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六

永乐三年九月癸巳朔

○蜀世子悦火廉来朝命皇太子宴于文华后殿其从官宴于西庑

○庆王木旃长子生赐名秩煃△赐西洋爪哇车里元江朝贡使臣及旧港等处头目宴

○甲午  上以海外诸番朝贡之使益多命于福建浙江广东市舶提举司各设以馆之福建曰来远浙江曰安远广东曰怀远各置驿丞一员△设狭西宁边黑山三岔三驿隶镇番卫镇远平乐泉水通源四驿隶镇夷守御千户所△除镇江府丹徒县坍没田税百一十一顷有奇

○乙未

○云南赤水鹏巡检司巡检速鲁麻来朝贡马赐之钞币△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光烛地出北斗魁外北行二小星随之

○丙申

○擢甄庸为山西道监察御史庸尝为松江府知府有廉名坐累降右军都督府经历又坐累被谪至是有荐之者故擢用之升山西道监察御史周新为云南按察使浙江按察司经历王著为副使广西按察司经历万子雅为佥事△复陕西都指挥使孙霖官△广西东兰州知州韦万目遣人来朝贡马命赐万目钞币及所遣人钞各五十锭

○丁酉

○升河南都指挥使金玉山西都指挥使欧阳青为中军都督佥事太宁都指挥同知柳升为左军都督佥事辽东都指挥同知吕毅为前军都督佥事陕西都指挥同知赵忠脱列干为后军都督佥事脱列干食禄不视事

○命户部核实苏松嘉湖杭常六府被水灾民悉免其今年租税凡免三百三十七万玖千七百石有奇△夜有星如鸡子大青白色有光出郎位东北行至近浊

○己亥

○改刑部尚书郑赐为礼部尚书吏部左侍郎陈洽为大理寺卿升大理寺卿吕震为刑部尚书△升散骑舍人朱秃儿为锦衣卫指挥佥事赐金带食禄不视事△遣行人连迪等赍敕往谕速睹嵩及西里帐土官板洋等并赐之金织文绮彩绢

○庚子

○款多伦地面鞑靼纳哈剌等来朝贡马赐之银钞彩币

○辛丑

○赐周王橚书曰比浙江布政司言王府所遣内官擅调湖州官军及用箭镞烧烙无罪人凌驾有司虐害百姓执其人送京不审果是王府所遣抑亦有司诬之已遣人往府中询其实所系三十余人今死已数人而报不至若复数日不报死者益多此事终何以明也

○重阳节赐文武群臣宴△降右军都督佥事马溥为陕西行都司都指挥同知

○壬寅

○命楚王桢冠其子景陵王孟炤△升锦衣卫千户扫忽儿察思吉朵罗赤俱为本卫指挥佥事

○癸卯

○苏门答剌国酋长宰奴里阿必丁满剌加国酋长拜里迷苏剌古里国酋长沙米的俱遣使随奉使中官尹庆朝贡诏俱封为国王给与印诰并赐彩币袭衣△指挥丁能杜福等抚谕四川亚坚等十一寨生苗百三十六户向化认纳黑铅洞布且各遣其土酋来朝  上以苗人叛服不常命悉隶酉阳宣抚司管属免其斌役其自愿纳黑铅铜布者皆免赐其来朝土酋钞币袭衣遣还

○甲辰

○修国子监祭器△夜有星如鸡子大青赤色光烛地出天厨西北行入天棓一小星随之

○乙巳

○屡有告齐王榑不法者至是赐榑书曰比数有人言王过失以兄观之王岂有他也但由性躁急下人不能堪耳今兵荒之余民姑苏息宜重加爱恤何忍复苦之且所当深虑者刑罚太过将左右之又或萌不测噬脐无及古人覆辙可为鉴戒前后来言王者兄皆不遣还亦以此耳继今宜涵养德性宽以驭下用保始终如王有迁善之美俾兄亦全友爱之道顾不伟欤

○丙午

○以鞑官李丑驴为辽东都指挥佥事

○丁未

○韩王松苐四子生赐名冲烋

○戊申

○谷王橞来朝宴于华盖殿赐其从官宴于中右门赐暹罗等因使臣及回回没哈麻的等百七十五人金织纻丝罗绢衣五百袭

○己酉

○册左军左都督刘贞孙女为蜀世子悦火廉妃

○庚戌

○免山西解州闻喜县荒地税粮四千六百七十三石△夜月犯毕宿右股北苐二星

○辛亥

○谷王橞辞归宴如初至赐赉视诸王特厚  上亲送之三山门其从官赐钞有差△谷王橞第三子生赐名赋焞△河南夏邑县言官地十六顷有奇久荒而税额未除  上命户部除之仍令募民耕种三年后同民田起科△夜月犯天关星

