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下

永乐元年五月辛卯淇国公丘福同文武百官进  太祖高皇帝  孝慈高皇后尊谥议前一日礼部同鸿胪寺官于奉天殿中设谥议案是日早锦衣卫设卤簿驾教坊司设中和韶乐及大乐  上具衮冕御华盖殿捧设谥官立于奉天殿丹陛之东鸿胪寺入奉执事官行礼赞五拜毕奏请升殿导驾官前导乐作升座乐止文武官各具朝服诣丹墀拜位赞四拜兴礼部官奏进尊谥序班二员引班首升丹陛捧谥议官以谥议文授班首班首受谥议由中门入至殿中赞进尊谥议  上与诣谥文案班首进谥议文置于案跪百官皆跪  上览谥议其文曰帝王有圣德神功者必有尊谥徽称荐之于天刊于玉简昭于无极故三皇之称曰羲轩二帝之谥曰尧舜逮及禹汤文武之称皆由功烈谋谟之盛此万古不易之典恭惟  太祖高皇帝奋起淮甸伏剑渡江英贤云集平伪汉伐伪吴定关中廓清中原遂平元都混一海宇不十年而成大业极天所覆极地所载悉臣悉妾舆图之广亘古未有皆由大而能化之圣圣而不可测之神经天纬地之文保大定功之敬本于中明应于外诚以事天孝以尊亲仁以育物义以制事宵衣旴食总理万机制礼作乐立经陈纪昭宣人文恢弘治化继立天极为天下君隆功盛德同天地之大日月之明虽尧舜禹汤何以过也恭惟  孝慈高皇后天禀之纯圣善明睿齐庄诚一辅相  太祖高皇帝恭俭劳勤功同开创齐天之德体坤之道含弘光大孝敬肃壅上以奉  宗庙下以仁庶物仪范之隆表率宫闻母仪天下虽涂山任姒何以过也  二圣功德昭格于天臣等谨遵古典稽谥法  太祖高皇帝宜尊谥曰  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  高皇帝  孝慈高皇后宜遵谥曰  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谨议  上览毕复坐班首与百官俯伏兴班首复位俱再四拜礼毕  上亲谥议付翰林院臣撰册文

○壬辰升杂造局大使宋得为羽林前卫指挥佥事

○镇海卫军张琬言浙言定海诸处实倭寇出没之地今太仓当其冲要本卫旧委官率舟师防御然军士数少加以四散下屯设或遇警无以备之乞令苏州镇海二卫原选虎贲士以其半守护仓廒其半与能干官员管领增添舟船镇守海口冲要之处庶凡寇至无虞从之

○癸巳升保定府同知朱真为保定中卫指挥同知赏银十六两彩币二表里钞二百贯旌其守城功也

○河南钧州属县蝗免其民今年夏税

○甲午封  皇第五女为常宁公主

○户部言山东临清会通税课局洪武间岁办课钞八千七百五十三贯比年百姓流徙商贾不通致有亏兑若春秋该税二千三十二贯今止收二十九贯五百文先后多寡之数县绝乞候人民稍苏如旧徵之  上命免徵二年但经兵处俱准此例

○礼部言旧制应天府设学不设上元江宁二县学今既设北京国子监以顺天府学为之革大兴宛平二县而以大兴学为顺天府学其顺天府及二县生徒通经能文者令充北京国子监生其余皆充顺天府学生从之

○乙未追封武定侯郭英为营国公谥威襄并封赠其三代给授诰命

○先是有告言代王桂罔上虞民不轨等事  上遣人察之其有实迹至是赐敕条其三十二罪以让之且俾悔过迁善云

○敕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曰比闻大宁诸卫官军多逃于口外相聚劫掠罪本难容朕念此辈皆  太祖皇帝所餋东征西伐尝奋效劳后出于一时畏罪逃聚衣食无资遂至劫夺陷为盗贼改过无由可即差人赉敕往谕朕意既往之罪咸释不问宜改心悔过各复职役庶凡父母妻子相安于无事若执迷不悛发兵剿捕祸及阖家悔之无及

