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修纂凡例

一即位礼仪及赏赉之类皆书  一太宗皇帝奉天靖难事仁宗皇帝监国事皆仍载本年月日之下  一册立皇后皇妃  皇太子皇太子妃及册封诸王王妃公主皆书其仪注有新  定者亦书  一  皇子皇孙皆书亲王之子生已赐名者书亲王嫡长孙生亦  书  一祀天地宗庙社稷山川等神郊祀跻配太庙增配享及遣官祭岳镇海渎帝王陵寝皆书有新增祀典  亦书  一  诏书悉录全文  敕书御制文录其关事体之重有重下疑脱者字  特敕谕臣下抚远人及恤刑宽贷之类悉录 一凡造  宝玺图书信符印记皆书  一大驾卤簿及后妃  东宫亲王郡王仪仗有新制及增损者书  一  皇太孙诸王公主冠婚皆书其礼仪有新定则书  一巡狩及留守事宜皆书续有损益亦书  一凡亲王之国及郡王受命往某地皆书  一凡亲王郡王来朝辞归皆书文武大臣以事来朝亦书  天下官三年一朝者因事概见  一文武官制衙门及土官衙门有新设改建革罢及复旧  者皆书  一封公侯伯及命其子孙袭爵皆书并书所受封号阶勋  一命驸马仪宾悉书  一除授三公三少五府六部北京行后府行部都察院太  常寺通政司大理寺詹事府光禄寺应天府顺天府亲  军指挥司太仆寺鸿胪寺两京国子监翰林院钦天监  太医院堂上官及近侍七品以上官监察御史宗人府  经历并在外都指挥司布政司按察司堂上官行太仆

  寺苑马寺卿盐运使皆书内有承袭者亦书若中外文  武官有功绩显著及以事特升迁者不限职之大小皆  书  一选法及荐举有新令则书  一考课有新例及损益旧例则书  一公侯伯并文武大臣老疾致仕及  特恩优闲皆书后复起用亦书  一文官诰敕永乐中  特赐者皆书二十二年八月以后惟书  初赐恩旨及损益事例  一每岁户口之数并于岁终书之  一每岁田土税粮屯田子粒之数及采办金银等件税课  茶课之类并于岁终书凡蠲免除豁荒田租税及停罢  岁办诸物皆书田赋徭役及农桑劝课有新令亦书  一屯种有新定事例及考较之法则书  一凡亲王公主郡王郡主镇国等将军驸马仪宾公侯伯  岁禄官吏俸给军士月粮有新定折支全之应作支条例  并书  一转输漕运之法及各处岁运之数皆书  一遇岁凶札赈恤悉书  一仓库坑治应作冶有新建革及新令者书  一凡新开盐场新定中纳盐粮及定户口食盐则例皆书  一凡礼仪有新制或损益则书新制乐器皆书  一每岁圣节正旦冬至郊祀庆成大宴皆书遇节赐宴如新春上元之  类亦书有  特旨赐节假亦附书  一凡文武官吏军民贡献皆书或有酬赉亦书  一中外文武官有  特恩赐予皆书  一车驾视学礼仪恩赉备书修曲阜先圣庙两京国子监皆书各  处学校增设或罢革皆书公侯伯有年少  特旨送监读书及四夷遣子入学皆书  一每科京府乡试礼部会试  廷试皆书  廷试制策悉录全文  一丧葬之礼及上尊谥谥册备书亲王郡王王妃公主郡主丧葬皆书其礼有新  定或损益旧仪亦书凡公侯驸马伯在京文武官三品  以上近侍五品以上在外都司布政司按察司正官殁  皆书卒及概见其行实善恶务合公论其有赠谥及赐  祭赙赠之类皆书若文武官有治行功绩显著不限职  之大小皆书  一文武臣僚有殁于王事皆书得褒赠亦书  一凡旌表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悉著乡里姓名行实  一钦天监奏天象气候七政凌犯皆书中外奏祥异及军  民之家一产三子蒙  恩赉者亦书  一建言有关国体者皆录详略随宜有所奉圣旨亦载  一武官子孙优给有新例则书  一遣使抚谕四裔及封拜赐赉皆书四裔朝贡及有宴赉  亦书  一凡纂修先朝实录及编辑书籍皆书  一凡兵政有新令则书命将各处镇守防边及有备御规  画皆书  一车驾亲征叛虏及命将平安南等处皆备书始末  一凡军民衙门官马孳生马边境茶马买马之政悉书其  牧养之地有改迁者亦书  一凡关津巡徼驿传递运烽堠有新设及改革者书  一公侯伯驸马仪宾有罪削夺及五府北京行后府六部  北京行部都察院太常寺通政司大理寺詹事府光禄  寺太仆寺应天府顺天府鸿胪寺国子监翰林院钦天  监太医院堂上官近侍七品以上官监察御史宗人府  经历及在外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堂上官行太仆寺苑  马寺卿盐运使有罪颂系下狱黜谪诛戮皆书有  特旨罢黜干系惩劝者不限职之大小并书其蒙  特恩宽宥亦书如犯奸恶叛之罪不限官吏军民皆书常律  之外别有断罪条例皆疑应作亦书  一风宪官及文武臣僚弹劾大臣之罪皆书并书所得旨意其职非大臣而所犯重者亦书  一修理  宫殿并天地宗庙社稷及一应神祗坛场皆书  一营建  山陵备书建各王王妃公主坟皆书其制度有损益亦书郡  主以下奉  敕建者书  一修缮及处城池屯堡及新建革者皆皆下脱书字  一差官各处提督圩田水利及新开修治河渠圩岸桥道  皆书有奏请修筑陂塘等事亦书