○癸丑

○夜月犯天樽西星

○甲寅

○升鸿胪寺序班王七十五为本寺左寺丞以其谙通北虏语言文字故进用之

○乙卯

○擢王平为福建布政司左参政升山东道监察御史房安为右参政刑部郎中李观为福建按察使户部郎中陈思聪为副使刑部主事沈全为佥事河南道监察御史张定为广东布政司右参政汾州知州纪正为广东按察副使平尝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坐事黜降天津左卫经历至是以荐复召用之△以左军左都督刘贞子俊袭金吾后卫指挥使△爪哇国西王都马板遣使八智陈惟达等奉表贡方物时其旁近碟里日夏罗治金猫里三国各遣人以方物同爪哇使者来贡俱赐文绮袭衣

○丁巳

○楚世子孟烷来朝命皇太子宴于文华后殿其从官宴于西庑△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民万户实北京△户部尚书夏原吉言浙江台温临海等县渔户以罪籍没其旧课额且依诏书开豁从之△修江西南昌前卫雨水坏城三百七十五丈△夜有星如盏大赤色光烛地出天园西南行至近浊

○戊午

○赐齐王榑书曰国家旧制王府护卫官军止守王城今闻青州城北门守以护卫之人内通广智门外接花园筑墙横截使城守者不得登城夜巡此何为者且闻其他不法尚多兄之爱弟所望令誉日彰而所闻纷纷若此能不为之投杼乎弟亦备尝艰苦矣宜勉自饬励以副同气至爱之望其李珙等不过畏死假告讦以掩己非宜速发来审其虚实正之法以杜谗口若复执留不遣恐启人疑王其审之△以闻良辅为广东按察使良辅尝为湖广按察副使坐事降行人至是奉使西南诸蕃国还京奉事称旨故升用之△夜有星大如弹丸青白色出北落师门下流丈余发光如盏大东南行

○己未  命金吾左卫致仕指挥佥事王忠子宣袭指挥同知故指挥同知解唐轾子著袭父职

○庚子

○庆王木旃来朝宴于华盖殿赐其从官宴于中右门△夜有星如鸡子大青白色光烛地出紫微垣内尚书傍北行

○辛酉

○楚世子孟烷辞归宴如初至赐赉加等其从官赐钞有差△赐麻里宽里答儿官木连地面哈里察筹万户古列太真卫指挥使阿三及西洋古里苏门答剌爪哇诸国朝贡之使宴△哈密忠顺王脱脱遣头目进马谢恩赐之钞币

猜你喜欢
  卷八十八 南凉録一·崔鸿
  第四十回 保储君四皓与宴 留遗嘱高祖升遐·蔡东藩
  卷之七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卷一·王锜
  九十七 内务府奏曹寅办铜尚欠节银应速完结并请再交接办摺·佚名
  第二十四卷 元·缪荃孙
  八四九 军机大臣奏请旨将承办《通鉴长编》未行敬避庙讳各员交部议处片·佚名
  学史卷四·邵宝
  一 伏见馆·周作人
  读例存疑卷十·薛允升
  卷四十一 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三十一·范晔
  司马消难传·令狐德棻
  卷一百九十五·佚名
  孙寳鉴·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原序·邵浩

    坡门酬唱集原序诗人酬唱盛于元祐间自鲁直后山宗主二苏旁与秦少游晁无咎张文潜李方叔驰骛相先后萃一时名流悉出苏公门下嘻其盛欤余少喜学诗甞泛观众作因之泝流寻源窃恨坡公诗有唱而无和或和而不知其唱每开卷虽凝思遐想

  • 卷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十九陈子良陈子良吴人在隋时为杨素记室入唐官右卫率府长史与萧德言庾抱同为隐太子学士贞观六年卒集十卷今存诗十三首上之回承平重游乐诏跸上之回属车响流水清笳转落梅岭云盖道转岩花映绶开

  • 臧榮緒晉書卷十六·汤球

      孝友傳  李密   李密有才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餞東堂。詔密原作普。令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于是

