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二

永乐十六年秋七月己酉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

○庚戌朝鲜国王李芳远遣陪臣贡方物贺  皇太子千秋节赐钞及文绮表里有差

○辛亥镇守徐州忻城伯赵彝有罪法司论律当徒  上特宥之

○丙辰行在工部言滹沱河决及滋沙二河水溢坏堤岸  命有司脩筑

○庚申夜月犯牛宿大星

○辛酉交阯右布政使莫勋及交州府知府杜希望等言交州僻处南荒仰慕圣化积有岁年伏蒙  皇上轸一视同仁之念建设郡县俾同内属凡有寸长悉蒙收录补报之私切于夙夜今闻营建北京四海之内庶民子来而犬马之心有不能已谨以家丁杜瓢等五百人差县丞黎献率请诣阙下少效微劳  上览奏召献等劳之曰尔等远来趋事备见诚意但营建就绪不欲重劳尔也人赏钞二十锭遣归  脩景州吴桥县刘家堤岸

○甲子唐王桱妃吴氏薨讣闻遣官赐祭命有司治丧葬

○乙丑大名府魏县言河决堤岸命脩筑之

○丙寅脩顺天府琉璃河桥

○戊辰夜月犯木星

○己巳降敕切责狭西布政司按察司曰比闻狭西所属郡县岁屡不登民食弗给致其流莩尔等受任方牧坐视不恤又不以闻罪将何逃速发所在仓储赈之稽违者必诛不宥  湖广靖州贼王忠自称平定侯率众攻劫武冈州为守将所获并其党悉诛之

○辛未  皇太子千秋节免贺礼

○癸酉擢监生张震为河南监察御史

○甲戌翰林院侍读兼右春坊右赞善梁潜以辅导有阙逮下狱潜初以文学简侍  皇太子监国南京有陈千户者害民取财  皇太子谪交阯立功后念其旧军功宥之或言陈千户不当宥潜及司谏周冕预闻之而不谏止遂逮下狱后冕在狱不谨遂并潜皆死

○乙亥  命故都指挥同知焦谦弟礼袭指挥使初谦任通州指挥佥事从  上征讨及剿捕胡寇累升都指挥同知备御辽东卒其子尚幼命礼袭职

○丙子朝鲜国王李芳远遣使言世子禔骄恣不肖弟三子祹孝弟力学国人之所属望请立为嗣从之赐敕谕曰立嗣以嫡长古今常道然国家盛哀实系子之贤否今欲立贤为嗣听王所择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十九·张廷玉
  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八十五·赵尔巽
  卷八·贾谊
  卷之六十九·佚名
  卷之三十三·佚名
  蜀燹死事者略传·余澜阁
  殿阁词林记卷一·廖道南
  六四二 谕校阅全书错误之倪承宽等着分别罚俸或销去纪录·佚名
  五四三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第五次收缴应禁书籍并再定限查办折·佚名
  卷四十·鄂尔泰
  石虎传(附石世等传)·魏收
  李敏传·李延寿
  卷一百六十六·佚名
  卷三十八·佚名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五·杜文澜

    卷十五玉簟凉史达祖词、柔情各自未翦句、情误作指、应遵谱词(??)更正、月边娇周密词、早柳盼颦娇句、颦娇二字倒误、又千门夜&M014062;句、门误作山、又步韈尘凝句、误作尘凝步韈、均应从薲洲渔

  • 志第十九 五行下·房玄龄

    《传》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恆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时则有鱼孽,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痾,时则有黑眚黑祥。惟火沴水。”听之不聪,是谓不谋,言上偏听不聪,下情隔塞,则谋虑利害,失在严急,故其咎急也。盛冬日短,寒以杀物,政

  • 皇王大纪卷五十三·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灵王十一年春正月莒人伐鲁围台季孙宿救台遂伐莒入郓以报之晋士鲂聘于鲁呉王夀梦薨夀梦四子诸樊余祭夷昧季札札贤夀梦欲立之于是致国焉札曰君义嗣也谁敢奸君札虽不才愿附子臧之节诸樊固以为请札弃其

