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六

永乐十一年春正月辛巳朔日有食之先是礼部以正旦朝贺宴会上请  上曰古者日食天子素服修政用谨天戒朕既乖于治理上累三光而众阳之宗薄食于元旦咎孰甚焉尔文武群臣尚思勉辅朕躬调爕阴阳消弭灾变新正朝贺宴会之礼悉罢百官节钞仍如例给之

○壬午  上将巡狩北京敕谕天下文武群臣凡亲王及官吏军民朝见与道途宿顿供给悉准永乐七年之例令  上谓通政使司右通政马麟礼科给事中朱芾曰在外有司官来朝朕令言民间利病率云田榖丰稔闾阎乐业比闻山西饥民有食树皮草根者未闻有一人言之自今言民情者悉记之如境内有灾伤饥馑不自言致他人言之者必正其欺隐之罪

○丙戌享  太庙

○丁亥苏州府同知柳敬中言昆山之太平河东通大海西接福兴河上达杨城湖为利最博近年淤塞旱涝俱不便今欲疏浚约用人七万八千四百计二十五日可完  上曰役久则民劳迟则妨农其徵旁近民夫十万亟成之

○夜月犯昴宿

○戊子以大祀南郊  上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受誓戒

○己丑  命五军及锦衣卫等十二卫各选精锐将士扈从停运木徵吏部侍郎师逵等还

○辛卯  大祀  天地于南郊  上还御奉天殿文武群臣行庆成礼

○壬辰以郊祀礼成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旌表府军右卫军杨祖寿妻余氏贞节

○  命行太仆寺卿杨砥兼北京苑马寺卿

○修太平府芜湖县陶辛政和二圩

○乙未礼部言长山王贤焌薨  上恻然曰  皇考之孙也其父有罪不得相及其遣官赐祭命有司治丧葬贤焌庶人榑第二子也

○鞑靼太师阿鲁台使臣把秃等归遣指挥徐晟等与俱赐敕谕阿鲁台曰把秃来贡马礼意之勤可嘉然察尔心尚未释然岂非有慊于邱福之事乎人各为其主朕于尔何责尔所处去京师甚远迩如能自来遣子来庶见朕诚意昔呼韩邪入朝汉与之高官突厥阿史那社尔归唐亦授显爵二人皆福及子孙名光使册尔聪明特达岂下古人哉朕待尔盖将有过于汉唐之君者今遣使指挥徐晟等谕意并赐尔及尔母彩币至可领也赐阿鲁台金织文绮二十五疋其母文绮十二疋彩绢三十疋

○赐朝鲜国使臣李从茂哈密使臣奥足等宴

○丙申琉球国中山王思绍遣使甚麻之里等贡马赐钞文绮有差

○江西都指挥同知蒋忠卒忠凤阳怀远人父原永平卫百户忠袭职升永清卫千户从靖内难有功累升江西都司都指挥同知先是守将多贪墨为士卒所慢纵恣为盗民久苦之忠至申严军律取其无赖者绳之以法由是军士无犯民赖以安

○丁酉  仁孝皇后梓宫发引先期斋戒三日遣官以葬期奉告  天地  宗庙社稷  上具素服祭告几筵  皇太子亲王以下衰服随班行礼遣官祭梓宫所金水桥午门等门及缘途祀典等神礼部锦衣卫司礼监官设大昇舆及明器仪仗于午门外是日早发引  上具素服致祭于几筵  皇妃  皇太子皇太子妃皇孙亲王亲王妃公主以下各衰服以序致祭毕执事者舁梓宫至午门外  皇太子亲王以下随行升大昇舆至端门外  皇太子易常服捧神帛诣  太庙辞毕  皇太子仍衰服在京文武百官并命妇各素服以序路祭送梓宫出江东门至江滨百官奉辞  皇太子汉王送梓宫渡江  皇太子哭辞汉王护梓宫行途中朝夕哭奠如仪官民迎祭者皆素服舁梓宫军士千人赐钞六十锭米二石薪三百斤并复其家凡官军护送者人日给钞一锭缘途给役人夫人二锭随从汉王官军赐钞有差