猜你喜欢
  卷十一 后赵録一·崔鸿
  卷二十一·谷应泰
  ●卷七·徐梦莘
  ○正大本第二·宋濂
  卷之二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卷十八·叶盛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八·温睿临
  第一六一夹单禀光绪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一一三二三—三三·佚名
  《江苏省通志稿》例言·缪荃孙
  七六 台门的败落·周作人
  贺拔胜传·魏收
  卷八十五发配·冯煦
  穆湘玥·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九·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二十九    明 冯惟讷 撰 魏第九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司空记室瑀之子容貌瓌杰志气宏放初辟太尉掾进散骑常侍大将军司马昭欲为其子炎求婚籍乃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後引为从事中郎籍闻步兵

  • 列传第十九 萧景先萧赤斧子颖胄·萧子显

    萧景先,南兰陵兰陵人,太祖从子也。祖爰之,员外郎。父敬宗,始兴王国中军。景先少遭父丧,有至性,太祖嘉之。及从官京邑,常相提携。解褐为海陵王国上军将军,补建陵令,还为新安王国侍郎,桂阳国右常侍。太祖镇淮阴,景先以本官领军主自

  • 第五章执政前之荆公(上)·梁启超

    古之天民者与大人者,必有其所养。观其所养,而其所树立可知也。观其所树立,而其所养可知也。荆公之德量气节事业文章,其卓越千古也若彼,则其所以养之者必素矣,吾故于其少年时代事实之有可考者略论次焉。集中有忆昨诗示诸外弟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六十四景泰五年冬十月己卯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 遣中官祭司井之神 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命锦衣卫善画军匠甯祯为所镇抚○庚辰复黄<王已>浙江温州府知府先是浙江福建境中盗贼蜂起言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佚名

    万历四十三年十二月癸卯朔谕内阁朕览文书见卿等所奏具见忠君为国之意所请诸事朕面谕已明白知道了前者朕恭诣 圣母几筵前行礼毕召百官于宫门外朕与卿等正议国事卿等奏请皇太子讲学皇孙就传朕传待禫服后次苐举行卿等方

  • 卷之五百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七 上 五行志 第七上·班固

    【原文】《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圣人行其道而宝其真。降及于殷,箕子在父师位而典之。周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一 洪武十三年夏四月辛酉朔,享太庙。 甲子,诏仪鸾司凡随驾校尉尝犯罪有杖瘢者,悉放为民。 乙丑,命礼部侍郎刘崧署吏部尚书。 赐京民钞,以丁多寡为差,孤独老疾者倍之。 丁卯,减两淮都转运盐使

  • 卷四十一·郑玄

    ◎冬官考工记下玉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命圭者,王所命之圭也。朝觐执焉,居则守之。子守?璧,男守蒲璧。不言之者,阙耳。故书或云“命圭

  • 卷五百一十一·佚名

    △第三分不思议等品第十六尔时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为大事故出现世间。为不可思议事故出现世间。为不可称量事故出现世间。为无数量事故出现世间。为无等等事故出现世间。佛告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 一切如来金刚菩提大仪轨分第十六·佚名

    尔时金刚手,大秘密主尊。以大乐坚固,令有情清净。摄诸有情界,皆令得清净。以平等心化,令入如来部。无量无边刹,一切诸如来。充满如胡麻,皆广利众生。令世间清净,以众生之业。有种种差别,竟不能清净。佛为彼众生,自业清净故。哀

  • 卷十三·佚名

    △显示世间品第十二之二佛告须菩提,又复如来因般若波罗蜜多故。如实了知无量无数众生。及诸异见补特伽罗诸行出没。云何如来知诸众生。及诸异见补特伽罗诸行出没耶。须菩提。所谓了知众生所起诸行出没。依色而生依受想

  • 人天眼目卷之五·智昭

    宗门杂录拈花王荆公问佛慧泉禅师云。禅家所谓世尊拈花。出在何典。泉云。藏经亦不载。公曰。余顷在翰苑。偶见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因阅之。经文所载甚详。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座。请佛为众生

  • 卷第七·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七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奖道部第十二(此有七缘) ·述意缘  ·诫男缘  ·诫女缘  ·劝道缘  ·眷属缘  ·离著缘  ·教诫缘述意缘第一夫三界轮转。

  • 归戒要集卷上·弘赞

      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在犙辑受三归法按四分律。如来於菩提树下。成等正觉已。结加趺坐。七日不动。受解脱乐。过七日已。从定而起。未有所食。时有贾客兄弟二人。一名瓜。二名忧波离(余经云。一名提谓。二名波

  • 元丰类稿·曾巩

    诗文别集。北宋曾巩作。其集编于宋神宗元丰年间,故名。五十卷,计诗八卷,文四十二卷,附行状墓志一卷,有《四部丛刊》影印元黑口本。另有清康熙间顾崧龄刊本,附有集外文二卷。全集按诗、论、传、序、书、记、制诰、表、

  • 旧城喻经·佚名

    佛说旧城喻经。一卷,宋法贤译。与佛说缘起圣道经,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同本。说十二因缘之观法。或逆或顺,观十二因缘,如行旧道达旧城,因以为经名。

  • 咒魅经·佚名

    亦称《咒媚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谓佛在舍卫国对诸大众宣说曾有老狐作魅蛊害人之种种情状,时大力菩萨请问解救众生之法,佛作答复。本经最早见录于隋《法经录》,被判为伪经。但是否由中国人所撰,尚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