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八十三

永乐十四年十二月戊午朔  上视牲南郊

○庚申

○楚王桢还王宴如初至赐马百匹鞍辔一副钞三万锭纻丝三百疋纱罗各百疋绢千疋胡椒千斤椰子千个红白兠罗绵五十二条及红撒哈剌狮子尾等物赐其从官钞有差

○辛酉

○修曲阜兖国复圣公庙时有司言复圣公庙坏  上曰国家重道遵师致严祀礼而庙宇不称是渎神矣渎神有愆奈何不谨命工部即遣官修治又命凡从祀诸贤之庙有坏皆修之  云南车里故宣慰使刀暹答子刀双孟遣人贡象马及金银器赐之钞币

○乙丑  腊日赐文武群臣宴  升锦卫千户贯义为指挥佥事命孝陵卫故指挥使梅永贞子永善袭职食禄不视事

○丁卯

○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利不剌哇阿丹苏门答剌麻林剌撒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诸国及旧港宣慰使司臣辞还悉赐文绮袭衣遣中官郑和等赍敕及锦绮纱罗彩绢等物偕往赐各国王仍赐柯枝国王可亦里印诰并封其国中之山为镇国山  上亲制碑文赐之曰王化与天地流通凡覆载之内举纳于甄陶者体造化之仁也盖天下无二理生民无二心忧戚喜乐之同情安逸饱暖之同欲奚有间于遐迩哉任君民之寄者当尽夫子民之道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肇域彼四海书云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朕君临天下抚治华夷一视同仁无间彼此推古圣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远邦异域咸欲使之各得其所盖闻风而慕化者非一所也柯枝国远在西南钜海之滨出诸番国之外慕中华而歆王化久矣命令之至奉跽鼓舞顺附如归咸仰天而拜曰何幸中国圣人之教沾及于我乃数岁以来国内丰穰居有室庐食饱鱼鳖衣足布帛老者慈幼少者敬长熙然而乐凌属争竞之习无有也山无猛兽溪绝恶鱼海出奇珍林产嘉木诸物繁盛倍过寻常暴风不兴疾雨不作札沴殄息靡有害菑诚王化之使然也朕兹德薄何能若是非其长民者之所致欤乃封可亦里为国王锡以印章俾抚治其民并封其国中之山为镇国之山勒碑其上垂示无穷而丝以铭曰截彼高山作镇海邦吐烟出云为下国洪庞时其雨旸肃其烦歊作彼丰穰袪彼氛妖庇于斯民靡菑靡沴室家胥庆优游卒岁山之崭弓海之深矣勒此铭诗相为终始

○壬申

○历代名臣奏议书成先是  上以玺书谕皇太子令翰林院儒臣黄淮杨士奇等采右名臣直言如张良对汉高邓禹对光武诸葛孔明对昭烈及董贾刘向谷永陆贽奏疏之类汇录以便观览至是书成以进  上览而嘉之赐名历代名臣奏议因谓侍臣曰致治之道千右一揆君能纳善言臣能尽忠不隐天下未有不治观是书足以见当时人君之量人臣之直为君者以前贤所言便作今日耳闻为人臣者以前贤事君之心为心天下国家之福也遂命刊印以赐皇太子皇太孙及大臣  敕都督冀中马聚往湖广调长沙护卫官军三千戍守辽东二千戍宣府二千戍保安诸卫余调山东缘海六卫改仪正为正千户仪卫副千户典仗为百户校尉女户俱充军

○癸酉

○赐营西宫官军夫匠钞有差

○丙子

○升礼科给事中陈顺亲兵部主事陶土荼为光禄寺丞三带州知州张彝为江西布政司右参议洮江州知州何广为湖广布政司右参议交阯布政司左参政刘本为山东按察使交阯按察司副使阮友彰为福建按察使兵科给事中高瑛为湖广按察司佥事  设永宁卫以统屯戍口北长安岭等处刑徒