○是日随征交阯都督佥事江浩擒贼首陈季扩之侄伪侯陈原伪携尚书蒋伯始伪金吾将军阮蠲伪翊卫将军陈快伪吏部郎中梁悦等五十四人

○己亥册封皇妹为宝庆公主主  太祖皇帝第十六女也生而  太祖崩母张氏亦卒主育于宫中  上与仁孝皇后抚育之极至至是就第  上命皇太子送之资妆视诸公主特厚

○擢监生刘迪为四川按察使张岳赵彬为副使章铭李清为佥事

○庚子甘肃总兵官驸马都尉西宁侯宋琥遣人护送叛贼弩答儿伯颜等及其家属至京刑部论其罪当诛  上怜其愚且非首谋皆宥之发广东廉州卫充军至赣州伯颜等以其弩三百余人复叛劫掠乡村有司逐捕贼失道入安远山中时瘴疠且乏食为官军击伤死亡殆尽不叛而至廉州者弩答儿等五百余人

○顺天府保定县言去年秋雨淫雨决河岸五十四处接文安大成二县之界乞以三县民协力修筑从之

○广东琼山县言东洋都民周孔珠招谕包黎等村黎人王观巧等二百三十户愿附籍为民从之

○辛丑召甘肃总兵官驸马都尉西宁侯宋琥还命丰城侯李彬佩征虏前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守甘肃节制狭西行都司各卫所官军

○倭贼三千余人寇昌卫国卫爵溪千户所攻城城上矢石击之贼死伤者众众遂退走至楚门千户所备倭指挥佥事周荣率兵追之贼被杀及溺死者无算于是浙江都司尽以所获器械送京师

○刑部奏  皇陵祠祭署奉祀刘墉擅伐  皇陵树凿池命下墉狱

○大理寺左侍丞王高右侍丞刘端以纵奸恶外亲弃市

○壬寅以徐州饥蠲其民逋租六万三千八百石而论其州县官不言民瘼者罪

○癸卯净修三藏国师耳亦赤之子耳亦奴等贡马赐钞币袭衣

○乙巳夜有星如盏大赤色光烛地出郎位东北行入招摇

○丙午瓦剌顺宁王马哈木等遣歹都孛罗台等贡马且言甘肃宁夏归附鞑靼多其所亲请给为部属又多所请索而表词悖慢时  朝廷所遣使敕使舍黑撒答等在马哈木所俱不还  上怒遣其使者归命中官海童等赍  敕条责其罪且曰能悔过谢罪待尔如初不然必举兵讨罪

○麓川平缅宣慰使思行发孟外南硬陶孟土官刀发孟等各遣人贡马思行发请以弟思任发代其职从之

○戊申赐琉球国使臣甚麻之黑亦罕河卫指挥也里麻哈辽东自在州指挥贾你等宴

○己酉设思州及思南左右三千户所

○巡按福建监察御史赵昇言光泽泰宁二县民五年六年疫死四千四百八十余户盐粮二千四百一十四石无徵  命户部除之

○是月天寿山陵成命名  长陵

猜你喜欢
  卷四·毕沅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六十三·乾隆
  ●卷二十四·赵翼
  第三回 五帝起亶聪明创制立法·黄士衡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九·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四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一·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第四卷 运河下·缪荃孙
  卷四·傅恒
  卷十九·司马迁
  一一 寿先生·周作人
  卷一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抱真堂诗话 全文·宋征璧

      王仲宣「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杜诗诸别俱本此。   〈焦仲卿〉及〈木兰诗〉,如看彻一本传奇,使人不敢作传奇。  左思〈咏史〉云:「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不涉议论乎?  颜延之诗密如

  • 卷十六·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十六      宋 韩淲 撰七言絶句 正月初三日 新年喜共闲僧语薄暮明灯下纸帘活火慢?茶渐熟呼童时把炭来添 人日 满地茸茸百草茅青青知巳到山家东风一夜吹窻雨又得红梅两树花 十四日 梅花

  • 第十三歌 山歌要唱好私情·刘半农

    山歌要唱好私情,买肉要买坐臀精。(下略)

