筠州。飞抵东城,进出城布阵,飞设伏,以红罗为帜,上刺岳字,选骑二百,随帜而前。贼易其少,薄之,伏发,进大败走。飞使人呼曰:“不从贼者坐,吾不汝杀。”坐而降者八万人。俊与沂中复前后夹击,贼大溃,进以馀卒奔南康。飞夜引兵至朱家山,又斩其将赵万。成闻进败,自引兵十馀万来,飞遇于楼子庄,大破之,追斩进,遂复筠州。成复以十万众与俊夹河而营。沂中夜衔枚渡河,与俊夹攻,成又大败,俊乘胜追至江州。成势迫,绝江而去,走蕲州,降于伪齐。已而兴国军等处群盗皆遁。

五月,刘光世使都统制王德袭扬州,擒郭仲威,送行在,斩之。时仲威谋据淮南以通刘豫故也。辛亥,水军统制邵青叛,围太平州,刘光世招降之。

张俊引兵渡江,追李成至蕲州黄梅县,大败之,其众数万皆溃。成北走,降刘豫。

张用复寇江西。岳飞与用俱相人,以书谕之曰:“吾与汝同里,欲战则出,不战则降。”用得书,遂帅众降。江、淮悉平,张俊奏飞功第一。诏进飞右军都统制。屯洪州,弹压盗贼。

六月,邵青复叛,犯江阴之福山。遣海州镇抚使李彦进、中军统制耿进率舟师,会刘光世讨之。

冬十月,邵青聚其党于崇明沙,将犯江阴,刘光世令王德讨之。德执旗麾兵,拔栅以入,青众大溃。翊日,馀党复索战。谍言贼将用火牛,德笑曰:“此古法也,可一不可再。”命合军持满,阵始交,万矢齐发,牛皆返奔,贼众歼焉。青自缚请命,德献诸行在,馀党悉平。

十二月,盗曹成陷道州。成初陷汉阳、鄂州,屯攸县,湖东安抚向子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一 达奚武 子震 侯莫 陈顺 豆卢宁 宇文贵 杨忠 王雄·令狐德棻
  卷一百八十二·列传第六十九·宋濂
  卷九十四·志第六十一·柯劭忞
  御制贞观政要序·吴兢
  卷第二百九十 後周紀一·司马光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十八·乾隆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六十三·乾隆
  ●卷三·姚元之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十·佚名
  第八十五卷 文苑 一 二·缪荃孙
  卷二十七上·班固
  王济传·脱脱
  朱亮祖传·张廷玉
  卷十七·徐自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蒋序·孙元衡

    诗之为道难言矣。非独作诗难,即读诗亦难。余非诗人也,而喜读诗。忆自总角之年,窃览前人诗集,而于昌黎之奇堀、长公之豪宕,谓其笔力才气诚足千古,然非后人所宜学。继而读晚近之诗,心折于两公,始知其本自风骚、出入汉魏,固非浅近

  • 岳州别赵国公王十一琚入朝·张说

    昔滥貂蝉长,同承雨露霏。 今参鱼鳖守,望美洞庭归。 浦树悬秋影,江云烧落辉。 离魂似征帆,恒往帝乡飞。

  •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焦竑

      兵部三(侍郎一)   ◆侍郎一   兵部侍郎徐公垕傳   兵部侍郎胡公子昭神道碑(薛甲)   兵部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墨麟傳   兵部左侍郎盧淵傳   兵部右侍郎李衡傳   兵部左侍郎錢塘柴公車墓誌銘(王直)   兵部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二·杨仲良

      哲宗皇帝   回河下   绍圣元年正月丁亥,左司谏虞策言:『今岁大河水入德清军城,一城生聚,被害者众,盖是水司失于豫备。若选臣僚与熟于河事之人子细行视,必可以见得将来水势所向紧慢,于逐处州县镇城预作堤防,免公私仓卒

  • 第二十七回 嘲公主醉语启戎 援石郎番兵破敌·蔡东藩

      却说王继鹏弑父杀弟,并将仇人一并处死,喜欢的了不得,遂假传皇太后命,即日监国。到了晚间,没一人敢生异议,便登了帝座,召见群臣。群臣皆俯伏称贺。继鹏改名为昶。册李春燕为贤妃。命李仿判六军诸卫事。仿为弑君首恶,心常

