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太宗实录

起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讫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其中,前九卷《奉天靖难事迹》,自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至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为建文朝附录,其后记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事。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命张辅、蹇义、夏原吉等为监修官,杨士奇、黄淮、杨荣、金幼孜、杨溥等为总裁官,负责纂修,至宣德五年(1430年)正月修成。

《明太宗实录》全部章节目录

(1)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2)进实录表
(3)修纂官
(4)修纂凡例
(5)卷一
(6)卷二
(7)卷三
(8)卷四上
(9)卷四下
(10)卷五
(11)卷六
(12)卷七
(13)卷八
(14)卷九上
(15)卷九下
(16)卷十上
(17)卷十下
(18)卷十一
(19)卷十二上
(20)卷十二下
(21)卷十三
(22)卷十四
(23)卷十五
(24)卷十六
(25)卷十七
(26)卷十八
(27)卷十九
(28)卷二十上
(29)卷二十下
(30)卷二十一
(31)卷二十二
(32)卷二十三
(33)卷二十四
(34)卷二十五
(35)卷二十六
(36)卷二十七
(37)卷二十八
(38)卷二十九
(39)卷三十
(40)卷三十一
(41)卷三十二
(42)卷三十三
(43)卷三十四
(44)卷三十五
(45)卷三十六
(46)卷三十七
(47)卷三十八
(48)卷三十九
(49)卷四十
(50)卷四十一
(51)卷四十二
(52)卷四十三
(53)卷四十四
(54)卷四十五
(55)卷四十六
(56)卷四十七
(57)卷四十八
(58)卷四十九
(59)卷五十
(60)卷五十一
(61)卷五十二
(62)卷五十三
(63)卷五十四
(64)卷五十五
(65)卷五十六
(66)卷五十七
(67)卷五十八
(68)卷五十九
(69)卷六十
(70)卷六十一
(71)卷六十二
(72)卷六十三
(73)卷六十四
(74)卷六十五
(75)卷六十六
(76)卷六十七
(77)卷六十八
(78)卷六十九
(79)卷七十
(80)卷七十一
(81)卷七十二
(82)卷七十三
(83)卷七十四
(84)卷七十五
(85)卷七十六
(86)卷七十七
(87)卷七十八
(88)卷七十九
(89)卷八十
(90)卷一百一
(91)卷一百二
(92)卷一百三
(93)卷一百四
(94)卷一百五
(95)卷一百六
(96)卷一百七
(97)卷一百八
(98)卷一百九
(99)卷一百十
(100)卷一百十一
(101)卷一百十二
(102)卷一百十三
(103)卷一百十四
(104)卷一百十五
(105)卷一百十六
(106)卷一百十七
(107)卷一百十八
(108)卷一百十九
(109)卷一百二十
(110)卷一百二十一
(111)卷一百二十二
(112)卷一百二十三
(113)卷一百二十四
(114)卷一百二十五
(115)卷一百二十六
(116)卷一百二十七
(117)卷一百二十八
(118)卷一百二十九
(119)卷一百三十
(120)卷一百三十一
(121)卷一百三十二
(122)卷一百三十三
(123)卷一百三十四
(124)卷一百三十五
(125)卷一百三十六
(126)卷一百三十七
(127)卷一百三十八
(128)卷一百三十九
(129)卷一百四十
(130)卷一百四十一
(131)卷一百四十二
(132)卷一百四十三
(133)卷一百四十四
(134)卷一百四十五
(135)卷一百四十六
(136)卷一百四十七
(137)卷一百四十八
(138)卷一百四十九
(139)卷一百五十
(140)卷一百五十一
(141)卷一百五十二
(142)卷一百五十三
(143)卷一百五十四
(144)卷一百五十五
(145)卷一百五十六
(146)卷一百五十七
(147)卷一百五十八
(148)卷一百五十九
(149)卷一百六十
(150)卷一百六十一
(151)卷一百六十二
(152)卷一百六十三
(153)卷一百六十四
(154)卷一百六十五
(155)卷一百六十六
(156)卷一百六十七
(157)卷一百六十八
(158)卷一百六十九
(159)卷一百七十
(160)卷一百七十一
(161)卷一百七十二
(162)卷一百七十三
(163)卷一百七十四
(164)卷一百七十五
(165)卷一百七十六
(166)卷一百七十七
(167)卷一百七十八
(168)卷一百七十九
(169)卷一百八十
(170)卷一百八十一
(171)卷一百八十二
(172)卷一百八十三
(173)卷一百八十四
(174)卷一百八十五
(175)卷一百八十六
(176)卷一百八十七
(177)卷一百八十八
(178)卷一百八十九
(179)卷一百九十
(180)卷一百九十一
(181)卷一百九十二
(182)卷一百九十三
(183)卷一百九十四
(184)卷一百九十五
(185)卷一百九十六
(186)卷一百九十七
(187)卷一百九十八
(188)卷一百九十九
(189)卷二百
(190)卷二百一
(191)卷二百二
(192)卷二百三
(193)卷二百四
(194)卷二百五
(195)卷二百六
(196)卷二百七
(197)卷二百八
(198)卷二百九
(199)卷二百十
(200)卷二百十一
(201)卷二百十二
(202)卷二百十三
(203)卷二百十四
(204)卷二百十五
(205)卷二百十六
(206)卷二百十七
(207)卷二百十八
(208)卷二百十九
(209)卷二百二十
(210)卷二百二十一
(211)卷二百二十二
(212)卷二百二十三
(213)卷二百二十四
(214)卷二百二十五
(215)卷二百二十六
(216)卷二百二十七
(217)卷二百二十八
(218)卷二百二十九
(219)卷二百三十
(220)卷二百三十一
(221)卷二百三十二
(222)卷二百三十三
(223)卷二百三十四
(224)卷二百三十五
(225)卷二百三十六
(226)卷二百三十七
(227)卷二百三十八
(228)卷二百三十九
(229)卷二百四十
(230)卷二百四十一
(231)卷二百四十二
(232)卷二百四十三
(233)卷二百四十四
(234)卷二百四十五
(235)卷二百四十六
(236)卷二百四十七
(237)卷二百四十八
(238)卷二百四十九
(239)卷二百五十
(240)卷二百五十一
(241)卷二百五十二
(242)卷二百五十三
(243)卷二百五十四上
(244)卷二百五十四下
(245)卷二百五十五
(246)卷二百五十六
(247)卷二百五十七
(248)卷二百五十八
(249)卷二百五十九
(250)卷二百六十
(251)卷二百六十一
(252)卷二百六十二
(253)卷二百六十三
(254)卷二百六十四
(255)卷二百六十五
(256)卷二百六十六
(257)卷二百六十七
(258)卷二百六十八
(259)卷二百六十九
(260)卷二百七十
(261)卷二百七十一
(262)卷二百七十二
(263)卷二百七十三
(264)卷二百七十四