○丁丑

○增设武功中卫中左中右中中前中后五千户所统南丹等卫改调官军及新编军匠

○己卯  皇孙生赐名瞻埏  皇太子第十子也  贵州布政司左布政使蒋庭瓒言本司及所属郡县俱系新设大小官员同日之任今三年例该给由而蛮夷之人难服易变若皆依例赴京水陆往复动辄经年况今土地贡赋正资清理金银坑治亦湏提督缺官抚字必致乖离乞令各官俟六年满日通具功迹赴京考核为便从之

○壬午

○升户科都给事中胡濙为礼部左侍郎兵科给事中米政为湖广按察司佥事

○甲申

○升翰林院修撰沈度为本院侍讲学士中书舍人沈粲为翰林院修撰粲度之弟也

○丁亥享  太庙  是月升指挥使朱真唐敬为大宁都指挥佥事  超授总旗苏斌锦衣卫指挥佥事初斌为仪卫司校尉随征渡江累著勋绩而有司失其籍至是自陈故有是命  赐右军都督同知高成  致仕  置辽东金州旅顺口望梅埚左眼右眼三手手山西沙州山头爪牙山敌台七所  是岁天下户九百八十二万二千七百五十七口五千一百八十七万八千一百七十二赋税粮三千二百五十一万一千二百七十石布帛一百七十二万三千九百二疋丝绵二十二万七千三十五斤绵花绒二十四万一千七百十有五斤课钞千五百七十五万七千二百四十三锭金千四百一十两银二十八万五百二十三两珍珠大八百八十颗小一石四斗一升铜钱二千八百五十贯铜二千五百五十五斤鉄四十九万三百九十八斤铅七万四千六百五十三斤朱砂千四百九十九两海贝巴三十三万三千三百八十九索茶百二万一千九十六斤盐百三十八万六千四百九十三引屯田子粒九百三万一千九百七十石马三十六万八千七百五匹  馈运北京粮二百八十一万三千四百六十三石  交阯供绢千六百六十八疋漆二千斤苏木千五百斤翠羽二千丘扇一万沉速安息等香二十三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七 文 苑·李百药
  杂传第三十六·欧阳修
  卷四百五 列传一百九十二·赵尔巽
  尚史卷十七·李锴
  ●奇女子传题词·吴震元
  第二四禀同治九年四月二十八日一一二○二-二·佚名
  第六节运送·佚名
  九二六 军机大臣奏查核五月至九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校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第18章 西安事变“双十二”·冯玉祥
  八十一、春柳社及其他·包天笑
  读例存疑卷一·薛允升
  圣宗本纪·脱脱
  第六计划·孙中山
  舆服三·徐松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十一·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八十一目録【起一百三字至一百四字】西平乐【又一体】晁补之安平乐慢万俟雅言长相思【又一体】柳永二郎神【又一体】马庄父湘江静史达祖曲游春【又一体】施岳秋霁曾纡西江月慢吕渭老情久长

  • 卷十一·杨基

    <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眉庵集  钦定四库全书眉庵集卷十一明 杨基 撰七言絶句天平山中【予家赤山相去不五里许】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寒食有感【二首】乱里情怀怕寒食强

  • 同文馆唱和诗巻八·邓忠臣

    宋 邓忠臣等 撰答天啓张耒黄钟无声登瓦釡蔡子青衫在尘土逼人爽气百步寒知子胸中有风雨三年河东走胡马絶口鱼虾便酪乳归来万巻付一读不觉儿曹用心苦周瑜陆逊久寂寞千年北客嘲吴语莫徒彩笔云锦张要是宝剑蛟龙舞天兵百

  • 卷三百六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六十九杜若花类五言古咏杜若         【梁】沈 约生在穷絶地岂与世相亲不顾逢采撷本欲芳幽人五言絶句池上亭         【唐】钱 起临池构杏梁待客归烟塘水上

  • 生活·徐志摩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五月二十九日

  • 倚松诗集巻二·饶节

    宋 饶节 撰律诗上王信玉生日簮笏谁非嗣才能恐未难传家推有守树徳莫如寛贱子敢为佞眀公信可观四维开雉堞千顷涨波澜逮下亡圭角逢人倒肺肝月评终许劭爱客自袁安【袁安博爱客众无所简择賔客入门贤愚皆得所欲】不伪心常

