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三
随机推荐
- 我是个无依无伴的小孩·徐志摩- 我是个无依无伴的小孩,无意地来到生疏的人间;我忘了我的生年与生地,只记从来处的草青日丽;青草里满汜我活泼的童心,好鸟常伴我在艳阳中游戏;我爱啜野花上的白露清鲜,爱去流涧边照弄我的童颜;我爱与初生的小鹿儿竞赛,爱聚砂砾仿 
- 郑文焯·龙榆生- 郑文焯字小坡,一字叔问,号大鹤山人,又号冷红词客,奉天铁岭人,隶汉军旗。其自称高密郑氏者,诡托於康成之后也。咸丰六年(一八五六)丙辰生。父瑛棨,官陕西巡抚。一门鼎盛,兄弟十人,裘马丽都,惟文焯被服儒岈。中光绪 
- 36.杜甫:新安吏·施蜇存- 安禄山之乱,使唐玄宗李隆基的外强中乾的政权迅速崩溃,暴露出官吏的腐败,将士的懦怯,军队的无组织、无纪律、无斗志,社会秩序的紊乱,人民的贫困。杜甫在这几年中,漂泊于长安、洛阳之间,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有许 
- 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一·赵尔巽- 勒保 额勒登保胡时显 德楞泰 勒保,字宜轩,费莫氏,满洲镶红旗人,大学士温福子。由中书科笔帖式充军机章京。乾隆三十四年,出为归化城理事同知。坐事当褫职,高宗以温福方征金川,特原之。授兵部主事,仍直军机处。累迁郎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五·佚名- 万历四十七年八月辛亥朔原任开原兵备道潘宗颜弟宗舜奏文臣力捍危边身先血战乞请宗颜恤典章下该部○巡抚辽东周永春奏屡被人言义难就列奉旨虏谋叵测边患益深抚臣身任安危岂可轻易言去着遵前旨与总督经略镇道等官协心任 
- ●圣谕(敕书二通)臣李瑶恭录·温睿临- 洪维帝德则天,至公毕照。推兹崇褒易代之典,真旷古所稀有者也。敬谨录冠卷端,用昭万禩。第一通干隆四十年冬闰十月,奉谕旨:『前据各省查送应毁书籍中,有朱璘「明纪辑略」一种。朕详加批阅,其中叙及明季事实,俱称本朝为「大清」 
- 明亡述略卷二·锁绿山人- 呜呼!天之厌明久矣,其兴可复望哉!使得贤主建国、君臣同心,无蹈前代之辙,江以南犹不能长保,况承以淫昏之人,欲苟延其祚,得乎?然其臣皆激于忠义,事虽无成,固不得而泯没也。福王由崧者,神宗之孙,而庄烈帝之从父兄也。父曰常洵,郑贵妃之 
- 卷一上 光武帝纪第一上·范晔-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刘邦第九代孙。出自景帝所生长沙定王刘发。刘发生舂陵节侯刘买,刘买生郁林太守刘外,刘外生巨鹿都尉刘回,刘回生南顿令刘钦,刘钦生光武。光武九岁丧父,为叔父刘良抚养。身高七尺三寸,美 
- 齐藏珍传·薛居正- 齐藏珍,小时历任朝廷内职,连升到诸卫将军。先后到地方监察部队,颇为干练,然而阴险邪恶,没有品行,残忍而能言善辩,没有人不怕他锋利的口舌。广顺年间,奉命到华州巡视保护黄河堤岸,因为松懈轻慢而使黄河冲决了堤防,被除名,发配到沙 
- 卷一百六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六十人物志四十大臣传二十六【满洲正白旗五 珠满 玛哈达哲勒肯 乌达禅 徐元梦法喇 佛伦 荆山 开音布 常鼐】珠满珠满满洲正白旗人姓瓜勒 
- 卷三·王溥- 后唐天成三年十一月,太常定议:“少帝谥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景宗。”博士吕明龟奏:“谨按礼经,臣不诔君,称天以谥之。是以本朝故事,命太尉率百寮奉谥册告天于圜丘回,读于灵前,并在七月之内,谥册入陵。若追尊定谥,命太尉读谥册于太 
- 卷101·陈邦瞻- ○北方诸儒之学理宗嘉熙二年冬十月,蒙古姚枢建太极书院于燕京。初,蒙古破许州,得金军资库使姚枢,时北庭无汉人士大夫,太祖见之甚喜,特加重焉。及阔端南侵,俾枢从杨惟中即军中求儒、释、道、医、卜之人,枢招致稍众。及拔德安,得 
- 卷四十九·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四十九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注疏第十七【十七之一】存旧毛诗卷第十七生民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四毛诗大雅郑氏笺生民考异古本注初始下有也故谓 
- 卷第六·永觉元贤- 继灯录卷第六 鼓山嗣祖沙门 元贤 辑 临济宗 南岳下二十四世 伏龙长禅师法嗣 苏州邓蔚山万峰时蔚禅师 温州乐清金氏子。年十三,依本县演庆升讲主出家。十六,落发。十九,更衣学禅。闻杭州虎跑止岩和尚道誉,遂往参 
- 七十二候考·曹仁虎- 观象授时。起于上古。自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少皞有分至启闭之官。颛顼命南正重司天。尧有羲和之命。大约由四时分八节。由八节分二十四气。由二十四气分七十二候。立法盖渐密也。候应之义。互见于夏小正诸书。尚未明 
- 吴儆诗集·吴儆- 吴儆的诗词全集94首。 
- 唐百家诗选·王安石- 又名《王荆公唐百家诗选》。 诗总集。宋王安石编。二十卷。录唐一百零四 家诗一千二百余首,按时代先后编次。前有王 氏自序云:“余与宋次道同为三司判官时,次道 出其家藏唐诗百余编,诿余择其精者,次道因 名曰《百家诗 
- 轩辕黄帝传·佚名- 《轩辕黄帝传》是现存最完整的黄帝传记,唐初避讳,反映唐代制度,并且武周时就有人引用过,实即增广此书而成。清初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南宋之作。《轩辕本纪》使用故。《轩辕黄帝传》成书年代当不晚于唐初。