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十九

永乐十七年十二月辛未朔  皇太子省牲于南郊

○癸酉

○交阯都指挥陈忠等败贼党黎侄等于建昌县小黄江生擒三百五十余人焚贼船百六十余艘追至奉化府西真县古雷社又败贼人陈已律等斩获六百余人焚贼船二百五十余艘

○丙子

○交阯拖蓬海口巡检司土官裴差等仿府州县土官例以九年考满至京吏部言巡检应三年给由差等违制请论其罪  上曰遐方之人未谙国典岂可遽罪  命复职役三年如例给由△夜有星如鸡子大青白色尾迹有光出柳宿行东南至天庙

○丁丑  上敕武臣曰自古国家盛衰存亡未有不系于武备之张弛汉唐世远置不言近代宋太祖太宗受天命将勇兵强削除暴乱四海晏然及其子孙弗率武备不修丑虏僣窃驯至海内分裂宗社丘墟元以胡人主中夏世祖时戎部严整甲兵强盛天下宁谧传至数世嗣主荒淫王纲纽军致废弛群雄并作竟至覆亡我  皇考太祖高皇帝受天命定天下于时将帅效忠士卒奋勇肃清奸宄遂建洪业朕嗣位以来夙夜惕厉唯恐蹈宋元覆辙以坠  皇考丕绪尔等世有爵禄与国家同休戚者脩饬武备为国爪牙此尔等之责所宜夙夜究心用副倚注而比来纪律废弛队伍空虚军士逃逸死亡悉付不问甚至通同有司受脙卖放取军明有程限令纵其在外至五六年或十余年不回及回所取军十无一二猝有缓急或以应调武备若此国何赖焉皆是尔等下不恤军上不忠国所致自今宜鉴古人之得失体国家之委任脩职务抚士卒实军伍缮器械使兵振举武卫严奸宄不作朝廷有磐石之安尔等亦永保富贵若不遵朕言仍蹈前失必罪不宥矣

○戊寅

○腊日赐文武群臣宴△是日交阯建平等府大湾等县贼人丁宗老等叛总兵官豊城侯李彬遣交州后卫指挥方政率众剿之贼败走斩获四百余人皆枭首以狥

○庚辰

○令自今在外系囚当死者悉送京师会官审录无冤三覆而后决之  上谕法司曰刑重人所慎盖轻者残肌肤重者戕性命匹夫匹妇不得其死有伤天地之和召水旱之灾朕屡诏宽恤然虑在外诸司罔体朕意滥及非辜故令死罪咸送京师审录尔等会审之际犹湏敬慎不可轻忽△夜火星犯钩钤星

○辛巳

○泰宁卫都督阿只罕遣指挥阿剌哈等六十八人贡马赐钞币有差

○是日交阯总兵官豊城侯李彬追剿黎侄等于镇蛮府廷河县连战皆败之斩获五百余人生擒伪金吾将军武路等

○癸未

○庆云见

○乙酉

○交阯总兵官豊城侯李彬获贼酋范善等于东湖州初安老县涂山寺妖僧范玉自天降印剑令为主遂僣称罗平王纪元永宁聚众作乱善与陶承等往从之王以善为入内检校左相国平章军国重事吴忠为入内行遣右尚书知军国重事陶承为车骑大将军黎行为司空以众据水路及大军进讨善聚众两岸人列船于江中水陆拒敌彬督将士亟战斩首千二百级生擒善及忠等七百八十人得船大小二百余艘王脱走又得贼卒二百六十余人皆斩之械善忠及武路等俱送京师

○丁亥  敕皇太孙  曰立身之道莫先于孝弟忠信四者之行立于身推而可达之于国家天下尔为朕嫡长孙必以此体之于身明君臣之义笃父子之亲厚兄弟之爱尽长幼之序信以服众仁以抚下恕以待物非正言不发非正道不履亲仁贤远邪侫节嗜欲戒荒淫振纲纪别淑慝明赏罚使人心悦而诚服则  天地  祖宗鉴悦天下之人皆想望风采仰尔之贤德传尔之令名将为国家神器之主系  宗社悠久之托为天下生民之福尔其勉之又曰比闻出郊围猎一军害民即惩之以法使田里皆安毫发无犯人传尔之善至于北京朕闻之甚喜此可验尔勤学之效矣大抵兵民相湏抚恤惟均苟有所怨今尔于此一事使百姓之感德军士知畏法足为善行矣今日行一善尔虽不自觉而善名自然播之天下将有不令而从不言而信者矣自今更宜夙夜勤励读书明理以广其智识将来德成业就为天下所瞻仰亦不负朕期望之意钦哉