  • 笺注陶渊明集卷之三·李公焕

    诗五言文选五臣注云渊明诗

  • 卷二百四十 列传二十七·赵尔巽

      李国英 刘武 元库礼 胡全才 申朝纪马之先、刘弘遇 于时跃苏弘祖 吴景道李日芃 刘清泰佟岱、秦世祯 陈锦   李国英,汉军正红旗人,初籍辽东。仕明隶左良玉部下,官至总兵。顺治二年,与良玉子梦庚来降。三年,从肃亲王豪

  • 朱鳳晉書·汤球

      文帝   文王諱昭字子上。宣帝次子也。世說注一。   元帝   元帝諱叡字景文。祖伷、封琅邪王。父恭王墐嗣帝。襲爵為琅邪王。少而明惠。因亂過江。起義。遂即皇帝位。世說注二。謚法曰。始建國都曰元。同上

  • 歴代通畧卷一·陈栎

    三皇伏羲【风姓都宛丘】惟天生民必立君长以司牧之自上古以来为天子者如所谓有巢燧人之类事不经见荒逺难信也三皇之名著见于易稽古者必自是始焉太昊伏羲之王天下也有龙马负图出于河伏羲法而象之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

  • 卷三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三十六 【起丙戌汉献帝建安十一年○止庚子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凡十五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东汉之末羣雄竞起献帝虽拥虚名犹俨然在位则纪事统於所尊仍分见於下格至建安二十五年

  • 陈九畴传·张廷玉

    陈九畴,字禹学,曹州人。风流倜傥,多有权谋韬略。自从作为诸生,就练习武事。弘治十五年(1502)考中进士。授官刑部主事。有重罪囚徒越狱,无人敢捉,陈九畴手执长矛追赶并抓到犯人,于是以武健出名。正德初年,他审查囚犯记录于南畿

  • 赵晋卿·佚名

    赵晋卿先生小传赵先生名锡恩字晋卿江苏上海人生而颖异富于识见弱冠毕业南洋公学光绪二十八年奉派大通邮政局主任翌年以亲老辞改就上海广学会百科全书经理嗣是历任各商行公司经理声誉之隆与日俱进旋用同知分发浙江辛亥

  • 僖公·孔子

    元年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夏六月,邢迁于夷仪。齐师、宋师、曹师城邢。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齐人以归。楚人伐郑。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人于柽。九月,公败邾师于偃。冬十月壬午,公

  • 第八章 8·辜鸿铭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辜讲孔子说:“在教育中,学习诗歌可以唤醒情感 ;学习艺术可以形成判断;学习音乐可以完成对性格的培养。”(华兹华斯说,诗歌可以:在成长中使想象力增强,赋予头脑感悟的力量,凭借诗歌可以迅速知晓,事

  •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序·智顗

    朝请郎飞骑尉赐绯鱼袋晁说之撰陈隋间天台智者。远禀龙树。立一大教。九传而至荆溪。荆溪后又九传。而至新罗法融。法融传理应。应传瑛纯。皆新罗人。以故此教播于日本。而海外盛矣属中原丧乱。典籍荡灭。维此教是为不

  • 卷第六·佚名

    弘赞法华传者。宋人永苏景。依予之劝。且自高丽国所奉渡圣教百余卷内也。依一本书。为恐散失劝俊源法师。先乞书写一本矣。就中苏景等归朝之间。于壹岐岛。遇海贼乱起。此传上五卷入海中少湿损。虽然海贼等或为宋人被

  • 鲒埼亭集选辑·全祖望

    本书(二册三○○面一八○、○○○字)分六卷,全祖望撰。祖望字绍衣,又字谢山;浙江鄞县人。清乾隆初,成进士。所著「鲒埼亭集」三十八卷及其「外编」五十卷,记南明浙海鲁监国事最详。本书选录与南明有关之文凡一百三十馀篇,题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