猜你喜欢
  宋书·沈约
  江南余载·郑文宝
  稗传·徐显
  旧闻证误·李心传
  燕闲录·陆深
  钦定平定台湾纪略·佚名
  查东山先生年录·沈起
  白话南史·李延寿
  白话新五代史·欧阳修
  台湾兵备手抄·佚名
  乾隆晋政辑要·海宁
  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佚名
  钦定国子监志·陆宗楷
  记胡也频·沈从文
  出使英法俄国日记·曾纪泽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张平章珪·顾嗣立

    珪字公瑞,自号澹庵,弘范子。至元十七年,拜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弘范卒,屡着战功。二十九年入朝,拜镇国上将军、江淮行枢密副使。大德三年,擢江南行台侍御史,换文阶中奉大夫。迁浙西廉访使,入佥枢密院事,拜江南行台中丞,谢病归。

  • 第四十出 不允·梁辰鱼

    〔丑上〕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下水东流。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自家伯嚭。当初随了主公。因人成事。栖越王于会稽之巓。败齐师于艾陵之上。何等威势。何等煊赫。谁料被越追赶。旣败于囿。复败于役。又

  • 五集卷五十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五十四古今体七十五首【庚戌四】黄新庄行宫即事行馆县城北谒陵所必经春秋閲三载冠劒护千灵叩夀西瞻近【因八旬夀辰恭谒  东西陵是处距  西陵不过两程】按程一