○戊子

○升刑部郎中吾申为行在礼部右侍郎广西按察司佥事杨廉为贵州布政司右参议改礼科给事中乌浚于兵科广西左布政马负图于广东河南按察司佥事李振于交阯按察司

○己丑

○监察御史邓真言十事

○一曰吏部职专选法洪武中内外诸司官吏俱有定额今该一二员者或至三五员者或六七员者或至十余员各处考满官到部当辩其贤否优劣年劳久近以为黜陟今有司三五考七八考不得选一级者有未满一考二考即升数级者且如进士监生出身自有定例今有骤除方面者亦有除知州及府同知通判亦有除典史吏目者轻重不论未审凭何擢用至如参补吏典又立选拨正拨之名听受嘱托有半年一年不拨未有及两月三月即拨者中间情弊多端此吏部之弊也二曰户部职掌钱粮出纳尤当尽心不容有毫发欺毙今各府州县税粮或有经二三年不完者有四五年不完者本部恬不为意每年指以催徵为名纷然遣官在外有一二年不回者三五年不为者惟务贪财好色剥害良民以至田里不安秋粮不完本部明知其罪皆不举奏其诸色税粮既以送纳到仓而官攒人等通同盗卖虚出通关亦有未曾送纳到仓各府州县夤缘为奸因而伪造通关奏缴到部并不辩验查驳一概朦胧欺毙此户部之毙也三曰礼部职掌礼仪凡各处朝贡使臣至京当随即具奏接待如宜不使远人有缺望之心今使臣到者饮食供帐之具一概委之会同馆应赏赐者故意迟留又有各处军民来贡者往往不即奏达只令于会同馆听候或十日半月不引奏或已进贡才即遣发有伺候一两月或至三四月者此礼官之毙也

○四曰兵部职掌兵政凡天下军马多寡虚实皆当一一周知如某卫某所见在军马若干欠缺若干逃亡若干时常点检具奏整理今乃尸位素餐优游度日兵务废弛马政不脩军伍有经三五年十数年空歇不补者马匹孳生有三五年拖欠不完者是致各卫通同弊互相蒙蔽贪赃坏法非止一端此兵部之毙也

○五曰刑部都察院职掌刑名罪名轻重大小必湏平允使人心悦服今黑白不分是非颠倒令人抱冤负屈无所控诉亦有淹禁三年五年以至十年者作委而不问至审决之际  皇上屡加戒敕务存宽恤所司官吏略不究心以致死于非辜者不少大理寺职(掌)[在]详刑伸冤理屈今乃一概蒙蔽随其轻重高下不能有所辨理宜若痴愚旅进旅退此刑官之毙也

○六曰工部职掌专造作当今所急务者无如北京宫殿其诸造作皆可随宜乃不度民力不分缓急差人买办物料以一科百以十科千动至政千万计民受其害不可胜言且如匠人有连年服役不少闲者有经年买闲在外生理有狡猾托故而逃避者所司官吏明知其故皆不举问以致役使不均人心不服

○七曰洪武中定制凡军器除存留操备之数其余皆令入库遇有损坏或补造就各卫军器局脩治不许私制近有无知小人出外往往私带军器及私藏在家或公行货卖不知此等军器从何而得何人为之制造

○八曰洪武中官府买办物料只收本色物户自送该衙门交纳今贪利之徒一概揽纳不收本等物料而行收钞贳等项以一科百以十科千以百科万恣肆贪残吮民膏血此皆工部之毙也

○九曰洪武中各卫旗官军士编成队伍各有统属今无知小人擅收别卫军士入伍又行招纳逋逃藏匿有罪及无赖之人以为己用此军政之毙也

○十曰内外各卫所军士皆有定数如伍有缺即当勾补今各卫所官吏惟耽酒色货贿军伍任其空虚及致差人勾补纵容卖放百无一二到卫或全无者又有在外娶妻生子不回者该管官吏私狥蒙蔽不行举发又有勾解到卫而官吏受赃放免及以差使为由纵其在外不令服役此军卫之毙也凡此十事乞令所司各举其职如复故违从监察御史按察司纠举治以重罪  上可其奏  命诸司悛改再犯不赦

