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35

○刺义勇

英宗治平元年十一月,刺陕西民为义勇军。时,韩琦言:“三代、汉、唐以来,皆籍民为兵,故其数虽多而赡养至薄,所以维制万寓而威服四夷,非近所畜冗兵可及也。唐制府兵,最为近古,天宝以后,废不能复。因循至于五代,广募长征之兵,故困天下而不能给。今之义勇,河北几十五万,河东几八万,勇悍纯实,生于天性,而有物力、资产、父母、妻子之所系,若稍加简练,亦唐之府兵也。陕西当西事之初,亦尝三丁选一丁为弓手,其后刺为保捷正军。及夏国纳款,朝廷拣放,于今所存者无几。河东、河北、陕西三路当西北控御之地,事当一体。今若于陕西诸州亦点义勇,止刺手背,则人知不复刺面,可无惊骇。或令永兴、河中、凤翔三府先刺,观听既久,然后次及诸郡。一时不无少扰,而终成长利矣。”诏从之。乃命徐亿等往籍陕西主户三丁之一,刺之,凡十五万六千馀人,人赐钱二千。民情惊扰而纪律疏略,不可用。

知谏院司马光上疏曰:“臣传闻朝廷差陕西提点刑狱陈安石于本路人户三丁之内刺一丁充义勇,不知虚实,若果如此,大为非便。臣窃意议者必以为河北、河东皆有义勇,而陕西独无,近因赵谅祚寇边,故欲广籍民兵,以备缓急,使之捍御也。臣伏见康定、庆历之际,赵元昊叛乱,王师屡败,死者动以万数,国家乏少正军,遂籍陕西之民,三丁之内选一丁以为乡弓手。寻又刺充保捷指挥,差于沿边戍守。当是之时,闾里之间,惶扰愁怨,不可胜言。耕桑之民,不习战斗,官中既费衣粮,私家又须供送,骨肉流离,田园荡尽。陕西之民比屋凋残,至今二十馀年不复旧者,皆以此也。其谋策之失亦足以为戒矣。是时,河北、河东边事稍缓,故朝廷但籍其民以充义勇,更不刺为军,虽比之陕西保捷为害差小,然国家何尝使之捍御戎狄,得其分毫之益乎。今议者但怪陕西独无义勇,不知陕西之民三丁之内已有一丁充保捷矣。自西事以来,陕西困于科调,比于景祐以前,民国减耗三分之二,加之近岁屡遭凶歉,今秋方获小稔,且望息肩,又值边鄙有警,众心已摇。若更闻此诏下,必致惊扰,人人愁苦,一如康定、庆历之时。是贼寇未来,而先自困敝也。况即日陕西正军甚多,不至阙乏,何为遽作此有害无益之事,以循覆车之辙也。伏望朝廷审察利害,特罢此事,诚一方之大幸。”

连上六疏力言,不听,乃至中书与韩琦辩。琦曰:“兵贵先声,谅祚方桀骜,使骤闻益兵二十万,岂不震慑。”光曰:“兵贵先声,为其无实也,独可欺于一日之间耳。今吾虽益兵,实不可用,不过十日,彼将知其详,尚何惧。”琦曰:“君但见庆历间,乡兵刺为保捷,忧今复然。已降敕与民约,永不充军遣戍边矣。”光曰:“朝廷尝失信于民,未敢以为然。”琦曰:“吾在此,君无忧。”光曰:“公长在此地,可也。异日他人当位,用以运粮戍边,反掌间耳。”琦不从,竟为陕西之患。

初,琦尝曰:“养兵虽非古,然亦自有利处。议者但谓不如汉、唐调兵于民,独不见唐杜甫《石壕吏》一篇,调兵于民,其弊乃如此。后世既籍强悍无赖者以为兵,良民虽不免养兵之费,而免父子、兄弟、夫妇生离死别之苦,乃知养兵之制实万世之仁也。”至是,陕西义勇之制实出于琦,虽光六疏极言其不便,竟不为止。

猜你喜欢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陈寿
  列传第二十二 裴邃兄子之高 之平 之横 夏侯亶弟夔 鱼弘附 韦放·姚思廉
  卷八十八·志第五十五·柯劭忞
  卷一百八十 表二十·赵尔巽
  第二十一回 司马晋五十年五胡大乱·黄士衡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西征日录·杨一清
  庚申夷氛纪略·佚名
  绎史卷一百五十四上·马骕
  钦定金史语解卷八·佚名
  汲郑列传第六十·司马迁
  六一、墨子游楚鲁阳考·钱穆
  卷二百五十七·佚名
  卷十二·佚名
  三十五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十五回 赐婚期早偕秦晋·陈端生

    第五十五回赐婚期早偕秦晋诗曰:皇恩浩荡偕秦晋,臣子怀惭赐配双。假冒真时真冒假,此心耿耿未能降。话说上本的差官,打听得朝廷钦赐忠孝王限一月内择期迎娶,这件事就没有什么干系了。他们也请了天子面谕,带着护送的排军等,即

  • 卷三十五·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三十五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晓发公安数月憩自此县【赵云此篇盖吴体矣】北城撃柝复欲罢【易重门撃柝子子抱闗击柝哀七年传鲁击柝闻于邾】东方明星亦不迟【晋传云时东方大明星光影射千里诗