  • 汉纪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无年(辛丑、前140)·司马光

    汉纪九汉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 [1]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 对者百余人。广川董仲舒对曰:“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

  • 谭襄敏奏议巻九·谭纶

    明 谭纶 撰感激非常恩遇披诚请兵备战守以图补报疏【隆庆三年二月二日题】准兵部咨将总理都督戚继光奏内事理移咨廵抚衙门防议施行奉圣防郭琥着回京聴用戚继光改充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处地方南兵不必调取其余事

  • 卷四·韩婴

    纣作炮烙之刑。王子比干曰:“主暴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见过即谏,不用即死,忠之至也。”遂谏,三日不去朝,纣囚杀之。诗曰:“昊天大怃,予慎无辜1 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而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进谏曰:“古之人君,

  • 卷三十四·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三十四秋官司寇第五之一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爲民极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正义王氏昭禹曰秋乃天地肃杀之时也谓之司寇

  • 王霸第十一·荀况

    [题解]本篇论述了要称王天下所必须实行的一系列政治措施,如守要领,立礼法,讲道义,明名分,择贤相,用能人,取民心等等;同时,篇中兼述了霸道与亡国之道以与王道相观照。[原文]11.1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1):人主者,天下之利势

  • 马蹄第九·刘文典

    〔释文〕举事以名篇。以分外之能,故驽骀不堪,而死已过半。圣智治物,其损亦然。 〔释文〕骤士救反。橛向、徐其月反。司马云:衔也。崔云:镳也。饰徐音式。司马云:排衔也,谓加饰于马镳也。 〇典案:御

  •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九·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奉詔譯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一]施品第九   復次菩薩次第圓滿六波羅蜜多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謂施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   忍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靜慮波羅蜜多慧

  • 题焚经台诗·佚名

    唐太宗文皇帝制  门径萧萧长缘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确定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  此台在洛阳。台者坛也。考此烧经比论之坛。乃后汉明帝

  • 佛说鸯崛髻经·佚名

    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众多比丘到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众多比丘入舍卫城乞食。闻王波斯匿宫门外。有众多人民各携手啼哭唤呼。便作是说。于此国土有大恶贼名鸯崛髻。杀

  • 卷第二十七·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十七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青原下第九世 潭州延寿惠轮禅师法嗣 庐山归宗道诠禅师(凡二) 僧问。承闻和尚。亲见延寿来。是否。师云。山前麦熟也未。 僧问。九峰山中。还有佛法也无。师云

  •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马祖道一

    江西道一禅师。汉州什方县人也。姓马氏。本邑罗汉寺出家。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幼岁依资州唐和尚落发。受具於渝州圆律师。唐开元中。习定於衡岳传法院。遇让和尚。知是法器。问曰。大德坐禅

  • 天彭牡丹谱·陆游

    牡丹专著。南宋陆游撰。1卷。陆游官蜀时,闻成都西北彭门山盛产牡丹,号为“小西京”,遂往游观赏,归作此谱。山一名天彭门,故名。书成于淳熙五年(1178)。书分三篇,首为“花品序”,按其颜色,品评等第;次为“花释名”,录

  • 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佚名

    经名: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撰人不详,出於明初。假托太上老君及广救真人说天妃(妈祖)降世救苦护民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妈祖神始自宋,称夫人、妃,元代始称天妃。该经盖出自元 明。太上老君

  • 寓圃杂记·王锜

    明代笔记。10卷。王锜撰。《四库全书总目》说:“是书载明洪武迄正统间朝廷事迹,于吴中故实尤详。”书前有祝允明序。其中不少记述,对研究明代文学史颇有助益。如“沈通理绣鞋诗”条记载的沈愚情况:“其诗皆清丽微婉,乐府尤

  • 持句神咒经·佚名

    别名陀罗尼句经,一卷,吴支谦译。与陀邻尼钵经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