○庚寅

○肃王楧薨

○癸巳

○琉球国中山王思绍遣使甚谩志里奉表贡方物贺明年正旦

○乙未  命工部侍郎刘仲廉许郭往交阯覆实户口田赋仍令询察军民利病以闻△夜有二星如鸡子大其一青一白色有光出天园南行至近浊其一青白色有光出柳宿南行入天社

○丙申

○朝鲜国王李祹遣陪臣李湛等贡方物贺明年正旦节△是日交阯总兵官豊城侯李彬师至谅江府谍报贼酋伪司空黎行伪金吾大将军陶强聚众八千余人列营于多锦县麻浪社即进兵剿之

○丁酉改兵科给事中王励于工科△巡按交阯监察御史黄宗载言交阯人民新入版图劳来安辑尤在得人今府州县官多系两广云南等处岁贡生员下第举人未入国学因其愿仕远方遂授以职既乏大学教养之素又非诸司历试之才所以牧民者不知抚字理刑不明律意若候九年黜陟废弛益多宜令到任二年以上者从巡按监察御史及布政司按察司严加考核上其廉污能否实迹以凭黜陟庶几有所劝惩  上从之因谓行在吏部臣曰守令民之师帅不得其人民受其殃前除交阯郡县官出一时之宜今御史所言良是继今宜慎选之

○戊戌

○交阯总兵官豊城侯李彬师至善才县遇贼游兵千余人与战败之追至麻浪社贼空营出战官军又败之擒杀陶强并贼将卒三千五百余人

○己亥

○享  太庙  命皇太子行礼△是岁天下户九百六十万五千五百五十三口五千一百七十九万四千九百三十五赋税粮二千二百二十四万八千六百七十三石布帛百二十万六千八百八十七疋丝绵二十四万六千五百七斤绵花绒五十八万三千三百二十四斤课钞千五百九十四万五千六百一锭金千九百六十五两银二十八万一千三百二十三两铜钱三千一百六贯铜二千一百二十八斤铁四十八万九千一百六十六斤铅二万七百八十斤朱砂千五百四两海<贝巴>三十三万二十六索茶百四万七千九百四十五斤盐百四万六千四百十一引屯田子粒七百九十三万九百二十石马十八万二千四百二十七匹△馈运北京粮二百七万九千七百石△交阯上供绢千三百二十五疋苏木五千斤翠羽二千个扇一万把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司马迁
  卷五十七 景德元年(甲辰,1004)·李焘
  ●卷下·王铚
  元明事类钞卷三十九·姚之骃
  卷之三百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十·佚名
  ●浦阳人物记后序·宋濂
  卷四十七·温达
  绎史卷一百五十四上·马骕
  九 三味书屋·周作人
  提要·沈枢
  魏纪六 烈祖明皇帝下景初二年(戊午、238)·司马光
  233.戚继光驱逐倭寇·林汉达
  64.晁错削地·林汉达
  王建祖·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褒·唐圭璋

      褒字伯宠,一字春卿,武夷(今福建省崇安县)人。登淳熙五年(1178)进士。除司门郎中,历官朝请郎,知西全州。嘉定六年(1213)时,监尚书六部门,放罢。有集,不传。   水龙吟   桂林元元夕呈帅座   东风初縠池波,轻阴未放游丝堕。

  • 杜仁杰·隋树森

    杜仁杰(约一一九七——一二八二),字仲梁,号止轩。先名之元,先号善夫(一作善甫),晚号散人。济南长清(今属山东省)人。父杜忱,金朝进士,授京兆录事判官;长于词赋,擅名齐鲁间。金末,仁杰曾从元好问游,与麻革、

  •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零一·佚名

      ○顺治十三年。丙申。五月。己卯朔。升学士禅代、为吏部侍郎。叶成格、为户部侍郎。  ○升通政使司右理事官罗绘锦、为顺天府府尹  ○礼科给事中孙光祀疏言、朝廷之事、误于偏私。尤误于推诿兴革之道、惧其