○敕谕兀良哈官军人等曰朕嗣位之初已尝诏谕尔众后辽东守臣言尔等俱欲来朝今遣指挥萧尚都镇抚刘忽鲁秃百户和尚往谕朕意但来朝者悉授以官俾仍居本地岁时贡献经商市易一从所便前阿哥歹那海帖木儿纳哈出来寇广宁守臣禽送至京朕矜其远人妻各有父母妻子之思曲宥其死就令尚都等送还并谕尔知之

○先是  上诏文武群臣谕曰朕即位以来体  皇考之心存至公之道故于用人无间新旧比见有经黔剌者复用于朝礼有非宜尔文武群臣其议以闻至是太子太师曹国公李景隆等议曰臣等先奉诏书以建文中升调授官悉仍见职不动今奉  圣旨臣等再议得洪武中有犯党逆并黔剌而为建文所举用者俱罢职发原配所有不曾犯罪而为奸臣齐黄等荐举任用者俱发为民  上曰此议过矣  皇考作餋人材皆以遗子孙后虽由奸臣以进岂为奸臣之用此皆不动但洪武中曾犯党逆者发原配所非犯党逆而经黔剌者罢遣为民

○女直野人头目买里的平住等二十九人来朝赐之钞币

○丙申金门千户所统兵副千户李敞献俘至京升永宁卫指挥佥事如例给赐银钞彩币表里其领军百户孟荣陈继所镇抚萧阿鲁灰等及总小旗小甲舍人军人俱循例升赏有差仍赐敞玺书曰我国家平定海宇四十余年生民乐业无间遐迩北濒海凶人诱引番寇劫掠居民累发兵捕之乞无成功盖由将士畏怯玩愒岁月孤贫任使尔等能视敌如讎以身殉国斩获渠寇捕戮贼徒致其余党望风奔溃濒海之民室家相庆虽古戈船下濑横海伏波之能岂相远哉特加升赏用酬尔功自今宜益茷勋绩用副朕保民之意崇爵厚禄朕不尔吝钦哉

○置北京义勇后神武中忠义中隆庆四卫经历司经历各一员

○上以  太祖皇帝实录将成命礼部预定赏格尚书李至刚以修元吏赏例进  上览之曰此述前代兴王之迹今朕纪  皇考神功圣德昭范万世岂可比而同之尔拟议非伦矣遂亲定监修官银百两彩币六表里织金纱衣一袭鞍马一副总裁官银八十两彩币五表里织金纱衣一袭鞍马一副纂修官各银五十两彩币四表里纱衣一袭催纂兼誊写官银三十两彩币二表里纱衣一袭催纂官银二十五两彩币二表里纱衣一袭誊写监生生员儒士各银十两钞三十锭彩币一表里誊写吏各银八两钞三十锭彩币一表里催督誊写者钞二十锭绢二疋办事吏各二十锭绢一疋

○镇守辽东保定侯孟善奏太仆寺少卿祝孟献往朝鲜市马千匹已至辽东未有处分  上命尽以给辽东军士之戍边者

○山东章丘县言县境漯河东岸及刁家庄等处比因山水涨溢冲决堤岸伤及禾稼请命修筑从之

○丁酉擢南安府通判李敬初为太仆寺丞

○河南蝗免其民今年夏税

○戊戌遣行人往四川碉门黎雅狭西河州临洮诸处禁约私茶遵旧制也

○上元县言长宁乡蝗命都指挥吴庸率兵捕瘗

○己亥论守城功升前北平布政司左参议孙瑜为户部左侍郎左参议朱浚通政司左通政以按察使乔稳为兵部左侍郎按察佥事杨泰为顺天府知府吕震为真定府知府赐赉有差改前北平右布政使曹昱为山东右布政使检校张輗为兵科给事中按察佥事沈镒为山西按察佥事

○庚子以守城功升都督同知陈恭为右都督掌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事赏银百两钞千贯彩币八表里