  • ◎许江被捕时之波折·佚名

    前任伪财政部蚕丝特捐处长及上海市伪经济局长之许江,字藻庭,杭州人。为许宝蘅(民初曾任内务部次长,以嗜赌被捕于某私娼处,哄传一时。伪满洲国成立后,渠亦为登场傀儡之一,卒郁郁不得志而归)之犹子,久居海上,宦游南北,乃久历官场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九·佚名

    万历四十年九月壬辰朔前庚寅大学士李廷机奏臣年老多病自春至今比奉 圣谕欲臣少俟今又数日非臣决去 皇上未必放臣阁臣受恩深重原非他臣比臣独殿诸臣之后而迟于尚书孙丕扬者已七月固足以明阁臣之不敢造次以礼始终亦可

  •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千三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千二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八·佚名

      顺治元年甲申九月丙戌朔上驻跸大凌河地方  ○以太医院右院判韦尽性为左院判御医傅允祖为右院判  ○调永平道佥事姚恭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潞安兵备道怀隆兵备道朱寿錅为山西布政使司参议朔州兵备道  ○摄

  • 晋纪八 孝惠皇帝下永兴二年(乙丑、305)·司马光

    晋纪八 晋惠帝永兴二年(乙丑,公元305年) [1]夏,四月,张方废羊后。 [1]夏季,四月,张方废黜羊皇后。 [2]游楷等攻皇甫重,累年不能克,重遣其养子昌求救于外。昌诣司空越,越以太宰新与山东连和,不肯出兵。昌乃与故殿中人杨篇诈称越命

  • ●天台治略卷之七·戴兆佳

    告示四 ◆告示四 一件严禁积蠹虎棍结党害民事 一件示谕放告日期事 一件严饬代书事 一件严禁刁讼以安民生事 一件晓谕词讼票给原告自拘事 一件申严招摇撞岁夤谋请托之禁以肃法纪共保身家事 一件遵例晓谕停讼事 一件晓

  • 出處第七卷·朱熹

      1、伊川先生曰:賢者在下,豈可自進以求於君?苟自求之,必無能信用之理。古之人所以必待人君致敬盡禮而後往者,非欲自爲尊大。蓋其尊德樂道之心不如是,不足以有爲也。   2、君子之需時也,安靜自守。志雖有須而恬然若將終

  • 凡例·胡渭

    翼真一书本非欲为讲义而作盖以古本出自礼记多有错简明道伊川并有改本尚未有定论自朱子章句成立于学官始为不刋之书而后人犹或非之则以大学本无阙文又不应作补传也于是有崇信古本以为不分经传者于本经亦无害至有割圣经

  • 卷四十四·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四十四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定公一【公名宋襄公之子昭公之弟諡法安民大虑曰定】周【敬王十一年】郑【献公五年○鲁定公九年献公卒子声公胜立】齐【景公三十九年】宋【景公八年】晋【定

  • 二 皮耳士——实验主义的发起人·胡适

    詹姆士说&ldquo;实验主义&rdquo;不过是思想的几个老法子换上了一个新名目。这话固然不错,因为古代的哲学家如中国的墨翟、韩非(看我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页一五三至一六五,又一九七,又三七九至三八四),如希腊的勃洛太哥拉(Pr

  • 信 心·太虚

    ──十六年初夏在福州讲──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则知世出世间一切善根功德之本,唯此信心。得之而作圣成佛,失之便流转生死,永溺苦海。惟起大乘之信心,庶几佛种不断,此马鸣菩萨所以有大乘起信论之作

  •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一·佚名

    (一名现在报)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供养舍利品第三十一  尔时尊者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窃生此心。今闻如来至真等正觉说极妙之法。无限旷大不可思议。非是辟支所及。诸法自然无有生灭。云何于无生灭法中

  • 清河书画舫·张丑

    十二卷。中国书画著录书。明代张丑撰。丑生平在《张氏书画四表》中著录。此书成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取黄庭坚“米家书画船”诗句意为此书名。前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严诚序及例略。卷一至卷二为三国、晋(莺字号、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