  • 卷三·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三鄱阳史简编宋黎廷瑞芳洲集三七言古风南北舟东流滔滔江似箭南船挂帆北船羡隂云黯黯天色变北船捶皷南船怨焚香酿酒争祝愿一望风长一祈转世间万事无两便龙伯应酬毋乃倦龙伯应酬如已倦祗遣澄江

  • 御选宋诗卷三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三十七五言律诗三苏辙寒食逰南湖绕郭春水满被堤新栁黄官池无禁约野艇得飞扬浪泛歌声逺花浮酒气香晚风归棹急细雨湿红妆次韵子瞻饮道者院池上雨气凉侵殿河流渗入池黄粱瀹鱼子白酒泻鵞儿风细初生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序 ·张次溪

    序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自序 题燕京梨园续史 题词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序 昔者东京既覆,元老録《梦华》之篇;南都云亡,澹心作《板桥》之记。秦淮剧品,潘子托其感吁;秦云小録,冬有撷其芳郁。虽复语涉狎比,事邻琐

  • 卢祖皋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卢祖皋(生卒年不详)字申之,又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属浙江)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 嘉定十一年(1218),为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十三年除秘书省正字,改校书郎、秘书郎。次年正月,迁著作佐郎。十四年十月,除著作郎。十五年九

  • 提要·朱希晦

    (臣)等谨案云松巢集三巻元朱希晦撰希晦乐清人至正末隠居瑶川与四明吴主一箫台赵彦铭游咏雁山之中称雁山三老明初有荐于朝者朝命未至而卒是集乃其子豳所编天台鲍原宏为之序正统中其元孙元諌刋板章陬又为之序原宏序称其飘

  • 后汉孝桓皇帝纪下卷第二十二·袁宏

      四年(辛丑、一六一)  春正月辛丑,南宫嘉德殿火〔一〕。 〔一〕 范书及续汉志均作“辛酉” 。按是月庚申朔,无辛丑日,袁纪误。   二月壬申,武库火〔一〕。 〔一〕 二月庚寅朔,无壬申日。范书及续汉志作&l

  • 第一百三十四回 徐东海被迫下野 黎黄陂受拥上台·蔡东藩

      却说吴景濂、王家襄对吴佩孚说曹锟叫他们先行集会,吴佩孚听说是老帅的意见,自然没有话说,叫他们到天津去自行召集了。这时李烈钧、许崇智、梁鸿楷、黄大伟等,奉了广东革命政府的命令,誓师北伐,可惜已迟。江西省内,被他

  • 卷之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四二、墨子止楚攻宋考·钱穆

    墨子止楚攻宋,本书不云在何时。鲍彪《国策注》谓当宋景公时。《闲诂》讥其疏谬。余考攻宋之谋,自公输之制云梯。而公输来楚,在惠王四十四年前,其献云梯,则在四十四年东侵得志之后。何者?楚既广地至泗上,遂北向而窥宋,此自地理

  • 卷13·陈邦瞻

    太祖开宝八年三月,契丹主贤命其涿州刺史耶律琮贻书知雄州孙全兴,请通好,全兴以闻。帝命答书许之。契丹乃使克(沙)[妙]骨愼思〈据《十朝纲要》、《宋会要辑稿‧蕃夷》一改。〉来结成,复遣人告北汉,以通好于宋,无妄侵伐。秋七月,遣

  • 十二年·佚名

    (丙午)十二年清道光二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丁巳,上御春塘臺,行歲首犒饋。○以金鍵爲咸鏡北道兵馬水軍節度使。1月4日○庚申,上詣社稷齋宿。1月5日○辛酉,行社稷祈穀大祭。○誅朴龍壽、劉漢源,以安山郡殿牌作變也。1月6日○壬

  • 序·王引之

    經傳中實字易訓,虛詞難釋。《顏氏家訓》雖有〈音辭篇〉,於古訓罕有發明;賴《爾雅》、《說文》二書解說古聖賢經傳之詞氣,最為近古。然《說文》惟解特造之字,如:虧、曰。而不及假借之字;如:而、雖。《爾雅》所釋未全,讀者多誤。

  • 五灯严统凡例·费隐通容

    从上佛祖相传。靡不面禀亲承。必有源流表信。厥后五宗蔚起。千枝竞秀。而师承的据。奕叶昭彰。夫是之谓统也。统属道脉收关。岂容纤毫假借。自非考订精严。将使狐踪弥布。故夫续笔传灯。良非眇事。必使当时见信。后世

  • 别译杂阿含经·佚名

    佛教经典。后秦失译。十六卷。共收阿含经不同传本三百六十四部。形态与《杂阿含经》相同,绝大部分经亦可在《杂阿含经》中找到,但编排顺序不同。研究者或谓各部派《杂阿含经》似有含专门教理与不含专门教理之别,本经属于

  • 开元释教录·智升

    佛教经录。智升编纂。24卷。自宋以后,历代大藏经均收录。1949年前南京金陵刻经处有单行本刊行。智升,中国唐代高僧。博古达今,“义理悬通,二乘俱学,然于毗尼,尤善其宗”。因感前辈聂道真、道安、道宣等人所著目录多有

  • 净饭王般涅槃经·佚名

    全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又作净饭王涅槃经、净饭王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记载佛陀及难陀等为净饭王送葬,以彰显孝道;并向诸人教示世皆无常、苦、空、无我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