  • 列传第二十九 萧子恪弟子范 子显 子云 子晖·姚思廉

    萧子恪,字景冲,兰陵人,齐豫章文献王嶷第二子也。永明中,以王子封南康县侯。年十二,和从兄司徒竟陵王《高松赋》,卫军王俭见而奇之。初为宁朔将军、淮陵太守,建武中,迁辅国将军、吴郡太守。大司马王敬则于会稽举兵反,以奉子恪为

  •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冬。十月。癸卯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尚之隆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颁康熙四十八年时宪历。  ○上诣皇太后宫、问

  • 第一卷 周至明·缪荃孙

    周定王六年六月,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楚子疆之,及滑汭,盟吴越而还。周简王二年,吴伐郯,郯成。楚子重、子反杀巫臣之族,而分其室。巫臣自晋遗二子书曰:“尔以谗慝贪婪事君,而多杀不辜,余必使尔疲于奔命以死”。巫

  • 八八○ 谕内阁程明諲毋庸照大逆凌迟定拟着改为应斩立决·佚名

    八八○ 谕内阁程明諲毋庸照大逆凌迟定拟着改为应斩立决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七日乾隆四十七年五月初七日内阁奉上谕:据三法司核奏河南生员程明諲为郑友清妄作寿文,内有「绍芳声于湖北,创大业于河南」,语言悖逆,照大逆律凌迟

  • 陈涉世家第十八·司马迁

    宋尚斋 何平 译注【说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武力完成了中国的统一,结束了战国二百多年的纷争局面,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统一之后,他又采取了一些厚今薄古的措施,进行了政治经济和文化

  •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司马迁

    邱永山译注【说明】张释之、冯唐都是汉文帝时杰出之士。他们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这些都是令人折节佩服的。司马迁对他们充满景仰之情,才由衷地称许他们的言论是“有味哉!有味哉!”。在这篇

  • 毛伯温传·张廷玉

    毛伯温,字汝厉,江西吉水人。祖父毛超,做过广西知府。伯温考中正德三年(1508)进士,初任绍兴府推官,后升任御史,先后巡按福建、河南。世宗即位后,宦官张锐、张忠等被判死刑,他们的同伙萧敬、韦靈暗中想拖延行刑。伯温上书请一并

  • 二十九年·佚名

    (丁卯)二十九年大明正統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甲子朔,百官行望闕禮于景福宮,又詣時御所,進表裏鞍馬,諸道進箋。1月3日○丙寅,命還給盧重禮職牒。司諫院啓:「重禮於中宮大漸之時,奉藥不謹,罪不容貸,請收是命。」上曰:「重禮,旣已懲矣

  • 解蔽第二十一·荀况

    [题解]本篇论述了有关认识论方面的问题。荀子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本身又是可以被认识的。但是,人们又往往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三·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昙摩流支译复次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有五种法。则能清净初欢喜地。得大无畏安隐之处。何等为五。一谓菩萨生如是心。我已得住布施故。生安隐心。为令他住布施故。起安慰心。有言布施者。谓如所闻法如是

  •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六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六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圣行品下起卷是如来次广答所问。破前四执文为三。一广破计常。二略破乐净。三广破计我常。我是执之端首故广破之。初破常文为三。一明外道理非。二明其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二·良贲

      经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  解曰。十善如下。此十善位经十千劫方入伏忍。忍方便故。发大心者。所度所断所修所趣悉皆大故名发大心。长别三界者。前发大心总有二类。一者直

  • 媚幽阁文娱·郑元勋

    明文总集。明郑元勋(字超宗)编。共18卷。今存有明崇祯间刻本。集前有陈继儒、唐显悦序以及崇祯三年(1630)自序。清乾隆间将其列入《禁书总目》中,传本极稀。民国间《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一集辑印了此集,使其得以较为广

  • 皇明诸司公案·余象斗

    又名《续廉明公案》。白话短篇小说集。明余象斗编。六卷五十九则。系分类编辑的公案小说。人命类九则,奸情类九则,盗贼类十一则,诈伪类十一则,争占类十则,雪冤类九则,主要是颂扬清官。余象斗编述卷内封题“全像续廉明

  • 智炬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于阗国沙门提云般若等译佛在日月宫中,四方佛皆来集。日月天子请陀罗尼,诸佛菩萨同声说咒。普贤菩萨赞劝受持。与《佛说智光灭一切业障陀罗尼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