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四十二

永乐十九年冬十月庚寅朔享 太庙

○癸巳奴儿干等处都指挥王肇舟等并暹罗等国正使呵哈麻等五百六十五人来朝贡马赐宴及钞币有差

○丙申毛怜卫指挥猛苛不花等来朝贡驼马赐织金文绮袭衣及钞币有差

○命故金吾左卫指挥同知孟兴侄贵羽林前卫指挥同知徐敬子友燕山右卫指挥同知杨勇子阿的纳卯失刺子察罕不花指挥佥事陈庆子驴儿燕山前卫指挥佥事汪歹子者陈帖木儿济阳卫指挥佥事张把不来子广寿各袭职

○丁酉脩浙江海宁等县塘岸

○壬寅 皇第四孙瞻垠薨 上深悼之辍视朝三日赐祭追封静乐王谥庄献王 皇太子第四子母李氏王资禀明秀孝友夙成自幼頴悟好学喜儒术为人谦和恭谨左右近习无所假借闲暇攻为诗文 上及 皇太子皆爱重之薨年十七葬昌平宜山

○癸卯夜金星犯天江中星

○丙午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有光出土司旁空西南行至云中

○丁未永顺伯薛斌卒斌初名脱欢父台洪武中以元故官来归授燕山右卫指挥佥事台疾斌代职从 上靖内难以功累升骠骑将军左军都督佥事后从征北虏升都督同知封永顺伯其卒也赐祭命有司治丧葬

○庚戌升翰林院侍讲邹缉为左春坊左庶子仍兼侍讲庶吉士董璘为翰林院编脩刑部郎中段民为山东布政司左参政户部郎中沈固为右参政监察御史周颐为参议杨俊为按察司副使郭端为佥事礼部郎中田纲为湖广布政司右参政中书舍人陈彝训为左参议监察御史俞士悦陈镒俱为按察司副使

○户部言宣府等处急缺粮储请令法司罪人运粮赎罪襍犯死罪十石流罪八石徒罪六石杖罪四石笞罪二石从之

○壬子夜月犯灵台中星

○戊午旌表四川龙州故儒学生严庸妻袁氏贞烈袁氏事舅姑孝姑疾侍汤药不懈甚为乡邻所称庸一日归省途中值水涨溺死袁时年十八亟趋夫溺处寻尸不见因大哭曰夫死无子我独生何为即投水死两月余水退渔人于沙际见二尸同处皆以为节义所感有司以闻命礼部旌之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二

责任编辑:颜兵

猜你喜欢
  卷九十八 晉紀二十·司马光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十二·李心传
  第八十三回 泄逆谋杀尽后族 矫君命歼厥渠魁·蔡东藩
  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九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十五·佚名
  第十一卷 宋·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三十一 职官略二·纪昀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九·裴骃
  ·谕书吏·丁曰健
  卷八十七 西羌传第七十七·范晔
  神武娄后传·李百药
  茹法亮传·李延寿
  卷十二·彭百川
  卷一百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著·唐圭璋

      著字子微,号本堂,鄞县人。嘉定七年(1214)生。宝祐四年(1256)进士。官著作郎,出知嘉兴府。忤贾似道,改临安通判。有本堂集。大德元年(1297)卒,年八十四。   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   玉宸凝眷。要得培□,神皋根

  • 后集卷二·罗椅

    钦定四库全书 放翁诗选後集卷二 宋 罗椅 编 古诗 成都行 倚锦瑟击玉壶吴中狂士游成都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青丝金络白雪驹日斜驰遣迎名姝臙脂褪尽见玉肤緑鬟半脱娇不梳吴绫便面对客书斜行小字密复踈墨君秀

  • 燕堂诗稿本传·赵公豫

    赵公豫字仲谋本宗室南渡徙居常熟因籍焉幼聪警五六岁记左氏传不谬一字及冠逰四方所至文人争相邀迎如莆田陈元矩昭度金华陈天与良祐华亭许上达克昌兰谿范茂明浚新防马鲠臣持国并一时名公咸以国士遇之其在故乡则与冷良器

  • 卷一 二世·王夫之

      〖一〗   陈婴之不自立也,周巿之不王魏也,其情均也,而周市贤矣。巿曰:“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义之所不敢出,害不敢自之而远。居尊以为天下不义之魁,“负且乘,致寇至”,灼然易见,而人不能知。非不知也,无志义以持其心,流俗