  • 第三节 郑成功之初生及其幼年·陈匪石

    遍历中原,无赵氏一片干净土;南望崖山,烟波浩淼,犹彷佛宋遗臣陆秀夫挟宋帝殉国处。呜呼!古来孤臣孽子不得行于中国,则遁于海,或并其儿年呱呱之声,仅一触于能为人臣妾音之耳膜,而浼焉且以为大污。海山重重,别有天地,生于斯,育于斯,族

  • 卷五十七·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五十七      宋 苏辙 撰蒙恬列传第三十四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庄襄王元年骜为将伐韩取成臯荥阳置三川郡二年骜攻赵三十七城始皇三年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骜攻魏取二

  • 钦定辽史语解卷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辽史语解卷六【按辽以索伦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索伦语其中姓氏地名官名人名无解义者俱以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官名改字面订之】人名【皇族 按辽代世膺北南府宰相之选及分任庶职者耶律萧二氏而

  • 二三 范爱农·周作人

    范爱农是《越谚》著者范寅的本家,在日本留学大概是学理工的,起初与鲁迅并不认识,第一次相见乃是在同乡学生讨论徐案的会场上。其时蒋观云主张发电报给清廷,有许多人反对,中间有一个人蹲在屋角落头(因为会场是一间日本式房子

  • 卷一百十七·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十七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七><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七><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十七><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

  • 卷二十六·陆陇其

    <经部,四书类,四书讲义困勉录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二十六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公孙丑上夫子当路于齐章总防 沈无回曰通章以功徳二字作眼目图伯计功致王以徳究之王者之功亦非伯者之所能比 又曰徳是根本时

  • 卷二十五·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二十五   宋 程公说 撰书七疆理书第一昔在黄帝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唐虡稽古协和万邦至扵夏殷亡所变更周既克殷监扵二代损益莫详焉大司徙掌建邦

  •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八四)中阿含长寿王品无刺经第十三(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鞞舍离。在猕猴江边高楼台观。此诸名德.长老上尊.大弟子等。谓遮罗.优簸遮罗.贤善.贤患.无患.耶舍上称。如是此诸名德.长老上尊

  • 汉口佛教会壁铭并序·太虚

    今世变乱,非秉宣佛法无以正之,又非中国人不能胜任之,而武汉则华夏之心也。民七秋,予始来汉皋。民九之春、之冬、第二、第三于武昌讲起信、大佛顶。是冬、在汉讲演三日,汉口乃有佛教会创设。自是日新月异而岁不同,遂成今日之

  • 与德国乐始尔博士之谈话·太虚

    德博士乐始尔 Erwin Bousselle 昨日来院,参学佛法,由记者翻译,与太虚法师晤谈约四小时之久。兹略述其谈话之概要如下:博士先住法国,后迁于德,现充德国 Jerhnical university 大学之教授,自言:‘生平好学颇笃,虽先后取得法、哲

  • 古文参同契集解·蒋一彪

    三卷。明蒋一彪撰。蒋一彪,自号复阳子,余姚人。《周易参同契》的各家注本,有的分章,有的不分章。但无论分章与否,都按上中下三篇而注解,并且都述其传承由来。明代杨慎,则另出一本,称南方掘地得石函中,有《古文参同契》上中下三

  • 伤寒总病论·庞安时

    六卷。宋庞安时撰。庞安时,字安常,蕲水(今湖北省浠水县)人,自幼随父学医,博览《素问》、《难经》、《灵枢经》、《甲乙经》等书,尤精于《伤寒论》。庞安时多才多艺,曾与苏轼、黄庭坚等著名文人交游,而医名甚著,倾倒淮

  • 宋元魔妖·佚名

    本册故事选取宋元时期志怪小说。志怪小说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历经隋唐五代,到了宋朝,位重才高的人重视史学,坎坷拓落之士喜读话本,短篇志怪小说的创作便处于低潮。《太平广记》 可谓宏篇巨帙,然而多是搜集前朝之作。于是,

  • 楹联丛话全编·梁章钜

    《楹联丛话全编》是“联话”体的创始人梁章钜父子所作全部联话的合集。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楹联丛话》十二卷、《楹联续话》四卷、《楹联三话》二卷,均为清梁 章钜编;《楹联四话》六卷,是梁章钜的第三子梁恭

  • 萨罗国经·佚名

    佛说萨罗国经,一卷,失译人名。佛由祇园往彼国化王及国人。佛从祇园,往化王及国人知苦,发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