○辛丑升都指挥使高实为都督佥事副陈恭掌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事故都督佥事陈文子敬为前军右都督令食其禄俟年长任职  升指挥佥事田青为羽林前卫指挥同知千户曹云为府军后卫指挥佥事周礼为金吾右卫指挥佥事

○五军都督府同三法司言官吏以罪谪戍有死于道者皆应补役然罪有轻重  上曰轻者免之重者追补若先尝逃窜今复不悛迁其家于边

○壬寅命赈山东历城等县饥民计粟六千七百二十石礼部言昔建文罢北五布政司并直隶凤阳淮安徐州学校今已复设其岁贡生员请自明年始从之

○癸卯赐书庆成王济炫曰前意尔家属皆至潞州故令于官廨居住近闻家属未起尔且回太原

○行部言顺天八府所属见在人户十八万九千三百有奇未复业八万五千有奇已开种田地六万三千三百四十三顷有奇未开种十八万一千四百五十四顷有奇

○敕北京刑部八府之民勤劳累年宜厚抚绥未复业者悉便招抚复业

○昼月如金星见于辰位

○甲辰谕天下诸司事干王府者遵  祖训启王知之有司合行事务不许一概启请推托利害若王府事有相关即遣人驰奏不待报而擅承行者论以重罪

○敕北京刑部曰朕初举兵靖难北京之民皆出丁力以助之征讨输家财以益军需朕心嘉之未尝少忘昔  太祖高黄帝混一天下以直隶五府州之民供给为劳特优恤之今内难既清四方平定可核实北京所辖郡县数岁之间其出丁力供财物始终一致者悉以名闻

○夜有星如鸡子大青白色尾迹有光出紫微西蕃内东北行入内阶

○晓刻五星皆见积于四方

○乙巳赐东宁卫千户王得名钞百七十六锭彩币七表里纱衣二袭得名先往朝鲜招抚辽东散漫军士复业男妇来归者万五百二十五口故嘉之

○丙午广东南海番禺二县飓风海潮溢漂民庐舍溺死三十五人事闻命户部速遣人抚视死者恤其家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刘昫
  卷一百八十六·志第一百三十九·食货下八·脱脱
  卷四十八·宋·蒋一葵
  卷二十六·唐·蒋一葵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一·佚名
  卷之七百五十二·佚名
  一百六十六 内务府总管赫奕奏请补放杭州织造处物林达缺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三·纪昀
  一○四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续得遗书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明帝纪·令狐德棻
  卢思道传·魏徵
  兴宗孝康皇帝传·张廷玉
  卷一百九十四·雍正
  卷一百·赵汝愚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五十二·彭定求

        卷752_1 【观人读《春秋》】徐铉   日觉儒风薄,谁将霸道羞。乱臣无所惧,何用读春秋。   卷752_2 【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徐铉   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如丝。铜龙楼下逢闲客,   

  • 巻一·皇甫冉

    钦定四库全书二皇甫集卷一唐 皇甫冉 撰四言古诗刘方平璧画山墨妙无前性生壁先廻溪已失逺嶂犹连侧径樵客长林野烟青峯之外何处云天五言古诗与张补阙王錬师自徐方清路同舟南下于台头寺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

  • 卷四·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四兵部主事陈焯编杨 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人生有毛被体尺余经月乃落七岁能属文雍熙初太宗闻其名召试诗赋五篇下笔立成深加赏异命内侍送至中书宰相表贺翌日下制曰汝方髫龀不由师训精爽神助文字生

  • 唐僧弘秀集原序·李龏

    古之吟咏情性一本于诗诗至唐为盛唐之诗僧亦盛唐一代为高道为内供奉名材秀者三百年间今得五十二人诗五百首或取于各僧本集或出于诸家纂録皆有拔山之力搜海之功风制不尘一字弗赘发音雄富羣立峥嵘名曰唐僧弘秀集不敢藏