  • 六二三 广东巡抚李质颖奏请删撤《大学衍义补》违碍字句并黏签呈览折·佚名

    六二三 广东巡抚李质颖奏请删撤《大学衍义补》违碍字句并黏签呈览折乾隆四十四年五月十六日暂署两广总督印务 广东巡抚臣李质颖谨奏,为呈缴书籍,请旨删撤事。窃臣钦奉谕旨,查缴违碍书籍,遵将查出各书,节经奏缴在案。兹有

  • 跋·阮旻锡

    是书为金山钱鲈芗先生熙泰所藏,向无刊本。先生后裔选之茂才慨假录副,俾付印刷,藉以流传。全书行款悉仍原式,间有疑义,亦不敢窜易,所以存旧也。校者跋。

  • 李煜传·欧阳修

    李煜字重光,起初名李从嘉,是李景的第六子。李煜为人仁孝,善于撰写诗文,擅长书画,宽额,牙齿紧密相接,有一只眼是双眼皮。从太子李冀以上,李景的五个儿子都早死,李煜按次被封吴王。建隆二年(961),李景迁南都,立李煜为太子,留下监国

  • 卷七·胡世宁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胡端敏奏议> 钦定四库全书 胡端敏奏议卷七 明 胡世寜 撰 病弱不堪重任恳辞恩命疏【时官左都御史】 本年七月二十五日准吏部咨该本部等衙门会题本月初六日奉圣旨胡世寜改都察院左都御史

  • 奏谳书十·佚名

    原文:蜀守讞:采鐵長山私使城旦田,舂女為 ,令內作,解書廷,佐□等詐簿為徒養,疑罪。廷報: 為偽書也。译文:蜀郡郡守呈请审议断决。采铁长山擅自使役刑徒城旦为私田、舂女煮粥,在室内劳动。而在呈送郡府的文书中,佐史等却谎称刑徒

  • 卷二百五十三·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凶礼八防礼仪礼防服疏衰裳齐牡麻绖冠布缨削杖布带疏屦三年者【注疏犹粗也 疏斩衰先言斩齐衰后言齐者一以见哀之浅深一以见造衣之先后布带者亦象革带以七升布为之即

  • 兜率天宫品第二·佚名

    尔时佛告诸比丘,何等名为方广神通游戏大严经典。所谓显於菩萨住兜率宫。常为无量威德诸天之所供养。逮得灌顶。百千梵众之所称扬。愿力圆满。能正了知诸佛法藏。慧眼清净其心普洽。惭愧知足正念慧行炽然修行。布施持戒

  •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卷第四·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尔时妙吉祥菩萨于中夜分。复为诸菩萨宣说菩萨藏法门。告诸菩萨曰。诸大士。当须了知菩萨藏法门。未有一法非菩萨藏摄。所有世间出世间法。有为无为。若善不善

  • 金刚般若论会释卷下·窥基

    自下解证道住处。谓前修习加行位满即入初地。得无漏智体会真如。故名证道。八住处中名净心住处。三地之中名净心地。得无漏故。名曰等心。四证净故名净心也。于见道前。在加行位。虽观空有。犹带彼相。故于三性未真证

  •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六·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延庆寺二师立十方住持传天台教观戒誓辞使帖延庆寺  皇宋明州新修保恩院记(并史文惠王跋)  上曾太守乞申奏后园地书(并草庵法师跋)  乞圣旨申礼部公据  三省同奉圣旨  圣旨本

  • 卷第十一·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十一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十三僧伽伐尸沙法摄颂曰。泄触鄙供媒  小房大寺谤片似破僧事  随从污慢语故泄精学处第一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具寿邬陀夷常所作事。若在聚

  • 德风禅师语录卷二·佚名

    颂古初祖达磨云吾出世非久谁得吾正宗者出来与汝证明最后二祖出礼三拜依位而立磨云汝得吾髓。颂曰。滞货多年要脱却强开席铺觅真金神光拜立获渠髓翻令儿孙恨转深六祖告众云我有一物无头无尾无背无面无名无字诸人还识否

  • 得无垢女经·佚名

    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即《大宝积经》第三十三无垢施菩萨应辨会异译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一卷,唐玄奘译。与罗什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菩提流支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真谛译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达摩笈多译之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义净译之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同本异译。慈恩传七曰:‘据梵本具云能断金刚般若。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