  • 李洪之传·李延寿

    李洪之原名文通,恒农人。年轻时为和尚,晚年才还俗。真君年间,做狄道护军,赐爵安阳男。适逢永昌王仁随太武南征,得到元后姐妹二人,洪之偷偷送去食物,结拜为兄弟,于是就跟亲人一样。与元后在南朝兄弟的名字很相近。就改名为李洪

  • 王觌传·脱脱

    王觌字明叟,泰州如皋人。考中进士。熙宁年中,为编修三司令式删定官。不喜欢长久居一职,求任润州推官。二浙旱灾,州郡派官吏视察苗稼灾情,按照监司发布的旨令,不敢多免除赋税。王觌承受檄命重新按察,叹息说:“像这样的旱灾势头

  • 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司马迁

    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集解】:谯周曰:“周之支族,食邑於召,谓之召公。”【索隐】:召者,畿内菜地。奭始食於召,故曰召公。或说者以为文王受命,取岐周故墟周、召地分爵二公,故诗有周召二南,言皆在岐山之阳,故言南也。後武王封

  • 卷四 公孙丑章句下·孟子

    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

  • 卷八八·邱濬

    ▲宫阙之居 《易》: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壮固之意)。 司马光曰:“风雨,动物也。风雨动于上,栋宇建于下,《大壮》之象也。” 蔡渊曰:“栋,屋脊檩也;宇,椽也。栋

  • 卷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七 论语【上之四】 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此一章书是记圣教之所谨也记者曰夫子教人有常言者诗书执礼是也有不言者怪力乱神是也若言之时甚少谓之罕言一曰利利是人情所欲然与义相背

  • 三十二相品第九·佚名

    於是宝女问世尊曰:唯然大圣。今所可谓如来至真三十有二大人之相。前世宿命行何功德。而致逮得三十有二大人之相。遍布在体。佛告宝女。吾往古世行无量德合集众行。如来由是逮得三十有二大人之相遍布于体。今粗举要。如

  • 黔南会灯录卷第三·善一如纯

    习安天龙 如纯 辑燕居申禅师法嗣黄平云居述中合舜禅师蜀之顺庆戴氏子。久参燕居申和尚印证。僦居行化於平越之松平。后辟云居。未就出寓阳宝山。康熙癸亥季春初三日子时圆寂。黄平僧俗。慕师道行。迎灵骨回云居。建

  • 女店主·哥尔多尼

    意大利喜剧。作者哥尔多尼(Carlo Goldoni,1707—1793),喜剧作家,一生写了100多部作品。本剧描写一个机灵、美丽、泼辣的姑娘米兰多琳娜,父母相继去世后,独自掌管一爿旅店,周到地应酬着来往客人,生意兴隆。她容貌秀丽,

  • 诸蕃志·赵汝适

    中外交通著作。南宋赵汝适撰。二卷。汝适,宋太宗八世孙,嘉定至宝庆间官福州路市舶提举。为志海国事,亲为采访,于宝庆元年(1225)写成此书。约二万八千字。卷上所记占城(今越南中)、真腊(今柬埔寨)、三佛齐、苏吉、南毗

  • 老实人·沈从文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现代书局1928年7月初版。收《自序》1篇,《船上岸上》、《雪》、《连长》、《我的邻》、《在私塾》、《老实人》、《一件心的罪孽》、《一个妇人的日记》等短篇小说8篇。本集的作品,有

  • 原道救世歌·洪秀全

    洪秀全著。约一千一百字。1852年编入《太平诏书》刊行。洪氏原名仁坤,小名火秀,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领袖、太平天国天王。广东花县人,出身农民家庭。早年入塾“熟读经史”。后作乡村塾师。因屡试不中,萌发反清思想。

  • 佛说菩萨内戒经·佚名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摩译,佛以十五日说戒时,文殊请问初发意道俗菩萨,当作何功德。佛为说十二时戒法。一归依忏悔,誓行六度,发三愿,及行十法则。二受四十七戒。三受佛法身般若,各二十因缘。四受二十因缘行之,自知宿命。五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