  • 卷十五·萧常

    <史部,别史类,萧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五     宋 萧常 撰列传十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昭烈至荆州峻帅部曲数百人归昭烈为中郎将昭烈自葭萌还袭刘璋留峻守葭萌城张鲁遣其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九 贰臣传四·纪昀

    贰臣传 【四】 辽○辽 赵延寿【子赞】赵延寿 △赵延寿 赵延寿本姓刘恒山人父邟令蓚梁开平初沧州节度使刘守文陷蓚其裨将赵德钧护延寿养为子德钧为唐卢龙节度使封北平王明 宗以女妻延寿及即位封女为兴平公主拜延寿驸马

  • 卷九·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九宋 吕中 撰仁宗皇帝台谏天圣元年四月,令近臣举官充台谏。天圣元年,先是,钱惟演意图入相,御史鞠咏曰:&ldquo;若相惟演,当取白麻廷毁之。&rdquo;惟演闻之,亟去。五年九月,以程琳为御史中丞,宰相张知

  • 卷二十四·彭百川

    <史部,杂史类,太平治迹统类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十四宋 彭百川 撰元佑党事本末下元佑八年十一月先是吕大防欲用侍御史杨畏为谏议大夫要范纯仁同书名进拟纯仁曰上新听政谏官当用正人畏倾邪不可用大防素称畏

  • 鬼神生死之间·孔子

    【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日:“敢①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注释】 ①敢:谦词,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译文】 子路问怎样侍奉鬼神。孔子说:“人都还难于侍奉好,谈什么侍奉鬼呢?”子路又问:“

  • 司裘/内树·佚名

    司裘掌管制作大裘,以供王祭天所穿的服装。仲秋进献良裘,王于是用[司裘所供飞鸟]赏赐官吏们。季秋进献功裘,以待颁赐给群臣。王举行大射,就供给虎侯、熊侯、豹侯,在侯上设置鹄。诸侯举行大射,就供给熊侯、豹侯。卿大夫举行大

  • 卷第三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四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二于正法内。有作是言。身及山等。久住不灭。故契经说。或有一类。身住十年。乃至广说。又说七日羯剌蓝住。又说持地住经一劫。由此知身可得久

  • 卷第二十五·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二十五曹洞宗青原下三十五世大觉念禅师法嗣绍兴府云门显圣寺湛然圆澄禅师会稽夏氏子。家贫为邮卒。传符踰期愳受辱。走投隐峯。执役。後谒妙峯剃落。充净头三载。一日忆乾峰示众。举一不得举二话。遂大发

  • 初学记·清觉

    初学记。记者。经论之流类也。佛灭度后。三乘圣贤。或记已往之事迹。或说未来之报应。或叙当世之化源。或采摭经法。直明佛意。撰集文籍。随作者意。以立其名。大小乘三藏后圣贤撰集是也。但西域多名经论。东夏多名记

  • 保婴撮要·薛铠

    儿科著作。二十卷。明·薛铠撰。薛己增补。刊于1555年。前十卷论述婴儿初生护养法、儿科疾病诊法、小儿变蒸、五脏主病,以及幼儿内科杂病的证治;这十卷除临床医案部分为薛己补入外,均系薛铠原作。后十卷论述有关幼外

  • 道典论·佚名

    编撰者不详,当为唐代人所辑。原书三十卷,今存四卷。为道教辞书。列举道教名词术语凡五十四条,引据道教典籍加以诠释。大致分为六类: (1) 神名,如“太君”、“飞天”之类;(2)道门称呼,如“太上”、“道士”之类;(3)成

  • 七颂堂词绎·刘体仁

    词论。清刘体仁撰。一卷。体仁字公,河南颖川人。约康熙初年在世。顺治进士。累官吏、刑二部郎中,有诗名。亦善画山水。著有《七颂堂文诗集》。此编论词札记三十三则,均简短明晰。杂谈词的作法与诗词异同。其论词推崇

  • 增慧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大慧菩萨住于须弥山顶,由童子相菩萨之请,说此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