  • 卷三百五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五十八荷花类五言古青阳度         【晋】乐 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生并头莲夏歌          乐 府鬱蒸仲暑月长啸北湖邉芙蓉始结叶抛艶未成莲

  • 卷四·宁调元

    詩句承襲數例古人詩有語句相承襲而意境各別者,如韋莊〈古別離〉云:「晴煙漠漠柳■■,不那離情酒半酣。更把玉鞭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宋張來〈絕句〉云:「亭亭畫舸繫春潭,直待行人酒半酣。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三十八·徐乾学

    宋纪三十八【起着雍执徐正月尽屠维大荒落十二月凡二年】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天圣六年春正月己酉罢两川乾元节嵗贡织佛 先是南郊赏赐军士而汾州广勇军所得帛不逮他军一军大噪捽守佐堂下刼之约予

  • 卷之十三·佚名

    癸卯八月丁酉朔○壬戌陈友谅穷蹙进退失据欲奔还武昌乃率楼船百余艘趋南湖觜为我军所遏遂欲突出湖口 上麾诸将邀击之我舟与敌舟联比随流而下自辰至酉力战不已至泾江口泾江之师复击之张铁冠大笑贺 上曰友谅死矣 上笑

  • 卷之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附录一(原附)·查继佐

    北征纪略使臣碧血●北征纪略张煌言余自乙酉倡大义于甬东,距己亥十有五载矣!其间栖山蹈海,艰险备尝;俱无论。犹忆丁亥岁,持节监定西侯军西征,遭飓风覆舟,陷敌中七日;得间,行归海上。嗣后三入长江,登金山、掠瓜仪,而师徒单弱,迄鲜成

  • 张居正传·张廷玉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年时期聪敏绝伦,十五岁就考取生员。巡抚顾王..惊异他的文辞,称他为“国宝”。不久,居正乡试中举,顾王..解下犀牛皮带赠给他,说:“你日后必定会佩玉腰带,犀牛皮带是捆束不住你的。”嘉靖二十六年(1547)

  • 陈九畴传·张廷玉

    陈九畴,字禹学,曹州人。风流倜傥,多有权谋韬略。自从作为诸生,就练习武事。弘治十五年(1502)考中进士。授官刑部主事。有重罪囚徒越狱,无人敢捉,陈九畴手执长矛追赶并抓到犯人,于是以武健出名。正德初年,他审查囚犯记录于南畿

  • 求学与不老·梁漱溟

    我常说一个人一生都有他的英雄时代,此即吾人的青年期。因青年比较有勇气,喜奔赴理想,天真未失,冲动颇强,煞是可爱也。然此不过以血气方盛,故暂得如此。及其血气渐衰,世故日深,惯于作伪,习于奸巧,则无复足取而大可哀已!往往青年时

  • 佛说佛名经卷第三十·佚名

      南无利慧佛 南无海得佛 南无梵相佛 南无月盖佛 南无多炎佛 南无违蓝王佛 南无智称佛 南无觉相佛 南无功德光佛 南无声流布佛 南无满月佛 南无花光佛 南无花胜佛 南无善成王佛 南无灯王佛 南无电光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五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五卷第六释十二因缘或是有为或是无为 第七释或说心常或说无常 第八释五欲乐或障道或不障道 第九释暖顶忍世第一法或在欲界或在三界 第十释或谓布施唯在意业或是五阴 第十一释或有三

  • 佛说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迦利哩城。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今有陀罗尼能除一切暴恶雷电。汝当受持。此随求如意宝经。过去如来应正等觉亲所宣说。我今亦说。于其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清代白话长篇狭邪小说。六集六十二回。题“评花主人著”。作者又题为“梦花馆主”,梦花馆主即江阴香。成书于清宣统二年(1910)。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

  • 东西均·方以智

    明清之际方以智的主要著作。1652年完成初稿,次年加以订正。全书正文二十六篇(含一篇附文),加《东西均开章》和《东西均记》,凡二十八篇。原仅存抄本,由中华书局1962年校点、整理出版,并附有方以智《象环寤记》一篇。书中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